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观 | 韩国被枪杀的“第一夫人”

2016-12-22 凤凰周刊 凤凰卫视

原题为《朴槿惠之母陆英修:韩国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


1974年8月15日,是韩国社会由喜转悲的一天。这是第29个光复节,耗资600亿韩元的地铁首次开通运行,总统朴正熙和妻子陆英修计划上午10时参加光复节纪念仪式,11时出席地铁开通典礼,18时30分现身光复节庆祝晚宴。 


总统夫妇准时出现在国立剧院,朴正熙向台下的人群挥手致意,身着橙色韩服的陆英修坐在丈夫身边。大家向国旗致敬、唱国歌、为独立运动的革命先烈默哀,然后是总统发表《和平统一三阶段的基本原则》的主题演讲。10时23分,礼堂一层的后排突然响起一声枪响,没有听到枪声的朴正熙继续演说,一袭黑色衣服的男子迅速冲上前继续开枪,朴正熙立即躲在讲台下面。行刺者用手枪在不到20秒内开了7枪,射中了陆英修的左脑静脉。凶手文世光当场被抓,这是一名日本的朝鲜族人,受平壤之命来行刺朴正熙。 


陆英修被紧急送往首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朴正熙继续演讲,直至闭会。朴正熙走向染满妻子血迹的椅子,捡起妻子的手提包和鞋子后走出会场,赶赴医院。随后去地铁通车现场,他在庆典上沉默不语。陆英修的伤势牵动了国民的心,许多人自发赶到医院献血。20时10分,青瓦台新闻发言人公布了陆英修的死讯。 


至8月19日早晨,已有30万人前来青瓦台的灵堂吊唁。当天上午,灵车拉着陆英修遗体前往国立墓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做最后的送别,告别仪式上响起她生前的一段录音,还有她最爱的歌曲《秋千》和《故乡的春天》。13时40分,陆英修下葬,朴正熙在青瓦台观看了葬礼直播。 


韩国政坛风云变幻,陆英修时至今日依然是史上最受国民欢迎的第一夫人。 


1973年5月17日,身为“第一夫人”的陆英修视察一家职业训练中心。



“新郎陆英修,新娘朴正熙” 


1925年11月29日,忠清北道沃川地区的首富家有了一个女婴,便是陆英修。父母有四个孩子,陆英修排行第三。父亲陆钟宽是大地主,他曾用一半家财买下当地一座典型朝鲜传统特色的官府豪宅,它依山傍水,由十多栋房屋组成。 


陆英修的母亲李庆龄,是高丽王朝末期著名文臣李齐贤的后人。她深受传统儒学教育,笃信女人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服侍丈夫、无微不至照顾家人。“我只是把从小在父母身边学到的东西教给女儿罢了。”李庆龄在手记里倾诉,“女人要担负起一半以上的家庭重任。”母亲接着把传统的价值观原封不动灌输给陆英修。陆英修端庄文静,礼节周全,从小被称为“心地善良的校东府二小姐”。 


8岁那年,陆英修进入竹香小学。她并未炫耀家境,反而乐于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常赠送新铅笔给穷同学。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45人中名列前五,她在毕业前夕告诉朋友,未来想当一名教师。 


1938年,小学毕业的陆英修进入汉城的培花高等女子学校,她在同届105名入学新生里位居第6名。父亲在汉城体府洞买下一栋豪宅用于安置妾室,陆英修便居住于此,与母亲之外的女主人平和相处。李庆龄一直在老家,母女频繁用书信沟通。1942年,结束学业的陆英修回到沃川。她深得父亲的信任,受托掌管家族的金库钥匙,并继续如小学时那样给父亲整理账簿。 


转眼间迎来了1945年,日本战败,韩国独立。陆英修在10月受邀担任沃川女子中学的家政课老师,她在社会上的第一份职业实现了小学毕业时的梦想。此时的韩半岛被一分为二,南北对立的政治气氛自然波及到校园角落里。为了阻止极端思潮影响学生,学校决定在音乐、书法、手工等课程上消耗学生的精力,陆英修教授手工和书法。15个月后,因不满男教师的无礼玩笑,这个温柔亲切的年轻女教师离开了学校,回到舒适的家里。 


无忧无虑的时光很快中断,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全面爆发。朝鲜军队一路南下,羸弱的韩国军队节节败退,韩国政府在8月18日退至釜山,已无退路。陆钟宽决定把家人和财产转移到釜山,他派陆英修带着两亲戚去釜山探底。她费尽周折找到一套没有厨房的空房,随后在忧心忡忡中等来了全家人。


时值酷暑,双方大军正围绕釜山防御圈苦战,陆英修则全力协助父亲重新创业。 


8月中旬,陆英修的表哥、陆军本部情报局少尉宋在千前来说媒,他介绍了自己在大邱师范学校时的校友、现为同事的朴正熙少校。保留贵族传统思想的陆钟宽不太喜欢军人,况且对方大女儿8岁兼离过婚,但陆钟宽还是在宋在千的劝说下决定见个面。一个周六下午,朴正熙和宋在千走进陆家,陆英修端上茶水。“相亲那天,他脱去军靴站在屋里的背影,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踏实感。人的脸可以撒谎,但背影绝对骗不了人。”陆英修在多年后的一次记者见面会上,回忆对丈夫的第一印象,“之后几次见下来,证实我当时的直觉的确没有错。他是个非常可靠、朴实和深情的男人。” 


9月15日,朴正熙晋升中校,联军登陆仁川,双方在釜山的攻守之势逆转。随陆军本部迁往大邱前,两人在一家西饼屋见面并许下婚约,但陆父依然反对婚事,支持婚事的陆母为此和丈夫不断发生矛盾。战局好转,陆家回到沃川,搬家卡车经过大邱时,陆英修带着母亲下车找朴正熙,他们在一家日式餐厅举行了简单的订婚仪式。不久,陆军本部搬回汉城。 


陆英修的哥哥陆寅修在汉城见了朴正熙,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个子有点矮,不过人长得精神,面相也挺和善。”陆英修的姐姐陆寅顺的女儿洪昭子回忆起姨母和姨夫婚前在汉城的情景,“姨母见到朴正熙先生时没有表现出特别害羞和忸怩作态,她的表情非常自然和愉悦。后来我才开始明白,那应该是一种成熟人格之间的碰撞。” 


10月,朴正熙升任第9师参谋长,驻地大田离沃川不远,朴正熙经常去看望未婚妻,只是陆钟宽连正眼都不瞧朴正熙一眼。“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父亲在女儿婚礼前夕冰冷扔下一句话。12月12日,两人在大邱溪洞的天主教教堂里举行婚礼,陆钟宽未到场。大邱市市长许亿担任证婚人,“新郎陆英修先生和新娘朴正熙女士……”他的口误引起全场爆笑,多少弥补了陆父缺席导致略显冷清之气氛。 


1974年8月19日,陆英修葬礼,30万人前来青瓦台的灵堂吊唁。



 “青瓦台的在野党” 


入青瓦台后,陆英修立志让自己成为“青瓦台的耳朵”,广泛听取国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意见。她每天都收到大量民众来信,便把信件分为三类,回信能解决的、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自己无法解决的。她甚至会回复第三类信件,寻求谅解并鼓励对方坚强面对困难,故民间有说法“只要给青瓦台写信就能够得到帮助”。 


为此,她每日需要花费两个小时,一年能处理超过5000封信。而通过群众来信,陆英修也能更广泛、细致感受到社会的贫穷落后。她相信这些诉说民间疾苦的信件是“我这个‘革命家’妻子和国民之间的宝贵对话”,“可以解开民众对政府施政方针的不满和误解”。 


“我身为他的妻子,就必须带头把国民的诉求如实转告给他,摸索出一条始终和穷苦的国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道路。”陆英修在随笔里提醒自己。朴正熙则跟她半开玩笑说:“你知道我最怕身边的哪个人吗?就是你啊,我最怕你这个青瓦台的‘在野党’了。”朴正熙身后存在争议,但陆英修几乎没有敌人,著名的反对派、“亲北者”金大中对朴正熙恨得咬牙切齿,妻子李姬镐却承认:“陆女士性格温和、端庄,她就像潜伏在青瓦台里的‘在野党’一样,非常担心丈夫的独裁举动。” 


第一夫人的时间非常紧张,每天半夜1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她在睡前和早起后习惯读报纸。读到特别穷困者的悲惨报道,她会亲自去慰问,送上日用物资和慰问金,鼓励对方不要放弃希望。她的出行很低调,有好几次都没通知警卫室。工人集体宿舍、难民村、养老院等场所,是她频繁光顾的目标。 


陆英修在1964年倡导成立了慈善团体“阳地会”,由高官的夫人们组成。“在这以前,搞政治的人和国民之间总是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为了消除这种隔阂,我们想要帮助中产阶级以下的国民,和他们一起探索改善生活的办法,在国民身边亲眼目睹和体会他们的真实情况,为政府和国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977年5月20日,朴槿惠瞻仰母亲陆英修的塑像。


1967年,陆英修创办儿童月刊《同龄人》,并亲自抓编辑和发行环节,这是韩国的第一份儿童杂志。从1967年1月到1975年4月,共发行500多万册,陆英修将其中的1/10免费寄到乡镇、偏远山区、孤岛上。孩子们的感谢信纷飞至陆英修,伴随而来的还有贝壳、兰花、蘑菇、鱿鱼等小礼物,陆英修必回信表示感谢和鼓励。如在一封给某岛上儿童们的信中,她勉励对方要为家乡正在进行中的新村运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陆英修办的另一份刊物带有女权意识,是面向农村和渔村女性的文化启蒙杂志《希望的灯火》,由阳地会于1968年5月发行。她在卷首语里许愿:“相信我国会变得更加富强,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为那些每天期盼着自立自强的人们点燃希望的灯火。”杂志每年印10万册,免费赠送到全国各地的农村、渔村。杂志在1972年发行第5期后停刊,至此共发行38万册,因为政府在1971年开始力推新村运动,杂志的用意已经实现。“一个国家的富强取决于女性。”陆英修在创办杂志前夕表态,她正是一直强调女性对于国家和家庭发展的重要作用。 


陆英修关爱麻风病人的往事,亦成为一段佳话。1965年春的植树节,她给几个麻风病村各送一箱花种子,这一措施从此成每年惯例。1970年6月,她去一个麻风病村,不仅与村民握手,甚至还给患病儿童擦鼻涕。 


朴正熙给妻子写了不少情诗,还曾在回国的客机上画妻子的肖像,以此传递心意。一道出外视察时,朴正熙偶尔用拍立得相机记录陆英修。每逢春季,夫妻俩在青瓦台散步,观赏陆英修最爱的玉兰花,这算是难得的片刻休闲。朴槿惠经常通过房间的窗户看到父母漫步花丛,她回忆起这段幸福时光:“母亲挽着很久没和自己一起散步的父亲,脸上的笑容就像盛开的玉兰花一样静逸、祥和。”这样的日子随着陆英修入土而一去不返,留下日夜沉浸在哀伤和孤独中的朴正熙。


记者/陈祥

编辑/陈祥  美编/黄静

新媒体编辑/丰泽  马茹均

本文节选自《朴槿惠之母陆英修:韩国最受欢迎的第一夫人》,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6年第35期,总第600期。


编辑:刘晓慧


鳳凰相关阅读 

· 这里没有金奖图片 却在2016年令无数人泪目

· 大使被杀普京拍案 ”恐怖分子你给我等着!“

· 不该被忘却的“最可爱的人” 记最后一个“疯老兵“

· 镜头背后,凤凰记者与摄影师的故事

· 独家 | 中美大战一触即发?听《对华战争》导演怎么说

· 终身监禁白恩培

· 聂树斌,有个警察一直在帮你翻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