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別大意!兒童不幸中招,這些家長必須得知道!

港青快線 港青快线 2022-06-08


香港第五波疫情感染人數屢破新高,大量兒童染疫。


截至2月底,共1939名17歲或以下青少年及兒童入院,49人(2.6%)須入住深切治療部,2歲或以下幼童更達3.84%。




兒童中招頻,家長痛在心!


疫情下,孩子不幸中招,家長真的是焦慮萬分……


有位趙先生接受大文記者訪問時表示,2月27日自己兒子開始發燒,晚上睡覺時做噩夢,語無倫次,妻子撥打999聯絡救護車,結果卻是線路繁忙,需要輪候。「那時老婆很慌張,已經準備收拾東西,前往醫院,隨後兒子醒來,定下神後才恢復正常。」


每日有大量病人在輪候診治。(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他表示,一家人整晚都沒好好睡覺,調了鬧鐘每隔2小時起來照看孩子一次。趙先生從2月27日至今,一家4口都在家中自我隔離,自己服食藥物,兒子至今仍有些發燒和咳嗽,一家人也只剩下女兒沒有染疫。


這波疫情中,像趙先生一樣因為孩子操碎心的家長有不少。若孩子突然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家長更是擔心得無所適從……


早前有大廈圍封,小童在接受檢測。(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為什麼這波疫情中兒童這麼容易染疫?


據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表示,11歲以下的兒童氣管較窄,當中幼童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而過去兩年長期戴口罩,幼童沒什麼機會接觸到其他類型的冠狀病毒,導致他們在此波疫情中首當其衝。


過去兩年,小朋友長期戴口罩。(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而綜合現時科學文獻顯示,Omicron變異病毒株對年輕患者影響更大,死亡個案也涉及到了兒童及青少年群組。


如若兒童或青少年確診感染Omicron病毒,家長及照顧者該如何照顧他們呢?



大文記者結合疫情下很多家長面臨的困惑,整合了一眾兒科專家的意見,希望能拆解家長及照顧者心中的疑難——


1

小朋友可以做快速檢測嗎?


若家長懷疑小朋友染病,養和醫院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表示,可以替小朋友們進行快速測試。


專家指,可以替小朋友們進行快速測試。(大公文匯資料圖片)


取樣前要注意先清走鼻垢,然後將採樣棒輕力以垂直向下的方式放入鼻腔,轉一圈後取出即可。放入採樣棒時切忌用力向上「撩」,會有機會碰到小朋友鼻骨致疼痛。


2

如何照顧染疫的小朋友?


家庭醫生符迪表示,家長及照顧者需記錄病童開始出現病徵的日期和時間;還要留意病童的體温,如果懷疑發燒,每天隔四小時以耳探式溫度計幫病童量度體温,並記錄其體溫。


此外,還需注意病童的進食量,以及大、小便分量及次數;並每天觀察及記錄患者有沒有增加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涕、喉嚨痛、嘔吐情況等。


家長照顧小朋友。(網絡圖片)


最重要是,要觀察病童有沒有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例如面色變蒼白、嘴唇發紫、呼吸急促等,若有惡化要即時送往急症室。


3

何時要求醫?獅吼喘聲等嚴重情況點算?


吳國強醫生強調,大部分兒童確診後情況輕微及穩定,通常於三數天內會好轉,若蜂湧入院或會加重醫療系統負擔,有需要或疑問可透過遙距診症向醫生求助。


不過,如果孩子持續出現超過39℃的高燒,以及有嘔吐、呼吸困難或發出如獅吼的喘聲、眼紅、嘴紫、腹痛肚痾等發炎症狀,就要盡早求醫。


小朋友染疫後情況持續惡化,要即時送往公院急症室。(大公文匯記者攝)


而家長在等候救護車期間,仍要留意兒童症狀是否有變化。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建議,家長可將兒童的頭放側,讓分泌物流出,避免兒童被分泌物嗆着。並應留意病童心跳及呼吸頻率,以監察病情有否惡化。


至於怎麼監察孩子病情有無惡化?


關日華指出,家長可將手放在兒童的拇指以下約2個手指位,柔力計算對方脈搏,或可將手放在兒童的心口,計算心跳;另亦須由側面觀察兒童的呼吸次數,以上方法數15秒後乘4、計算兒童1分鐘的心跳及呼吸頻率,留意是否出現過高或過低問題。


4

孩子發燒代表病情嚴重?應該用退燒藥?


符迪醫生表示,發燒是身體的一種免疫反應,透過提高體溫減慢病毒增生,幫助身體對抗疾病,只是高熱可能會引起不適,影響睡眠和食慾。


這時可讓孩子適量服用常用及很安全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每次劑量是每公斤體重15毫克,每日不多於4次,若用藥過量會影響肝臟。


除了用退燒藥,家長亦可以用溫水為孩子抹身體幫助散熱。


小朋友發燒。(網絡圖片)


5

持續高燒應用更強藥效的藥物嗎?


孩子持續高燒不退時,吳國強醫生表示,不該用更多或更強勁的藥物退燒。


例如非類固醇類藥物布洛芬 (Ibuprofen)及雙氯芬酸(Diclofenac)等,雖可快速退燒,但副作用相對較多,兒童不宜使用。


家長或照顧者應多加留意小朋友是否有其他問題,例如高燒可能是由腦炎或肺炎等併發症,甚至是炎症引發分子風暴令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器官所致,即使用藥成功退燒,但炎症未獲處理,亦會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6

孩子症狀輕微,照顧上有何要注意?


吳國強醫生指出,發燒容易引致缺水,家長要確保孩子飲用足夠的開水,宜較平日多10至20%,例如年幼的孩子要飲4至5杯開水,10歲兒童就要喝約10杯,維持每日小便6次左右。


維他命C及維他命D對抗病很重要。(網絡圖片)


同時,還要確保孩子吃得夠,胃口不佳可以選用液體營養液補充。此外,維他命C及維他命D對抗病很重要,前者可經由每日進食兩份水果攝取,後者則要透過進食深海魚或補充劑攝取。


7

小朋友得盡快打針!


現今形勢下,吳國強醫生鼓勵家長盡快安排孩子接種疫苗,尤其患有長期病者更應打針,兩種疫苗都可以接種。


專家鼓勵家長盡快安排孩子接種疫苗。(中新社資料圖片)


吳國強說,部分兒童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發燒等不適,但一般很快便會消退,並可能顯得較疲倦,宜多休息,不要做劇烈運動。若兒童已受感染,他建議可於康復3個月後接種疫苗。


至於兒童接種疫苗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可↓



此外,也有家長表示,市面上買不到治療退燒的必理痛等藥物——



染疫後藥物脫銷,如何「自救」?


面對必理痛等藥物脫銷的情況,家庭醫生張永德表示,退燒藥的主要成分是撲熱息痛,必理痛只是其中一個品牌。


必理痛等退燒藥脫銷。(大公文匯記者攝)


小朋友高燒可以用布洛芬(即ibuprofen),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在藥房都可以買到。若完全買不到任何藥物,病症出現時,市民需要先進行自我隔離、盡量休息及多喝水。


家長在照顧發燒的小童時,可用暖水打濕毛巾擦拭頭部及身體進行物理降溫,有需要時保持空氣流通以便更快散熱↓



說實在的,目前形勢下,醫療系統緊張,居家檢疫的每位市民學會「自救」真的很有用。此外,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盡快完成疫苗接種亦極為必要!


所以,為了家人的健康,為了給孩子多一層保障,還沒打針的家長和小朋友,還是盡快打針比較好~




本文資料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市民注意!連花清瘟膠囊要這樣服用……
抗疫緊要關頭,香港這群人的行動看哭所有人!
那個在香港興風作浪十幾年的過氣「政客」,帶着他的「假髮」連夜跑了!
全民強檢方案正在細化,現階段毋須做這些事…

點個「贊」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