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战神”摇篮|发现大湾区
百年变迁,又见「黄埔」
一百年前,
黄埔军校诞生于中国危急存亡之际;
一百年后,
黄埔军校依旧在长洲岛上屹立。
这个诞生最多“战神”的军校,
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追忆。
黄埔军校原址
黄埔军校原址校门
回溯黄埔的无二战绩
在黄埔军校成立前,孙中山的北伐战争多次失败。对苏联考察一年后,决定创办一所忠于革命的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黄埔军校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改变了国家历史进程的军校。从东征北伐到10年内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埔军校的师生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历史的主角。
\ | /
★
在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本期《发现大湾区》走进黄埔军校原址,
一同探索还原后的校舍。
苦中寻乐的黄埔时光
黄埔军校原址宿舍
由于军校经费不足,学生宿舍十分简陋、床铺紧张,随着人数增多,不少学生只能住在用芦席搭成的棚子里,睡竹子搭起的床。
黄埔军校原址饭堂
作为黄埔军校的学生,生活自然是“紧张”和“辛苦”的,不仅吃饭时间只有十分钟,而且常常因为经费不足,直接免掉一餐。
但同学们总是苦中作乐,饿了就喝汤,连汤都没有,就把一首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歌词改成了“肚子饿了要吃饭”。
黄埔军校先后培养了二十多万名学生,
可谓是“将星云集”。
在战争纷飞的特殊年代,
很多年轻人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
却已经为国捐躯,血洒疆场。
让我们看看这些
「黄埔」名将们背后的故事吧!
蔡光举——与他们“并列”的一期生
在黄埔军校旧址博物馆的书报阅览室,令人诧异的是墙上的四幅照片,中间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除此之外,还挂有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蔡光举的照片。
从左至右为蔡光举、廖仲恺、孙中山、蒋介石
蔡光举在得知黄埔军校招生考试的消息后,放弃厦门大学求学机会,毅然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东征战役攻打淡水城中,蔡光举作为敢死队的队长,在率领奋勇队率先攻城中被敌人的子弹打中腹部,不幸牺牲,年仅21岁,被誉为黄埔军校牺牲的第一人。
左权——枪笔双全的军事家
左权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八路军最高将领。面对日寇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疯狂围剿,左权在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中不幸牺牲。
左权被毛泽东称为“枪杆子”和“笔杆子”都硬的军事家,在与妻子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全靠书信诉说思念。
左权家书
在对妻子的家书中,左权写道:“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他连用了四个“念”表达着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可这封信却成为了他的遗书。
谢晋元——“八佰”团长
在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420名官兵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对外宣称800壮士。他用政治工作激发士兵的民族尊严和抵抗意志,坚定了全中国人民抗日到底的决心。谢晋元也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
《八佰》电影画面
谢晋元正是热播电影《八佰》中的主人公。
蒋先云—— 宣布退出国民党第一人
蒋先云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策动“整理党务案”,蒋先云第一个宣布退出国民党。1927年,蒋先云再披战袍参加二次北伐,不幸中弹,三仆三起,仍追敌不退,最后牺牲时年仅28岁。
舞台剧《黄埔!黄埔!》剧照
1965年,在日军战败20年的时候,曾有日军中将公开发文表示,日军之败是由于日军对中国20万黄埔军人的力量没有足够的评估。
另有侵华日军总司令也在回忆录中说,抗日势力的中枢在于以黄埔军校中青年军官为主体的战斗意志。
数以万计的黄埔青年军官,在刚迈入20多岁的年纪,就已经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孙中山为黄埔军校亲题对联
建校之初,孙中山为黄埔亲题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短短的20字,字字表达了黄埔军校的创校初衷与校训宗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提醒后人不忘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勿忘国耻,敬仰黄埔军人以身报国的勇气与决心。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马克龙宣布解散国会引发法国政治震荡,巴黎民众:这就像洗冷水澡
·诺曼底80周年风波,普京被拒,泽连斯基“独领风骚”|凤凰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