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故宮展品搶先看!傳世孤本見過嗎?

點新聞 港青快线 2022-11-08

備受關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開幕,屆時將分階段展出914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外借藏品。展出具體有什麼內容呢?快來跟點新聞記者一起先睹為快↓↓





展出的故宮國寶都有啥?



精選展品

點擊圖片,放大仔細睇


LUO SHEN FU TU洛神賦圖《洛神賦圖》(北宋摹本),(傳)顧愷之(345-406),展廳8。(西九文化區FB)
TONG YIN SHI NV TU SHAN ZI桐蔭仕女圖山子乾隆款桐蔭仕女圖山子 ,清乾隆 (1736–73年) ,展廳5。(西九文化區FB)
ZHU BI SHAN KUAN YIN CHA朱碧山款銀槎朱碧山款銀槎,元(1345年),展廳5。(西九文化區FB)
SHI ER MEI REN XING LE TU十二美人行樂圖之博古思幽十二美人行樂圖之博古思幽,清康熙或雍正(1709-1732),展廳1。(西九文化區FB)
TI HONG QI SHUI XIAN HUA WEN PAN剔紅漆水仙花紋盤剔紅漆水仙花紋盤,元(1279-1368),展廳5。(西九文化區FB)抵港一級文物展品還有(部分):





香港故宮表示,會有900多件文物珍品展出,令人目不暇給,以上只是冰山一角。這些文物在香港故宮的展期由一個月至超過一年不等。

來港的故宮文物種類齊全,涵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各大門類,有繪畫、法書、青銅器、陶瓷、金銀器、琺瑯、玉器、漆器、玻璃、璽印、織繡、首飾、雕塑、圖書典籍、古代建築等,時間跨度為五千年。

近千件故宮珍藏經已陸續抵港。(西九文化區FB)

據介紹,這批珍貴文物種類豐富、名作雲集,是故宮博物院自192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藏品出境外借。展品精選自故宮逾186萬件藏品,可謂千裏挑一,其中屬「國寶」級別的一級文物共166件,佔外借展品總數18%,絕大部分珍藏瑰寶更是首次在香港公開亮相。

內地與香港專家,一同為剛運抵的故宮借展文物進行點交和狀況檢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提供)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展廳介紹

開幕展將開放9大展廳:



博古思幽(《十二美人行樂圖》),清康熙或雍正年間(1709–1732)。(故宮博物院)

展廳一 紫禁萬象──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


紫禁城建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地理位置,昭示了它在政治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清代宮廷深刻影響着現今大眾對紫禁城的印象:它奠定了其建築今日的格局、結合滿漢文化、整理保存典籍古物、支持創新工藝,並與世界各地交流。此展覽透過一百多件故宮典藏,介紹清代的紫禁城。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郎世寧(1688–1766),清乾隆元年至三年(1736–1738)。(故宮博物院)

展廳二 紫禁一日——清代宮廷生活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君主與后妃的主要居所。清朝十位君主與二十多位皇后在此過着養尊處優、充實有序的生活,本展覽主要透過三百多件故宮珍藏的十八世紀精美文物,讓觀衆了解紫禁城內從清晨到夜晚的生活點滴,探索城內人員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世界。

孩形枕,曲陽定窯,北宋(960—1127)。(故宮博物院)



展廳三 凝土為器——故宮珍藏陶瓷
陶瓷除了廣泛作為民間日常用器外,亦用以展示統治者和貴族階層的地位和品味。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歷代陶瓷,主要繼承明、清兩朝的宮廷典藏,品類蔚然大觀。本展覽為香港首次大規模展示故宮陶瓷藏品——這一百五十多件重點展品既是各時代的精品,也是中國陶瓷史的縮影。

雍正帝朝服像(局部),約清乾隆十五年(1750)。(故宮博物院)




 展廳四 龍顏鳳姿——清代帝後肖像
清代皇室遵循傳統儒家文化,提倡孝道與祭拜祖先。宮廷人物肖像中即有一類專用於祭祀典儀,風格雍容華貴、莊嚴肅穆,記錄了皇室成員的面容、氣質,以及彰顯其身份地位的服飾。本展展出的幾代帝後之朝服像,代表清宮最高規格人物肖像的藝術成就,其樣式變遷、畫面元素的象徵意義,以及供奉建築與祭祀儀軌,均與宮廷歷史文化緊密聯繫。白描畫稿的陳列亦體現肖像畫的創作與修復過程。

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清乾隆年間(1736–1795)。(故宮博物院)




展廳五 器惟求新——古代工藝

對話當代設計


現代中文所用的「設計」一詞雖於十九世紀末才為人廣泛應用,但中國匠人構思及創作器物的傳統已可上溯至數千年前。這些古代設計蘊含對創新的執着、對物料的實驗精神,或是對用家體驗的考慮,與當代設計思潮契合。是次展覽精選故宮博物院一百餘件工藝瑰寶,以設計、製作及使用三個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展覽亦會與香港的優秀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望江南淨土詞(局部),(傳)趙孟頫(1254–1332)。(故宮博物院)






展覽六 同賞共樂——穿越香港收藏史
隨着香港在近代發展成爲繁榮的貿易城市,中國藝術品的收藏也變得非常活躍。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私人收藏逐漸傾向對外展示,有贈予公共博物館者,有設立私人博物館者,亦有不時籌辦本地及海外巡迴展覽者。這是首個回顧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覽,透過一百餘件展品,細述香港一個多世紀的中國藝術收藏活動,同時勾勒本地博物館發展的軌跡,並向一直為香港及海外觀眾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收藏家、學者、博物館工作者及其他各界有心人士致意。

封筆—墨池記 (未境之歷),張瀚謙。(故宮博物院)

展覽七 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
以嶄新手法演繹中國傳統文化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使命,是次展覽便是本館在這方面的探索。展覽將邀請六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以獨到的視角,從香港當下的角度重新詮釋和演繹故宮文化和收藏,發掘紅牆黃瓦之下豐富多樣的中國文化。

花籃圖,李嵩(活躍於1190—1230)。(故宮博物院)

展覽八 國之瑰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
故宮博物院典藏的中國書畫精品,大部分都是國之瑰寶。它們受重視的原因,除因其非凡的藝術成就,亦因其豐厚的鑒藏史。本展覽精心挑選三十件晉、唐、宋、元書畫,從藝術、文化、歷史等角度,探究它們千古流芳的原因。展覽共分三期,每期展出十件珍品,精彩可期。

乾隆帝盔甲乘馬圖,郎世寧(1688–1766),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故宮博物院)

展覽九 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
歷代馬文化藝術均有優秀作品,本展覽展示一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與羅浮宮的文物,包括繪畫、雕塑、陶瓷等。在近距離欣賞各種珍品的同時,可以認識馬在歷史、藝術、軍事、政治上扮演的角色及蘊含的文化意義。

國寶難得來港展出,對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表示:「故宮代表着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頂峰,當中的文物蘊藏了中華民族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我們衷心感謝中央政府,包括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等多個單位,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支持,讓914件故宮博物院的稀世奇珍出宮,在香港故宮展出。」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也說:「每件展出的故宮文物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展現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怎麼樣,你是否想要立刻前往香港故宮一睹為快呢,點新聞記者已經等不及到開幕的那天了!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位置及交通


· 巴士或小巴

以下巴士和小巴路線經過博物館步行範圍,詳情請參閱相關營運商的網站。


· 博物館道

每日:綠色專線小巴26、74或74S

每日:296D

星期五、周末及公眾假期:綠色專線小巴77M、26D或74D


· 柯士甸道西

215X、261B或281A


· 雅翔道

8、11、280X或203E


· 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

904、905、914、930、930x、934、936、948、960、P960、961、962B、962X、967、968、969、970、971、973、978、A10、A12、A17、E11A或 E11B


· 港鐵

乘坐港鐵東涌綫或機場快綫到九龍站E出口,沿雅翔道步行至行人天橋。橫過天橋後,即可進入西九文化區及博物館。您亦可以在九龍站E出口轉乘綠色專線小巴26、74、74S或74D直達博物館。


· 水上的士

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每日下午兩班由中環九號碼頭開出,前往西九文化區(臨時上落設施位於油麻地避風塘二號梯台)。


· 的士/駕車

你可告訴司機由雅翔道和柯士甸道的迴旋處進入博物館道,駛過第一個交通燈的交匯處,繼續往前直至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現在你的左方。博物館地下低層的入口處有指定的上落客區。

你也可以向司機展示博物館的地址: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 時租泊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停車場設有少量時租車位,您可以從博物館道8號的博物館上落客區沿車道進入停車場。您也可以使用M+大樓旁(F區)停車場及藝術公園(E區)的停車場。


註:西九文化區不設路邊停車位。




本文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


往期 · 推介




「中央對你充分肯定,也充分信任」
劉德華張學友等群星獻唱的這首歌,今天刷屏了!
今年香港公務員有望加薪?普通話過關嗎?
大灣區錦囊·資訊|一圖帶你看港人在大灣區申領駕照攻略!

點個「讚」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