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墨雨新村民(上):最新「润」来村里的年轻人靠什么养活自己?
早上去村学参加圆桌沙龙,中午顺道儿去邻居家当饭搭子,下午智力劳动(非常擅长)或体力劳动(不一定擅长),晚上玩玩音乐烤烤面包跳跳舞。偶尔来杯咖啡,不定时养蜂爬树,经常下地干活。
这可能是某个大墨雨新村民的一天。
媒体人、设计师、树艺师、木匠、动画师、手艺人、占卜师……近年润到大墨雨的年轻人,种的菜可能和他们的脑洞一样多,精神文化生活可能和他们的fancy house受到了同等关注。
近年大火的丽日咖啡 航拍
绝对昆明 摄于2020年
他们为什么来到大墨雨?
也问,他们为什么离不开大墨雨。
他们如何挣脱都市的樊笼,把生活还给生活?
也问,他们在大墨雨的生活以什么为继。
他们在大墨雨获得了什么?
也问,定居大墨雨的门槛是什么。
阅读自然节
手鼓音乐在广场热闹进行中
他说,这15年是一种「自救」。避免被卷入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消耗的旋涡,也免于变成笼子里等待投喂的仓鼠。
2015年,家园计划进入了「行动纲领第二步」,社群的锻造:将此行动方式推行到多个家庭单位,进一步再组成家庭生活共同体。
于是他离开了崂山,寻找他的「共识社区」。他一开始抵达了福州,然而因为一些原因,福州无缘培塑起他理想中的实验田。
于是他找到了大墨雨。
他在这里奉行自己的圭臬,也极力传播扩散着关于独立思考、永续生活等信条。他写的那本《独立之道》放在邻居家的厕所里。他却高兴地说,厕所读物证明利用率很高。
他和爱人Alex(作为播客主的笔名为Alexwood)的家和名噪一时的丽日咖啡几步之隔。从朋友那儿「过继」来的三层小楼经改造,现在一楼是起居室和厨房,二楼是综合工作室,三楼私用。
二人的工作室似切割似圆融,绝对自由相对占有。
Alex是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性别类播客栏目「别任性」的播主。此前她在国外生活过15年,2017年回国后从事自媒文化传播。
从国外回到国内,又从一线城市的压缩下出逃、再度回到类似国外的乡野之地,选择大墨雨的原因之一,是这里「阴性居民」很多,LGBTQ+社群「彩虹宝宝」也在这里扎根。
一进一退,和伴侣一起选择大墨雨,对安于野生的冠华来说是一种自立维度上的「下降」。如今更多着眼于将过去的沟通和技能经验,用于深化新村民的互助网络。
Alex午间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工作性质原因,她可以不受空间和坐班的规约,游动而为。
她在多层次的邻居和多样的生物环境中,学习着重新找回肉体和空间的关系,学习和其他生物共享空间。都以为她的工作强度相较北京变弱了,事实并非如此。
——活下去本身就需要强大的劳动。
她需要录制播客持续产出、做活动策划,也有其他开源之道。同期还要节制欲求,才是生活有可能富足的基本操作。
Alex来村后充分感受到邻里交换的便利与价值,例如菜是邻居送的,头发也是邻居给剪的。同时她会不时组织新村民间的分享活动、圆桌论坛、文化沙龙等,还会与冠华一起,每周去给村里的小朋友上一次音乐课。
技能交换,侧面映射了在大墨雨活下去的某种门槛。
我问Alex和冠华,回归乡村这种当下的热门生活方式是否存在某种「特权」。
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特权更多体现在教育背景和认知经验上:大墨雨新村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较高,生活阈值也高。钱不够的话,你就得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或动手能力生存下来。
大墨雨很兼容,村民有100种样子。而对于知识密集型个体来说,或许
创造力和审美力才是「特权」本身。
河子的家算是村里的「豪宅」。他用砖瓦废石搭出漂亮的流线型围墙,推门而入,闯入眼帘的是三向合抱的庭院,木台上置懒人沙发,狗狗可以和人一起卧坐其上晒太阳。
后院的两个池塘处理废水、收集雨水,也为小院创造了相对湿润的微气候,尽可能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对水的重复利用。种植了山楂、花红、桑树,养殖了一只会护妻的火鸡和几只生蛋的母鸡大鹅。
河子家养禽不做食用,但无痛实现了有机散养鸡鸡蛋自由。有天夜里,黄鼠狼潜入偷吃了一只鸡,此后入夜,狗子就被派来值班。
河子是持有英国树木工作技能认证的树艺师,攀树训练用的绳索就悬挂在客厅的房梁上。
家里内饰自然而拙朴,软装水准在线。原来他的爱人是室内设计师,来自重庆。他们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多年。
她给我倒了一盏密蒙花茶,黄金色泽。这是大墨雨的特产花种。
河子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在外企工作了十多年。久居都市的束缚感让他萌生了回到农村生活的念头,于是说服妻子和自己一起,寻找居住在农村的可能性。
从想象到实现,他们用了7年。与此同时他们在学习朴门永续以及进行其他知识储备。在全国考察了成都、景德镇等地后,「离城市够近也够远」的大墨雨被锚定。
2021年的河子和女儿
为什么是大墨雨?河子说,一开始吸引他的是人。这里同时联结了民族多样性和创意型人才,作为共识社区,还是拥抱性少数群体的天然聚居地。
如何完成孩子的教育?村里有墨雨村学,将孩子的感官认知从小曝露在全然的自然教育中,「打开的是孩子前世的天性」。
如何获取食用肉类?河子吃素,自家种的和村民卖的能满足部分需要。家人需要采购肉类和其他物资的话,近可去团结菜场,远可驱车昆明。
如何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性?他在昆明商圈有户外营地,日常会做攀树攀岩等户外活动的领队老师,带领科学家们科考也是收入来源之一。
当然,自给自足的生活也不是全然无忧。水电压不稳的情况在大墨雨至今都偶有发生,「城市给我们一种假象:资源是不会穷尽的」。因此,河子的房子预安装了光伏板、风力发电机以及稳压系统。
河子此后的计划,是在后山种一片具有生态修复能力的优质树种,他崇尚的朴门永续设计理念是「小而慢地生长」。
在河子的家和家人身上,流淌着一种安然富足又富有生机的「理性的恬适」。
老萧和嘉嘉在2021年6月左右,从广湖一带而来,还带着尚未被云南的阳光蚕食的白皙。
她们的小院一间是阁楼式厨房,阁楼可供朋友借住;一间是放着榻榻米的观影区;一间是书房兼会客厅,堆放着书籍和相机,壁炉可以给隔壁的卧室火炕供暖;一间是工作室。
二人从事灵性职业相关的工作,五行能量观测、紫微斗数、占卜咨询、能量饰品定制。老萧相信能量的流通。此外,老萧还是手工艺人,嘉嘉从事少儿编程早教。
他们同样恪守着循环精神,一个(堆肥)旱厕一个水厕,兼具生态与便利。年轻人嘛,也总会有往热闹处钻的心性,那种时候就跑到昆明中心耍一耍,这种浮气也就有了消遣。
是的,老萧和嘉嘉是一对lesbian伴侣。花了很多年方处理好家庭的压力,相守在女性气质浓郁的大墨雨。这里,更像是一种保全。「阻碍总是会有的,但是人先过来就好了。」
在湖南农村长大的老萧在策划「逃离」广东的时候,也想过回老家,但是那边生态破坏严重,水源地都被垃圾填埋场覆盖。她们最后选择了云南。
才来的时候夯土房子都住不了人,她们就一一动手,设计、拓建、抬高、翻新、修补,不久后她们的赤&蓝工作室也会对外营业。
蜘蛛自在结着网,鸟雀梁下筑着窝。
这或许就是行走刀锋的人,终其一生找寻的「他处」。
永续生活、小隐于市、古村新潮,是被附着在大墨雨身上浓得化也化不开的一块糖浆。
花园远处闻花,馥郁露华浓。而在花园深处的人,会质疑或厌倦花香吗?
下篇,听听那些真实的困扰、具体的窘迫,以及留下与离开的两难。
讲述选择,也讲述选择的穷尽。
下篇明日见,保持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