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贺岁电影百花齐放 香港缘何片叶不沾?
内地贺岁档电影在经历了多年良莠不齐的表现后,在2023年农历春节,票房基本盘迎来了「开门红」。科幻片《流浪地球2》,张艺谋导演的悬疑片《满江红》,谍战片《无名》,国产动漫《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等等,都是叫座又叫好。据预测,整个春节票房有望突破创纪录的90亿元人民币。《流浪地球2》更已卖埠到世界各地,甚至远至非洲。
无独有偶,新春期间入戏院欣赏贺岁片也是港人除拜年以外的必然活动,一套套经典贺岁港产片,更成为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不过今个农历新年,可供选择的港产片很少。而奇怪的是,所有卖座的内地电影,没有一部在香港上映。点新闻综合行情讯息,带您分析内地贺岁电影未在香港上映的几种说法。
说法一:内地发行商认为香港市场太小?
一个说法是,香港电影市场太小,电影发行商看不入眼。以《流浪地球2》为例,出口全球逾百个市场,包括非洲,但香港不在其列。
但反观美国片商,尤其是荷里活大片也看重香港市场,不少美国电影为增加吸引力,还特别加入香港元素,所以说,香港电影市场规模也许并不是妨碍内地电影进入香港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近年来,内地电影跳过香港,转战欧美等海外市场的现象,或许和内地电影肩负扩大文化影响力的使命有关,经过多年在海外的打拼,如今管道已比较畅通,到海外发行还能获得政策扶持。
说法二:内地电影历史票房不如欧美大片?
有业内人士提到,香港电影发行商不引进内地电影,主要原因是内地电影过往在香港票房成绩整体不够亮眼。香港影院经营商成本较重,可以说是发行方从经济效益角度做出的商业选择。而荷里活大片因有票房保证,都会得到院商的优先排期。
说法三:本港电影圈盛行票房保护主义?
有说法指,香港影圈担心内地电影来了之后,会分走票房,导致本地筹拍的电影赚不回成本,因此本地院线十分团结。在黄金档期如圣诞档、贺岁档,若发现内地有潜质的电影,会选择延迟在第二、第三档上映。
说法四:香港院线资源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香港的农历新年、圣诞节等黄金档期被美国片霸占;还会有两三部香港本土贺岁电影。发行商和电影院在商言商,在十分有限的院线资源下,都会拣有票房保证的电影上映,不会特别为港产片或国产片去预留档期。
说法五:内地电影存在文化阻碍?
相对在内地电影市场的如日中天,国产片在香港票房的表现素来相对疲弱,有业内人士认为,文化差异是其中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譬如偏向北方口味的搞笑片,香港观众就很难看得明白。
内地电影不对香港观众的胃口吗?在过去,这也许是事实。但时代在变,观众在变,如今香港有内地背景、说普通话的人不在少数,加之内地电影在剧本、制作等方面突飞猛进,港人不爱看内地电影的说法有些过时和以偏概全。举例来说,《流浪地球》第一部数年前在香港上演时,票房不俗;去年引入的《长津湖》,票房更突破千万,令人刮目相看。
更何况,今次内地贺岁档的多部电影,其拍摄元素和香港息息相关。《流浪地球2》由港星刘德华参演,向已故香港艺人吴孟达致敬;谍战片《无名》则有梁朝伟参演。
说法六:内地电影存在意识形态阻碍?
内地对于电影的开拍和放映的审查的确较为严格。通常剧本需先呈送国家相关部门备案审批,获得其发出的拍摄许可证后,才能开拍电影。影片完成后,须再送广电总局审查,拿到龙标(「公映许可证」以及电审字号)后,再看档期确定上映时间。
但即便流程上稍显繁琐,内地电影也可在香港有规律及有部署地安排上演。所以话说回来,内地电影究竟该不该争取在香港上映呢?
从微观上来说,香港影迷们在社交网络上普遍支持内地电影在香港上映。近年,香港电视台引入的国产剧一再引起收市旋风,足见内地影视在香港有市场、有口碑、有号召力。
从宏观上来看,本港电影市场虽然小,却是一个重要的输出窗口。外语片商把大片在香港作首播,就是看重香港在东南亚所能起到的推广作用。 1995年,内地导演姜文执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香港上演赢得口碑,及后更取得多个国际奖项。
香港本身具有十分突出的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这是香港价值之所在。香港院线规模不大,每一个重要的「档期」都十分宝贵,因此在支持保护好香港的本地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应积极研究,如何吸纳包括内地在内的更多其他地区的优秀电影来港上映。毕竟,向世界说好中国故事,没有任何一个管道比电影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