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新闻大历史 |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倒计时

凤凰卫视 2023-09-19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入倒计时,

日本政府欲强行打开潘多拉魔盒,

无视反对浪潮大搞“国际公关”,

争议四起却仍一意孤行,终将“害人害己”,

日本政府缘何单方面强行排污入海?

福岛伤痛未愈,日本核电高调转型背后究竟有何图谋?



无视争议、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计划最早8月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随着准备工作即将就绪,再次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7月4日公布了针对福岛核污染水的综合评估报告,认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总体符合国际安全标准”。有报道援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话说,有了IAEA的评估报告,日本希望争取国内和国际支持日方排海活动的决定。



由于这是人类史上第一起大规模核污水排放,争议巨大。其中包含食品安全、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等议题更是引发全球担忧。海洋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的核污水排入海洋,或将对全球人体健康、海洋生态以及渔业造成极大风险。日本各地渔业团体连日来组织抗议示威,表达对核污水排海的反对。


而这一切都始于12年前的那个惊魂一刻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位于东北部福岛县沿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地震和海啸双重夹击,厂房内部的核反应堆,因为供电中断、冷却系统失灵,导致堆芯熔毁和放射性气体泄漏,最终引发氢气爆炸,酿成核灾难。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原本应该第一时间对受损机组的安全壳进行卸压工作,却因为东电公司上层决策一拖再拖,将4级事故在可控范围内拖成了7级灾难级事故。在地震发生的24小时后,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随后3号2号及4号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为了冷却受损的堆芯,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向核机组的安全壳内注入大量海水,这些海水与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以及雨水形成了大量的放射性核污染水。


为了储存这些核污染水,东京电力公司先后准备了1000多个巨型储水罐,总容量达到了137万吨,而这些四处林立的巨型储水罐,12年来一直牵动着各方的神经,成为了让日本政府头疼的一个大麻烦。

对此,日本经济产业省曾提出过5种方案,地层注入、排放入海、水蒸气排放、电解处理和固态化埋入地底。其中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是成本最低的,预估需要17-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2亿到2.03亿元。日本国内和邻国专家 也提出过长期储存等更为安全稳妥的方案,但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五种方式中,日本政府最终选择了相对成本最低、最便捷,却颇受质疑的“排放入海”方案。



日本倒行逆施,执意要将危险的核污染水排放到太平洋,国际社会就拿日本没办法吗?答案令人沮丧:是,国际社会拿日本没办法。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国际公约都是君子之约,如果日本铁了心不做君子要做小人,不遵守公约,别的国家除了谴责批评之外,真是一点办法没有。美国还搞退群呢,国际社会又能如之奈何?其实,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无论给出的是什么结论,都没有约束力,都不影响日本政府照计划排放核污染水到太平洋。日本只不过要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报告,来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做挡箭牌。


为了能顺利稀释处理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元素,2013年,东京电力公司委托两家日本电器公司,研发了名为ALPS——“多核素去除装置”,对核污染水进行净化处理。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介绍,核污染水中共包含63种放射性元素,而这套污染水处理系统可以处理62种,但唯一无法被处理的就是“氚”。对此东电公司表示,在核污染水排入海洋之前,会用海水将氚的浓度稀释到每公升1500贝克勒尔以下,即低于世卫组织要求每公升饮用水、氚浓度为一万贝克勒尔的水平之后才排海。

不少专家对相关计划成效存疑。美国海洋放射化学家比塞勒,研究东电的储水罐数据后,发现经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仍然含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包括可能致癌、造成流产或畸胎的铯-137,以及可诱发骨癌和白血病的锶-90,而且每个储水罐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水平差异甚大。联合国专家2021年更指出,“多核素去除装置”无法消除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浓度,声言“既然第一次利用多核素去除装置,不能将水净化到监管水平以下,那么不能保证第二次处理就会成功”。


而放射性同位素还可能会随着海流和海洋生物,扩散到整个太平洋。美国科学家里士满指出,连小如浮游植物所造成的情况,也令人担忧,因为这种会吸收放射性同位素的生物,处于海洋食物链底层,摄入它们后,放射性同位素可能随之而积聚在无脊椎动物、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身体内。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2013年“多核素去除装置”开始试运行。2021年日本政府宣布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但2022年3月“多核素去除装置”才刚获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检查合格。由此可见,日本宣称核污染水可被彻底处理的言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福岛灾民所受到的伤害、就会随着滚滚流水远去吗?当然不会。虽然,福岛很多地方看上去像是已经恢复了正常,但其实,整个福岛,核辐射浓度还是很高很高。而日本政府却总是自说自话,甚至偷换概念。他们把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换了一个名字:叫“核废水”。各位,核电站里正常运行所产生的废水,来源于工业产生水、地面排水之类。就算是这样的水,核电站也还是要进行非常严密的处理,然后才排放。而福岛核事故水,那是核污染水,核反应堆里面、所有的放射性元素,它都有,再怎么处理都处理不干净。

国际权威海洋科研机构——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该机构曾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三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受到影响,十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一般义务,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事件或活动所造成的污染不致扩大到行使主权权利的区域之外。

  • 此外,《国际核安全公约》和《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都规定,放射性污染的最终处置责任应由污染者承担。

  • 《防止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也规定,签约国在其内水和外水不得倾倒和焚烧废物或其他物质。

作为以上公约的缔约国,日本政府有公约必守的义务,但日本政府非但不履行职责,反而致力于四处公关、拉拢盟友、绑架国际社会为其背书。根据日媒报道,自日本政府宣布排污以来,有约300亿日元投入到应对排污负面反馈的外界公关中,是排放核污染水所需成本的10倍。


日本政府一再为福岛核污染水“洗白”,号称水质无害,排放有理。可是这在逻辑上没法自洽。既然无害,为什么要排放进太平洋呢?排到日本内河里不好吗?日本《朝日新闻》就问,“如果能喝,那就不要排放进海洋,在东京电力公司和经济产业省作为饮料使用怎么样呢?”《朝日新闻》的意思就是,既然能喝,你们留着自己喝不好吗?作为这次排海计划的实施主体,东电屡屡被曝出丑闻,却又次次安然无恙,这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勾当呢?


今年初,东京高等法院就原东京电力公司三名高管,是否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的发生负有刑事责任一案作出二审判决,宣布维持一审判决,认定三名被告“业务上过失导致死伤”罪名不成立,结果一出引起日本民众的一片哗然。

而在这个案子背后,日本社会一个隐秘的利益集团逐渐浮出水面,日本媒体将它称为“原子能村”,处处可见东电公司与日本政府高层的深度勾连。原东电高管尾本彰曾任原子能委员会委员,资源能源厅前长官石田彻曾任东电顾问,东电前副社长武藤荣则曾任资源能源厅下原子能安全保安部会的委员。这个盘根错节利益均沾的小圈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左右着日本的核电政策及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处理。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东京电力公司是私营企业,旗下拥有多家火力、水力、再生能源、核能发电厂,承担了日本东半部地区较大份额的电力供应。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为避免东电公司破产,设立日本原子能损害赔偿和反应堆报废等支援机构,该机构属于官方机构,并拥有50.1%的东电股份表决权,这样东电公司就归属于日本政府的直接管辖及支配。而针对东电在核事故处理和污染水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信息黑洞,背后的日本政府不仅难辞其咎,更暴露出了对核能的真实心态。

二战后,日本确立战后和平体制,原则上永久性放弃开发和保有,包括原子弹和氢弹在内的核武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首次提出日本无核三原则,即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但在核能军用领域看起来似乎战战兢兢的日本,对待核能民用方面却是另一番态度。1954年,日本发展民用原子能的设想出台,并下拨预算2.35亿日元。不知是否是巧合,这个数字的前三位正好与核燃料铀-235的原子量重合。



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在民众和政治精英之间的认知是不相同的,一般大多数民众因为遭受过原子弹轰炸,出现了反战和渴望和平的倾向。而对于部分日本政治精英来说,他们认为战败是败给了敌人的科学,因此战后他们要进行所谓的科学立国,想方设法去掌握核技术。

从1970-1985年,日本陆续建成15座核电站,30多台核电机组,装机总容量达2300多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此后10多年,日本核电建设更是高歌猛进,到上个世纪末日本共建成核电站51座,发电能力约4292万千瓦,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7%,跻身世界核电大国前三,仅次于美国、法国。但在2011年,日本核电产业因福岛核事故受到重创,全国核电站曾一度全部关停,不过这一局面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2013年,当时的安倍政府对前任野田内阁制定的2030年零核电计划 进行根本性修改,明确提出日本的能源供应架构中 应该包括核电,其后推出的能源基本计划,赋予核电国家重要基础电力来源的地位。基于此,日本陆续重启核电项目。官方数据显示,日本现有30余台核电机组运营,其中10台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通过安全审查并重启。

在无核国家中,日本的核技术研发走得足够远,也是距离核武器最近的国家。据《日本经济新闻》2018年披露,日本钚材料储量已超过47吨,远超出核电站所需。如果用于制造核武,可生产6000多枚原子弹。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日本政府推动核能发展的论调,基本上都以如果没有核电,电力需求能否被满足,能源是否够用等威胁论构成,仅仅只是将核能以能源的面目呈现给公众,刻意掩盖掉核能的军事用途。


这真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2023年7月9日 晚19:15 
 《大新闻大历史》为您讲述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倒计时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瓦格纳24小时叛乱纪  | 大新闻大历史
·大新闻大历史 | 俄乌“基建之战”
·谁在点燃巴尔干“火药桶”?| 大新闻大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