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阶段与香港特区的新机遇
——郭树清在第十四届亚洲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洲则有可能重回几百年前所具有的文明引领地位。中国明确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的目标意味着: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如果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现代化,简单重复欧美日的道路,那对世界将会是巨大的灾难。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日益脆弱已经发出许多警告。最近20年,世界多地传染病频发与人类活动规模扩大很可能不无关系。在新冠肺炎尚未完全控制之际,要是再有新的流行病来袭,世界各国的应对能力很难想象。实现更可持续发展是唯一正确选择。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绿色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约占全球总量的30%。过去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约25%。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得益于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强度下降的情况下,必须将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为此一定要深化科技、教育和财政金融改革,培养激励更强大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精细工匠精神。金融体系应当能够更好地支持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重要工程项目和基础科学研发。要努力实现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发展。过去几十年,已经有无数的工人、农民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今后应当有更多的普通公民可以成为世界一流专门家。中国的教育普及水平已有很大提升,目前新就业人口平均已具备大专背景。在劳动力全国流动的条件下,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开始加快速度。必须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同等重视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坚决维护法律秩序和主权尊严。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国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实质性步伐。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现在的4亿多人。中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近1亿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在坚持市场决定要素报酬的前提下,我们将加快三次分配改革,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同时,我们清醒看到,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均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险阻。去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财政政策,国际金融市场严重背离实体经济,通胀和资产泡沫令人担忧。我们愿与各国一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对世界形成积极影响。最近10年里,中国对世界增长实质贡献平均达到30%左右。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国际社会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舆论。20多年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并非市场经济,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而近些年的指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国有强大的国有经济部门,国家产业政策扭曲了市场关系。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误解。需要澄清以下五点。第一,中国的民营经济目前占到全部经济的60%。上世纪70年代末启动改革前,中国几乎没有什么非公有经济。如果存在着所谓的国家垄断和国有保护,这种情况怎么可能发生呢?第二,中国的产业政策总体上与市场导向改革保持一致。70年代末,鼓励在国内发展轻工业,同时也迅速放开消费品进口,从电视机、洗衣机到小汽车、大卡车,中国成为“万国品牌博览园”。80年代后期开始,主要的政策目的是防止过度竞争导致的重复建设。最近10年来,淘汰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高负债的企业。正是由于有公开、公平和充分竞争,中国才成为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第三,国有企业总体上从政府得到的是负补贴。平均而言,国有企业的税负大约是民营企业的2倍。国有企业实际上还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私有工厂和外资公司长期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税费优惠。各级政府安排国企相关预算,主要用于分流安置富余职工、补助职工社会保障和公共事业支出。第四,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财务完全独立。中国的银行体系在世界上赢利能力最强,如果其长期向企业提供补助,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信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且银行的股东早已多元化的背景下,即使是国有股份占比较大的银行,也不可能向国有企业输送利益。第五,中国产品竞争力较强并非由于劳工权益受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主人。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职工群众被授予了民主管理企业、参加工会活动的权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很少有国家可以比拟的。过去10年,中国工人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农民工收入水平提高近2倍。我们认为,罢工游行不是解决雇员与雇主争议的有效办法。通过相互协商和多方监督,可以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财富和福利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改革开放四十年,香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不仅仅是中国的香港,更是亚洲的香港,世界的香港。在亚洲和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上,香港必将重新焕发巨大生机和活力。香港在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香港是中国经济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独特的交集和节点。中外双向的贸易、投资、金融、法律、旅游、文化事务,香港既是交汇区,又是中转站,在许多方面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互联互通,互补互助。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在区域、国家和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多层次的经贸和金融合作。我们将不断提高内地对港资机构开放的范围和层级,积极拓展其在大湾区内的发展空间。大湾区必将成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带头者和示范地。香港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与北京、上海一道,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2019年,香港被国际清算银行(BIS)选定为首批三个创新中心之一。深圳已被评价为中国的硅谷。香港与深圳互为邻里、相互依托,可以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合作共赢。香港在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强大和富有韧性的经济必然会有强大和富有韧性的货币。人民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新兴国际货币。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以开办更多种类、更大规模的人民币金融业务,吸引全球各地客户,接纳更大数额的人民币资金。依托其“离岸金融中心”地位,更好地参与国家更高水平的全面双向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优化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安排,在合作共赢中促进两地金融做大做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在迎来新的世纪机遇。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两个基本国策都没有改变。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结束了国际上一些人欢迎的“美丽风景线”。这项举措有力地打击了反华势力和分裂分子的图谋,为香港回归社会安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当前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重大改变,都将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带来更多有利条件。我们坚信,未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将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女士们,先生们,新冠疫情的阴霾终会散去,我们愿与各国携手,共享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