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杀热线:来自陌生人的拯救

2017-09-19 凤凰卫视

你觉得别人的生死和你有关吗?这个别人不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而是陌生人。我们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守在自杀热线的一端,倾听着自杀者的心声,用尽全力地想要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自杀热线视频截图


自杀者心里在想什么?


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的显露,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生活中是不是真有那种挺不过去的时刻,一定要自杀才能解决?一个人在终结自己生命之前都经历了哪些心理挣扎?


可能我们很少有人会去直面这个问题,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守在电话前,倾听着自杀者的心声,用尽全力地想要挽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他们口中,我们认真地聆听了自杀者的内心活动。

 

今年38岁的朱建慧,家住江苏昆山,和丈夫经营着一家公司。从2011年开始,每个周四,朱建慧都要从家坐高铁来到位于上海繁华地带的一间小屋,从晚上6点到次日8点,一呆就是10小时。她做的就是接电话,来电者大多和死亡有关。

▲谢年秀,自杀热线接线志愿者

 

家住江苏常熟的谢年秀,是一名精神科大夫。和朱建慧一样,每周她也会特意抽出一天,往返五小时车程,来到同一个地方。一旦坐在电话机前,戴上耳麦,两人便有了同一个身份——“希望24”热线接线员。


自杀热线接线员朱建慧说:“人一卡的时候,就是卡住了,他的脑子就是钻牛角尖了,他就钻这儿了。他都不知道往后退一下,看一下旁边还有吗?都不会。”


别人的生死和你有关吗?


在这条全天候不间断的危机干预热线里,他们为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成为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最后的救命稻草。作为热线招募的“铁杆志愿者”,朱建慧已经接听了上千小时的电话,然而五年前的她却从未想过,自己会与一个个陌生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2011年,在拿到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朱建慧听说一位台湾心理咨询师在上海开设免费公开课,于是便兴冲冲地前去蹭课。

 

朱建慧去的第一节课,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别人的生死和你有关吗?这个别人不是你的家人、朋友、同事,而是陌生人。”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提问的老师名叫林昆辉,是心理治疗专家、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2011年,林昆辉在前往上海演讲时,了解到这里的自杀状况后,决定在上海开设一条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

▲林昆辉,心理治疗专家、台湾自杀防治协会秘书长

 

早在半个世纪前,台湾就开通了两条24小时危机干预热线,具备相当成熟的运作经验。而在大陆,相关的公益组织极少。2011年底,在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后,林昆辉在上海创立了“希望24”危机干预热线。


如今,这条热线已开通28个城市,设立16个接线室,有1000名具有国家2级或3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24小时轮流接线,累计接通超过16万通电话。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没有任何报酬地提供服务,成为了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要救你”


 “希望24”建立之初,朱建慧出于好奇加入了进来,成为了这里第一批接线员。而当她真正拿起电话的一瞬,初当志愿者的兴奋很快被巨大的压力取代。

 

由于接线过程中无法看到对方,接线员只能依靠话语“攻心”。为了随时应对高危来电,朱建慧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自己的语态和表情。

▲朱建慧,自杀热线接线志愿者


真正的考验很快来临。2013年的一天深夜,一个女孩拨通了希望热线的电话。接线一年多,这是朱建慧第一次遇到高危来电。女孩的声音很轻,吐出的话语却不啻于一颗炸弹。她说她准备割腕,刀子都准备好了。


朱建慧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甚至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该怎么办?

 

朱建慧一遍遍地向女孩重复“我要救你”这四个字,让女孩觉得有个人真的是一把一把地在拉她。想抓住她的手、抱住她的大腿和腰,就是不让她去死。

 

一番交谈后,感觉到女孩态度的松动,朱建慧连忙指示她起身,将刀子拿到马桶冲掉。在反复确认女孩已照做后,她才舒了一口气。这次成功的“营救”令朱建慧第一次感受到一个陌生人的生死和自己息息相关。

 

自杀前的征兆被忽视了 


透过这条电话线,朱建慧走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那里充斥着黑暗、破碎与绝望。一个人从有自杀意念发展到实施自杀行为,中间伴随着一系列心理状态和过程,也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迹象,而这些自杀征兆却往往被人忽视了。


林昆辉:一个学生,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骂一骂,教育教育,练一练,说一说,翻身跳楼了,你说是老师害死他吗?这是一个撞针事件,这孩子已经酝酿到极限了,所以一碰就爆了……但是这孩子从没事到有事,有事到大事,大事到已经忍无可忍,我们为什么都没发现?这才是问题。

 

谢年秀:在他的生活当中真的就像一个火药罐已经满了,其实也是随时可能爆炸,有的人今天不自杀,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自杀。


“我救不了自己了,请你拉我一把吧!”


在中国,人们对死亡有着强烈的禁忌,自杀更是令人讳莫如深,很长一段时间,在学界,自杀现象研究一度成为禁区。而正是这些环环相扣的“忽视”,导致公众对自杀行为仍存在误解。


林昆辉:每一个自杀现场,围观的人,也都会有人劝,你到底跳不跳?回家吃饭了,看你看这么久还不跳,你跳不跳,不跳我们就走了。其实这件事情是很直白的,大家甚至认为,你并不想死。可是我要跟所有朋友报告的是,他想死,他也不想死,他在干嘛,他在犹豫。


绳子绑好了,药就摆在前面,刀子就放在旁边,他打电话给你干吗?就是叫你拉住我,别让我死啊。因为这些人都是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我想死,但是我救不了自己了,请你拉我一把吧。

 

生命危机等级表


对于希望热线而言,每一个自杀者在拿起话筒的一刹那起,就意味着多了一分生的机会。在希望热线,生命危机被分为7个等级,从不想活了到非死不可,接线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判断来电等级,并启动相应的干预程序。如果遇上无法处理的电话,可以求助专业的督导团队,必要时采取报警行动。

 

男性成电话倾诉主要群体

自杀是青少年首位死因


小小的一部电话,仿佛一只万花筒,人生的酸甜苦辣尽藏其中。在这里,男性成了电话倾诉的主要力量。他们由于角色的社会期望,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社会塑造的坚强形象,也令男性更为隐忍,缺乏释放压力的途径。男性所困扰的,多是工作压力与人际关系。女性的话题,则绕不开婚姻、家庭与孩子。

来电 [诸多抱怨] 的个案处理原则

 

这种家庭关系在谢年秀接触的案例中并不少见,父母往往惯于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下一代身上,而这种“爱”有时候恰恰成为了一种“伤害”。

 

在林林总总的来电者中,有一群人令志愿者格外留意,那就是青少年群体。据统计,在15到34岁人群中,自杀已是首位死因。处在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情绪更易波动,一旦压力过大,极易受不了精神重负而导致自杀。随着日益增多的青少年来电,朱建慧发现,很多时候卡住他们的问题是如此简单,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朱建慧:男孩子打电话会说,老师我在公交车上,不小心碰到一个女孩,然后我下面就那个了,就膨胀了。然后他说老师我是不是生病了。

 

夜晚:自杀者和接线员的“战场”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都进入了梦乡,希望接线室依旧灯火通明,晚上是高危来电的高峰时段,朱建慧不敢掉以轻心。接线室有一张床铺专门供夜班志愿者休息,她总是躺下没多久,就被响起的电话惊醒,走向特殊的“战场”。

专门供夜班志愿者休息的床铺

 

谢年秀曾经在白天回访过一个高危来电,这个女孩连续两个月在深夜频繁来电,且有自残行为。

 

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女孩不断地“虐待自己”,在外面游荡、酗酒、割腕,而与此同时,她一遍遍地打给希望热线,倾诉自己的痛苦。

 

谢年秀:她生命当中,在她心里面没有建立很牢固的人跟人的连带关系的时候,所以到了晚上,人家该睡觉了,只剩她一个人的时候,她就变成这世界上最孤单的一个人,被恐慌包围住的一个人,连她自己都找不到自己了。所以像她这样一类的人,在割腕的时候,她不是说割腕好痛,不是的,她割腕的时候,能找到自己的一种存在感,这回我还活着,我能触摸到自己。

 

深夜里无数次通话、哭诉中和接线员建立起来的关系,一度成为女孩唯一的依赖。在谢年秀看来,也许这个女孩自己也不知道,人生如何走到了如此地步?直到电话不再打来,谢年秀与女孩也永远消失在了彼此的世界里。

 

他们并没有看起来过得那么好



随着接线时间增长,朱建慧发现,来电者之所以会对着她这样的陌生人倾吐心事,不仅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更是源于生活中长期的不被理解和忽视。在众多的来电中,有一通打了上百次的电话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名40岁的男子,在海外生活的他已拿到了绿卡 48 31450 48 15288 0 0 2521 0 0:00:12 0:00:06 0:00:06 2958在一家奢侈品行业工作,收入不菲。而正是这个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过得并不幸福。


朱建慧:他说你知道吗,我给家里人打电话,没有一个人理解我,他们说,你在国外挺好的,你条件这么好,你有什么可不如意的。没说两句话就该说我们正忙着呢,不给你聊了,你赶紧睡觉吧。其实他都苦闷之极了,大半夜所有人都睡了,没人理解他。


在男子苦闷的倾诉里,志愿者真实地触摸到了他光鲜外表的背后,一颗孤独、自卑而敏感的心。有时朱建慧觉得自己其实更像是寄存秘密的“树洞”,面对求助者糟糕的现状,他们有时能做的,只是倾听和陪伴。

 

当自杀者走进生活,一切都变得不同


负能量对一个人的杀伤力有多大?帮助自杀者的同时,接线员也面临着极大的心理挑战,在数不清的电话里,朱建慧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群,有同性恋者、离婚者、自杀者、抑郁症患者、失恋者、绝望者、职场困惑者,他们或在阶段性的人生挫折中不能自拔,或在注定就要痛苦一生的状态中苦苦挣扎。长期和他们对话,朱建慧的心里也并不轻松。

 

朱建慧:其实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电话,闻所未闻,你说服得了吗?就是已经完全超出了你的价值观。你一听你就整个人你都要崩溃你知道吗?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冲击,有的时候甚至说我再也不想,不好意思碰到它了,都不想来了。


▲希望24热线誓词


一旦陷入情绪困扰,朱建慧都会向热线督导的寻求帮助,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时接线员之间也会相互倾诉,获得彼此的支持。但也有接线员,因为一个自杀者中断的电话,而不断自责,造成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最终黯然离开。这也让朱建慧意识到,志愿者并不是救世主,对自杀者的救助,仅凭一部电话,作用实在有限。一部热线即使可以阻止一千次自杀,也未必能解决一个问题。

▲谢年秀和“希望24”的志愿者


几年间,透过一个个电话,朱建慧、谢年秀和“希望24”的志愿者们,听到了很多陌生人的喜怒哀乐,间接看到了世间百态。在接线员和来电者的生命里,他们互为匆匆过客,谢年秀和朱建慧并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了怎样的痕迹?但在挂断电话后,那些来电者带给她们的,却是一个更加别样的人生体验。

 

谢年秀:是他们在丰富我的人生,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个一个很鲜活的人生带领着我们去经历着,他们帮我去体现人生的宽度、深度。

 

朱建慧:其实真的是别人用别人的生命,别人的生死,在滋养着你自己的生命。你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生中还有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堪,你才会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点每一滴对吧?

 

记者:那现在您觉得自杀和你还有关系吗?


朱建慧:当然有关系,我也不知道我会帮到哪个具体的人,但是我愿意去帮助这些也许我永远都不认识的人,我觉得有这个机会我就愿意去做。




编导:骆骁

辑:骆骁、撕纸小妹


推荐阅读:

·长沙会战——追忆抗日战争中那段铁马金戈的烽火岁月

·中国高科技人才有多牛?这三位的硅谷创业经历简直燃爆了!

·从“小女孩”到“铁娘子”,默克尔是怎样炼成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