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金难求的“谷雨茶”为何产自安化?英国人探秘茶与节气的神秘关联

凤凰卫视 2023-05-22


我在中国20多年,一直对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感到好奇。作为世界茶文化的鼻祖,中国人饮茶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据我所知,有种茶叶一年只生产一天,千金难求,它为什么珍贵,它制作的秘诀是什么?

我叫江森海,来自英国。贵州茅台《近观中国》,本期带您到湖南安化和广西巴马,探索茶文化的故事,体验稻米农耕的魅力。

1

重金难求的“谷雨茶”,为何产自安化?




湖南安化,因茶设县,因茶而名,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之一,每年都会大批量地生产黑茶出口世界各地。


谷雨节气,是茶叶生长最壮硕的时候,也是制茶最繁忙的时节。每年谷雨当天,还会制作另一种谷雨节气特有的茶,据说它清香四溢,并且产量极少,一茶难求。



陶正秋,是安化当地的茶专家,他说只有在安化,才会家家户户都喝谷雨茶,甚至流传着“喝了谷雨茶,闯遍天下都不怕”的俗语。

为什么安化的谷雨茶这么稀少?

只有在谷雨当天采摘,晚上六点前制成的茶才是谷雨茶,一年仅一次生产,所以产量非常稀少。安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这里的土质肥沃,且大面积保存着六亿年前的冰碛岩,再加上谷雨时节充沛的雨水,都给茶树生长提供了充足营养。


我不禁心生好奇,这么好的茶叶味道如何?它又是如何生产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人制茶有自己特殊的技艺:制茶的温度、速度、脱水度;揉茶过程中的手法和频率都是中国茶文化的生动体现。在陶正秋的指导下,我也大胆尝试炒茶制茶。



能喝到自己做的茶非常奇妙!过程就像做菜一样,我不断翻炒它,当它的水分被蒸发,独特的清香扑面而来,我本以为它这样就完成了,没想到居然还有揉制的环节!第一次制茶,真的太有趣了!



谷雨茶和茶农之间的缘分让我明白,谷雨节气对这茶的重要意义。春雨不仅滋润了茶树,更孕育出生生不息的安化茶文化,以及几千年来安化人对茶叶从未改变的认真和喜爱。


2

“插秧节”在立夏举办,有什么特别讲究?




中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地域气候有很大差异,北方还在追着春天的尾巴,但在南方,却已然入夏。位于广西的巴马县,五月初,立夏时,每年都会举办“插秧节”。这天大家载歌载舞,举办祭祀仪式,做出各色美食欢度节日。巴马当地的瑶族人世代以耕种为生,对于他们来说,“插秧节”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




  江森海

为什么要特意在立夏这天插秧?


插秧节主持者 黄文辉   

立夏是万物生长的重要节点,我们在这天把旱地长成的水稻秧苗移植到水田中去,确保稻米的丰收。我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除了夫妻当天不能同床、孕妇不得参与、小孩不能闹这些规则外,重要的是还要说一些吉礼话,来讨好彩头,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在黄文辉的带领下,我来到农田中体验农耕。这里还有70多岁的老人在辛勤劳作,他说自己才是中年,算不上老,我对这种农民与土地间的质朴情感到敬畏。之前水稻对我来说无非是餐桌上普普通通的大米,但这其实是他们这些人千百年来辛勤耕作的硕果,这真的令人着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农忙过后,巴马长寿宴是属于立夏的特别庆典。插秧结束后,所有巴马人都会一起制作和分享丰盛的美食,并祝愿这里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在吃主食之前,巴马会举行祭米仪式,为水稻祈福,希望获得丰收带来长寿。祭米仪式结束以后,这些受过祝福的米将被染成五种颜色,制作成立夏长寿宴的主食——五色米。


而这些仪式,正是这里质朴的农民尊重自然、尊重劳动最好的证明。



这次探访之旅,让我明白了中国人对茶叶和稻米这类农作物,有着极其特殊的情感。他们发现了茶叶,成为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而水稻本质上是中国的燃料,耕种和收获的过程让粮食充足,人民富裕 。顺应自然,季节轮回,生命更替,二十四节气,正是中国人古老智慧的结晶。


编辑:陈欣怡 范乐乐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撤离苏丹|大新闻大历史

·尹锡悦为何被韩国民众批“屈辱外交”?丨凤凰观察

·世纪求索——香港大学的111年|皇牌大放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