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军30万:主要动“脖子以上”
来源:凤凰周刊(ID:phoenixweekly)
2015 大军改启幕
此次军改是中共建政以来军队系统最大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意义不亚于“1980年代初地方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改变”,其更深远的影响可能需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得清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就军改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军队深改组副组长范长龙就落实阶段性改革任务提出要求,常务副组长许其亮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作了说明。
“这是中国60年来最大一次军事改革”,彭博社称这“将使中国军力辐射到海外”。
北京军情观察人士称,中国军队从1955年左右正式确立了苏式建制模式,此后60余年基本不变,此次军改是中共建政以来军队系统最大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意义不亚于“1980年代初地方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改变”,也是以往若干次部队精简整编或者编制体制改革所不能比拟的,包括1985年邓小平主导的百万大裁军那次。此次变革更深远的影响可能需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得更清楚。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如果顺利实行,中国这次军改将动及筋骨,其路径也十分清晰,就是习近平要将解放军的前苏联式组织架构,转型为美国式的精锐作战部队架构,同时扭转党对军队的管理属“无牙老虎”的现实。
军改方案目前尚未公开,但从官方措辞评论和谈及军改的只言片语中,已可见军改不少端倪。多位不愿具名的军方人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军改方案估计春节前后或将公开,而军委、总部至战区、军兵种的人员调整、机构部署已初步到位,合并组合后的新军事机构亦可能在节前挂牌。
多个消息来源显示,中共军队主要智库中国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亦在此番调整重组之列。国防大学一位专家称,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是一场不流血的战役,而中共主导的这场战役已经悄然展开了。
军委扩权强军、四大总部分拆、组建陆军管理机构、重新调整划设战区……2015年启幕的中共军队军改,注定充满了悲壮和浓烈的改革色彩。军改方案虽然暂时并未公开,仅从这些平静而简约的军方表述文字上看,一般读者似乎不太明白其所以然,不过但凡了解一些军队架构常识的人或许早已明白:一派外表平静和谐的中共军队内里,或许早已波澜壮阔、巨浪滔天了。
军方转述官媒文章称,这场被称为“史上最牛”军改的特异之处,在于直指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实现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让军队的“中枢神经”更加高效灵敏。
不过,该文章也称,改革不像“剪指甲”那样无关痛痒,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单位撤并降改,部队转隶换防,一些军人将脱下军装,有的面临再次择业、家属安置、孩子入学等实际困难。对改革中的失利者,该文晓以大义,“若以小利计,何必披征衣”。
军方《人民前线报》微信公众号11月30日发表《谁将在军队改革中经受利益考验?》一文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既是一场体系性、结构性、突破性转型重塑,也是一次利益的大调整,必然会深刻触及现存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触及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能不能经受住改革利益的考验,检验着许多人的党性、操守和觉悟。谁将在这次大变革中经受利益考验?这个问号已实实在在摆在军人面前。
该微信公众号称,军改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军队的领导干部。“从披露的方案看,这次改革主要是动‘脖子以上’,动首脑机关。无论是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还是重新调整划设战区,动的主要是高级领导机关,影响的主要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可以肯定,这轮改革后,机关领导干部的调整面将非常大,许多师以上干部可能不仅个人进步受阻,甚至会成了编余或过早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北京军情分析人士称,以军政和军令也即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为主线的这次军队变革,的确是自上而下,从军委机关到四总部、七大军区、军兵种领导机关开始“下刀”,逐步延至省军区以下部队行政机关,几乎全部触动,无一幸免;新旧官衔叠现,各种职位纷纷易面。
《解放军报》12月1日以《重塑我军领导指挥体制是强军兴军的必然选择》为题,发表评论称,长期以来,我军“头重脚轻尾巴长”的突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机关臃肿、机构重叠、层级太多、直属单位庞杂等问题表现突出,严重制约影响部队领导管理效率和联合作战行动的高效指挥。
有军事专家此前向《凤凰周刊》记者表示,中共军队目前是生活型的体制结构,从官兵比例结构看,官兵比例目前是1比1.47。官多兵少,也是军队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打仗要靠一线士兵,养那么多干部,不仅加重了养兵的负担,打起仗来还会出现缺兵的现象。
发达国家军队十分重视保持合理的官兵比例,美国是1比4.28,日本是1比4.12,英国是1比3.66,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官兵比例已经达到了1比18.33。习近平曾就此深刻地指出:“军队是要打仗的”。
即便是此番担任军改论证主力的军方智囊团体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这两所高级军事智库内部也是将军林立,乌纱遍地。过去国防大学有一句俚语形容这所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一大怪,将军和士兵抢咸菜”,意思是将军过多。这两所大军区正级编制的单位中,随便在大院里碰到一个衣着朴素行色匆匆的老者,都可能是将军。据不完全统计,退休的加上现职,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就有少将以上数百人。更遑论军委、各大总部机关和军区、军兵种。
按中共军队的编制和职级排序,军委以下,总参、总政、总后、总装四总部称为一级部,都是高于大军区正级的单位;另还有七大军区、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大军区正级的单位,共有11个。一级部以下是各种二级部,如总政的干部部、宣传部,总参的军训部、信息化部之类,这些二级部长们都属正军级。七大军区也有各种二级部,这种二级部一般为正师级。
四总部内部也稍有差异,总参的副总长和总政的副主任,都是大军区正职,而总后、总装的副部长则一般为大军区副职,总后和总装还编列配备了大军区正职级别的政委。
这次军改整合收权,指向明确无误,就是动这些“脖子以上”的人,大批中将、少将等高级军官将挪位转岗,甚至有的可能将黯然退役。
按国外军队现行体制推测,军改的最理想结果是,中共军队将形成军令作战指挥线及军政军队管理建设线,军委作战训练(通过类似参联会指挥机构)—战区—部队;军委日常行政管理—军兵种—部队,两条线顺畅运行,形成一个崭新的军队组织形态体系。
署名为“吴铭”的军报这篇评论员文章还透露,“这次改革,坚决贯彻精简高效的原则。特别是军委机关带头精简,局以上减少一个领导层级,普遍降低机构等级,大量压缩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员额,大幅度减少直属单位,在解决‘头重脚轻尾巴长’问题上迈出了一大步,为全军调整改革带了好头。”
从官方的文字表述来看,悄然推进的军改已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包括总部机关和各大战区、军兵种在内的一级部和大区正单位,及底下大批二级部可能已列入或纳编或合并或撤编。国外军队军改前一般先颁布法令再推行,但中共军队并无此惯例和传统,按中共军队令行禁止的向来做法分析,眼下进行的军改可能推进迅疾,一些变革中涉及的机构部门估计都已早有规划和安排了。
比如长期被诟病的军队总部机关一直都有庞大的保障后勤生活部门和为这些非战斗编制服务的部门,如总政的直工部等类似部门,军改后,这些功能重叠的部门估计都将重新组合。而总参的军训部、信息化部等料将职能下放至重新划分的各大战区。向来神秘的总政联络部和总参情报部等按既定的改革思路,估计也有合并同类项的可能,其部分职能或许下放战区或军兵种,也未可知。
军改后的军委大部制下,部门更加精干,权力划分精细,实际上以“战区主战,军种主建”两条线运转。这套军政、军令分线管理体系革新了沿袭60余年的军队内部管理体系。按新的体制编制要求,军队官场的官衔、职级要重新编配。
目前来看,军委、总部机关、各大军区、军兵种的“瘦身”基调是一致的,比如过去四总部一把手都是军委委员,相当于地方副国级官员。但军改后这些部门变成军委的一份子了,四总部的职能做了分离、合并和调整。
谜底何时揭开,大陆民间有各种版本,在军改方案未公开前,这些版本都不足为据。但有些已成共识,如关于七大军区裁撤重组,推行数十年的七大军区战场布防或将按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意图重新划分,有不少说法认为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战区。原七大军区,14名司令、政委都是上将或中将,皆为大区正职。如果传闻属实,这些相当于省部级的将军们也将重新排列组合。
裁撤部门、降低职级、合并重组,这类词汇在这次军改中将频密出现。透过已公布的官方文件,军改后,这些已改变的总部机关生态依稀可以想见,“用人心波动并不为过”。北京军情分析人士形象比喻:军队很多“庙”拆了,而且“庙”拆得太多。过去庙里的“方丈”已找不到了,至于下面的“游僧”嘛,不少都在等分配、等消息。
担任四总部一把手的军委委员们,这次大军改过程中的重要担当者,角色最为吃重,任务更为艰巨繁复。从编制到体制,从组织到人事,从军内到军外,他们责无旁贷,既是无数棘手矛盾的操刀者,也是问题怨怼的责任人。仅就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而言,机构和职能重叠,传闻合并已有数年,此次军改估计难以幸免。国防大学的校长和政委、军科的院长和政委都是大区正级,他们以下还有若干个中将级别的常务副校长、校长、副政委,再以下还有各大教研部、军事战略研究部等头头脑脑,起码也是正军少将级别。
如这两大单位合并重组,这几百个少将、中将恐怕有不少无合适官位可放;再说原七大军区14个大区正的司令、政委以下,也有为数众多的大区副的副政委、副司令员,还有各大高校的院长、政委,这些军内的高官们,随着这轮军事改革的调整,不少人的命运或者去向或都已清楚,或并不清楚。有分析认为,保留原有的级别和待遇,等到任职届满后,再行退役亦是一种不错的安排。
七大军区以下18个集团军、31个省军区,将军云集。特别是省军区,在过去军队内部被视为仕途即将到点的最佳养老去处。虽然省军区、军分区、地方人武部不事一线作战任务,但工作生活稳定,家属子女工作入学条件优厚。若军改涉及军、师和地方部队一级,庞大的军、师级军官将面临转岗或退役。
这次中央军委改革会议的不同之处,不仅全军重要将领悉数出席,还有国务院相关各大部委要员参与,不过从历次军改来看,军改都需要取得地方的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如“百万大裁军”那年,十余万军队干部被裁撤向后转,都无一例外地需要地方消化。
作为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在当天的会议上也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大局观念,把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当作份内的事,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主动帮助解决好退役军人、职工安置工作,“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共同落实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各项任务”。
大调整时期,官场也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新的编制单位确立后,一些过去十几年历经各种考验、治军清廉,又与腐败势力无任何瓜葛的高级干部,现在可能会调整到重要岗位。懂军事、会管理的军队新人亦可能会担任新职。按一位军队专家的说法,这次编制体制改革调整的原则是“一切按照打仗的标准”。
北京有军事专家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军队经过系列大刀阔斧的反腐举措,两个原军委副主席、数十名高级将领因涉腐落马,因为涉及军队形象和保密需要,有一些将军的腐败劣迹目前还没有被发掘出来,军队与这些贪腐分子有若即若离关系的人也并非个例,此番军改人事调整,恰好也可剔除腐骨。
习近平在11月下旬的中央军委改革会议上表示,要着眼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区分和配置权力,重点解决军队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以编密扎紧制度的笼子,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凤凰周刊》记者/钟坚
本文节选自《2015大军改启幕》,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总第564期
“史上最牛”军改出台幕后
习近平掌军后,力挽狂澜,重手治吏,廓清了军改的气候与土壤。当下的中国,内部国力快速发展,外部边壤虽有领土争端但无战事。军队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这是中共军队改革最好的“窗口期”,过时不候。
军改进入快车道是习近平掌军后第二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改革战略全局,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进行部署,着重提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大领域的各项具体任务,全面覆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所有重要方面。
由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刘继贤作序的《实战化的军事改革》一书认为,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部分列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主要考虑是将军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后,可以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不同于地方自下而上的改革,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其改革走向从来是自上而下推行,领导人的意志和决心往往决定改革的走向和效果。遍数中共军队60余年来的多次调整精简变革,对军队重构式的变革基本没有过,很多只着眼于裁减员额,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改变,因为各种利益固化的坚固性,各种既定的格局无法打破;也因为观念和思想的陈旧,导致中共军队的体制编制至今落后欧美诸国军队足足半个多世纪。
在中共基层和军委领导机关都有任职经历的习近平掌军后,力挽狂澜,重手治吏,廓清了有利军改的气候与土壤。当下的中国,内部国力快速发展,外部边壤虽有领土争端但无战事。军队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这是中共军队改革最好的“窗口期”,过时不候。
此时,习近平以其大智大勇,将中国军改快速全面推开,也可谓正当其时。
《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称,军队改革正是体现检验革命军人责任担当之时,不能只想改别人、不想改自己,只想做加法、不想做减法,只想换新鸟、不想腾旧笼。只有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甘愿以个体之失换整体之得,以局部之失换全局之得,以一时之失换长远之得,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以往的经验教训是,一谈改革,大家都无比拥护、双手赞成,但改革如果涉及削弱或剥夺自身利益,则会引发各种强烈的利益诉求,强调本部门本系统的特殊和重要性,反而提出增设机构、增加人员和提高编制等级的要求,致使偏离改革初衷,半途而废。”国防大学一位学者表示,面对重重改革阻力,必须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各级领导干部、改革设计者要做好表率,敢于向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开刀动手术。
2013年11月,国防大学战略部主任任天佑少将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坦承,因为机关是权力部门,每次精简调整,往往不是想着怎么精简优化,而是想怎么保留住现有机构和人员直属,并尽可能有所增加,即使当时增加不了,过后增加的也不少,所以这块已经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尤其是高层机关痛下决心,“壮士断腕,自我割肉,确实到了这个时候了”。
以往军改方案的困难重重,或在于标准的模糊。过去的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或者毫无成效,一个根本的原因,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没有建立起来。“近30年的和平环境,实际上已经让我们挂在口头的战斗力标准,变得没标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全军上下心里无数,缺乏量化标准,缺乏明确具体指标。战斗力标准的缺失,导致的结果常常是:演习更像是在演戏,各项建设更像是走走过场,改革更像是装点门面,而非解决问题。”
在军队改革的问题上虽然大家都在说改革的重要,都在表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都在讲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但落实到具体单位,不少领导者考虑的不是战斗力的标准,而是本单位的领导职数增加了没有,级别提高了没有,规模扩大了没有。如果哪个单位被裁撤了,被压缩了,被其他单位合并了,哪个单位的领导就会觉得自己是“历史的罪人”。他们宁可当改革的促退派,也不当改革的促进派。
曾经有个单位,在一次编制体制改革调整后,降了一级,单位的领导职数减少了一半多。这个单位的领导直到退下来很多年,都被认为是“历史的罪人”,他自己在人前人后也觉得抬不起头来。
还有一个单位在论证改革方案时,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可以提出与另一个单位合并的方案,但这个单位领导却“非常英明”地指出,与这个单位合并,师以上干部的消化要多少年?老干部的队伍要有多大?你们在座的各位还有提升的空间吗?参与论证的人顿时感到如梦初醒,都说打死也不提合并的方案了。
“这样的场景不是虚构,它真切发生在历史细节中,就是这些历史细节,造成了一些阻碍战斗力生成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始终无法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和发展。”一位军队将领痛心疾首地表示。
中共军队的历次改革,多把军事改革的重点置于减少人员数量,而对优化部队整体机构考虑得不是很多,许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弊端和问题没有得到根除。有的还炒“回锅饭”、“走回头路”:如不断归建又移交的地方人武部、军队前几年的大联勤建设等。对于基层改革者来说,虽有改革的勃勃雄心,但无力对已经落伍的领导管理体制等改变一分。
纵观历史,破除部队的和平积习,根本出路在于从制度设计出发,形成以实战化为改革指向的军队建设发展新常态,确保部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同时也要看到,相对和平的环境为推进实战化的军事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因为军事改革往往涉及体制编制、规模结构、政策制度等根本性的问题,改革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和挑战,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会因为改革而暂时下降。为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大规模、深层次的军事改革往往在一个较为宽松、稳定的和平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遵循军事发展的普遍规律,可以更为从容、长远地筹划设计军事改革。所以说,和平时期往往是推动军队建设获得大发展、大进步的最佳时期,但这种军事改革必须以实战化为基本指向。
如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军事家敏锐地觉察到新型武器装备和新兵种建设面临重大飞跃,苏联应不失时机地实施军事改革以追赶这一潮流。当时苏联红军的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向最高军事领导部门提出建议,认为应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和最新技术因素的基础上,全面改组武装力量。
1931年,在拟定和修改国家军事建设计划过程中,苏联最高层充分吸收改革派将领的意见,推动旨在赢得战争的军事改革,图被调任中央军事机关,担任副国防人民委员兼红军装备部长,负责主持军队的技术改装和改革工作。一批支持实战化改革的军队领导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苏联的军事改革得以推进。从当时参观苏军演习的西方国家军事专家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这场军事改革确实给苏军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2006年以来,美军对其现行领导指挥进一步调整职能、精简机构,在总部层级,国防部精简约50个将军岗位和150个高级文职岗位。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加强,继网络司令部正式组建后,各军种也组建了相应指挥机构和作战部队。国防大学研究外军的一名专家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美军现在实行全域战略布防,军队编成模式完全按照作战需要,随时转化、变化、更新。
中国国力的发展也给军改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和充分的物质条件。有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国际和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可控,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0万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超过14万亿元,这为推进实战化军事改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和雄厚的财力支撑。
“不管在何种背景下发起的军事改革运动,都有一个最佳的窗口期,一旦改革窗口期过去,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全军上下对改革期望很高、呼声很大,实战化的军改具有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在《实战化的军事改革》一书中,多位军内专家都持有相同观点。
与以往历次由单一部门牵头的军改不同,目前军内推行的这次军改方案,由中央军委深改组统筹指导,全军全局论证,自上而下,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军委深改组下设改革办,改革办下又分设二十余小组,参与军改论证的是由全军抽调的精兵强将。据参与军改的一位军事专家透露,军改方案全部由各方背靠背编制而成,多个小组不跑风透气,各种编成的方案提交深改组领导小组统筹综合,之后才最终定稿。现定稿的军改方案原本计划2014年草案论证,年底公布方案,但军改千头万绪,事涉多方利益盘整,延宕至今年年初。今年的计划是在6月底拿出方案,完成论证,却也无果,又推迟半年。至国内外诸多大事完美收官,军改综合方案才终于出笼,获领导层面权衡审定。军改方案的插曲,可见其推进之不易,变革之艰难。
“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只有相对合适的方案。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不犯颠覆性失误,改革方案就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否则有可能错失改革良机。”上述军事专家表示,要认清根本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方案设计,也没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政策制度。“现在我军改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同时也要看到改革窗口期不是无限的,必须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才能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
《凤凰周刊》记者/钟坚
本文节选自《“史上最牛”军改出台幕后》,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35期总第564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