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昌年 2018-05-30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周六中午拿到《爆裂》这本书,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花了四五个小时吧。下面是我读到的重点。

首先,作者本人就非常有特色。伊藤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主任,在博士多如牛毛的MIT,他却是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人。

我周六下午先读完序言,作者给在序言里阐述了未来的三个特点: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现在是什么样的光景呢?作者通过对许多我们熟悉的、身边发生的事进行了描述,使我们能够看到未来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作者说到:互联网和计算机极大地降低了发明、分享、合作和传播的成本,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展开有趣的工作,这些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虽然本书讲了九大原则,但在序言里他还提到,其实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则,从头到尾都贯穿本书的原则,却没有写在书里头——那就是将学习置于教育之上。这也是杜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的延展。学习是必须亲力亲为的,而教育,则是外界加在你身上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习惯却在统治着我们,再不改变,再不顺应变化,再不学习,我们将像恐龙一样毁灭。这不是一本关于未来学的书,而是一本描述已经发生的现实的书,它会令你大开眼界。

 

原则一:涌现优于权威

涌现是科普作家Steven Johnson的一本书,它强调的是新观念。在创新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观念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网络的发展,将在“人类如何思考”这一最深层次领域对我们产生影响。其结构由一个充满节点和神经元的涌现系统组成,不服从任何明显的线性命令。

书中提到了一个基本事实,基因测序的价格在下降,下降的速度是摩尔定律的六倍(摩尔定律是每18个月晶体管的数目将增加一倍)。

这里还有一个假设,涌现系统假定系统里每一个人都拥有独特的、让整个组织受益的聪明才智

在许多人看来,上面的描述没有多大实质意义,在我这里,却是栩栩如生。在我的数学课里,我假定的就是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出独特的贡献。这很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如果每一个老师能够用我的这种信念去教书,我们的教育会没有希望吗?如果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孩子的父母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未来教育的信心十足。因为,只有父母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父母自己的学习开始时,转机就会出现。

众筹是另一个例子,初创公司和个人无需雇佣大量工程师、设计师和程序员,而是可以直接借助全球自由职业者和志愿者群体,弥补所欠缺的功能。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免费和便宜的在线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普及,通过网络开展等或面对面的非正式同伴辅导,人们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就越多,创新能力就越强,也就是说终身学习使得涌现成为现实

书中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基因测序,合成生物学。这些新兴科学是一群土木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电子工程师从玩的角度上实践出来的,这对许多正统科学家而言,是难以想象和不可接受的。而在现实中,我就是一名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读到这里,你或许已经能够感受到我们思维的“囚徒困境”。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教授学生学习的内容,我们取得的学生学习能力,为什么会让人不满意?因为我们自己就不喜欢学习,在剧变的时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我有一个建议:这本书非常适合领导读,因为领导处于权威的位置,他们的权威在未来将经常受到挑战。父亲是家里的领导,所以一定要读,否则家里将出现混乱。

下面谈一下什么是原则?原则就是规律,是你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比如说我提出的学习三原则,是我对自己仿照牛顿三定律,依照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的:1)学习是人的本能;2)学习是个人的事;3)学习需要有合适的环境。不遵从这三条原则的人,学习的结果基本上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如果你接受“涌现优于权威”的话,作为家长你会发现你自己和如今的学校实在是太有问题了!每时每刻,家长和教师都在使用权威,扼杀你孩子的创造力!暴力作业,海量作业,还不允许孩子学生有任何不满,否则就是学生不懂事,不自觉!《爆裂》从侧面告诉我们,是老师或家长不懂规律或原则。

我从来不喜欢给家长上课,我只是希望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家长说清楚或想清楚他的需要是什么,他能如何实现,我能够如何帮助他。

这就是“涌现”的实践,我没有权威,也不需要权威。真正的权威来自每个人内心的自觉。如果你接受“涌现优于权威”,你一定不会送孩子去河北的衡水中学,将来人事部门看履历的时候,发现你是衡水中学毕业的,很可能已经被贴上“缺乏自主性“的标签了。

最后来谈一谈“涌现”在我们身上的例子,千聊的“学米大讲坛”。从邵阳博士和清瑕老师开头,到茅卫东老师,白金华老师,詹大年校长,王福强校长和苏明强教授,是一个个涌现的最佳实例。尤其是白老师的12册“人教版说数学”没有任何规划,也没有什么准备,突然就这么爆发了。以前我们以为是“巧合”,现在从“涌现”的角度看,我们的创新思维和需要,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这一切。我们虽然都是草根,却能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王福强校长的讲座开始时1500人次,一个小时后结束时,就已经3000人次了,到现在已经4000多人次,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讲员里,除了清瑕老师以外,全是第一次使用千聊。而且,使用千聊是本群朱允山博士随手的一个推荐,被我即刻用上了。用本书的语言说,朱博士就是南美的“那只蝴蝶”。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学米大讲坛”从第一天起就具有“涌现”的特质,它是一个学习者的群,欢迎大家“涌现”一下自己的真知灼见。






您转发和点赞的姿势真是太帅了

学习第一步

就是先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