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0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先生”这个词

早在很久以前,范仲淹就曾经说过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这段长叹,

足以见得,

“先生”,

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

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今天,小编给您带来的是

三位“民国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


1


王云五


民国先生王云五堪称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奇人,他一生游走于商政学之间。爱书成痴的王云五,号岫庐,1888年生于上海,广东中山县人。民国前留有发辫,民国后的王云五总以平头示人。加上一米五的身高 ,走在人群中自然不是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由于受到孙中山赏识,20来岁的时候,王云五就进入政府机关服务,担任孙中山的秘书。王云五的一生虽也有过短暂的从政经历,却始终无法在政界畅意。正如他对自己的总结:公务、政务殆如客串,而他的本色始终是书生、是先生。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商务印书馆的元老高梦旦、张元济等人面对滚滚而来的新思潮,感到力不从心。为了引入新鲜血液,他们聘请在“五四”运动中博得大名的胡适出任编译所所长的要职。然而,胡适却谢绝了邀请,并力荐有过师生之谊的王云五先生替代自己。王云五自此迈入老商务的大门,开始施展他的全部热忱和抱负。


1932年,44岁的王云五已经是中国赫赫有名的民营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当时在中国四十岁以下的国民中,只要不是文盲,进过小学的,无不知有王云五。对民间而言,王云五是读书人、文化人、企业家;对政府来说,他无党无派的背景是国共两党最佳的协调者。


上世纪30年代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总公司及印刷制造厂全景


1932年1月28日,晚上11点半,“一二八淞沪战役”正式开打,此时不是军人,连枪杆都没拿过的王云五还是被日本特务盯上。“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这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内的标语。对打着“大东亚共荣圈”口号,实则行侵略中国之实的日本帝国来说,商务印书馆的存在,不啻为眼中钉、肉中刺。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一二八事变”爆发不到16小时,商务印书馆连番遭到了敌机6次轰炸。日本人想通过轰炸上海闸北的商务印书馆,把中国文化与学术的策源地炸掉。一夕之间,上海总厂和占地80亩的商务印书馆大厦,尽成了断壁残垣。而由商务印书馆创立的,藏书排名全国第一的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同样也在炮火下,毁失殆尽。


站在人去楼空,残破的商务印书馆大厦前,王云五仍然面带微笑。他知道自己没有奇迹可等待,只有再次接受命运对他的考验。从1932到1937年,商务印书馆历经几次复兴,渐渐复原资金规模,老员工也陆续返回工作岗位。


1949年中央银行金圆券壹佰万圆


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此时王云五再度请辞,离开服务了25年的老东家。就在他准备返回上海之际,人在重庆的蒋氏夫妇又力邀他展开另一次壮游--主导全国经济。但这位前后担任经济部和财政部长的王云五,终究无法将成功复兴商务印书馆的模式,复制到政坛上。政府发行金圆券的失败,让他成了众矢之的,甚至遭到监察院弹劾。尽管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曾公开还他清白,但是怀抱读书人气节的王云五,最后还是离开了做不到半年的财政部部长位子。


1949年,王云五从香港举家迁台,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中国大陆。从振兴图书到作育英才,王云五一辈子劳苦。直到离世前,王云五仍然心系一生最爱的图书事业。王云五的一生太丰富,正如他的学生金耀基评价:先生是一个完全靠个人奋斗成功的人,他的一生,做了别人三辈子的事情。


2


 

张季鸾


1912年,民国初立,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的记载,武昌起义之后,全国报纸由100多家增加为500家,被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这一年,24岁的张季鸾,已是孙中山的秘书,他因参与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成为民国政坛炙手可热的新人,却突然离职当起了记者。


 

袁世凯


1913年4月26日,张季鸾在《民立报》上披露了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协议。彼时,袁世凯开始实行邮政检查,因此上海难以及时得到北方的消息。作为《民立报》的驻京通信记者,张季鸾通过邮局寄信的方式,把善后借款合同从北京递到了上海。


7月25日,北京政府颁布戒严令,开始大肆地搜捕南方革命党人和新闻记者。8月1日,仍然坚守报社的张季鸾等人被捕。在此恐怖氛围下,同时入狱的民立报记者曹成甫不幸遇难。而在康心孚北上积极营救之下,张季鸾才终于在当年双十节的第二天得以恢复自由。对此,张季鸾曾感慨:“隔死只差一点”。



1926年春,在天津城的一家茶馆,来了三位中年人。白面慈眉、面颊圆润的是胡政之;身着西装、头戴毡帽的是吴鼎昌;发须灰白、一身长袍的是张季鸾;三人都曾留学东瀛,此番风云际会,只为商量接手《大公报》一事,三个人决定,由吴鼎昌出资5万元,改组为新记《大公报》,张季鸾与胡政之劳力入股,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


1926年9月1日,停刊了9个多月的《大公报》宣布复刊。与当时许多商业报纸相比,《大公报》报馆一直比较简陋,整个报馆霉湿、拥挤,泛着机器房的臭气,但初期的新记《大公报》仍以大量的独家新闻和深受读者欢迎的社评赢得声誉。张季鸾一生写了三千多篇社评,而他的社评最为出名的,就是“三骂”:骂汪精卫、骂吴佩孚、骂蒋介石。



1926至1928年间,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北京,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这一年的7月1日凌晨,冯玉祥南下郑州迎接蒋介石与李宗仁的北上专列,张季鸾同行。在专列上,冯玉祥把张季鸾介绍给了蒋介石,两人这才第一次相识,让张季鸾大为惊讶的是曾被自己骂过的蒋介石,根本不计前嫌,反而视他为国士诤友。


 

沈阳大学教授 刘宪阁:


蒋介石本身是一个军人,全国刚开始平定,他当然需要有一些言论性的声音来替自己说话,这时候跟在他身边的幕僚像陈布雷他们,关系比较熟的张季鸾和《大公报》就进入了蒋介石的视野。他们之间是有距离的,但是蒋介石很看重张季鸾。



自郑州一晤,蒋介石对张季鸾的好感日增,他每日必看《大公报》。然而,张季鸾敢说敢言,也常常引起国民政府的不满和抗议,为了安抚张季鸾,国府宣传部还曾试图用金钱收买他。在当时,利益输送和买卖文章也常见于报端,为了顾及面子,他们拟用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津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王润泽:


张季鸾对津贴是反对的,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说曾经国民党给他的一笔津贴,张季鸾拿到这笔津贴的时候,他在编辑部就拿着这个汇票跟大家讲,我们做报人最重要的就是在金钱面前能够不动摇。他当时讲民国的新闻界,大家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大小而已,拿了津贴之后,你的言论就不独立,我们当时整个中国的新闻界他是不满意的。



1936年18日,《大公报》发表由张季鸾亲自撰写的社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宋美龄派飞机把印有这篇社论的《大公报》在西安上空投下了40万份,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对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双方的谈判、乃至释放蒋介石,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也为蒋介石与张季鸾的关系奠定了最牢不可破的基础。


3




 

鲁迅


在过去百年的文艺大家里边,鲁迅是罕见的一个人,从来不相信系统,却通达历史,从来不相信术语,却开口就咬住问题。他以一种伟大的业余感把握艺术,又像精通法术,却可爱地诚实地装糊涂的人。在语文课本上频繁出现的鲁迅先生,连同他的人生经历,都带着一贯的严肃、克制和冷静。唯独在爱情中,鲁迅会表露出一丝孩子气。


 

许广平


1925年3月,一封来自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许广平的信摊在了鲁迅的桌上。这时,鲁迅兼职女师大教师已有两年,紫禁城里的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也在这一年与世长辞。时局扑朔迷离,身处校园的学子也在探寻着国家的未来。


许广平是广东番禺人,比鲁迅年轻近二十岁,留着一头清纯的短发,对社会运动满怀热情,两人的通信很快频繁起来,信函越写越多,便成了《两地书》。


 

原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 王锡荣:


《两地书》不是一般的情书,没有什么爱呀,死呀,这种很强烈的这种肉麻的语言。但是实际上,两个人的感情在里面也是有表露的,比如说,鲁迅的署名就是画一头象,那么许广平,鲁迅称她为“害马”,把“害群之马”,这个杨阴榆对她的攻击“害群之马”,把它压缩了叫“害马”,正好跟这个白象是对应的。



上个世纪60年代拍鲁迅电影的筹办组,于蓝饰演许广平。根据于蓝的回忆,许广平跟她亲口说,我跟鲁迅的关系是我主动的。许广平给鲁迅送去古小说旧文抄的抄稿,送去之后许广平不走,还看着先生,然后许广平让鲁迅给她看指纹,忽然鲁迅紧紧握住她的手,然后许广平扑向了鲁迅,鲁迅说你战胜了,同意了俩人的爱情。


鲁迅与许广平


在许广平面前,鲁迅喜欢表现得像一个年轻人,他会蹦蹦跳跳。有一次,为了逞能,鲁迅对许广平说:你看那个栏杆,我能跨过去。结果,没有跨过去的鲁迅把自己摔伤了......



除此以外,

还有两位神秘的“民国先生”

将在我们的节目中出现。


想了解更多细节故事

敬请收看

4月30日-5月4日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的

《纪录・大时代》

“民国先生(1-5)


辑:伊梵、豆子


推荐阅读:

·全球顶尖行业领袖推荐的20本书 假期赶紧看起来!

·出去玩住什么地方,代表了你理想中生活的模样!

·三次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的他,是为表演而生的男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