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丨《学术人生:浙大中文学者访谈录》出版
【书名】学术人生:浙大中文学者访谈录
【作者】胡可先 史文磊 主编
【出版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ISBN】978-7-308-22650-9
【定价】98.00 元
【上架建议】中文
【装帧】精装
主编简介
胡可先,1960年生,江苏灌南人。文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教育部第七届、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十佳专业导师称号。
史文磊,汉族,1981年生,山东昌邑人。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2014)、《汉语历史语法》(2021)等;主持《语法化中的语法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鉴定“优秀”)、《汉语分析性词汇语法特征的历时演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青年奖(2020)、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浙江大学“2014年十大学术进展”(2015)、第十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2012)等奖励。
内容简介
目前的浙江大学中文学科,语言、文学与文献并驾齐驱,形成以文献史料为基础,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纂与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格局,古今汇通,中西兼融,是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的学科。本书共包含浙大中文20位学者的24篇访谈录和学述,不仅突出表现了受访者的学术贡献,而且通过访谈得到学术成果之外的很多启示,包括受访者的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学术理念、学术个性、治学方法等,同时能够提供教书育人的指引和因材施教的策略。希望这本访谈录在浙大中文学科的百年发展中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史和教育史意义。
目录
问学于文史之间
——吴秀明教授访谈录/史婷婷
从“由文入史”到“文史互证”
——吴秀明学术研究的学理路径与学科意义/王姝
学术人生的盎然诗意
——吴笛教授的外国文学经典翻译与研究/魏仁
师承与砺学
——张涌泉教授访谈录/张宜
采铜于山,自铸宏篇
——张涌泉先生的学术原创之路/李义敏
方向与眼光
——汪维辉教授访谈录/邵珠君
汪维辉教授学述/真大成
率性而为,豁然开朗
——王云路教授访谈录/童彤
王云路教授学术研究述略/王诚
多方位吸纳,有深度开采
——周启超教授访谈录/周 静
敦品励学,经师人师
——胡可先教授的学术历程与教学理念/杨琼
从职业选择到理论建构
——李咏吟教授的学术探索之路/毕延英
集腋不辍,奋志求全
——专访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林宏达 郭妍伶
深度阅读与教学育人
——许志强教授访谈录/滕甜 沈谣
探寻现象学与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研究的融合之路——苏宏斌教授访谈录/廖雨声
扎根典籍,以书为乐
——陈东辉老师访谈录/闫方舟
一个普通学者的自我反思
——邹广胜教授访谈录/穆宝清
从传统文献研究到智慧大数据建设
——徐永明教授访谈录/唐云芝
方言学如何面向田野和文献
——庄初升教授访谈录/马沛萱 邵晋涵
探寻文学“术”与“道”的结合
——姚晓雷教授访谈录/张慧伦
且住湖山做散仙
——与陶然教授漫谈诗词与治学/吴繁
找到“刺点”,轻轻撕开那一层膜
——翟业军访谈录/唐秀清
治学经历与教学理念
——金进研究员访谈录/舒 芯
流连于语文学与语言学之间
——史文磊学术成长访谈录/邢添尔
“小”出版,“大”使命
——陈洁教授访谈录/陈企依
前言
2020年是浙江大学中文系建系一百周年,为了一百周年系庆,我们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编写一部浙大中文学科学者访谈录。
浙江大学中文系滥觞于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发端于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和1928年的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1998年四校合并后建立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并由中文系和古籍研究所融合而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由之江大学国文系和浙江大学中文系两个源头的汇聚与分合,铸就了百年的历史。产生了夏承焘、姜亮夫、王驾吾、蒋礼鸿、孙席珍、胡士莹、任铭善、郭在贻、徐朔方、吴熊和等著名学者,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
这个优良的学术传统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专家与博雅的融合。由宋至清开启的浙东学派与浙西之学,经过中文学科夏承焘、姜亮夫等诸多大师的弘扬,一直传承至今。“浙西尚博雅”“浙东贵专家”二者融合的学风,在浙大中文学科的百年传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凝聚和体现。诸如夏承焘先生以温州人传承浙东学派“学贵专精”与“学究于史”的精神、开启词史之学,又坐镇东南与海内外学者声气相通,建立博雅通达的词学体系,成为“一代词宗”。第二,求实与创新的精神。浙大中文学科值得大书一笔者是它的学统。中文学科滥觞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求是书院的创办就孕育着求实精神,育英书院的创办目的是培育英才。百年历史,浙学影响,名师垂范,形成了我们中文学科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三古”即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同时在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诸领域也有显著的表现,第三,包容与开放的胸怀。我们中文学科,在学术上,容纳了各种学说,也创造了各种学说;在思想上,强调包容理念,提倡独立精神。我们坚持开放办学,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打开了格局,凝聚了精神。
目前的浙江大学中文学科,语言、文学与文献并驾齐驱,形成以文献史料为基础,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蔡与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格局,古今汇通,中西兼融,是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的学科。
作为浙大中文学科百年传承的历史,我们将在系史上留下一份积淀,就向全体在职教师证集访谈录,经过一年的努力,共收到21位学者的25算访谈录。这些访谈录,在学术方面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学术研究的传承。一个学科的建立、稳定和发展,学统的建立、学派的形成、学风的营造至关重要,而这些有赖于学木研究的传承。访谈录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术研究的传承。如张涌泉教授谈到自己学术起步的时候受到郭在贻老师的影响:“郭老师就有意识地培养我。我也经常把我写的一些小文章请郭老师看。郭老师看了以后,就鼓励我。正是郭老师的影响,加上我古汉语课成绩好,把我对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后来我就慢慢地走上语言学的研究道路。”张涌泉又考取了郭在贻老师的研究生,后来与郭老师合撰了“敦煌学三书”。再如王云路教授在访谈录中也深情地说:“我1982年考取杭大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郭在贻先生,毕业后分配至古籍研究所任教至今。1992年,我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姜亮夫先生。我主要研究古代语言,其实我刚读大学时比较喜欢文学,但是语言更像是一门理性的科学,不需要特别多的想象、和我的夷性更相契合。提到求学、治学经历,我马上就想起了两位郭老师,在我的学术之路上,他们是我的启蒙者和引路人”一百年当中,传承有序的几代学人,支撑着中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学术道路的艰辛。学术研究并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只有不畏艰辛、勇于挑战者才能臻于理想的境地,谈到学术道路的艰辛,翟业军教授回忆自己出生于宝应的小镇,由中师毕业通过自考读本科,毕业后再到扬州大学读硕士、到南京大学读博士而走上学术之路。在南京大学工作多年,学术取得成就后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可,被浙大中文系作为优秀学者引进。他在访谈录中也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师生,这是一个既酸楚又幸福,因而显得古怪、意味深长的话题,里面潜藏着许多那段历史的信息,值得进一步探究。”目前,翟业军教授取得的学术已有目共睹,这样也就更印证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古训。无独有偶,访谈录中的庄初生教授,最初也是中师学生,后来又进入正规大学学习,变成了科班出身,学术道路就要顺畅得多。
第三,学术研究的追求。一位学者走上学术研究道路之后,对于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才是其取得成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要坚守学术的底线。如吴秀明教授在访谈中说:“学术研究本应超越世俗功利,以契接历史公意和客观事实或如康德所说的以‘善的意志’来发言,并一以贯之地忠于自己的内心。但在现实的语境中,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虽然学术理念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也是常有之事,但这种变化应有内在的逻辑。最起码是‘修辞立其诚’,‘我手写我心’,不能用今天来否定昨天,或是为了今天的某种功利简单地否定昨天,这不仅是对历史、现在和未来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它涉及学术伦理和为人为文的底线。”超越功利、不媚时俗、忠于内心,坚守底线,看起来是学术研究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但在翻云覆雨的时代变迁,眼花缭乱的社会诱感中,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学术,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四,教书育人的天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立身之本。从访谈录中,我们看到了各位学者至性虔诚的教学态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如汪维辉教授谈到自己教学时说:“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教书是我的本分,而科研则是个人的事。我尤其喜欢给本科生上课,因为不管是在南京大学还是在浙江大学,我们的本科生都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大学生,给本科生上课,我总是享受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我觉得在大学教书,要把课上好,除了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内容取胜,这就需要有科研作支撑。我常常把我的研究心得融入教学之中,受到学生的欢迎。”庄初生老师也说:“要教好书,首先要做好学术研究,特别是在大学上的专业选修课。······至于现代语言学,给你们上的课无非就是这六个字的内容:语音、音系、音变。······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研究,拿着别人写的教材来讲,恐怕永远无法讲好。那些知识在经过自己的研究之后,已经内化为自我的东西,上课都能脱口而出,而不是照本宣科。”他们不仅将教书育人作为本分与天职,而且将自己的学术研究融化于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培养出学术英才。
总之,这部学术访谈录不仅突出表现了受访者的学术贡献,而且通过访谈得到学术成果之外的很多启示,包括受访者的学术背景、学术经历、学术理念、学术个性、治学方法等,同时能够提供教书育人的指引和因材施教的策略。希望这本访谈录在浙大中文学科的百年发展中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史和教育史意义。
胡可先
2021年12月18日
图文编辑 | 陈志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