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天飞讲西游|十六、玉帝的名字和老君的住处

2016-10-11 李天飞 李天飞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号↑


有朋友说贫道是不是49天之内不会讲到猴子了,诸位放心。只是借猴子在烤炉里加热的这几天,和大家聊聊天界诸神而已。不会连着49天都不理猴子,否则贫道也该疯了。



我们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讲。昨天我们分析过,《西游记》里的诸神,其实多是以民间信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和正式的道教还有一定的距离。有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说得很好:“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确是两个很容易混淆但是又必须分开讨论的话题。”接下来两期,我们就对天宫这些神仙详细的八一八。


玉皇大帝


贫道昨天说《西游记》的天界诸神都带着民间信仰的特征,玉皇大帝也不例外,我们还记不记得,在第一回里,玉帝有一个很长的名字,看似很高大上,其实不编还好,一编就把命名者(未必是作者)的底细编出来了。


原文在第一回,说孙悟空从仙石中诞生后:


  •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


那么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这个名字很容易误导人,让我们以为这是他的官方全名。然而并不是。

玉帝作为道教众神中权力最大者,历代统治者、道教大师经常为他上尊号,比如“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比如“昊天金阙玉皇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天帝”(可参见《玉帝圣号同异考》),这里全称一共十八个字,并非官方的正式尊号,而是拼凑起来的。


“高天上圣,大慈仁者”,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功德品》,是玉帝的”十号“中的两个。“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见《弥罗宝诰》。而且,这区区18个字的尊号,居然就重了“高”、“天”、“上”、"大"四个字。因为他没想到前8个字和后10个字因为是两个来源,又都是些吹大气的词儿,所以用词一定会重复。就像古代帝王的年号,什么元嘉、嘉祐、嘉靖、嘉庆,不同朝代都喜欢用同样好听的字眼。不是说尊号一定不能有重字,而是说不能这样的欠讲究。


这两部道经,是明代玉皇信仰最习见的,所以也是最容易被顺手拿来拼凑一下。我们知道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道教喜欢借鉴佛教,于是也给玉皇大帝搞“十号”。这十号是:


1穹苍真老,2妙圆清静。3智慧辩才,4至道至尊。5三界师,6混元祖。7无能圣主,8四生慈父。9高天上圣,10大慈仁者。


那么他为什么从“十号”里选第9、第10这两个呢?这十号当然从不同的侧面表述了玉帝的功德。但我们扒拉扒拉就会发现。也只有“高天上圣”和“大慈仁者”可充作比较庄重严肃的全称。顶多再加一个“至道至尊”。其他的,要么片面,要么不够肃穆,要么格局太小,要么有歧义,要么音节上不是整齐,比如总不能管玉帝叫“真老大帝”、“无能天尊”吧。


命名者在这里编出这么一个名字来,又把”昊天金阙“变成”金阙云宫“,挪到后面去,无非就是两个可能,一,表示是游戏之作,不是道教经典里的正式称呼。二,作者本来也不懂得道教科仪,随便拉出几个好听的词来编巴编巴就得了。也或许两者都有。他肯定代表一定的道教元素。但我们如果一定认为他就是道教的代表,在《西游记》里和佛教属于两个阵营,这就失之偏颇了。


贫道在讲王母娘娘那一期,专门讲过,玉帝的形成是非常晚的事。原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宇宙最高神,叫“上帝”。就连基督教的“上帝”,都是用这个名字翻译过来的。基督教一流传,人们一说“上帝”就以为是老外那个上帝。他的本意大多数中国人反倒不清楚了。


这个“上帝”,也单称“帝”,也叫“太一”,也叫“昊天上帝”。总之都是一个意思。玉帝呢,他在南北朝时期,还只是一个地位不高的神。但是随着历代统治者的追捧,文人的描写,玉帝地位就一路飙升上来了。宋朝的时候,玉帝在民间开始与“昊天上帝”合体了。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上帝”也好,“昊天上帝”也好,更像是一个职位的名字,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神的名字,它描述的是一种功能。比如我们称“市长”,既可以指代某一位姓张姓李的具体的官员,也可以指代这个职务。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个故事,说天翁(就是天公)原来姓刘,下界有个叫张坚的人,有一只会说话的白雀,可以给他预报吉凶。刘天翁想方设法要害他,都被张坚避过去了。刘天翁就亲自下界,张坚故意设宴款待,席间偷了刘天翁的车,乘白龙上了天,夺了宝座,把天宫的门都关了。刘天翁赶紧乘剩下的龙追他,发现到了天宫进不去了。只好徘徊下界,到处生灾。张坚就封他为泰山太守,这才息事宁人。这也就是玉帝为何姓张的一个传说。民间故事中,阎王、城隍都是一个职务,是可以不停地换人的。玉帝成为“上帝”,只不过顺应了民意而已。


另外多说两个问题:


第一,一个写小说的作者有没有水平,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给作品里的人物编的名字,编情节因为可以修修补补,或许还看不出来,编名字,就两三个字,还得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这是断断乎无可假借的。我们看金大侠编的名字,郭靖、杨康,寓意靖康之耻;杨过字改之(宋词人刘过字改之);程灵素,取自《灵枢》、《素问》又居然是个女孩名字而不留痕迹。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里编的上古人物的名字:小穷奇、女隗、小丙君……这就是水平。你再看那些网络写手给笔下的古人编的名字,女主就叫什么若萱,男主就叫什么李剑、贫道还见过给战国时期的荆轲女朋友起名叫“玲儿”的。这就low到爆了。


第二,如来见到孙悟空时,对他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这也是一个很莫名的数字。根据佛典《俱舍论》、《大毗婆沙论》,每一小劫为一千六百八十万年;道教以一万八百年为一小劫。这里一劫作“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数目,是宋代大儒邵雍“一元”的年数。邵雍认为,一元之内,宇宙经历了一次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这里似乎是作者贯通儒、释、道三教的一种故意。


太上老君


刚才说玉帝名字带有一种民间的味道,太上老君的住处也是这种味道的。


太上老君住兜率宫、离恨天,我们去《道藏》里翻遍了,也找不到这两个地方的。兜率宫倒还靠谱一点,但那是佛经里的:三十三天之上有兜率天,兜率天的宫殿分内外院,其中内院是候补佛所居净土,由弥勒菩萨主持,为修佛者向往之处。这里的兜率宫也只能指这里了。


离恨天呢?道教经典一般认为太上老君住在”三清境“,从来也没个“离恨天”的说法。在佛教的宇宙观里,世界中心为须弥山,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山顶四方各八天城,加上中央帝释所住的善见城(喜见城),共有三十三处,故称三十三天。如善法堂天、山峰天、喜见城天等,也并没有“离恨天”。这件事让钱锺书先生解释起来,也很为难,他在《管锥编·离骚经章句序》中认为,“离恨天”来历,可参见《大智度论·释萨陀波仑品》,称众香城有四娱乐园,其二名“离忧”,《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称南方经无数世界之后,有最后世界名“离一切忧”。这大概就是”离恨天“的来历。绕了三四个圈,总算是靠上边了。


“离忧”本来是“远离忧愁”,民间却以为“离忧”、“离恨”是“离愁别恨”的意思,所以元明戏剧中,常以“离恨”与“相思”并举,如《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八:“最高的离恨天堂,最低的相思地狱。”查应光《靳史》:“费长房缩不就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郑德辉《倩女离魂》:“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害了相思病最苦。”说句文词,这都是离别相思愁苦之极的具象比喻。我们现在不也说吗:“后悔药可没处买。”后悔药不过一种比喻,哪里真有一种药叫后悔药呢,古代神话里也没有啊!但居然网上就有卖的了。甚至某宝都将它设为敏感词,不让搜了。岂但这些,诸如脑残片、绝情丹都有实体的东西了。这就是民间娱乐的思维方式,我们真的不能按常规出牌的思路去理解。否则一认真你就输了。



其实这位太上老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像是一个“职位”。他是汉代人造的一个至高神。把“太上老君”派作周朝的思想家、写《道德经》的老子,大概也是在汉末硬拉上去的。话说张天师在山中修炼,忽然有五个神仙下降,第一个说:你好,我是你祖宗张良。第二个说:你好,我是王褒。第三个说:你好,我是太上高皇帝中黄真君。有意思的是第四个:你好,我是周朝的柱下史——这个自然就是老子了。第五个上来说:你好,我是“新出太上老君”。滴汗……“新出太上老君”是什么鬼?老鬼(ps,还真有这么一说)?贫道想起民国的相声“八德”:裕德隆、刘德智、周德山、马德禄……郭德纲。最后一个是新款德字辈的。


这个过程不是很长,太上老君和老子,大概因为都有个“老”字,就被拉到一起去了(这里用的是龚鹏程先生《道教新论》的说法)。


老君你好,老君再见……你和李馆长PK一下先……


那么,太上老君见了玉皇大帝,一个是太上道祖,一个是实权领袖,两位该如何分庭抗礼呢?


《西游记》里总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看86版西游记的处理。太上老君肯定不能站在文东武西任何一边的。也不可能向玉帝跪拜。于是86版西游安排的就是老君居中,鞠躬而不跪。其余天庭诸神全部跪拜。这也是无奈的安排了。不然的话,你是让太上老君和玉帝坐一起呢?还是让他骑在玉帝头上呢?孟子说:天下之达尊者,爵、齿(年龄)、德。这里就让一让爵位最高的吧。


在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里,有一个表述,使我们看得更加清楚:玉帝上朝的时候,“国师”太上老君率领百官朝贺。这是民间将太上老君和地上的“国师”(即侍奉皇帝的高级僧人或道士)对应了起来。我们总有一个概念:天上的神仙是按法力排的,谁法力高谁地位高,其实不是这样的。玉帝只是统治者,未必有多大的法力。


太上老君向玉帝施礼


那么实际上的道教是怎样处理的呢?在宋代的道教坛场上,是这样安排在一个平面上的: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坛场


这里,这部《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的作者宁全真明确说明了他的态度:“设三清,座前留数尺许,通人行。又设七御座。盖玉清为教门之尊,昊天为三界之尊,各居一列,各全其尊。”他把三清安排到主席台后面去了。直接面向观众的是玉帝。


他把三界之尊、教门之尊作了区分,不得不说这是很有政治智慧的安排。道教这个区分三界之尊和教门之尊的传统,到现在还非常强烈地保持着。


道教就像一个大公司


这里再解释一下,很多朋友,对道教有些误解。他们认为道教的神谱,就像今天的国务院一样整齐有序。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把天宫比作一个开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公司。我们想:这个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可能永远不变化的吗?这个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中层干部,可能永远是那个职位吗?就算他一直是那个职位,他可能永远受领导器重或者永远被嫌弃吗?这个公司就永远没有人退休,没有人跳槽,没有新员工加入吗?人间的公司不会的,天上的神仙组织也是一样的。


我国的道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当然历代都有道教大师在试图将这些神仙整理清楚,各自归位。但是架不住道教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不停地有新生力量加入进来。比如民间土生土长的一些教派、信仰;以及民间的各种俗神。只要闹出一定的动静,有了灵验的事迹,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就会进入道教的神谱,给他一个地位。我们看,这就是道教的智慧。


另外,过去还有一套国家祀典,比如五岳四海、山川风雨之神,这些往往也交给道教去经营。总之,道教是个筐,什么神基本都可以往里装。佛教的菩萨、罗汉,也一样被吸纳到道教中来。


其实任何宗教,只要进入了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佛教,二十四诸天里有紫微大帝。昆明筇竹寺里有一尊“耶稣罗汉”。这是把基督教的信仰都给借来了!


拿棍的那位是耶稣罗汉


贫道认为,我们读古书,如果思维方式不和古人在一个频道上。那无论古人说什么,我们都会觉得奇怪,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今天大多数青年人,接受的所谓“宗教”概念,基本上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西方人——怎么说呢,脑子比我们死性,特别强调宗教之间的分野,特别的非黑即白,所以一不如意就会打架。但是我们东方人的心态并不这样。据说有人去越南,看到当地人一烧香就是四柱,分别烧给玉帝、佛祖、上帝和圣女贞德。问他们:这能灵吗?答曰:管他呢,总有一个灵的吧!


孙悟空的名单


我们再从孙悟空回答日值功曹的一段话,好好品味一下《西游记》里的神仙。这是平顶山莲花洞那一回,日值功曹给孙悟空送信。孙悟空很自信地说,我有本事,把妖怪递解发配,那么怎样解配呢?他列了一串名单:


  • 若是天魔,解与玉帝;若是土魔,解与土府。西方的归佛,东方的归圣。北方的解与真武,南方的解与火德。是蛟精解与海主,是鬼祟解与阎王,各有地头方向。我老孙到处里人熟,发一张批文,把他连夜解着飞跑。


佛,当然是佛教的教主;阎王,也源于佛教。玉帝、真武、圣(指东华帝君),这都是比较纯正的道教神。土府,就是土地神,和阎王不一样,是从上古的“社”来的,是民间的信仰,比道教神早得很。海主,有两种可能,若是海神,则属于国家祀典。若是龙王,就是从佛经来的,但是民间小河小沟的各种龙王,又是从佛教转行到了民间俗神了。


这一段,只出现了八个神,竟然就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分类,像“海主”这样的神,下面又分三四种小类。可以看出孙悟空脑子里的诸神势力范围——其实就是老百姓心中的诸神势力范围,是何等的庞杂混乱了!



觉得好玩,就用您的洪荒之力转发一下吧!



用一生时间读书,并直播这个过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此公号

作者简介:李天飞,中华书局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中华书局《西游记》校注作者,100期《李天飞讲西游》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