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为你做这么多事,让你得个诺贝尔奖过分吗?”

领航者于盈 凤凰卫视 2019-07-27



以色列,这个只有870多万人口的弹丸之国,被称作创业和创新的国度。以色列拥有6600多家初创企业,每年有1400多家初创公司发展起来,人均风险资本投资全球第一。以色列人为什么善于创新?他们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内忧外患、资源匮乏,却成为创业的国度


2009年,《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出版,很快登上全球畅销书榜单,并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国文字。“创业的国度”也成为脍炙人口的称号,影响了无数人对以色列的认知。而在这本书的作者索尔·辛格看来,以色列是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诅咒变成祝福。



在辛格看来,以色列是个小国,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资源,周边关系持续紧张,这三个事实是以色列必须克服的压力和困难,也是以色列创新的动力。


乔·梅德维德是以色列最知名的高科技投资人之一,他被称为是十大影响以色列的美国人,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犹太人。乔也提到了把“诅咒变成祝福”的概念,他说以色列人出于生存需求,把国家面临的恶劣条件、不安全感转化为大胆创新的动力,这也赋予了以色列人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的意识,让他们可以日以继夜地忙碌和克服困难。



没有自然资源,以色列人就依靠人力资源;没有国内市场,以色列人就与世界各国贸易,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锁定全球市场去发展。


梅德维德说,以色列人生活在一个危险的地方,死亡风险真实存在。然而,以色列人从中学会的,是将风险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必须超越恐惧,不要害怕。乔认为这种想法对创业有帮助。


直接从空气中取水?他们的研发能力惊人


以色列人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以色列极度缺水,从建国的第一天起,水科技就被视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WaterGen这家初创企业就打破思维定势,研发出一种产品,让人们能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洁净的饮用水。



他们研发出一种设备,抽入空气,将空气净化,然后产生干净的水。净化水的过程很复杂,但净化空气就很简单,这是一种典型的以色列思维方式——不一定要登上山顶才能翻越这座山,可以另辟蹊径绕过它,跳出固有思维,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能力去解决问题。



他们拥有同时是医生和程序员、同时是飞行员和硬件专家的人才,对求知不设边界,因为在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都是跨学科的。


我为你做这么多事,让你得个诺贝尔奖过分吗?


尤西‧瓦尔迪被誉为“以色列科技创业之父”,他26岁就创办了以色列最早的软件公司,这家公司之后发展成为该国最大的软件公司。瓦尔迪也是世界互联网界最早的投资者之一,包括投资了全球即时通讯软件鼻祖ICQ,引发了以色列第一波的创业浪潮。职业生涯横跨50年,瓦尔迪观察总结以色列创新成功的秘诀很简单——人们的精神状态


以色列人的动力来自哪里?是什么让他们每天早上起床,眼里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想要去征服世界,创造事物,登上成功的高峰?



瓦尔迪说这来自以色列的文化和传统精神,瓦尔迪将其归功于犹太母亲。在犹太家庭,母亲会对五岁的儿子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情,请你捧一个诺贝尔奖回家,真的很过分吗?”


犹太母亲不用是犹太人,也不用是女性。犹太母亲是一种思维方式,无关性别,也无关民族。


以色列人性格中的不满足


源于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信仰,犹太人形成了辩论、争论、没有绝对权威的文化,融入了犹太人的生活习惯之中,潜移默化中帮助人们形成了善于提问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帮助他们不断取得创新突破。



瓦尔迪认为这也和以色列人的性格有关。他们不太尊重权威,虽然也许这对一个社会的治理和对大公司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但是对小公司来说就很有意义,因为小公司需要那些好的想法能快速传达到高层。在以色列的小创业公司,任何人都有话语权,任何人都可以说我觉得这样不好,我们应该换种方式来做,老板也会尊重他的团队成员这样说。



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喜欢用一个词来形容以色列人:不满足。辛格也很认同以色列人的这个性格特点,他笑说,如果和以色列人共事,你就会发现,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有更好的做事方式。而成就创业者的根本其实就是不安分、好奇心,乐于改善现状、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辛格认为,成就以色列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喜欢提问、争论、辩论的性格特点。这也是以色列人在科学领域的优势——善于提问和解决难题。



这主要源于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信仰。在圣经之外,犹太人还有一本更厚重的书,是几百年来关于圣经的评注,叫做《塔木德经》。学习这本书的方法就是争论。这种辩论和争论的文化融入到犹太人的生活中,帮助人们形成了提出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不设限!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创业公司


两千多年来,犹太人不停被驱逐、迫害、漂泊异乡,如果不是快速学习适应,百折不挠,整个民族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两千多年发展出来的文化就是不断尝试、失败、爬起再来。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也有点像一个创业公司,始于一个想法,通过努力和决心,以及勇于冒险的精神让这些想法成为现实。



梅德维德说,以色列是一个“重新出发”的国度。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以色列成为“创业的国度”的是成为先驱的精神。


人们在以色列不设限、不怕失败。创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旦失败了,就意味着丢脸和指责。但在以色列不是这样的,失败了,不算什么,下次会变得更好,直到取得最好的结果。


以色列人是来源于100多个国家的移民


以色列的建国还依赖于吸纳全球优秀的犹太人回到以色列,虽然国家80%的人是犹太人,但他们来自一百多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文化多元、包容。移民文化也是推动以色列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多样性对于创新来说很重要,在一个未知的领域探索,需要很多不一样的技能和经验去解决问题。



我们在以色列采访的绝大多数嘉宾都是移民,包括辛格。他认为,坚定决心和勇于冒险的精神是两个成功的秘籍,而外来移民兼具这两项素质。


以色列同时积极吸收外来移民,他们有一整个政府部门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积极教授移民学习当地语言,帮助移民找工作等等。


女性也要服兵役 这是年轻人的第一所大学


以色列创新故事中最难懂,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也许是独特的全民义务兵役制度。以色列人在18岁时均要服兵役,男性三年,女性两年。义务兵役是以色列青年入读的第一所“大学”,培养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团队合作和互帮互助的精神,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自信心和领导力。



在辛格看来,如果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创业途中那些巨大的困难就很难被克服。只有坚信所做的一切都有价值,比个人更重要,那么才有可能克服这些困难。


军队中另一个经常出现的挑战是以任务为导向。挑战会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借此磨练年轻人,也逐渐培养出他们无所不能的心态。以色列的现状让很多年轻的军人担负很重的责任,面临很严峻的挑战,但当他们征服这些挑战后,回头看会惊异于自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给予了他们可能可以做到下一个不可能的信心——这就是创业精神。



共同的军队经历也让以色列人更有团队精神。在希伯来语里,有个词“beyahad”就是指在一起,这对以色列人格外重要。在世界上的一些城市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时,人们都会避开,他们不想受到牵连。但以色列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方,在炸弹爆炸时人们不逃命而去救人的地方。


在梅德维德看来, “共度难关”这样的文化让以色列成为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


三十万人建立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创新生态系统


种种因素夹杂在一起,使以色列人成功建立了世界上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创新生态系统,也成为当今世界最能集中体现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国家。


以色列的创新经济占到GDP的15%-20%,名列全球第一。以色列有超过一半的出口产品为高科技产品,创新经济是以色列过去十几二十年的主要增长动力,尤金·卡德尔曾经是以色列前总理最资深的经济政策顾问和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他一直倡导用创新经济去驱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卡德尔解释这个创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袖珍”和“密集”,紧密合作的创业群体是以色列的宝贵财富。


整个以色列的生态系统大概只有三十万人。小”对以色列来说是个优势。这里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在方圆100英里的距离内,可选择的有300多家跨国企业和5000家初创企业,让人避免为了工作而频繁迁移,也可以与所有相关的人进行良好的互动。



卡德尔坦言,以色列的创新生态植根于以色列的文化,照搬以色列所做的可能不会成功,但只要具备三个条件,还是可以创建一个成功的生态系统。


第一个条件是“紧密连结性”,需要有一个持续增长的群体,这个群体是上进的,但是他们上进的动力不只是为了金钱,因为这个生态系统不能只靠钱驱动,这样大家就不会互助。这个生态系统需要大家自发地互相帮助,即使是竞争对手之间也需要相互支持。


第二个条件是“异花授粉性”(cross-pollination)。因为经常有创意是由一家公司提出的,然后随着人员流动,是在另一家公司实现了这个想法。


第三是创业文化,需要年轻人对于成为企业家感兴趣、对于创业充满激情,需要由父母认为“我会为我的孩子成为创业者而感到自豪”而带动。



另一个卡德尔特别强调的是融资系统需要完备且覆盖各个环节。企业的融资需要是可持续的,需要有融资渠道覆盖从扶持一个初创企业,到给一个企业5000万美金供它“走出去”扩张、建立工厂、开拓市场的任何需求。


政府给创业者提供贷款 创业失败不用还钱


以色列的政府在创建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运作一系列项目助力创新。从概念、实验、投资,到扶持企业成长,政府创新经济部门参与每个环节,为创新建立基础,却不过多干预,并在风险过高时重点发力支持。


以色列对创新经济领域的税收和管制是相当少的,政府也在风险承受方面提供了一些措施除了帮助企业进行早期的融资,还给初创企业提供贷款,如果企业成功了,就连本带利还回来;如果失败了,就不需要还钱。所以对创业者来说,这是个只赚不赔的事情。



瓦尔迪也认为,政府是不可能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的,但可以扮演燃料的角色。他自己在政府任上所做的就是和研发者社区通力合作,甄选出领导者,然后支持他们,确保大家都是朋友,确保创业公司能够接触到国外新的点子和人。



索尔辛格亦保持类似的观点,由于创业公司自下而上成长起来,而政府从上往下发挥作用,所以在创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上,政府很难推行真正关键的举措,但在帮助本国创业公司和创业系统与其它国家的创业系统建立联系上,依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创业生态系统之间越紧密相连,更开放,就会发展得越快。



以色列人对未来持有乐观的态度。记得一位犹太裔的诺贝尔奖得主曾经说过,创业者就是要有一点“妄想症”,在创业失败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时,还能认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能做到,别人输了自己会赢,屡败屡战,坚持到底。


而如果整个民族都带着这种“过分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未来,同时又战战兢兢、脚踏实地朝着目标前进,那还有什么不可能成功的呢?



敬请关注

2019年6月16日-6月23日

《领航者》以色列创新和教育特辑



编辑:胡雪曼、陈炷晰、撕纸小妹


推荐阅读:

·“网红”也能当特长生?是真的吗?

·夜里,这一声响,救了无数人的命

·她和她的重刑犯朋友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