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搞懂“礼赠经济”:这篇是小综述

Laurence Luo 青浥舍
2024-08-23


 

【编译者注:在“青浥舍”编发的重塑组织系列视频《沿途洞见》中,每个视频末尾都提到,“该视频现在无需付费就可获取了,因为它诞生在“礼赠经济”之下……那么,究竟什么是“礼赠经济”,本文试着将各相关网站上的资料进行汇编,给好奇的伙伴们提供一个较完整地理解该概念的资料平台。


“礼赠经济”,英文gift economy,此前在中国翻译文献中大量译作“礼物经济”,还有译作“礼品经济”的,考虑到避免误解成中国文化中特定的“送礼文化”,再考虑到这种现象中“礼物送出者”初心和动力,本文目前觉得暂译为“礼赠经济”更妥帖,更能体现“送出人”的“没有预期回馈对象”的发心,这更能体现这个概念的本义。


本文编发的资料来源于国内外相关网站信息渠道,主要是为了帮助读者整合便于理解,因此文末标示了所引资源的来源与作者,在引用中文网站上的信息时,已把所引资料中的“礼物经济”更改为“礼赠经济”,使通篇表述一贯;另外根据本文的介绍性目的,也有删减和改动。】

 








 

【百度百科的词条定义】

 

先来看比较“官方”和比较“科学”的定义:

 

“礼赠经济(gift economy)属于经济学的一支,此概念的提出是为驳斥“算计经济”(planned economy)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经过理性计算考量,而现实并非如此。

 

礼赠经济指的是提供商品或服务者并没有明确的预期回馈对象,也没有预期回馈的内容,有许多分享行为出自于非制式的习惯。同时,礼物的施与受之间已转换成一种未明确规定的义务,形成送礼者与收礼者之间的隐晦关系。礼赠经济也被认为是一种债务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交易者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得最多的礼物债务人,而不像在商品经济中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概念提出的起源】

 

1983年,社会学家路易斯·海德出版了《礼物》一书,这部著作首次设法解释了一种最为古老的社会传统——馈赠的作用原理。他将视线聚焦在太平洋岛国和其他尚未正式进入货币经济时代的“土著”社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借助礼物交换和各种礼仪程序,人们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得以确立——文化货币取代了金钱。


这些社会中很多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食物都长在树上——所以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由自然界提供。正因如此,他们可以沿着马斯洛的“金字塔”模型向上走且重点关注自身的社会需求。

 

礼物扮演了社会黏合剂的角色:在一些美洲土著部落里,礼物暗含的规则是其本身附带的互赠义务(“回赠礼物”)。而且礼物也不应被保留,而应转赠他人(“礼物必须始终处于流动中”)。在上述文化体系中,一个人永远不会真正拥有一件礼物。相反,礼物是善意的象征,且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礼物交换中得以留存。

 

 

 



【我们身边的“礼赠经济”现象】


海德主要研究的是实物礼赠, 但一种更大规模的“‘行为’礼赠经济”一直存在在我们身边,此处“行为”意指我们彼此间免费为对方做的事,而不一定是实物。

 

这种情况随处可见,从亚马逊网站的业余作品评论家到电影发烧友——后者已将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打造成有关当今全球电影和影视制作商的最详尽信息库。还有一些属于各大论坛非正式支持小组发表的帖子,包括那些耗时数周或数月的项目,如玩家创建的视频游戏攻略和各种目录(总有很多“集大成者”,他们乐于成为某些事物的顶级专家并与大家分享他的成就)。

我们不会将他们所做的事情称为“工作”, 因为这些都是无偿的;但每当你免费为某人提出建议或自愿做某事时,换一种情景看,你所做的正是某些人的工作。如今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突然间出现在了得到相同注意力的市场中,而且这些平行领域正处于竞争中。而“门外汉”的数量远超过行家。

 



 

【不产生收入的礼赠行为,其内动力何在?】

 

如果不是金钱的话,是什么因素激发了“门外汉”的创造才能?许多人认为大多数情况下礼赠经济是由“慷慨”推动的,但正如海德在对太平洋岛国的观察中发现的,这一经济形态并非如此毫不利己。人们“义务劳动”一般都有自己的理由:因为觉得有趣,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某些感受,因为他们希望有人关注自己,因为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认可,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个人原因。

 

2007年,O’Reilly传媒公司的编辑安迪·欧瑞望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用户自创文档 ——软件、硬件和游戏的使用手册,这远超出了原创者提供的文档范围——他在思考是什么激励着人们这么做。他开展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调查,居首的一个原因就是“社群”——人们感到自己是某个社群的一分子且希望为社群的活跃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其次是“个人发展”,在这一点上又回归到马斯洛“金字塔”模型的最高一层,即自我实现。再次是“相互扶持”,很多此类贡献者都是社会学家所说的“行家”,即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知识的人。(有趣的是,在欧瑞的调查结果中,声誉在所有激励因素中的排位相对较低。)

 

不领受报酬而做我们喜欢做的事使我们感到比干工作更开心。尽管我们仍必须填饱肚子,但如马斯洛所言,我们的生活本来就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以一种具有创造性且受到赞许的方式为所在社群做贡献这样的机会,正是马斯洛视为高于所有其他需求的一种自我实现。而且这种机会也是很多工作无法提供的。


 








 

【“礼赠经济”相比“商品经济”的突出特点】

 

社交比商业更能推动交换。马塞尔•莫斯在其书中这样说到“礼赠经济的三个义务:给予、接受和互惠”。其中不存在货币交换。与商品不同,“礼赠”会在双方之间产生亲密感,“礼物”在群体里流通,形成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出现了去中心化的内聚力。


礼物在双方之间形成了情感纽带,商品交易却不会带来任何必要的联系。举个例子,天热要去商店买瓶水,拿水、付钱、走人,三步就结束。但是你要是和售货员聊天,既耽误你的时间,又影响人家工作。


如果是“礼赠”行为,你和一个陌生人发生这个事件的概率有多大呢?


很大事实上,礼物本身的商品价值和消费价值都是无关紧要的,但任何一次“礼赠”行为都会增强社交凝聚力!我们常说“礼尚往来”,通过这种礼物交换来增强友谊,促进交流。


近些年“共享经济”(shared economy)大火的原因【编译者注:把私家车部分地共享为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充电宝、漂流图书馆、Airbnb等把个人卧室部分地共享为酒店等等,都有“共享经济”的影子——有人带着自己的豪车开“滴滴网约车”的原因,不是为了挣钱,却是为了和社会各阶层的人聊聊……】,就是因为它介于“礼赠经济”和“商品经济”之间。陌生人之间也可以产生这种“半礼物半商业”的经济行为。加强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流动率。

 




【那为何现在兴起了】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社会中一直存在实现这种非货币性礼赠经济的潜力和诉求,等待着能够完全实现这一经济形态的社会系统和工具的出现。现代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这些所需工具,而转瞬间“礼赠经济”就随之兴起了。





 




【资料编译:Laurence Luo】 


【资料来源:
1. 来源: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4%BC%E7%89%A9%E7%BB%8F%E6%B5%8E/938599?fr=aladdin
 

2. 来源:知乎 “什么叫做礼品经济?有的叫礼物经济”
作者:李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56080/answer/13549968
 
 
3. 来源:简书
作者:novice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fdc8e85f36a


4. 来源:whatis.com
https://whatis.techtarget.com/definition/gift-economy
 
 
5. 来源:intelligenthq.com
作者:Maria Fonseca
https://www.intelligenthq.com/understanding-gift-economy-overview/
 
 
6.来源:https://www.gifteconomy.com/】






关于“青浥舍”:“中国青色组织翻译社”的昵称,宗旨是通过翻译社群的“礼赠”,把外文的“青色”的理论和实践精髓带到中国,促进组织和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社群采取“自主管理”方式动作,自身也是青色的探路和先遣,其译作通过“礼赠经济”的模式向受众传播,受众再通过他们的“礼赠”回报给他人和社会。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青浥舍”,您可以直接回复本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青浥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