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熊孩子”遇上“大熊孩子” 到底谁该踹谁?

2017-05-17 凤凰周刊 凤凰卫视

在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引起的骂战中,那些欢呼“打得好”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餐厅飞踹“熊孩子”的女大学生,很可能曾经也是一个熊孩子。事实上,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大熊孩子,但是,当你看完这篇文章,读懂了熊孩子们的孤独,下次再遇到他们,搞不好会不确定到底是该愤怒,还是不该愤怒,以及该愤怒谁。


人这一辈子,有谁没遇到过几个熊孩子呢?那些乱翻你家抽屉衣柜、弄坏你珍藏宝贝的亲戚家小孩;拔你气门芯、往你脚边扔鞭炮的邻居家小孩;在机舱里、影院里、餐厅里大喊大叫、满地打滚的邻座小孩……总是能让你怒火攻心、气得抓心挠肝、恨不得一巴掌扇过去。

 

但是你可能不会真的扇过去,因为你知道,扇了熊孩子,一定会激怒他们的熊父母,那才是一场真正的撕逼大战。

 

可怒气不会自行消散,所以每每看到熊孩子被胖揍、被恶治的新闻和视频,你就会情不自禁的鼓掌、叫好,似乎是有人帮自己出了一口恶气。如果看到有为熊孩子辩解、保护的人,就毫不犹豫地跳起来对骂。


熊孩子该不该打,是一个永恒的站队问题。而这一次站队,起因是近日网络热传的一段“大连女大学生因嫌孩子太吵,餐厅内飞踹4岁女童”的视频。

嫌吵?女大学生飞踹4岁女童


有当地媒体结合视频、并采访当事人还原了事情原委:



4岁女童的妈妈表示,当天自己和一位朋友带着各自孩子在餐厅用餐,席间,两个孩子玩起捉迷藏。玩耍时,女童突然大叫一声,作为母亲,自己当时也觉得这样表现不好,立即对女儿提出了批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玩的高兴时,孩子又喊了一声,没想到坐在邻座的一名年轻女子突然冲了过来,在女童母亲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走到孩子藏身处踢了一脚,嘴里还说‘让你叫,我踹死你’!”



看到年轻女子的行为,护女心切的女童妈妈立刻跳起来与对方激烈厮打,期间还拿起餐桌上的物品扔向对方,甚至一度误伤到前来劝阻的餐厅服务员。而年轻女子也不甘示弱,临走前举起矿泉水瓶再度掷向女童。

 

最终,双方闹到了派出所。年轻女子是大连市某高校的大学生,事发时刚刚与男友闹了别扭,心情不好。

 

视频一经曝光,立刻引来成千上万的网友站队。一部分网友高呼“打得好!”他们认为在公众场合影响到别人的就是熊孩子,熊孩子就该好好教训。 也有网友认为,孩子毕竟才4岁,无论有何不妥,应该教育,不应暴力相向。

 

就在网友吵得难分胜负之时,结局出现反转。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当时只是踹了椅子,并没有踹到小女孩。事后她觉得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十分不妥当,表示如果需要,她愿意跟孩子的母亲道歉,甚至愿意给予一定金额的赔偿。

 

而女童母亲也表示,自己护女心切动手打人,还伤到了店内前来拉架的服务员。事后,她觉得自己的冲动行为十分不妥,希望向受伤害的当事人道歉。对于女大学生,她表示,道歉就行,经济赔偿不用了。

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大熊孩子

 

虽然“飞踹事件”当事人双方已经和解,但也许因为勾起了不少人曾经遭遇熊孩子的痛苦回忆,网络“对战”仍未结束。甚至在一向以严肃报道著称,知名媒体人、学者大咖云集的本刊内部,也掀起一场大辩论。

 

我有一位同事,是来自民风彪悍的东北地区的单身男青年,他的观点简单直接:熊孩子就是要恶治。甚至祭出金句:“你不教育自己孩子,总有一天这个社会会帮你教育他。”

 

另一位性格内敛的“奶爸”同事立刻劝他,以暴制暴不可取。他举出国外育儿专家的说法:孩子的成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应该在保护他们的自由和个性基础上,引导和教育。

 

还有我的一位对熊孩子深恶痛绝的“社会问题观察家”同事则表示,熊孩子可恨,更可恨的是他们的父母,有什么样子的家长,就有什么样子的孩子。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他们有个熊家长。

 

一位温柔的女同事表示,自己从小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乖孩子”,从来不会在街上哭闹要父母给买玩具,也不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一直很独立,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但是懂事的孩子却不一定快乐,现在回想起来还会心疼年幼的自己,甚至有些羡慕做事情不管不顾的熊孩子。也许等自己有了孩子,不会要求他做个乖孩子,但是拥有一些“个性”,不过这“熊”和“个性”的边界在哪里,又是个难以拿捏的问题。

 

终于,一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同事幽幽表示:你们看到的是熊孩子该不该打,而我看到的是在餐厅飞踹“熊孩子”的女大学生,其实也是一个熊孩子,一个已经长大的熊孩子。

 

 

显然,在情绪管理、自我控制力方面,飞踹女童的女大学生与正常成年人有些差距,否则不会一言不合就抬脚。这与“只顾自己爽不管他人感受”的熊孩子的典型特征不谋而合。也许童年时,她因为使用暴力换来过好处和他人的屈服,并且没有人指出过她的错误,以至于成年之后,仍然信奉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和熊孩子相比,那些拥有成年人的体魄和力量,却保持儿童的认知和行为的“熊大人”才是最可怕的。

最孤独的人其实是熊孩子

 

我有两个同事,几年前在蒙古国出差时,因为蒙古人歧视中国人,晚上无法出门,只能窝在宾馆看电影。看完《伊甸湖》,二个人被影片里残暴无比的熊孩子和比熊孩子更可怕的家长气得直跳脚,真想把宾馆给砸了。显然外国人被熊孩子伤的也挺深。


△提到熊孩子,《伊甸湖》、《恶童日记》等影视作品中的熊孩子给许多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


熊孩子并非中国特色,国外也有不少熊孩子,简直可以说是没有最zuo,只有更zuo。

 

△熊孩子大战商场,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熊孩子该不该踹也是一个世界难题。早有育儿专家、心理专家对此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不能简单地把熊孩子现象归结于没家教,孤独感是熊孩子出现的主要根源之一。熊孩子往往严重缺乏安全感。

  

虽然我们经常把安全感挂在嘴边,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理解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对儿童来说,安全感是一种信任感,是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拥有安全感的儿童会相信:

 

1、在我的生活中,只要有需要,就会有人来保护我。

2、我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头脑和情绪,能照顾好自己

3、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我可以毫无顾忌的探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三种安全感是层次递进的关系,对一个孩子来说,第一条是后两条的基础,而只有父母,才能帮他们打好这个地基。

 

观察熊孩子生活的家庭会发现,他们往往缺乏父母关注、陪伴,以及正确表达爱的方式。高质量的陪伴不是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而是要和他们有紧密无间的肢体接触、对他们的需求积极的回应,平等地相处、交流。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只是“假装在陪伴”,他们身在孩子旁边,心在手机、电视上。遇到孩子的需求,不能做到立刻积极回应,导致很多孩子以哭闹、打滚甚至搞破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打骂呵斥并不是让熊孩子变乖的正确姿势。

 

让熊孩子变乖,其实并不难:


1、不要消极抵抗、打骂呵斥,了解他们每一次捣乱的原因,提前化解。比如遇到精力旺盛的小孩子,不如先和他们一起疯,玩累了再做需要安静的事情。


2、无论如何,都别忘记关心他们的感受。有家长不理解逛街时孩子总是爱哭闹。其实,相比你看到的五花八门的商品,在孩子的身高位置,他们只能看到无数大人走来走去的腿,自然很容易心烦。不如抱起他们或者让他们坐在较高的婴儿车上。

 

另外,给孩子提供有安全感的环境也很重要。在当今媒体和网络上,熊孩子这个词汇被严重滥用。应该分清,我们说的熊孩子,是指那些调皮、机灵、好动、注意多的小孩;还是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社会化不完全,缺少社会行为规范意识的孩子。

 

如果是前者,属于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特点,成年人有责任去包容、理解并且因势引导教育。如果是后者,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很可能成为“恶童”(例如2013年重庆那个将1岁男童扔下25楼的10岁女童);校园霸凌者;甚至成年后成为社会边缘人、罪犯;有一天,他们为人父母后,还可能会教育出新一代熊孩子。

恶童:熊孩子的升级版?


有人认为,恶童是熊孩子的升级版。看过电影《伊甸湖》的人,一定都对那一群青涩但却极具攻击性的少年的脸,那种让人窒息的感觉,久久不能忘怀。


 

现实中,各国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杀人的案例。

 

在1993年的英国利物浦,两名逃课的熊孩子来到当地一家购物中心,当搞破坏、踩脏椅子这些恶作剧无法满足二人时,他们决定拿一个小孩子作乐,比如打他,或者让小孩被车撞死。

 

在一家糖果店旁,他们用巧克力豆牵走了年仅2岁的小男孩詹姆斯,随后他们向他脸上涂抹颜料,拽掉鞋子和裤子,拳打脚踢,并搬起石头向他砸去。小詹姆斯被二人残忍虐杀后,两名恶童又将他的尸体搬到铁轨上,用石板盖住头上的伤口,企图制造火车碾死的假象。

 

事后,媒体发现,两名小凶手正是熊大人教出的熊孩子:一个家庭破裂,因兄妹智力发育欠缺倍遭冷落,一个则在充满家庭暴力的大家庭下受尽欺侮。


△1993年2月12日,英国利物浦,2岁男婴詹姆斯被虐杀致死,令人更为震惊的是,犯下这桩“极度邪恶和野蛮犯罪”的两名凶手都只有10岁,他们是英国现代史上年纪最小的杀人犯。

 

有人称他们为“天生的恶魔”,“携带恶魔的基因来到人间”。然而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后可以发现,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问题严重的父母和家庭。或破碎、或扭曲、或充满暴力与谎言,以至于他们在幼小的年纪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很多人,经历了心理学家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改造,仍然不能恢复正常。


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论是父母、社会,以及我们旁观者,都不要为孩子的未来埋雷。


飞踹女童事件虽已和解,撕逼大战却很难停息,那么,你遇到过奇葩的“熊孩子”或“大熊孩子”吗?快来留言说出你的故事!

文:孙杨  

编辑:卢伊

新媒体编辑:马茹均


编辑:倪塑

鳳凰相关阅读 

· 靠听诊器获取警察审讯!这些独家新闻都是这么来的…

·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猛,进笼来打!

· 如果有一天妈妈不在了······

· 王占海上锵锵回应造假:我瞬间发力 他胳膊就会断

· 一带一路火成这样!不知道这些让外国人笑话

· 这个稳稳赢的“重考生”是继承者还是开拓者?

· 台湾终未获邀世卫大会 蔡英文十度发推被嘲废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