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质疑过度创新?停工100多天?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8-01-24 凤凰卫视

港珠澳大桥


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的主体工程供电照明系统施工顺利完成,并且全线亮灯。被英国媒体评价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工程的总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人民币,在经过了6年的筹备之后,于2009年的12月开工,历时8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主体工程集桥、岛、隧于一体,包含了“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斜拉桥,约20公里的非通航孔桥,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连接桥梁和隧道的东西两座人工岛。





今天咱们说说一座网红大桥——港珠澳大桥,

你知道吗,从港珠澳大桥开工时,

就连续创造着“世界之最”,

它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

技术最复杂、

环保要求最高、

建设的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

其实在这座大桥建设前,

中国建设者们对于海底沉管隧道十分陌生,

能够找到的资料只有薄薄的一本册子,

零星见过的几张沉管隧道施工的现场图片 。

那么问题来了,咋办?


咱们来听听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

讲讲各种艰难险阻吧~




step 1

既然咱们海底沉管隧道的经验不足,

就上门学学别人家的经验吧,so

被泼冷水、被唱祈祷歌

的故事就这样被开启...



吴小莉 

您去了欧洲最顶级的一家公司商讨,结果人家开了1.5亿欧元的咨询费?这咨询费还不包括技术转让?


不包括,核心技术是他们的。他只给我们提供咨询服务,顾问。

林鸣 


吴小莉 

据说您后来还是商量了一下,问对方: 如果给你3亿人民币可以帮忙做什么?结果对方怎么说?


对对对,他说我给你唱首祈祷歌。最后讲:如果你现在给我签是9亿人民币的合同如果你回头再来找我签这个合同,1.3亿欧元,没有商量。

林鸣 


换做你是林鸣总工程师,你会咋想?

肯定一肚子窝火啊!

林鸣总工程师和中交集团的董事长商量:

俺们自己上!

step 2


不过问题又来啦,在传统的教科书上,沉管隧道只有刚性、柔性两种结构体系,具体这两种啥区别?小编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明白。反正后来吧,林鸣总工程师半夜突发奇想,想尝试一下——“半刚性”。大家瞬间蒙圈了,俺们教课书没这玩意儿啊!于是艰难地说服工作开启了......


吴小莉 

这个概念灵光一闪到设计出来花了一个月,但是我们要说服这些专家花了多长时间?他们担心什么呢?


8个多月,那过程很痛苦。因为之前谁都没有提出过“半刚性”,你就能提出这个东西吗?这个东西能成立吗?别人敢用吗?

林鸣 


林鸣总工程师陷入各种毛线团般的自问自中?

林鸣:

“当时我也很生气,怎么就不行呢

我这个道理不是很清楚吗

这是主观的想法,

但你要把屁股挪个地方想

你坐到业主那儿想想,

坐到那个外国公司那儿想想,

坐到这些有经验的权威那儿想想:

你是个小学生,你刚刚学走路,

怎么就想跑呢?

你跑时摔个大跟头,这工程有风险的。”


林鸣 :

我找了六家公司,有日本公司, 日本也是沉管隧道很厉害的;有非常厉害的国内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

我说你们来一起算一下,而且我要求背靠背、不通信息,我就把参数、资料发给你;我的构想发给你,你们去独立地分析评估我这个计算,你们计算的结果是什么?是什么就是什么,就事论事。最后都认为我们提的这个构想是成立的,好了,我就拿着它去开会了。


step 3


既然几个顶级公司都已经背靠背研究肯定了这个方案,那么大会讨论时,它就很容易通过了?小编只能送一个:呵呵......听林总工讲讲请别人喝闷酒的故事~


林鸣:

最后国内外最厉害的专家开了一次大会,听取我们这个汇报。那次会议真的是非常大的压力。领导跟我谈话,跟我讲:林鸣,你不要过度创新!

那天晚上,那些大学教授跟我一块儿吃饭,大家一看我情绪很低,说:林总啊,你要不要去做做工作,跟专家沟通沟通?找找领导?我说:不去。你以为这是考我们呢?这是考我们中国的交通行业,考我们中国的专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判断?我弄了两瓶很贵的酒给他们喝。我到现在还在心疼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孙钧)

后来是同济大学孙钧老院士说:深埋沉管,全世界第一次,中国人没做过,外国人也没有做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不是专家。但是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判断呢?他们背靠背做了六份计算书,用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论。难道我们不该认为它是真理吗?所以我支持半刚性。


step 4


上面谈的更多的是方案层面,那么接下来要进入实战层面了。咱们来看看这个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的难度~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共用了33节沉管,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相当于一艘中型的航母的重量。沉管隧道浮在水中的时候,每一节的排水量大约是7万5千吨,而辽宁号航母满载时候的排水量,也只有67500吨。

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一大坨东西,

咋运?咋沉海?何况一共33节呢~

有专家早就给林总工打了预防针:

“林鸣啊,你等着吧,

这个东西可不好玩了。”


林鸣:

只要是安装沉管,我走出我宿舍的时候都拿着个包,装着衣服、装着我那些药、牙膏、牙刷。我到海上去嘛。


吴小莉:因为你不知道多久时间?


林鸣:

我出门的时候都会回头看看我这个宿舍,因为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回来,真的。


吴小莉:这是什么意思?


林鸣:

我怕有意外嘛。因为沉管真的有风险,我每次都是这种心情。这是这个工程的一个特点,所以在这个工程建设的时候,我们国内有一些做过沉管的专家跟我讲:林鸣啊,你等着吧,这个东西可不好玩了。


当时在海上面都是第一次嘛,那么大个设备、那么复杂一个系统,没有任何经验,我只是脑子里面想了很多遍,就像过电影一样啊,来回过。我们那些操作的工人,是没有手感的嘛






历经96个小时的鏖战,第一节沉管终于与西人工岛完成了“深海初吻”。从E1到E33,每一节沉管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林鸣的眼里,这些就像他的每一个孩子。而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的3月,第15节沉管的安装用时5个多月,三次浮运,两次回拖,终于攻克回淤难题,成功安装。

                                                  ——林鸣《每一节沉管都有自己的故事》

 


港珠澳大桥沉管的名字是按照数字顺序排开的,第一个叫E1,以此类推,第33节叫E33。每节都有自己的故事,比较神奇的是,每逢5、逢10的沉管过程,都会有大故事发生。来,举个例子,听听E10谜一样的故事吧~它还惊动了交通部领导下来督查~



林鸣:

E10这个沉管在安装过程中,当时我们预计偏差应该在五公分以内,但后来实测的偏差达到了大概八九公分,大了一倍。

这一下子就紧张了。多了四公分哪儿来的?是个谜。当时我们也感到很奇怪。而且引起了交通运输部很多领导高度重视。来了一个督查组,我们当时交通部的老部长亲自挂帅,当组长。


吴小莉:怎么解决的?


林鸣:

就查原因,查一个星期,部里边很多的领导都亲自来查这个原因。当时我心里也不高兴啊!这个工程这么困难,我们很不容易的,怎么还像我们犯了什么错一样来查我们?

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这个系统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这个系统行不行?是不是系统出了问题?如果系统出了问题,后面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这个工程怎么办?大家关心的是这件事情,我们停了100多天。


后来我们完善了方案,后面增加了两个系统,到最后一共有13个系统。



step 5


有人说: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场马拉松。如今,我们拥有选择权:可以选择和世界并跑,也可以选择领跑世界。


吴小莉:

您在港珠澳大桥“马拉松”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30公里你想放弃的时候?你曾经说过:没有一天不后悔的。


林鸣:

英国的泰晤士河有一条隧道是全世界第一条隧道——泰晤士河隧道。那个隧道的工程师说:“如果让我重新来一次,我会做得更好”。 但其实对于工程师是不成立的,所以你一定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没有可能让你重来,重来的只有后悔。


吴小莉

那对于您所热爱的而且投注了一辈子心力的中国交通建设,您自己怎么看?


林鸣:

前不久有幸见到李小鹏部长,他到工地视察时跟我说:中国的交通到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时代,可以选择跟世界并跑、也可以选择去领跑、还可以选择跟着别人跑。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大小工程,其实不存在重要和不重要、重大不重大,都应该把它努力做好。





编辑:苏珍妮、巴塔木


推荐阅读:

·民国特工秘史:站在暗流正中,行你所行,不问西东

·从飞轮海到超级奶爸,冻龄下的吴尊还有你所不了解的一面

·整容如换头?揭秘微整形你不知道的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