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奶嘴点亮屏幕的一代,该怎么抚养?

凤凰卫视 2019-07-28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标志与特点。


社会研究员、人口统计学家马克·麦克林登(Mark McCrindle)将2010年之后出生的人都称作“α世代”(Generation Alpha)——2010年不是随手抓取的数字,因为这一年,也诞生了Instagram和iPad。

后世是这么“神化”α世代的:从子宫中冒出来后,他们就能双手捧着智能设备玩,甚至还能用奶嘴点亮屏幕。

这么夸张的场景,我们暂时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瞧见。但的确,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渗透,科技对这一代孩子的影响肯定更加深刻。

何为千禧一代、Z世代和α世代?


千禧一代、Z世代和α世代,是国际上通用的代际术语。千禧一代,或者Y一代,是指生于1982年到2000年之间的人,这代人的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相吻合。

Z世代,泛指95后和00后,即1996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出生就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世界里,互联网、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相伴成长,可以说是数字世界的首批“原住民”。

Z世代之后,又该是什么呢?未来学家、人口统计学家马克·麦克林登(Mark McCrindle),把所有出生于2010年之后的人都称作“α世代”(Generation Alpha)。

智能手机从未缺席过α世代的生活,只需要短短几秒钟,他们便可通过网络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想法。在麦克林登看来,这些令人瞩目的技术变革,使得“α世代”成为了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一代人。

α世代的孩子,有哪些不一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再加上物质的极大丰富、人口结构与科技变迁的驱动,孩子们渐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与上一代人相较,有了自己最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在α世代的身上体现到了极致。

孤独感与思考力:虽然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α世代依旧以独子为主,最多也只有一个兄弟姐妹。他们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人一孤独,“思考力”就变得非常强,不愁吃不愁穿的情况下,会过早地思考人生终极问题,“我存在有什么意义?”

情感负担:尤其是在城市家庭中,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伺候”着他,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对话语权要求高:不像之前传统家庭中“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相处模式,在互联网的“熏陶”下,α世代更为早熟,心智也更为成熟,皆以“平等”为道。

真善美:α世代也是更有爱的一代,在一个物质丰厚的时代里长大,浸润在爱当中长大,因此价值取向更为正能量,真善美品质也较为突出。

现实感弱:α世代一出生,就生活在高度数字化的世界中,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对体验感要求高:在人工智能以及算法的“宠溺”下,以及在各种声光电的绚丽视觉形式渲染下,α世代对万事万物体验感上的要求,也都高于上一代。

40%的父母愿意用机器人辅助照顾孩子

千禧一代,是α世代儿童父母的主要构成者,他们的地位本身就很微妙。

这一代原本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代人,也许在成长过程中根本不知电话为何物;Z世代紧随其后,似乎一出生就对iPhone和乔布斯如数家珍。他们夹在中间,肩负着过渡科技的责任,被外媒戏称为科技产业的“中间儿童”。

被科技追赶着长大的千禧一代,当然希望下一代跟他们不一样,一出生就对人工智能时代有归属感。

2017年,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针对α世代孩子的千禧父母做了个调查,希望了解,他们是怎么看待AI技术对下一代生活的影响的。

调查结果,似乎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工智能恐惧的可能:40%的千禧父母愿意用机器人保姆辅助他们照顾孩子;58%的父母让孩子在五岁前开始使用健康可穿戴设备;80%认同人工智能技术能帮助孩子学得更多、更快。



孩子不舒服时,20%的家长完全信赖人工智能,而36%的家长很大程度上信任;甚至在面对孩子生死决定时,只有15%的家长选择不参考人工智能的意见。

父母都会焦虑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

虽然千禧一代父母,认同人工智能,热衷于人工智能技术,但对于孩子们的未来,他们却有很多担忧。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认为: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工作,尤其是那些重复性的、程式化的工作。这将致成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失业人口。

李开复称:

十年后,大部分职能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AI能在任何任务导向的客观领域超越人类。

于是,网路上开始有声音传开:

这可苦了家里有娃儿的老母亲~


据报道,送孩子参加编程学习班,正在悄然成为家长们的一种时尚。究其原因,是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面临就业压力,因此尽量让孩子提前学好编程这门在人工智能产业中急需的知识,避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仿佛只要多项技能傍身,孩子就能赛过人工智能,可人工智能只需一张芯片就能复制出大量有多重技能傍身的机器人,而人的技能掌握却需要大量时间和重复训练。


更令人悲观的是,从目前的角度看,编程的确是一门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技能,但这个火热的职业,未来也可能面临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程序员开始探索用人工智能进行编程了,一旦这一探索取得巨大突破,那么程序员也就不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铁饭碗了。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能做些什么?



对于未来孩子的教育,科幻作家郝景芳给出了以下的建议:


1

郝景芳: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永远有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天生的好奇心

一个小孩子看到一块布,不知道布底下是什么,一定要打开看看;看到一扇门,成年人告诉他不许去,他一定要去看看。

人的好奇心可能就是未来人类与AI合作的基础,人去探究,发现的成果让AI去学习。

职业可能性:研究、开发、创新、创意、探索者

2

郝景芳:美这件事情本身,涉及到人的主观体验

说到感受美的能力,并不是说AI不能学艺术,AI甚至也能根据艺术理论的规律去创作,比如写诗或者画画。

但是美这件事情本身,涉及到人的主观体验,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些主观体验是从哪儿来的。

因为从物理上看,所有的颜色都不过是电磁波,346纳米跟532纳米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差别,但是我们人对这些颜色的主观反应是不一样的。

AI是一个纯电脑电路,不同纳米的电磁波不会让它产生愉快或者不愉快的差异。

但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类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几千几万年的积累。这是人类独有的,是和AI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职业可能性:艺术家、审美师、体验师、美丽生活者

3

郝景芳:跨学科的常识系统,目前AI还做不到

综合理解能力其实就是知识和常识的区别。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他的《情感机器》里说,人类和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人能把某一领域分门别类的知识放到自己的常识系统里,可以随时随地调用它们,并放到其他领域中,发生知识的迁移和重新组合。

比如不同语境中的“北京”,在关于特朗普的文章里,“北京”可能是政治经济学含义;而在一篇和希腊有关的文章里,“北京”可能是一个历史学含义。这种跨学科的常识系统,目前AI还做不到。

当我们人学习一个新东西时,先是在脑子的浅层,之后被压到脑子的深层,变成我们的背景知识,这知识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内涵。

有些碎片我们自己会赋予它意义,能把一些无关的东西讲述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些并不是逻辑上真正的关联,而是我们给它的意义上的关联。

我们经常会有那种时刻:

“我小的时候遇上一个人跟我说了一句话,中学时曾经看的一本书,大学时做的一个决定,所以我今天才可以坐在这里跟你面对面”。

这就好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了我今天的存在,但实际上是你自己把这些完全无关的东西串在了一起,是这些曲折变化造就了今天的我。

可如果这些东西没有真正明确的逻辑联系,AI是不会做出这种判断的,它会明确告诉你说这些东西是毫无关联的。

但是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这种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靠这种自我讲述、自我认知的意义在往前生活的。

职业可能性:讲述者、分析师、策略官、咨询师

4

情感与交流,是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

情感与交流,是人对于精神共鸣的向往,对于群体的一种归属感,就是人和人的交流不仅是语言文字上的交流。

人和人的表情、眼神、身体的交流到现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更加重要。

语言交流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低成本,但是越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越会发现,线下交流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AI可能能算出一个最优的策略,未来可能每个公司的AI都能算出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型,那么哪个项目会做呢?可能人的因素会更重要一些。

这个团队和另外一个团队就是能产生精神上的火花,那这个项目就能往下做。

职业可能性:陪伴者、社交者、沟通者、媒介者

后记:α世代之后,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新时代,我们不得而知。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作为父母我们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思考,既要未雨绸缪,又不要用力过猛。毕竟,那些人类独有的美好心性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来源:搜狐、知乎等。

编辑:晓静

推荐阅读:

·教育有一万种途径,最重要的是对孩子做这件事

·脱发,是多少人心中不能触碰的痛

·从小鞋匠到戴安娜王妃生前御用设计师,为什么明星最爱他做的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