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合作进入新阶段丨凤凰聚焦
当最富裕的西方7国将要在日本举行例行的G7峰会,全球的目光却先被吸引到了中国西安。在这个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中亚5国首脑召开了建交以来第一次面对面的元首峰会。今年恰好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6个国家都从中受益。
有分析说G7已经是最发达国家的“小院高墙”,那么中国如此高规格地主场举办与中亚的峰会,有何深意?对于因为俄乌战争而加速的全球变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01
5月18日至19日,中国陕西西安市,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此举行。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元首集体来华、齐聚于此。中国-中亚峰会是2023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西安,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也再一次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的连接点,聚焦全球目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选在西安和中国-中亚峰会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知道西安是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那个时候叫长安,西安这个城市中亚国家也特别熟悉,因为中亚是丝绸之路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通道,中国和中亚国家就是靠着这条路,共享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上的繁荣。”
自5月17日起,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当地民众就开始以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欢迎来自中亚国家的贵宾。目前西安共有6条国际航线联通中亚五国的五个首都以及重要城市阿拉木图,西安也是中国唯一率先通航中亚五国的城市。
5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四国国总统会面。值得一提的是,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早在1月份就已经来中国进行过国事访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这个峰会中亚五国的领导人都来,1月份的时候,土库曼斯坦总统先来,当时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果能够达到战略伙伴这个层次,就说明我们的关系是很全面的,一定要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各个领域都会发展关系。另外它的层次非常丰富,既有中央层次,也有地方层次,还有民间交往。能达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对中国来说并不多,所以现在我们是和中亚地区所有的国家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跟哈萨克斯坦又再进一步建立了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唯一的存在。”
18日当晚,习近平与夫人一起在西安极负盛名的文化地标——大唐芙蓉园,举行了独具特色的欢迎晚宴,为中亚贵宾接风洗尘。5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亚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并主持圆桌峰会。
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2013年,我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中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亚研究室主任 丁晓星:
“这次峰会确实是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一个背景就是百年变局之下,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大国竞争加剧,地区热点频发,这样重大历史时刻,人类面临着一个选择,就是要团结还是要分裂,要对抗还是要合作。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可以向全国际社会展示,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关系,如何走平等互信、合作共赢这条路。还有一个背景就是中亚在中国的外交地位中越来越高,中亚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不管是从周边安全,从‘一带一路’建设,还是从能源安全、人文合作等等角度,中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逐渐在提升,所以中国的首场重大的主场外交就是中国-中亚峰会。它的重大意义就是把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机制建设、各类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深化中国-中亚战略互信和重点领域合作达成系列重要共识。六国共同签署多项重要的文件,涉及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等多个领域。18至19日两天内,中国-中亚峰会举办了近20场双边和多边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我们看到双边会谈很多,接触到的部门,接触到的领域会非常多,达成的协议、签署的文件也会非常多,中亚国家也是想抓住中国在疫情后开放的这个时机,第一时间和中国把经济合作尽快恢复起来。因为对中亚国家来说,现在也处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压力比较大的阶段,这种情况之下,对中国寄予的希望很大。”
02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五国地处亚欧大陆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古代的丝绸之路也途经此地。中亚五国中有三个国家与中国接壤,有着3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对于中国构建安全良好的西部环境非常重要。
中亚国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首倡之地。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第一时间得到哈萨克斯坦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习主席在2013年9月7号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概念,习主席原话是讲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的大格局。‘一带一路’就是按照这样来设计的。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人口才几千万,地广人稀,最缺少交通物流。安全、发展都是因为它基础设施没有跟上,人员流动没有跟上,所以地区一体合作总是受到很严重的滞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亚研究室主任 丁晓星:
“从互联互通的角度来说,中国的路桥公司还有其他的一些公司在吉尔吉斯坦,帮着修建了很多的道路,让老百姓交流更加的畅通。乌兹别克斯坦,过去首都到费尔干纳地区还要绕到塔吉克斯坦,走很长时间。中国的公司帮它修了19公里的铁路隧道,创造了中亚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老百姓现在900秒过了山,所以这都是极大地便利了中亚国家的互联互通。”
近些年中亚成为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地区。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发行了一版纸币以古丝绸之路为主题设计,图案选取丝路上的文化建筑、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等元素。在塔吉克斯坦面额200索莫尼的纸币上,也印着一座宏伟气派的建筑物——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这座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建筑在当地大受欢迎,集城市地标、文化活动、人文中心于一体,也是中塔友谊的象征。
长期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平台主要是上合组织。但随着上合组织的扩员,议题越来越分散,中国与中亚国家需要一个新的专门的多边合作机制。2020年,“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浮出水面,可以称之为中国版的“C5+1”机制,C代表中亚。“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先从外长定期会晤机制起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上合组织是个多边机构,以前上合组织主要是中国和俄语国家的一个新型国际组织,随着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最近把英语作为了第三种官方语言。讨论的问题就比较广泛,中亚国家都是内陆型国家,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再加上经济债务,这些共同问题在上合组织里可以讨论,但是不够共性化,不够具体。所以它们非常希望能够搭上中国的发展快车,地区达到融合发展,这就是我们讲的中国-中亚峰会的一个来历。”
2022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数据显示,这一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创历史新高。也就在这一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中国—中亚五国”外长进行第三次会晤,六国一致同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并由中方承办首届元首峰会。
03
1992年,在中国与中亚五国相继建交后,彼此之间就建立了合作互信的紧密关系,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多领域的合作也越发密切。
在土库曼斯坦,三条天然气管道正直通中国。中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中国已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中亚的天然气资源。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被誉为新时期的能源丝绸之路。如今,中土两国正在规划修建第四条天然气管道,以便更好地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天然气的需要,也可以为当地提供数千个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在中亚已经开始在能源领域投入资源,开始和中亚国家准备建设陆路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1997年当时中石油就在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国际招标中中标了,接着就开发了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另外,第一条中国通向境外的石油管道,就是到哈萨克斯坦,有了中哈的这条石油管线,当然现在也有从俄罗斯的石油管线,就很好地平衡了对中国的石油来源。天然气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最后签的协议,如果这4条管道都能修成的话,每年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的天然气可以达到650亿立方米,现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不仅到了北京、上海,也已经到了广州、香港。”
2023年,连接中国与中亚的交通大动脉——中吉乌铁路项目有望动工,这也成为中国—中亚峰会的热点话题。中吉乌铁路自中国新疆喀什站引出,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终点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站,铁路完工后,将连接中国西北至伊朗,还可进一步延伸到巴尔干半岛、中欧和西欧,成为中国到欧洲、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中吉乌铁路的开通意味着出现一个新的亚欧大陆桥,构建更加紧密的亚欧大陆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铁路本身不仅是一条路,它带动了产业周边的布局,要修铁路的话,这就涉及到很多的通讯、物流、旅游、金融以及能源一系列的合作。中国修铁路,会带动整个当地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地区一体化,这就是我们讲的‘一带一路’的以点带面,从线到片。”
事实上,早在1997年,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中吉乌就对这条连通三国的铁路项目签署了备忘录。但在最初,俄罗斯对这个项目还是有所顾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
“中吉乌铁路长期以来是一个方案,但是由于俄罗斯的反对没有建设,因为俄罗斯很清楚这些中亚国家都是它的后院,铁轨只能按照俄罗斯模式来建,所以中俄班列经过中吉乌就绕开了俄罗斯,它肯定不能同意。”
2001年上合组织成立,中国、俄罗斯、中亚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加强了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那么上合组织实际上就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地区层面的一个延伸,我们通过上合组织,中俄在中亚已经实现了非常好的合作。所以现在它对中吉乌铁路,也是乐见其成,中亚国家如果经济发展起来或对它也有好处。”
04
长期以来,美国也希望能加大在中亚的影响力,2023年2月底,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乘坐专机,亲自飞往中亚,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单独访问。这是拜登执政以来,美国务卿首次出访中亚,布林肯拿出几千万美元的援助,与两国的政要进行多项合作的磋商,还与中亚5国举行了“C5+1”外长会。然而美国媒体分析,布林肯此次中亚之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的军事基地,让美军重新回到欧亚大陆的中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亚研究室主任 丁晓星:
“中亚地区地缘的格局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元化,中亚国家本身也奉行多元平衡外交,就是中亚国家愿意和所有的邻国来合作。但是美国着眼于同时遏制中俄的这种想法,利用俄乌冲突,利用一些国家对于当前国际局势的担心,加紧在东亚的渗透,拉拢中亚国家。中亚国家在和美国合作的时候,心里也很清楚。美国离中亚地理上太远,从贸易伙伴来讲,美国甚至不能排到有些国家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亚国家非常清楚,所以为了实现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它们仍然看重和中国的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积极的合作,本次到访,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也希望能与中国继续在经济、能源等多方面加强合作,5月18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举办投资圆桌会议。中国石化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西安签署关于在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合作开发聚乙烯项目的关键条款协议。中粮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提升中哈农产品贸易规模等方面深化合作。这些都为中国-中亚双边深化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新动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亚研究室主任 丁晓星:
“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有几个优势,第一个就是政治互信的优势,从政治层面,中国和中亚国家不存在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领导人的关系非常好。第二个优势就是地缘相邻的优势,像修建能源管道,如果地理上不相邻,是不现实的。第三个就是经济上的互补优势,中亚国家需要实现现代化,需要经济上的多元化,需要基础设施的便利化,和中国的合作基本上都能满足中亚国家的需求。”
峰会期间,中国还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一份政府间互免签证协定,这将对两国之间的商业往来产生积极影响。
5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宣布,以举办本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举办。下次峰会将于2025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我们和中亚国家这种合作关系的发展,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好的一个示范,甚至可能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好的一个示范。所以这方面对中国外交,对中国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当然这种重要性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所以中亚国家也看到了这个契机,现在中亚国家显得主动性更强,它们比我们更急切,这也说明了它们看到了和中国这种合作,可能比和其他大国的合作,对它们来说更受益,所以这方面我觉得也是双方关系发展确实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阶段,把这个契机抓住,我认为中国-中亚国家这种合作确实可以重现,甚至超越古代我们曾经有过的辉煌。”
中亚五国不仅位于欧亚大陆上联通东西方的心脏地带,在地缘政治学说中,这里甚至被称为世界岛的心脏地带。历史上,这里兵家必争;而如今和平和发展才是人类的共同向往,心脏地带更应当仁不让。中国-中亚峰会收获的诸多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正是心中所盼。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王柳
编辑:王津捷
今日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