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1

2009年4月下旬,程老汉作为香港媒体访问团的一员,到访四川地震灾区北川绵竹等地访问。在跟四川省有关部门的座谈会上,同行的一位同行向四川省旅游局官员提问:灾区旅游是否考虑到灾区人民的心理承受问题?她的意思是,那是灾区,怎可用来旅游观光挣钱?


她的这个问题,颇有代表性。


在地震之后的头些年里,人们为这事展开了激烈辩论。


比如,有人就认为,灾区旅游是将休闲娱乐与悲惨事件交织在一起,必将引发商业目标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也有人指出,地震遗址不应用来发财,只能供人们前往纪念甚至凭吊的。


2009年5月13日《时事开讲》节目评论了这件事:

评论员:对于地震的受难者那种痛苦,他们失落的东西,他们的委屈,我们也都应该用这样的一个道德的严肃的态度来记住它,而不是忘记它。把这个心情放在这里的时候,我们才会真实考虑到他们想要什么?比如说,你有没有听过一种叫做灾难旅行团,地震旅行团?

主持人:我能够理解(地震旅行团)是什么意思。

评论员:很多人去看望灾民,然后变成一个旅游项目,把一些灾区变成一种旅游的景点。然后用这样的方法……

主持人:制造工作机会。

评论员:虽然好像能够为灾区带来一些经济机会等等。但是它会不会矫枉过正,反而变成是对灾民的一种侮辱跟伤害呢?这是很值得考虑的。


看到了这些争论,四川省旅游局的官员当时对媒体表示,虽然从长远来看,地震遗址可以成为新的旅游项目,但由于牵涉到灾区人民对那段痛苦的回忆,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里,确实有一个分寸如何拿捏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承办此事的有关当局会被粪青的唾沫淹死。


但程老汉坚持认为,开展地震遗址旅游项目,不仅不是不道德的,反而是很道德的。


一是地震遗址具有实用意义。人们需要通过遗址来纪念那场世纪大地震,来进行灾难的常识教育,来推动人们学习和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二是地震遗址具有哲学意义。在地震遗址面前,人们会知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有多么渺小,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我们不会因此妄自菲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人类比苔花大了很多很多啊!

奥斯维辛集中营

就像,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们的存在凝固了那段惨痛的历史,让一代代的人们看到,人类可以多么残忍、战争可以多么残酷,从而提醒一代代的人类珍爱和平,防止战争。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吸引约60万游客造访。据说总体而言,到访的人们大致还是很得体的。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85年建成开放以来,也没有听闻发生过什么失礼事件。


没有发生过节目中评论员所讲的那种“侮辱跟伤害”。

 

实际上,重特大地震灾区的地震遗址旅游项目中外早有先例

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发生后,先后建立了神户大地震纪念馆、阪神淡路大地震纪念馆、人与未来中心等场馆,有的景点收取门票,有的景点免费开放。


1999年9月21日,台湾中部地区大地震发生后,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园区。


汶川地震发生之前,2008年4月,唐山动工兴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并在当年7月初步建成开放;2011年6月,公园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1年7月,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2009年的那次访问,程老汉等一行人到访了北川、绵竹等地震灾区,看到这样一些镜头:


北川旧县城已是一座被封闭的空城,需持特别通行证才可进入。进去之后我们发现有不少人向废墟献花。我们一行人也想买花来献,但现场看不到有卖花的。一打听,人家是带着花来的。我们空手而至,非常自责。陪同的当地官员说,大家在废墟前默哀一样可以表达心意。我们照做了,但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当时我就想,要是附近有花买……


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是震后恢复重建最快的一个地方,69户原地居民2009年春节前就已搬回新寨,迁入新居。我们到访的那天是4月25日,看到那里好多穿着盛装的小姑娘在排练节目,一打听,是为次日在那里举办的20对新人的集体婚礼做彩排。当地官员说,吉娜羌寨是作为羌族民俗旅游寨来重建的。跟很多旅游点一样,这里有不少纪念品摊点。旅游纪念品程老汉一般都不买,因为要么千篇一律,要么有特色但没档次。但那天我买了几串佛珠,光顾一下人家的生意。有学佛的人说,虽然未经开光,但来自苦难之地的佛珠也是有灵气的。


这次还到访了旧的汉旺镇。那里已是一座空城,作为地震遗址保留下来。当时虽然遗址旅游尚未展开,但到访的人络绎不绝。汉旺镇的那座标志性的钟塔,永远地定格在14时28分,地震的那一刻。当地人说,那钟是电钟,地震一发生,立即就断了电,所以就定格在那个时间点上。钟塔旁有一座邮政售货亭在营业,出售一些邮票等纪念品。我买了印有汉旺镇邮局邮戳的邮票和一个印有绵竹年画的镇纸。


一路走来,程老汉深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地震废墟的水泥件不要掉下来),灾区旅游应当尽快展开,这不仅方便人们凭吊和回忆那场国难,而且还是复兴当地经济的一条路。实际上,在北川老县城的外围,天天都有当地人在那里摆摊,售卖一些纪念品,开放旅游至少对他们的生意是一个照顾。

 


一晃,10年过去了,与5.12地震有关的博物馆和地震遗址公园等旅游景点,已陆续建成并对游客开放。虽然有关地震遗址旅游是否道德的争论,10年来一直没停止,但地震遗址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好处却是不争的事实。


媒体报道说,当地的地震幸存者组成了旅游团队,负责保护遗址并接待游客。一些游客就像当年程老汉去到地震遗址那样,希望能够祭奠地震的遇难同胞,当地的旅游团队现在能够满足他们的这个心愿,导游会陪同游客去买鲜花、去献花,还可以买香烛,烧香点烛都可以。

 

地震遗址旅游不是娱乐活动,是灵魂升华之旅。


西班牙《世界报》的报道说,当地导游王华荣(音)认为:“游客看到老城遗址时会反思,他们意识到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也许没那么重要,他们明白拥有家庭才是真正的幸福。”





编辑:豆子

推荐阅读:

·母亲伟大的生物学原因

·汶川十年 | 刘红芬,你在哪里?我们找到你丈夫了

·活够了,104岁科学家瑞士寻死之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