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一篇《Nature》论文长啥样?

点击关注 艾思科蓝 2022-12-08


能够在CNS(Cell+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科研人员,简直孜孜以求。
其实,早在138年前的清朝末期,中国人就在《Nature》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考证律吕说》。

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
Nature杂志由英国Nature Publishing Group创刊于1869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
这篇《考证律吕说》登载于《格致汇编》1878年第7卷这既是中国科学家在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较早的论文之一,也由《格致汇编》的主编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译为英文在Nature发表,而同时成为中国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文章纠正了著名的伯努利定律,引起了国际巨大的反响,nature编辑评价道:"这非常出奇",也是这篇文章,使得Nature创办以来,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
其作者就是被称为晚清科技总设计师,启蒙了整个中国近代科学的徐寿。
徐寿(1818—1884)
“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格致汇编》发表徐寿《考证律吕说》这一重要论文,报道了徐寿研究律管管口校正的最新成果,他用实验向著名的物理学家丁铎尔(John Tyndall,1820-1893)《声学》(徐建寅、傅兰雅译,1874年由上海江南制造局刊行)一书提出了质疑。

该书(第214页)说:有底管、无底管发出声音的吹奏振动数,在一定时间内,皆与管之长度成正比。这也就是说,由于在一定时间内,任何八度音阶必是吹奏震动数的两倍,因此开口管必须准确地截去一半才发出高八度音。

而这一点徐寿通过实验证明恰恰是不正确的,“惟声出于实体者正半相应,故将其全体半之,而其声仍与全体相应也。至于空积所出之声,则正半不应,故将同径之管半之,其声不与全体相应,而成九与四之比例”。徐寿用9英寸长的铜管进行实验,发现将管长截去一半,并不能得到与原管相差八度的音,但如果在截掉半音寸,就能得到准确度的高八度音。

实验表明,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

在文章中,他对传统声学定律“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伯努利定律),提出质疑,并用现代的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

那时候大清未亡,就连当时的《Nature》编辑都评价这“非常出奇”。

在这篇《Nature》发表后的第三年,徐寿就病逝于上海致格书院,享年67岁。
十多年后,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也在一次无烟火药中,意外被炸死。

他们不求功成名就,更不求达官厚禄,一生都致力于先进科学的引进与传播。

徐寿石像

或许徐寿这些人,在整个科学史上的成就微不足道。但是在封闭和黑暗的清朝,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往期推荐01热议!985大学副教授相亲:寻找长沙体制内95后高学历女生
02知名高校硕士论文抄袭、导师“自杀式挡枪”......当事人却说:我是受害者?
03当导师加了研究生们的微信好友…...哈哈哈哈哈!一脚踩进社交雷区

监制:caicai

编辑:Pudding

校对:Pudding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SME科技故事,姚远科学网博客,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