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五四运动的那帮人到今天做自媒体……

2017-05-04 李天飞 李天飞

前几天,徐晓冬和雷公太极约了一场架,徐晓冬把雷公揍得满地找牙。

且不论动机如何,这是一场成功的营销,徐晓冬火了。



然后,成功引发社会上对传统武术的思考,各路公号纷纷发声,连我这个屁大点的小号都发了两篇。

在此之前,谁会去关注传统武术是个什么玩意?

而这种套路,早在1918年就有人玩过了。

这帮人要是到100年后来玩自媒体,就没我们什么事了。



1918年,市面上有一个小杂志,叫《新青年》。

那个时候,办报刊的氛围比较宽松,很像现在人人都能办微信公号。

《新青年》放现在,就是一个陈独秀搞的微信公号。

比如可以这样:

今天历史课本上天天说《新青年》如何牛逼,其实它最开始办的时候,粉丝很少很少。

少到什么程度呢?每期只印1000本。

而按当时的行情,最少卖2000本才算收回成本!

就1000个粉,根本就没人关注,没人转发。

更没开流量主,没开通打赏,没人戳下面的广告。

所以,两期之后,弄得差点停刊。

如果学过《呐喊自序》的应该记得鲁迅先生这段话:

  • 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

如何完成小号的逆袭呢?

那时候没有广点通,也没有首页广告带流量,更没有小程序涨粉神器。

《新青年》的这些人,想出一个绝妙的营销方法:

约  架!

他们请了两位拳师,一个人叫钱玄同,一个人叫刘半农。

约架的武馆,就在《新青年》杂志。

钱玄同用了个“网名”,叫王敬轩,自称是一个读者,写了一封信给《新青年》。骂《新青年》排斥孔子,败坏纲常,骂文学革命不是东西。

然后刘半农代表《新青年》出来撕逼,把这个“王敬轩”骂了个狗血淋头。

刘半农的文章里面有好多话,今天看了都特搞笑,比如:

  • 哼!这一节要用严厉面目教训你了!

简直就是徐晓冬按在地上狂虐雷公太极的内心独白!


甚至还有些话,干脆就是给雷公太极的,拿走不谢:

  • 竟有那种谬人,打破了运动强身的精理,把道家采补书中所用的“丹田”、“泥丸宫”种种屁话,著书行世,到处演说。照此看来,恐怕再过几年,定有聘请拳匪中大师兄、二师兄做体育教习的学堂。

所有人都看热闹不嫌事大,看撕逼不嫌劈叉。《新青年》这边撕得一手好逼,如何不围观?

于是,引战话题制造成功,“新旧之学”的争论迅速升温。

《新青年》一下子火了,圈粉无数!

而且,后续的故事,和今天发生的一模一样。



这场“双簧戏”是一副王炸,炸出了一堆搞“旧学”的人和《新青年》约架。

就像今天崆峒派、武当派、少林派、陈家沟……各大高手纷纷向徐晓冬下战书一样。

其中也不是没有高手,比如一个叫林纾字琴南的人。

林纾其实并不能完全算旧派人物,他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比如《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文坛泰斗。

林纾之所以应战,估计是因为刘半农捎带着骂了他。

然而林纾并没有真的跑去打架,而是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发了两篇小说《荆生》和《妖梦》。

《荆生》意淫一个大汉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揍了一顿。

揍还不能解气,《妖梦》又意淫一个阿修罗王,吃了蔡元培,拉出一坨山一样高的便便。

这两篇文章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来陈家沟打不死你”!

然后林纾还给蔡元培写了一封《致蔡鹤卿太史书》,痛心疾首,说孔孟不能反,古文不可废。当时的蔡元培是北大校长。

然而,《新青年》只怕林纾不撕逼。

林纾的撕逼,反而使《新青年》获得了新一轮的圈粉。大家更要买来看看这本杂志写的都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位文坛前辈泰斗都要出手开撕。

关键是,林纾当时已经67岁了,撕不动了。

结局是:鲁迅等人把这位林老爷子一顿吊打。

拳怕少壮,撕逼也一样。越老越厉害,那是太极拳。

所以,假如哪天金庸老先生发文骂我,我就火了。

事实上,我是通过有人撕逼咪蒙,才知道的咪蒙,才去关注了她的公号。

这件事越闹越大,连教育部都差点卷进去。因为一些保守的人认为,容留陈独秀、钱玄同、胡适这样的人在纯洁的人民教师队伍中,简直就是教育部的严重失职。

所以我预测,如果徐晓冬继续跳着脚叫骂传统武术,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真的和他约架,但一定会有人给国家体育总局或中国武术协会之类的机构写信。



今天微博微信,粉丝的转赞评是不是积极,也是火不火的重要标志。

其实,今天微信的评论区,就相当于过去报刊的《读者来信》专栏。刊登读者的来信,相当于我给诸位的评论加入精选,也叫“上墙”。

但一般办报纸的,对这个专栏很不在意,顶多是放几个挑错别字的来信出来,做做姿态。

但《新青年》可不是,它后面的读者来信,每期都要到20多页!

按现在说法,评论区比正文好看!

甚至胡适刚看到《新青年》的时候,都吓了一跳:读者互动这么充分!可见这刊物多火!

他在日记里写道:“大可为此报能引起国人之思想兴趣之证也”。

大伙一看,嚯!这么热闹,不看《新青年》说明你out了。

有些读者来信,还被编辑部整理一下,当做正文发出来。这就像咪蒙天天在她公号里征集材料。

其实,刚回国的胡适被忽悠了。

开始的时候里面有多少真的读者来信,多少《新青年》的小号或穿马甲,大概只有陈独秀他们知道。

因为70多年后,有个叫俞敏洪的学会了这一招。他办英语辅导班,支个摊子,却没人报名,他就在报名表的前半部分,自己编了许多名字添上。

来的人一看,这么多人报名了呀,我也报一个吧。

你可以叫弄虚作假,但做媒体的叫合理引导。



今天是五四。《新青年》创立102年,五四运动98周年。

我们小时候的历史课本上,五四精神是这样的:

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blablabla……



其实,通过刚才的八卦可以看到:

五四的那些人,既不是教科书上说的圣斗士,也不是民间骂的妄图打倒孔孟的蠢坏缺。

他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是一群公号狗,在心心念念想火的同时,传达着自己价值观。

当时除了新青年公号之外,还有每周评论、晨报、国民、新潮……甚至北大一个班级的三拨人,就办出三个刊物来。

公号狗们,有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章士钊、沈尹默、李大钊……

当然,还有天天推文的《湘江评论》的毛泽东。

这就是100年前自媒体江湖的格局。

今天的自媒体江湖,最火的是罗胖、咪蒙、凤姐、吴晓波、黄生……已经有人把他们比作金庸五绝。

比起《新青年》最高的销量一万五千份,这些大号每一篇文章,都有上百万的阅读。

从技术和传播力上说,今天的公号狗,比起100年前的公号狗,甩了不知几百条街。

然而,五四时期的公号狗们,把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彻底炒热,让人们再也回不去那个古老的时代。

那么,100年后的这些人物,能带给我们什么新的花样呢?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一期写了一篇发刊词(准确说是《青年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他为新时代的青年提出了六条特征:

  1.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2.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3.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4.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5.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6.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这是100年前的希望!

100年的峥嵘岁月,100年的风云变幻,经过无数前辈的启蒙和努力,我们欣慰地看到,今天的很多青年,已经非常符合这六条特征了!

对不起,我说的是后边的红字!


谨以此文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暨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


贫道的《李天飞大话西游》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FM上线了!

  • 全部节目共100期,一周两更!

  • 定价99元!

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内,贫道可以为您慢慢解读靠谱的《西游记》!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音频专辑



觉得好玩就使劲转发一下吧



用一生时间读书,并直播这个过程

长按二维码,关注此公号


都是公号狗容易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