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创案例|社会组织入村:统一战线助力杭州乡村振兴

社创小新 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 2021-10-11

本文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一批社会组织纷纷落户杭州余杭青山村,在杭州首个村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青山分会的引领带动下,他们潜心传统文化、创新劳作方式、致力生态保护、助力乡村建设、参与基层治理、带动乡风文明,与当地村民共同谱写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01借地域优势,让社会组织沉下来

一是社会组织进入。过去的青山村山清水秀,但为追求农作物的高产量,村民渐渐养成了使用除草剂等化肥农药的习惯。为守住这片青山绿水,2015年大自然保护协会入驻青山村,在他们的呼吁和动员下,并与万向信托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1号”在青山村龙坞小水源地启动,项目在充分保障村民收益的前提下,通过统一近300亩汇水区竹林管理等形式,让村内的水体质量逐步达到了I类水标准。


二是示范效应带动。随着善水基金的启动及青山村生态面貌的焕然一新,各级社会组织纷至沓来。2016年,龙坞水源地正式成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公众自然教育基地”。2018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融设计图书馆将青山村原本破旧不堪的东坞礼堂改建一新,并将组织搬迁于此。2019年,致力于自然教育活动的社会公益组织青山自然学校正式开学,并成为“万向信托慈善信托实践基地”、“两山青年公社”。

三是高知群体集聚。“栽下梧桐引凤凰”,在优质社会组织不断入驻的同时,一大批高知志愿者、海归设计师、企业高管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跟随集聚于此。在青山村村民的眼中,他们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们的心里,我们是这个村的一份子。人才的不断汇集为青山村“振兴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凭文化优势,让新的阶层融进去

一是传统文化共享。青山村村民在竹编、绣织、木工等传统手工艺上有着颇深造诣。作为青山村的“新村民”,融设计图书馆的30余名设计师主动与本土手工艺人在项目设计上展开合作交流,将传统的材质融入到当代设计之中,他们以余杭纸伞传统工艺为灵感,设计的“飘系列—纸椅”获得了全球设计界的最高奖项——红点至尊奖。青山村两位女性村民更是凭着自己的作品《水的一生》,登上了亚洲顶级设计展“设计上海”的展台。

设计师向青山村村民教授金属编织工艺——《水的一生》

二是乡风文明共建。各类传统工艺作品在国际舞台的频频亮相,使当地村民的对手工艺品的制作热情不断高涨,妇孺们纷纷远离牌桌,拾起了久失的传统民俗工艺。融设计图书馆、青山自然学校的到来,也让曾经在山林里“放飞梦想”的孩子不断走入其中,从好奇到吸引,从不知到领悟,安静阅读已成青山村下一代徜徉书海、汲取知识的另一日常。

三是创新创业共融。青山村的不断发展让原本在外创业的本村青年与毕业大学生纷纷回归故里,与“新村民”们共同创业,开启了向往已久的“田园计划”。同时,青山村自然学校等社会组织还面向本村村民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水酷行动等生态环保体验,结合本地生态环境优势开展文创艺术、乡村读书会等主题活动,利用假期让城里来参加自然教育培训的青少年们通过参加丰富的自然活动,溯源乡愁根脉,体验山水中的人文滋养,唤醒他们对自我、乡土的认知。

03以组织优势,将乡村振兴领向前

一是因势利导建组织。社会组织的进入,带热了青山村的创新创业氛围,带动了文化传承和乡风文明提升,带回了一批返乡青年,在这样的变化背景下,余杭区委统战部和黄湖镇党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黄湖镇青山村成立了以大自然保护协会和融设计图书馆成员为组织核心,把热心公益事业、想做事的几十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及2名在村内从事设计工作的外籍观察员,组建“青山同心荟”,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和作用。

“青山同心荟”成立

二是引领带动促协商。在余杭区委统战部和黄湖镇党委的引导下,青山同心荟定期与青山村委会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双方成员面对面,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保护、基层治理、文化公益等议题展开对话,合力为青山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协商中会员们提出的与村委联手利用3年时间将青山村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无塑料袋村”、实施“自然好邻居”项目、开展绿色积分评级活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等意见建议被村委会一一采纳。

三是发挥优势显作为。会员们利用自身资源促进青山村文创和生态旅游度假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使劲。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设计改造之中,以专业的角度将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具有国际水准又兼顾本地特色的“全域美丽”治理样板;与村文化礼堂开展合作,全年提供部分艺术课程,并参与春泥计划、非遗展示等活动,挖掘弘扬好青山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助力产业项目引进,协助政府完成印力集团田园综合体、野外拓展训练等多个项目落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入驻使乡村社会阶层的结构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青山同心荟”的创建正是集聚了社会组织的独特资源和人才优势,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两进两回”指导精神,不断构建起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又一全新有效途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