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方舱医院利用率为何不到100%?入住者感受如何?丨独家探访

凤凰卫视 2022-04-19

香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4日零点,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确诊超过108万人,累计死亡6557人。


第五波疫情使得香港医疗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分流患者,缓解医疗系统压力,中央援建香港的多间社区隔离设施(方舱医院)在短期内落成。


香港方舱医院到底是如何运营的?功能齐全的方舱医院,为何没有在短期内爆满?方舱医院的利用率如何?入住者亲身体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凤凰聚焦》栏目实地探访粉岭方舱医院,为广大香港市民揭开方舱医院的“神秘面纱”。


△位于疫情重灾区的元朗博爱医院,急症室门外的有盖空地放置了多个临时帐篷,及多张病床,大批病人在这个区域等候治疗。


历时19天,“香港版”方舱医院飞速建成


方舱医院作为一种新型公共卫生理念,最早于2020年2月在武汉提出并施行。武汉在3个星期之内建造了16家方舱医院,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收治约12000名患者,并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香港建造方舱医院正是希望延续武汉的经验。



在第五波疫情来势汹汹的背景下,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负责兴建,从2月23日动工建设到交付使用,粉岭马适路社区隔离设施的诞生只花费了19天。



从粉岭地铁站步行20分钟,就可以到达粉岭马适路的社区隔离设施。这是内地援建香港的9个方舱医院中第4个投入使用的,自3月13日开始投入使用,截至3月25日,粉岭方舱医院已经运营了快两个星期。


方舱医院的顺利运营,缓解了不少市民因居所狭小而造成的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相比逼仄的“劏房”,粉岭方舱的居住条件可以说非常宽松,共提供超过1000张床位。



同时,方舱医院也极大舒缓了公立医院的诊治压力。方舱医院会接收轻症和无症状的确诊者,有效分流患者,从而将公立医院的床位留给中度至严重的确诊者。


香港方舱医院利用率如何?


截至3月22日,中央政府援建香港的6间方舱医院的使用率分别达6至8成,先后曾有8562人入住。这个数字在上百万的确诊人数面前微不足道。



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很多人在家里做了快速抗原测试确诊阳性后,因为觉得申报很繁琐,宁愿在家里隔离休养,于是并没有主动呈报要入住方舱医院的需求。


又因为关于方舱医院的正面宣传还是太少,不少市民对方舱医院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自然会有不少疑虑。对许多确诊者来说,方舱医院的神秘感加剧了他们对隔离的抗拒。


但是,入住过的市民都对方舱医院的实际情况给予了正面评价


护士王小姐被确诊之后,考虑到家里有小孩和老人,而且老人已经80多岁了,为了避免传染家人,她选择来方舱医院隔离。面对记者采访,她连声说“很开心,很开心”,离家几天虽然很想回家,但方舱医院的各方面让她很满意



记者:在这里面住了几天感觉怎么样?

王小姐:五天,很好啊,我觉得这里很干净,厕所、外面都搞得很干净的,门和窗户也擦得很干净,我觉得挺好的。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在医院上班,我也是医护人员。


记者:您是在什么医院?

王小姐:我在明爱医院。

记者:您是做护士还是做医生?

王小姐:做护士。


记者:所以从一个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这里面还是不错的?

王小姐:我觉得挺好的,做得很好,不管是从卫生还是服务,还是各方面都是很好,真的很感谢这些人。


另一位受访者詹小姐,和丈夫一起都被确诊了。在被记者问到感觉方舱医院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詹小姐直言已经很好了,“清洁各方面,分分钟每一个人进去一定要清洁一次,很干净的,做到是非常非常好



香港方舱医院如何运营?


方舱医院以提供贴心的隔离服务作为主要功能,同时承担简单的检测与治疗功能。


科学的区域划分


粉岭方舱医院共提供358个房间,除了一成的房间用于办公,其余九成都用作病房,共提供超过1000张床位。


整个区域被分为感染区和非感染区,确诊者分布在A、B、C三个感染区的房间内入住,而方舱医院的大量工作人员会在非感染区进行日常的工作。



办公区与隔离区严格区分,这种思路也应用在了香港其他方舱医院的设计之中,保证了设施最主要的隔离功能。


齐全的工作人员配备


方舱医院配备了保安、清洁工、送餐人员、接听电话人员、医生和护士等医护人员,齐力保障入住者的体验。


不同的工作人员有明确的分工。


医生和护士等医护人员驻场方舱医院,当隔离人士有医疗上的需要,医护人员会根据情况进行电话问症。



当入住者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方舱医院会马上派工作人员把确诊者在最短的时间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在入住期间,确诊者通过社交软件或者热线电话来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专门负责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会尽力回应入住者的各种需求(比如需要清洁房屋、食物、需要额外药物、需要医生帮忙等)。


在采访中,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回忆,最难忘的工作画面是有一位女士给工作人员致电说,希望可以为一起隔离的先生过生日,想预定一个生日蛋糕,工作人员尽能力找了一些小的蛋糕去满足他们的心愿,让入住者最后都觉得很温馨。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负责运送物资的工作人员,保障所有人员的物资充足。比如每天的一日三餐,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发放,在送餐之前,工作人员也会对当日食物的样本进行称重和温度测量,尽量保障患者能有足够且温热的食物。



还有当每有患者离开方舱,保安和清洁的工作人员会将使用过的枕头和被铺进行消毒。


合理安排确诊者入住


并不是所有确诊者都会被送入方舱医院。


对于确诊者,卫生防护中心会因应每一个患者的家居状况,例如他的家里会不会有一些高危的人士,例如老人、孕妇、小朋友,以及会根据确诊者的家是否适合做家居隔离来进行判断(如果确诊者的家空间足够,有可以单独居住的房间,那么会优先建议他居家隔离),如果他的家不适合做家居隔离,就会安排他入住方舱医院。


在入住者中,也会根据入住者是否是家庭成员来分配具体的隔离房间,尽量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个人空间来度过隔离期。


优化入住流程和入住体验


3月初,率先完工的青衣方舱医院在接收隔离者时曾遭到投诉,因为未能尽快处理人潮,有隔离病人在车上等待数小时才得以入住。硬件保障之外,粉岭方舱医院也尝试从程序上优化入住体验。


比如,粉岭方舱医院的工作团队在医院交付使用前一周就已进入准备,熟悉流程。在这座入住着300多名隔离病人的医院,每天有300-350名工作人员提供服务。



汲取了之前“入住流程太长”的经验,粉岭方舱医院现在会让入住者通过二维码自助办理入住,极大缩短了等待入住的时间,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20分钟内就可以安排入住者安顿好各项入住事宜。



入住者表述进入这个隔离设施的第一感受,就是空间很大、很亮堂,坐一下这个床垫,很软和、弹性很足,也有一些全新的床上用品,生活用品也很充足,比如插线板,床头柜里也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比如水、方便面、饮料、小食,润喉糖等,还有一些清洁用品,牙膏牙刷,这边还有一个阅读灯、吹风机。



香港方舱医院的未来何去何从?


当入住者全部出院,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后,设备齐全的方舱医院何去何从?如何让它继续发挥更广泛的用途?



关于未来,有三个方向。一是恢复该空间之前的用途,比如方舱医院在码头体育馆,结束使用后,可以把空间复原,让码头体育馆恢复使用。


还有一个考虑是继续留作方舱医院,万一香港有什么疫情或者是其他医疗问题的时候,重大医疗情况的时候能够有一个缓冲点。


另一种考虑是,把方舱医院拿来解决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香港还有不少的人住的地方比较狭窄,如果将方舱医院改成一种临时的房屋区,缓解住房压力。



结束本次粉岭方舱医院探访时,时正值中午12点,香港正下着雨,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午餐准时送达。



除此之外,其他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持续运转。



香港五间方舱医院里的近万名住户,正在顺利度过他们的隔离抗疫生活……


编辑:丁筱、王二丫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港府考虑在疫情末段全民检测,梁万年:香港暂不全民检测并非“躺平”

·东航事故搜救核心区发现橙色碎片,正一寸一寸地搜寻第二个黑匣子

·新加坡宣布大幅放宽防疫措施,4月1日起已打疫苗者入境不隔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