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狂飙!连续三年霸榜!这个专业,人才缺口超500万!
写论文、做翻译、编代码、出方案……最近,ChatGPT犹如平地起春雷,在短时间内火遍全网。面对ChatGPT的火热,其所引领的人工智能领域,或将成为2023年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竞相追逐的热门新赛道,成为各大高校学科布局的“必争之地”。
人工智能专业有多火?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为行业所趋,亦为高校人才培养重点。
2018年,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本科专业名单,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等35所高校成为获批人工智能专业的首批高校,开始迎来大发展。随后人工智能专业成爆款,众多高校纷纷入局,连续三年位列新增备案专业数第一。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创立于2005年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已建成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哪家强
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大学名列人工智能专业前五,可谓是人工智能专业的领头高校。
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C9高校,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由我国首位国际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周志华教授亲自挂帅,以其为首的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屡次获奖。一流的专业实力,奠定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全国领跑的地位。
更早开始发力人工智能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构建了“国际化+西电特色”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高水平平台+高层次人才”服务人才培养的育人体系,已有百余名校友成长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领军人物。
在计算机学科有六十余年底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其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几乎与世界人工智能研究同时起步。学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在2021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还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力“人工智能+“领域,为哈工大多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注入新力量。
“热门专业”背后的挑战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目前炙手可热的专业之一,但在“大热”的背后,同样也隐藏着些许挑战。
根据《2021人工智能人才报告》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校招薪酬增幅巨大,以人才缺口较大的算法工程师岗位为例,校招的平均薪酬高达21700元,较2020年校招增长7700元,增幅高达56%。
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下,一面是市场需求下的“高薪”,而另一面则是当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过500万,国内的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并且在高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下,人才短缺将会长期存在。
由于人工智能的技术门槛较高,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加之AI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教育基础方面都有所欠缺,课程内容设计和实践能力锻炼与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差距较大。相对于社会对人工智能人才的巨大需求,现有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输出”能力有限。
高校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阵地,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切实抓住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契机,争取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以加快推进我国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
重要信息
大会名称:第四届电子通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CECAI 2023)
大会官网:www.icecai.org
大会地点:中国-广州
收录检索:EI Compendex,Scopus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1日
大会简介
第四届电子通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CECAI 2023)将于2023年5月12日-14日在中国-广州举行。ICECAI2023是汇聚业界和学术界的顶级论坛,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就以传播电子通讯及人工智能方法和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研究成果和应用做专题报告,同时进行学术交流。诚邀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参加会议。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大连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支持单位
主讲嘉宾
张瑞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校长学勤讲座教授
研究领域:智能通信,无人机/卫星通信,无线信能同传,智能反射面以及可重构MIMO等
朱继忠
IEEE FELLOW,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电力市场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分析、运营、规划和控制等
陈建平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苏州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应用和数字建筑技术等
姚剑
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图像与视频处理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机交互、机器人视觉导航与定位、视觉检测
李舟军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挖掘与社交网络分析、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等
沈琳琳
深圳大学教授
广东省教育厅中英合作视觉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深度学习、网络架构、人脸识别,分析、人工智能医学图像分析等
袁小芳
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 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
研究领域:智能自动化工程与应用、电动汽车运行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等
论文评审及出版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有录用的论文将被EI目录系列期刊出版论文集收录,见刊后提交至EI Compendex、Scopus检索。
征稿主题
信息与通讯工程
01) 人工智能
02) 生物信息学
03) 软件工程
04) VLSI设计与制造
05) 光子技术
电子与通讯工程
01) QoS设置和架构
02) 电信服务与应用
03) 无线网络
04) 光通信多媒体通信
05) 网络性能
智能系统
01) 环境智能
02) 人工智能
03) 自动推理
04) 大脑建模与仿真
05) 常识推理
人工智能与应用
01) 计算力学
02) 生物信息学
03) 神经网络
04) 模式识别
05) 自然语言处理
其他相关主题亦可
联系方式
了解更多详细会议信息、投稿优惠
请扫码咨询↓↓↓往期推荐01男博士争当上门女婿?!某婚介所一上午接到3个“赘婿”报名电话......
02ChatGPT不会写标书?这「600+份国自然中标标书」,科研人直接领!
03第二届能源动力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CE 2023)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