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博士 2018-05-30

  


  这篇博文的名字,应该是《儿子成长点滴》。几年来一直想写,但我迟迟动不了笔。不过,文中的这些事例,在平时生活里,我是逮着机会就和年轻的父母分享的。昨天有家长要我谈方法,我谈不来,因为我没有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过教育学的理论,只能分享这些年来与儿子共成长的一些经验。尤其是经过学米屋两年多来的实践。有了一些切肤般的体会。所以下面要分享的,不再仅仅是我的育儿经验,而是观察儿子和其他一些孩子成长的心得体会。

  先申明一下,我从心底里就不认同哈佛女孩、牛津男孩那类书所传扬的理念。如果不是因为利益,也是因为不懂得教育学原理,他们不明白每个人能力,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以及每个家长的价值观和因此所造成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我不想论断是是非非,而是提醒一下此文的读者,如果您的目的是为了功利,我下面讲的简单例子,可能对您不会有太多作用。我要着重强调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学习的本能,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拔苗助长,而是要因势利导地启发出这些本能。

  因为数学是我的强项,儿子的数学也不错,所以大部分的例子,都是有关幼儿的“数学教学”的,虽然我和儿子都没有觉得我们在学习。

  1、儿子最早的数学教育是催眠曲。儿子两岁的时候,每天晚上八点多我要哄他睡觉。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背儿歌。怎么办呢?我无意中用了我的长处。他的催眠曲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六万、七万、八万、九万、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四十万、五十万、六十万、七十万、八十万、九十万、一百万;二百万、三百万、四百万、五百万、六百万、七百万、八百万、九百万、一千万;二千万、三千万、四千万、五千万、六千万、七千万、八千万、九千万、一亿。(二和两可以互换,如二十万,两千万)您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不知道是数字太枯燥,还是这个催眠曲的韵律非常好,结果非常奏效,念完80个数,他基本上就睡着了。更没想到,四年级的“大数的认识”,在两岁前就这么给上完了,呵呵。

  2、儿子另一个难得的数学教育是奶奶教他认字。三岁的时候,他看到比他小半岁的一个女孩能够认20个字,回家就对奶奶说,奶奶,我要认字。这下好了,每天早上一边喝牛奶,一边认5个字。雷打不动的作息规律!奶奶从《婴儿画报》读过的故事里找出生字,自己写好,一个个教他认(呵呵,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图片,更不需要精装本的必读或儿童必认之类的书)。奶奶把字分为3类,已复习的字(100%认得)、待复习的字(有时候认得)和生字。对已复习的字,每周或者每月复习一次。10个10个地数……这样,到5岁时,他已经认得了800到1000个字。认得这些字的同时,他学会了1000以内的数数、写法,甚至打下了速算的基础!我在学米屋教了两年小学生之后,才意识到了奶奶教学法的简单和伟大之处。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法,奶奶都会!而且,语文和数学一起教了……这是目前学校的老师绝对做不到的!我之所以说绝对,有几个原因:1)小学老师是分科教学;2)小学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3)他们不可能如此尽心尽力地来带每一个小孩!而且,奶奶60岁时得过脑溢血,身体一直不太好,当时已经70岁了,绝对没有精力也不会去拔苗助长。相反,身体不好还能让孙子更体贴和帮助奶奶做事,学到语文和数学里学不到的人际交往。

  3、奶奶还有一些生活习惯,比如说每天晚上都要看新闻联播和后面的天气预报。儿子也一样,两岁多一点,刚学会说话但话还说不全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播音员报明天的气温。非常有趣的是,他的小脑子当时只能记一位数,所以2度,12度,零下2度,他报出来的都是2度。看了让人忍俊不住!还有一个细节,儿子三岁的时候,每天早上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烤箱上的时间,而且念出来。听了他的每天的报时,我无意中发现,他每天早上的起床时间都是7:05加减5分钟,生活非常有规律!当我发现如今的孩子,二年级还不会认时钟,不知道二张十元是四张五元,我才明白我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多么地了不起。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下雪了”,讲的就是三年级的儿子一看到下雪,就拿温度计到室外去量温度的事。这不正是布鲁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吗?请问,现在的老师,有意识去创造和利用这些教育机会吗?

  4、儿子不到5岁时候,妹妹才两岁半。我们一起去玩中山陵。妹妹要我抱。如果我要抱的话,哥哥也会跟着要我抱的。这时候,我对儿子说,来,我们一起数有多少级台阶。这一招还真管用,一口气数了300多级台阶,早把累这件事忘记了……再看现在二年级的学生,甚至有100以后就不会数了的情况。不要说老师没教的一定不会,老师教了的也还是不会。为什么?家长从来没有和孩子一起认真学习过,也没有用心在一起生活过。即使是帮助孩子做作业,也是和收租或讨债者一样,没有一个互相信任、互相激励的环境。我呢,则是因为自己很“懒”,所以无意中让孩子们身体和大脑都稍微勤快了一些。(呵呵,我和那些反复强调用正确的理念、方法和操作去教育孩子的书的作者不同,就是在儿子面前做一个真实的父亲,其中也包括自我管理,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5、儿子一直到四年级,学校都是在我们住的地方的马路对面,就是为了让他多睡一点觉。只有充足的睡眠,脑子才能够正常发育。否则教多少知识,也很难灌进去。但他的问题是有些胆小,什么事都要大人陪。在二年级的时候,我让他自己走到学校去,不要我送。他当然不干,再怎么讲道理也没有用。他对数字很敏感,对钱的多少也就很在乎,于是我利用他的这个特点,给了他一个建议。你给我连续走10天,第一天我奖励你10元钱,第二天9元,……第十天1元,以后就没有了。干不干?他想了一下,这个很划算,就答应了。结果,十天下来他赚了55元,1加到10的连加结果也记住了。也就是说,人和人不同,我们不需要蠢到非要用高斯的算法去教每一个孩子,因为高斯是自己发现的规律,而奥数班的孩子不是。然后,我再给他讲高斯的故事,他就能够理解速算方法了。因为,速算是懒人的本能,是聪明人的技巧。做父母的,要因时因地调整自己的角色,鼓励孩子成长。不幸的是,有许多家长,自己懒得学习和转变,却一直去追求“聪明”的方法,结果总是不如人意。

  6、在二年级的时候,他已经能游四百米了。我就开始教他分数 —— 我教他数学,从来不用教科书,用的就是生活。我和他说,我们游400米,要游8个来回,16个单程。游玩一个单程后,我告诉他这是十六分之一。也就是说,25米是400米的十六分之一。游了一个来回,是50米,这就是十六分之二了。然后又说,我们只要游8个来回,现在游了1个,是几分之一呢?是八分之一。所以,十六分之二就是八分之一。一个月下来,他就掌握了分数的表示和简单的约分。然后平时在别的地方再应用应用,就融会贯通,完成了分数的理解和应用。而现在的孩子,却是在三年级背“一米的绳子剪成7段,绳子长(  )米,是1米的(   )”,六年级背最大公因数……本意是好的,但完全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再加上老师的备课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刻板的知识,应付升学率的要求,使得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甚至还时常会出现一种怪现象,越贴近生活的问题,越不知道如何解答。最典型的例子是,儿子6岁的时候就对所有饮料的容器大小了如指掌,因为他认得毫升两个字,总喜欢比较哪个多。他对250ml、350ml、500ml、550ml、1.5L、2L都有直观判断,比我都强!(呵呵,我现在能写出这些典型的数值,都是他给我洗的脑)我拿一瓶农夫山泉的水问那些奥数成绩好的四五年级同学,都是即刻回答老师没教或者学校没学!而我问550毫升等于多少升时,他们能够马上回答出0.55!这样本末倒置的学习,让我啼笑皆非。呵呵,目前学校里出现的教学难点的确都是客观事实,但在我的子女身上,却都没有发生。这不是因为他们聪明,只是因为他们是活在真实的生活之中。换句话说,我没有把高大全之类的内容抽象出来去教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吃五谷杂粮,自己能抽象出多少就是多少。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能力因为他们的知识积累而与日渐长。而目前的中国教育,因为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和家长心态的急功近利,已经把教育从本末倒置推到了危在旦夕的程度了。

  ……

  这样的例子应该还有一些,我有意选择了不同年龄段的一些“难”的知识点,来说明小学数学就应该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学。过早地去学习什么思维训练,剥夺孩子思维的空间,压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就会有欲速不达、物极必返的效果。我不能断言现在家长的盲目其实是赔了孩子又折兵,但绝大多数家长,的确是无视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去给社会上许多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辅机构填补钱袋的。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之解法应该而且只能是,家长自己要学习,要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是教育孩子的首要条件。

  教育重新回归生活,充实每一个人的生命,是我的理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