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社區幹事日接逾60家庭求助,公務員能支援下嗎?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過去的三天時間裏更是新增了近8萬人染疫→《3天確診近8萬宗!中央再派「猛將」來港支援!


眾所周知,連日新增確診五位數,抗疫進入持久戰,公營醫療系統飽和,隔離設施亟待增加,市民手停口停,抗疫前線人員也是疲憊不堪⋯⋯


明愛醫院床位爆滿。(大公文匯記者攝)


幸而,在中央關懷、內地支援之下,香港的抗疫工作才有了些許曙光。


大文記者陸續訪問了社區幹事、醫護、義工等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面對疫情,他們百感交集,疲憊卻又充滿鬥志。


這是來自他們的心聲……


01

社區幹事一天收逾60家庭的求助


疫情來得快,來得急,家中一人中招,幾乎全家難逃,因此不少居民家中的藥物、快速檢測包等防疫物資儲備很快用完……


其中,藥品最為緊缺,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退燒藥、兒童退熱貼等,偏偏這些又是市民最急需的。


退燒藥和必理痛缺貨。(大公文匯記者攝)


「我們不斷收到市民求助,一天可以收到超過60個家庭的求助,每個家庭平均3到4個人,我們收到的捐贈物資,遠遠不夠。」在沙田徑口區服務的新民黨社區發展主任張柏源,談及現在社區防疫物資的情況,焦急又無奈。


張柏源說,提供給居民的防疫物資,大部分來自慈善團體或企業的捐贈,目前共取得兩批,但都在很短時間內就分發完畢。



雖然他自己所服務的社區並非疫情重災區,但近期接到的求助信息也井噴式增加。


張柏源指出,很多通過強制檢測或自我快速檢測確診的居民求助無門,「有市民說,政府的熱線打600次才有人聽,或者接通了嘟嘟兩聲就說線路繁忙,根本沒用。」


在缺乏政府支援的情況下,建設力量的社區工作者,成為確診居民們的「救命稻草」——


張柏源團隊為社區中不少居民送上了應急物資。(受訪者供圖)


「僥倖地說,現在我們未確診,還能繼續做,繼續盡我們的力量去幫助他們。」張柏源說,「但我們社區工作者也想問一句,拿政府工資,出政府薪金的公務人員、公僕,他們為何可以居家工作,不去前線抗疫呢?」


02

希望公務員能配合社區配送物資…


目前,社區服務處的義工團隊大部分是退休人士,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義工們面臨的壓力也不少。


不少大廈保安等防疫一線人員也缺乏防疫物資,社區服務處亦送上應急。(受訪者供圖)


「很多人家中都有老有少,但是現在大家都沒有退縮,都衝在前線。」張柏源說,為降低感染風險,義工們除了每天做快速測試外,亦會格外注重做好清潔消毒,同時上門派發物資的也會選擇完成三針接種的人。


「但是人手極度不夠,我們很希望政府能有公務員配合我們社區去配送物資。」張柏源說。


張柏源說,除了無法從政府處取得抗疫的人力、物資支援外,就連政策信息發放,也讓大家一頭霧水。


社區工作者面對疫情沒有退縮,努力為居民服務。(受訪者供圖)


家人陸續感染,隔離日期怎樣計算?沒有被認可的初步確診,怎麼取病假紙跟公司交代⋯⋯社區每天收到好多居民打來電話尋求各種支援……


張柏源認為,「政府現在需要一個系統性的規章或指引,讓市民知道面對不同情況究竟應該怎麼做。需要一個官方統一發布政策信息的途徑,能抵達每一個執行層面,告訴我們這些直面基層市民的人,怎樣能更好地幫助市民。」


無獨有偶,醫管局也存在指引不清、沒有統籌好物資等問題。


03

公立醫院N95都唔准用?


目前,因為疫情嚴峻,前線醫護疲於奔命,迄今累計至少有3,160名醫管局員工確診。


迄今累計至少有3,160名醫管局員工確診。(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有前線員工向大文記者反映,醫護染疫與防疫裝備不足有關。


還有普通病房醫護爆料:「管理層一直唔畀N95口罩我哋用,話按裝備指引普通病房唔需要用,但現在什麼病房都有病人及醫護確診,直到最近我哋病房一再有病人醫護確診才准用N95,但傳播鏈在病房落地生根。」


有醫護在員工通訊群組反映物資缺乏↑


話說,香港有「醫療物資荒」嗎?


翻查資料,中央政府過去已源源不絕把各種醫療物資運抵香港,醫管局亦表示物資夠用6個月。


早前,貨車將國藥控股廣州有限公司應急物資運到專家組下榻酒店門外卸下。(大公文匯記者攝)

既然醫管局稱物資充足,為何前線仍叫苦連天?

專家指出,主要因為醫管局執意遵循既有裝備指引,分配失衡、統籌不力,才出現部分醫護沒有足夠防疫裝備。

醫護個人防護裝備指引↑


這場疫戰,醫護就是戰士,絕不能讓他們「赤手空拳」上陣作戰。專家表示,醫管局分配物資時,也應該靈活處理,因為「保護了醫護,就相當於保護了病人免受感染。」

04

他們仍會盡力幫助市民…


每天在抗疫一線奔波,醫護人員、社區幹事、義工中的每個人都會擔心自己有可能染疫。


義工們每天在抗疫一線奔波。(大公文匯資料圖)


但正如張柏源說的,「居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都要站出來。」


「因為平時他們好支持我們的工作,在這一刻,我們更加不可以放棄他們,更加要去保護他們,從物資或心理輔導方面提供支援,起碼令他們安心,令他們覺得沒有被人拋棄,有人繼續關心支援他們。」張柏源說。


張柏源說,市民們都很體諒打緊仗的醫護人員,大家亦都希望可以通過各類手段綜合應用,如中醫、中成藥等,來緩解目前求醫難的問題,「政府需要統籌,而不是各個部門各自為政。」


普普通通的香港市民自願做義工。(大公文匯資料圖)


最後,張柏源對當區居民及全港市民說了這樣一段話↓


「無論這疫情多麼困難,我們這些建設力量的朋友,依然在抗疫第一線。即使我們裝備簡陋、物資微薄,只要你找到我們,我們都會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各位香港市民。希望大家不要灰心,別失望,我們的中央政府亦在全力支持我們抗疫,全力支持香港,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可以打敗這次疫情。


是啊~相信在國家的支援、全港的努力下,香港一定會戰勝疫情的。




本文資料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在香港,親歷「中國速度」!
香港3月放暑假!原來是13歲學生建議的
香港全民派發1萬元消費券!這些人又要哭了……
初確近萬宗!鍾南山為香港抗疫打氣支招!

點個「贊」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