查看原文
其他

多家央媒关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开馆

太原发布 2024-02-05

公众号转载太原发布稿件,须申请授权。


12月20日,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专题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新华社、央视、《中国日报》、人民网、中新网等多家央媒进行报道。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的报道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以山西出土的北齐壁画为核心,解读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该馆基于北齐徐显秀墓的原址保护和展示而建。此墓葬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是“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器物500余件,保存北齐壁画300余平方米。


壁画主要内容为宴饮图、墓主夫妇准备出行图、仪仗队列图,共彩绘180余人、7匹马、1辆牛车等,再现了北齐达官显贵的豪华生活场景。


如今的徐显秀墓被包裹在博物馆内,实现了恒温恒湿封闭保护。虽然观众无法踏足墓内参观,但可以借助博物馆内的VR技术进行墓室漫游,沉浸式欣赏壁画;还能与投影墙上的壁画互动,寻找丢失的乐器、与乐伎共弹一曲;在“元宇宙博物馆”,借助一支小小的手柄,可以像“抓娃娃”一样拿起出土文物尽情观赏。


央视新闻频道《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的报道称,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展出的壁画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美术史以及北齐社会风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介绍,北朝广泛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包括传统华夏的以农业为主的文明、从草原来的游牧文明、从西边来的西方异域文明,至少三大种文明,今天能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看到古代的原迹,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民网在总网首页对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了即时报道。报道称,与寻常博物馆不同的是,北齐壁画博物馆依托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的原址而建。置身博物馆,脚下便是墓地遗址,透过玻璃,墓道、过洞、甬道清晰可见。


先进的数字技术,更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徐显秀墓保存有北齐时期壁画300余平方米,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堪称北朝墓葬壁画艺术的鸿篇巨制。


在中新网的报道中,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介绍说,北齐壁画博物馆内展示的壁画,既有太原娄叡墓和徐显秀墓的,也有忻州九原岗墓的,还有朔州水泉梁墓的,可以说是北齐壁画的集大成者。


展现出来的是中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多元融合的演进过程,同时也是研究草原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和实证,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来源 太原日报 记者 李晓并


★推荐文章,点击蓝字可读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正式开放!

下周起,太原地铁2号线有重要调整!

成为10条公交线路始发站!太原嘉节停车场启用!


关注太原发布视频号,观看更多精彩视频


在看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多家央媒关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开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