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读不厌 | 两岁前读1000本绘本复盘(附豆列清单)- 上
常常听到在国外的妈妈和育儿书里说到6岁以前不应该给孩子教授知识。这种说法的科学原理是基于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在孩子的感知运动运演阶段,通过语言去传授抽象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这在上一篇讲玩具的文章里也讨论了。
根据我的观察,孩子确实需要通过的动作,去同自己的环境交互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发展出惊人的能力和知识。那么是不是6岁以前的孩子都不该看书呢?实际上,美国的很多图书馆和小学都发起了6岁前读1000本书计划。这里面存在矛盾吗?
1 0-2岁的孩子为什么要读书
仔细想想,这个矛盾是因为”知识“这个词是一词多义的。我们误以为,知识,就是正襟危坐,在教室里、课桌前、教科书上勾重点,依靠做题和考试学到,并最终用文凭来证明的那种如同货物般的物品。
其实,知识在认识论中有一个更加广义的定义,知识就是联系。是自我与万事万物的联系,是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当我们讨论6岁前孩子,甚至两岁前孩子的知识时,我们是在讨论生命成长的体验,而不是标准化考试的内容。
在我们思考0-2岁孩子为什么要阅读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用一分钟,想想知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早上浏览澎湃新闻,没有可以搜索,碰巧就看到这么一段话:
而在赵松看来,现代主义进入美术馆,确实是一个悖论。在美术馆里,所有的作品被作为经典陈列,但是它们跟现实已没有关系。在美术馆里,观众要通过一种知识化的传播来看这些作品。
赵松认为,这种方式固然有利于教育,但它也会给作品本身的所包含那种不确定性的、无法言说的东西制造一个隔离层,一个过度知识化的僵化领域。
美术馆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它会制造隔离。有时候,当我们发现美术馆的志愿者们在给观众做讲解时经常在背述解说词,就会觉得,鲜活的作品被彻底知识化了,大家看不到作品,而只不过是看说明书而已。
这段话中用的“知识”这个词,就是指后者。也反映了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更为常见的含义是指“书(考)本(试)知(内)识(容)”,是供人死记硬背的,抽离了认识对象本真和认识者的生命体验的某种孤立僵化的东西。
实际上,知识是生命体验的延伸,知识的本质是建立联系。
知识是此物与彼物之间的联系,万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万事万物和自我之间建立联系:强大的心智的标志就是能迅速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一切皆与我有关所带来的强烈好奇心和追索原因的动力。
能够驱动日常生活,为生活提供意义:
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哪怕没有人这样做?
为人际关系提供意义,我是谁,别人对我意味着什么?
我为什么应当承担责任?
广义的知识就是你的意识再造的世界,它的丰富与强大程度决定了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做事情的方法,对幸福的体验等等。
对于幼龄的孩子,书也是体验的一种,是广义知识获取的一部分。所以,问题不在于读不读,而在于怎么读,阅读在于体验,不在于死的知识点获取。
2 行为养成
除了体验,小宝宝阶段最重要的培育目标是行为养成。
除了阅读习惯以外,
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收获是亲子共读能形成生活作息的节奏:输入和输出的平衡,一种自然吐纳的平衡感,能让孩子觉得安全而充实。
比如小树,吃饱后很开心,要看一会书;睡醒后很开心,要看一会书,我正好再赖会床。
从外面玩回来,也要看会书。睡觉前,更要看书。她是把“讲夫夫”作为一天中主要活动的分隔带,用跟妈妈的相处、有趣的故事来给自己提神醒脑,进入下一个固定节目的缓冲。
习惯于从书里寻找答案和乐趣。除了严重雾霾和雨雪,不管多冷多热,上午下午我们都要户外活动各一个小时,周末要去游乐场或公园玩大半天。在家还玩积木和泥巴沙子等各种玩具。
我们没有一次刻意让孩子读书,反而是经常被娃用书砸醒,意思是“别睡懒觉了,快给讲书!”平时大概每天在20本左右,不乘以讲的遍数。孩子如果不能从中发现乐趣,是不会主动寻求的。
举个例子:2017年5月9号带娃日记(这一天雾霾很严重,我们没有户外活动,结果在家给娃读书读到累趴下。)
九色鹿
猪八戒吃人参果
三个和尚
猪八戒吃西瓜 (今天第一次看这套上美绘本)
小猪佩奇 气球*8遍
鹅妈妈童谣 讲完又唱十多首
洞洞书 我长大了
小蟋蟀不说话
坐电车出发系列两本*2遍
how do I feel
彼得兔触摸书
彼得兔响铃书
雨蛙老师四季图鉴
雨蛙老师野莓教室
雨蛙老师救援大作战
种子的故事
我救了我爸爸
魔法亲亲
瓢虫翻翻书动物园
瓢虫翻翻书机场
小猪小象 你弄坏了我的玩具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想象
妈妈会讲到每一个有意义的细节,每次都会有一些变化,但不管怎么讲,娃都是从头到尾认真听完,还带有不断的提问互动,娃已经能听懂各种问题,回答关于情节的问题并且能做一些推理。这还没算下午爸爸哄睡(妈妈累崩溃),不知道他们爷俩一起看了几本。
这是每天陪娃阅读的日常水平,不是今天特殊。(PS. 爸爸补充了下午哄睡读的)
小猪佩奇 新恐龙 *2遍
小猪佩奇 星星
海盗男孩
以及下午妈妈改论文时爸爸给娃又读了8本打算连续记录几天,这几天娃语言突飞猛进,什么词教一遍就会,我要好好全力关注孩子,也要做好记录。
其实重点不是这本书怎样,而是在于孩子能从中获得什么。
年龄分级也是建议,不同的孩子差异很大、而且孩子可以从书里吸收到不同的东西,怎样就算“看得懂”意义不大。小时候被色彩和画面吸引、再大一点体会到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有时候,即使是建议年龄在6岁甚至更大的的,孩子也会被其中的某个画面或者人物吸引,会很喜欢看。
3 给两岁以下宝宝挑书的参照系
作为例子的书都是小树非常喜欢的,非常优秀的童书。一切都是度的把握,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且游标卡在哪里也是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和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代表每一个类别的书比较理想的配比,来源是我的观察总结。比如玩具书,信息不宜太多,重在触摸等直接体验,也不必传达太多价值观或者通俗说就是教育意义,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紫色的猫,粉红条纹猫通通OK,因为半岁前的孩子没有太多条条框框。而一岁左右,孩子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已经有一些直观的体验了,TA会更喜欢自己在现实中能找到的东西出现在书里面,比如汤姆系列,看起来很现实主义,很朴素,没有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孩子会成几十上百遍的看。)
4 表达方式,也就是绘本的信息密度和传达方式
0岁:孩子从躺着,就可以将黑白图片放在床边,宝宝会很乐意扭头去看的。蒙台梭利也提到过,很小的婴儿就会因为看到变动的光影而高兴。所以新生儿就已经有内心世界了,除了吃喝拉撒,还需要考虑TA的精神生活。
从能趴着,就应该让TA享受丰富的世界的乐趣了,看美丽的大幅彩色图片,同时发出好玩的声音,都会让宝宝快乐。从TA能坐起来,阅读就可以成为丰富玩耍环境的一部分了。
半岁以前的小月龄宝宝挑书,主要是考虑互动性和信息密度。信息密度不能太大,画面要直观,不需要太多语言解释就能理解。对这时候的宝宝来说,书也是一种物件,用来触摸和玩的,需要更多互动。
5 0岁起玩具书
响纸,小镜子、翻页、洞洞,触感
例:响纸书
翻一翻会唰啦啦响,尾巴还有不同的材质和形状。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响纸书。大一点之后喜欢拿它玩游戏,除了玩“猜猜这个尾巴是哪只猫的尾巴?”还喜欢玩“这个后脑勺是哪只猫的后脑勺?”
其实触摸书还有更好的,这套优点是大IP彼得兔本身很可爱。缺点是所有的触摸部位触感都是一样的,另一本沙沙响的装置总是卡住不会响,略坑。只是作为触摸书的例子。
这套我觉得画的不够好看,可是娃喜欢是王道。直到现在都喜欢看。小镜子是娃最喜欢的,每次从镜子里看到自己就亲上去了。
Child’s Play 洞洞书
这本书的挖洞位置有些无厘头,好像没什么挖洞的必要。不过如果我从洞洞里伸出一根手指头,娃会觉得这简直神了。这本书也够大,能盖住我的脸,从洞洞里看娃,娃会乐坏。
设计者脑洞好大,这居然是一本用来玩躲猫猫的书…这一套的几本内容都特别好,其中这本The Mulberry Bush是小树的最爱,因为描述了小朋友的一天。让孩子有种俯视自己生活的秩序感吧。从三五个月大就开始看,到现在仍然很沉迷,只要拿上,不讲个三遍是不会放下的。
6 0.5岁起绘本
半岁以后,视觉发育比较完善了,宝宝会被画面本身所吸引,选择面就更大了,不一定非得是触摸书和机关书。纯粹的图画书也可以让孩子很喜欢。画面仍然需要简单直观的,宝宝的脑子才不会信息过载。
画面太复杂,颜色不鲜明的图画,宝宝会很快失去兴趣,但对简单的大色块,就会注视很久。如果妈妈能配上各种动物的叫声的口技表演和手舞足蹈,宝宝就会爱上。
Eric Carl的棕熊,这么多动物里,小树最喜欢我的“金鱼声”,她总是翻到金鱼这一页,这样我就会贴近她耳朵,啵啵啵地发出吐泡泡声,娃会乐得嘎嘎大笑。典型的大色块,信息简单的书类似这种:
卡尔爷爷其他的书也很棒,可以去淘宝上多搜搜,没有什么雷,每一本孩子都很喜欢。《好饿的毛毛虫》这本太火了,娃手必备,不过个人觉得并不是卡尔爷爷里最优秀的。中等偏上水准的一本,因为跟风所以那么火吧。卡尔爷爷的昆虫系列四本套装里,除了毛毛虫,不说话的小蟋蟀的更有意思,画得也要好得多。
小蟋蟀出生后一直非常沉默,别的各种昆虫都跟它打招呼,它都发不出声音,直到夜晚到来,它遇到了另一只小蟋蟀…这一天中,小蟋蟀遇到了各种昆虫,分别跟它说早安,午安等不同的问候语,都符合各自在自然界的实际活动时间。语言有韵律,高度重复,孩子很有兴趣看下去,而且一看就是好几遍。
还有一本是The Very Busy Spider,也是娃的最爱,各种动物都来叫小蜘蛛跟他们走,小马叫小蜘蛛一起去奔跑,小蜘蛛没有回答,它忙着织网呢;小狗叫小蜘蛛一起去追小猫咪,小蜘蛛没有回答,它在忙着织网呢;小猪叫小蜘蛛去泥里打滚,小蜘蛛没有回答,它正忙着织网呢…这本书是让孩子在乐趣和幽默中体验到什么叫做专注,而不是说教。娃对这本书也是百看不厌,并非修辞手法,一天读五遍,二十天就一百遍了,娃喜欢的绘本,读起来都是这个频率。
那张网每翻过一页,都织得更完整一些,到最后一页,大公鸡叫小蜘蛛跟他去捉虫,小蜘蛛没有回答,因为在每一页上飞的那只苍蝇已经落入小蜘蛛的网里了。这本书的蜘蛛网都是凸起的,孩子可以摸到,到最后蜘蛛网织好的时候,摸起来非常精致,能直接体会到小蜘蛛的努力成果。
喜欢画大色块画,适合低幼宝宝的作者还有李欧·李奥尼。
故事也都很棒,作者得过四次凯迪克奖
From Head to Toe
这个从大概五个月不到开始的,踢腿扭腰,一边唱词儿一边穿插种种动物叫;也会带着宝宝一起,让这个小人也扭扭头,挥挥胳膊,踢踢腿,得到一些活动的机会,娃自然是乐不可支。我们家的被动操自成一个流派。
初期的书,缺了的书脚都是被娃啃的。很多书都千疮百孔,都要拿胶带粘好,再撕再粘。总的来说撕的并不算太多,有专门找一些废纸给娃撕,她就是对撕纸好奇。并且告诉她以后长大会难过,“谁撕了我的书啊?”她撕书的阶段很快就过去了。这本“脆弱”的每天必看数次的书,也居然完整的幸存下来了。
不同颜色的小怪兽代表不同的情绪。想想小宝宝那么小,虽然有各种情绪却没有办法充分表达,多着急,这套书从娃四五个月就开始看了,每次看到这只小鸟娃都会特别开心。而且,“互动性”也比较强。
半岁左右还入了一套翻翻书,看的频率非常高,直到现在两岁了还是每天必看。可能是最适合低幼阶段宝宝的翻翻书。
画面简单,娃不会信息过载,喜欢盯着看,更喜欢翻,翻开往往是娃最爱的妈妈和娃娃亲密关系,或者其他可爱的惊喜。
娃对这套书是迷之热爱,玩法也多。小宝宝阶段,娃指什么,我就学那种动物叫,娃乐不可支。稍微大一点,就可以让她找每一页上藏着的瓢虫在哪里。后来编出动物们之间、农场一家人之间的简单对话。再大点还能数数玩。
并不是大人觉得“深”的,或者风格性强的,孩子就不爱看,不理解。
比如:《鹿啊,你是我兄弟》看似不是给孩子的绘本,没有刻意画得很软萌,也没有教孩子要如何。但是里面的自然风景、家庭生活,都是宝宝能够直观理解的。软萌的宝宝不一定就必须看软萌的画面。这种直面自然的坦然而不甜腻的率真也是宝宝能够理解的美。
这本画册印刷极好,山川草木似乎触手可及,还有微妙的光影纹理,打动大人的美更能打动孩子。这本书比较大,在娃的书架底层害怕绊倒她,就插在我书桌上那层,娃每天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坐在我书桌上,抽出这本和妈妈一起看,月亮照在河滩上、母亲给娃娃喂奶、小狗在等火上烤的饼子烤熟,娃娃坐在挂在树上的摇篮里,小鹿和妈妈在吃草、那些植物叫什么、哪颗树下有蘑菇、坐在石滩上的一家人谁是妈妈谁是姥姥谁是小姑或小姨、月光下猎人在河上行船蛇和豹子也都昂起了头朝他的方向看去…每一天、每一页都能引起不同的话题,不到一岁的宝宝对这本画册有着无穷的兴趣。
总之,适合早期阶段绘本的共同点:
直观、信息量不过大,即无需语言去解释就能明白画面的内容甚至意义。
相比之下,有的绘本虽然画面简单,但要很多语言去解释。如果不解释,画面本身就比较单调,看不出来是在干什么,这种书就不适合小月龄:如奇先生妙小姐、小猪小象和佩奇。都更适合两岁半三岁以上的宝宝。
《奇先生妙小姐》全套我们都囤了,因为书的印刷非常精致可爱,孩子很喜欢,可是每次让讲,我自己逗的哈哈笑,娃都坚持不过一本。故事写得非常好,确实很经典。但是画面本身传达的信息太有限,依赖语言解释较多。不太适合小宝宝。
小猪小象系列也是非常棒的,也是画风简单,但是故事复杂,全靠演技。
小宝宝的书需要尽可能少的语言解说,而且最好是有韵律的。目前我发现的最好的一套是兰登书屋的Step into Reading。
语言不但简单,还要带韵律,和一定的重复,这会构成一种节奏感,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愉悦,好像被海浪不断地抚摸。跟《诗经》的反复吟咏是一个道理。
然后把city cats换成country cats,再唱一遍。
三十本,每一本都是一流绘本作者的作品,风格各异,每个故事都特别好,温暖而不甜腻。
宝宝是非常识货的,这套书30本,附赠了一张贴纸地图记录阅读成就,读一本,可以贴上去一辆小汽车。这套书拆包装那个下午是我的受难日,我们生生一口气贴完了28张贴纸,而且其中有几本,比如这本Snowman,硬是摁住我读了9遍,其他的平均都读了两三遍,最后我累的躺平,嗓子都肿到发不出声音了。我可是靠说话吃饭的人,平时一天连续说四五个小时没感觉的。我家娃平时就专注,睡前经常让读十来本绘本,喜欢的还要重复,但娃对这套书的热爱是史无前例的,跟我的评价也一致。
《牛津阅读树》跟兰登这套算是同类型书,兰登这套是有强大幼儿语言和发展心理研究支撑、整体设计、有章法的大师绘本合集,牛津阅读书相比起来更像语言教材,故事略微有点单调,需要解释的语言也比这个多,适合更大一些的孩子。
7 0岁可以开始的另一种书:歌谣
鹅妈妈童谣、儿童四季歌、Eric Carl的Can You Do It、Green Eggs and Ham(变唱边跳,会让小宝宝很开心) 、Child’s Play 洞洞书。
要点:妈妈还是要变唱边跳(最好),最好还要抱着宝宝一起唱唱跳跳。
实操:一天下来真是累到好像被人痛打一顿,这个事估计出多少钱不是亲生的都不想干。鹅妈妈童谣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主题素材库,无数的歌谣绘本和艺术都超链接到这里。这些歌谣范围非常广,涵盖了社会和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比如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心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比较复杂的一些关系,比如阶层。
比如亲情,这首歌被我解释成:爸爸说:女儿啊,别离开爸爸,爸爸很想你。你要去哪里啊。娃因为爱她爸爸所以特别着迷,这也是她每天必须看上几次的一个画面。
娃下午睡醒感觉开心的时候,或者是从外面玩了一两小时,回家觉得很累,需要安抚的时候,都会翻出这个画面,一看到就必须也抱着我的脸亲亲。如果她在外面因为堵车或者瞌睡烦躁,只要我一唱这首歌,她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应该是想起了这个温暖的画面。
有意打破性别偏见,谁说女孩就不能是青蛙蜗牛和小狗尾巴做的?
画风很前工业,细节丰富、呆萌幽默。Dusty Bill我和娃看一次笑一次,不知道我娃热爱洗澡是不是跟Dusty Bill跟水有仇的样子太可爱有关。
鹅妈妈童谣是需要唱的,演绎的版本太多,一搜一大把,比如这套Susie Tallman的Classic Nursey Rhymes基本集齐了鹅妈妈童谣。爵士、嘻哈女高音齐上阵,好欢乐。
国内的歌谣还是首选古诗,量大质量高。小朋友喜欢碎碎念一些有韵律的话,小树动不动就要吟诗一首,“鹅鹅鹅,曲项DA DEI DOU”抒发一下“坐在车车里好无聊”、“外面的风好凉快”、“饺子真好吃”、“真的看到了鹅,红掌拨拨拨”、等诸多情感。
屯了七八套古诗绘本后,发现一套最适合一岁多孩子的,《儿童四季歌》。北岛和叶嘉莹的那套《给孩子的古诗》图有点小。而且选择的很多诗比较抽象,或者涉及了复杂的事情,讲不清楚。
这套《四季歌》直接将选诗的标准回归了诗歌的本来目的,即供吟唱的,自然而然生发、表达眼前事物和情感的“歌”,而非“古诗”,因此选择的诗都是直观的,是孩子能直接体验的,解释起来也能跟孩子的经验联系起来。
从跟小树读诗的有限经验来看,即使那么小,她还是渴望理解的,并不喜欢仅仅是鹦鹉学舌。晚上她睡不着,就会不停的问,春眠是什么呀?闻啼鸟是什么呀?嘻嘻牛(惜细流)是什么呀? 现牛羊是什么呀?所以直观的歌谣,包括诗歌,是更适合小宝宝的。
这套的插图也是不错的,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因为我们每天散步的小公园里有很多柳树,也有白鹭飞过,这两句又朗朗上口,所以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但是后面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总是记不住,因为无法想象画面,这本书里配这首诗的插图,就是人在窗内向外看的视角,窗外有高山的雪和河边的小船。并没有突出画树和鸟。孩子看了一下子就理解了,画插图的人还是用心去理解了。
8 0岁起讲故事。1岁起,故事书。
人类可以说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以故事为生的生物。原始人如何进化如何在残酷的自然中生存并胜出、国家的产生和维系、到金融运作和品牌营销、从学术研究到寻找人生意义,简直找不到什么人类行为是不需要编故事和讲故事的。
讲故事的是人,野兽是不讲故事的。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究竟是在干嘛?基本上就是在构造意义。其实也就是建立我和世界的联系。然后把构造出的意义输出给别人,也就是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故事书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类型,
1) 价值观突出:如凯迪克奖作品都是强调价值观的,也就是教育意义强的。《小报童》、《魔法亲亲》系列等,可以一目了然知道这本书想告诉孩子一个道理。
不是说娃必须要能理解书里的价值观或者教育意义,这本书才不算白读。虽然这些价值观对于小宝宝并不直观,但哪怕只有一个小细节对孩子有特殊的意义,即使故事不一定理解,也会让低龄宝宝得到TA需要的养分。
大人注意到的信息是目的性很强,集中而有限的。就是天还没亮小朋友还在睡觉。但娃会看很长时间,看到窗外还有月酿呢!小斗斗也费觉觉,小斗斗跟娃娃一起费觉觉。娃娃喜欢画画…我们看到的是有意图的信息,孩子体验的是画里的孩子的生活。
我会出于自己的小算盘念叨:你看这个娃娃会自己系鞋带!娃会说:“小斗斗坐床上,娃娃坐椅子上”
我:“…….”
娃对小报童吃什么,小狗吃什么也很好奇。自己吃饭,没有爸爸妈妈。
看这本书,娃最开心的一刻就是看到这只无关宏旨的猫Ni,不管重复了多少次,她都要指出小猫尼(一声+惊叹号!)在这里!隔着好几页就开始操心小猫尼出来了没。
虽然这是讲一个孩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着小狗送报纸的故事。对于小小娃来说,她可能并不能体会到这个故事说的是毅力和一个人独自奋斗这类教育意义,但她在真切地体会故事里这个孩子的生活,小猫尼可爱、朝霞美丽,爸爸妈妈还没起来娃娃起来了,这些都是娃每次看这本书都很期待看到的。
2) 另一类故事书没有明显的价值观输出的“教育意义”,告诉孩子什么好什么不好。而是给孩子提供了心理价值:如《月亮冰激凌》、《云朵面包》、《可可小熊》(Corduroy)、《安德烈的愿望》、《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比如:《野兽国》。
虽然叫做心理意义,但其实不是像心理自助书那样,有直接的建议或者心理建设功能。
实际上越是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不明显的故事,越是有魔力,也越是“有用”。比如流传几千年的希腊神话、各国的民间神话、还有流传几百年的格林童话。
这些故事起作用的方式就是以半无意识的方式表现无意识中的原型,让人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压力和冲突产生有益的“共振”,从而缓解无意识中的情结产生的压抑。
比如这本《野兽国》,就是借助了一个人要经历航海和冒险,升华自己,最终才得以回家这个原型母题(motif),这个母题非常普遍,因为它表现了人类潜意识层面的原型。
比如中国古代的《西游记》、西方的《尤利西斯》,还有电影中的公路片类型。有趣的是文学艺术史上没有几部伟大作品是脱离了原型母题的。
即使娃已经1.5-2岁了,可以自己看得懂画面了,还是得一起读,一起讲。娃她爹讲故事总是照着念,不管娃喜不喜欢,自己得得得讲,这是遭到娃嫌弃的。得根据娃的反应,决定一个地方是一句话带过还是添油加醋。
形式还得多样,要有角色扮演,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人物;通过问题让孩子说另一个角色的话,把书变成对话,让孩子参与;或者跟孩子就故事的逻辑,问问题,比如,
后来怎么样了?安德烈找到妈妈了吗?
乌瓦找到妈妈了吗?为什么没找到呀?
或者讨论某个细节,比如,
小猫尼在那干什么呢?在等小报童吗?
还是自己出来玩?它干嘛半夜出来玩?
人和录音还是不同的,因为一本绘本,每次看,互动都是不同的,娃总会发现不同的细节,问不同的问题。
故事是从出生就开始讲了,故事书也开始得很早,孩子会自行吸收TA现阶段能理解的部分。不用过度操心TA能不能懂。
话说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不能说“理解”了白雪公主和牛郎织女。故事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意义的开放体系,读故事的目的,不是去猜测一个隐藏的“意义”,好像某种正确答案。
而是将自己的不同境遇和经历,同故事结合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读故事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跟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排列组合出新的意义。所以读故事最重要的读起来有意思,有趣为大前提。
此外,读故事的另一种价值是回忆自己小的时候,读这个故事时的体验。能帮助我抛开成年过程中习得的规则和固有看法,会发现很多固有的价值设定实际上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陷入窠臼的过程。
而跟孩子读故事是清除画地为牢的机会。比如格林童话中的很多故事,你现在觉得残忍和暗黑,可是小时候并不觉得啊。小时候看到狮子捕猎,咬死羚羊的场面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所以可以放宽心,稀松平常地给孩子讲巫婆怎么天天急着想吃掉汉塞尔,还有眉间尺的头在锅里呢。比如这本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那些野兽看起来都很可怕,可是Max还当了他们的国王呢。他驯服了他们,才能自愿回到妈妈身边。
上部完,明天更新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