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课程 | 探秘中国科技馆,跨学科式探究科学世界
暖阳纯澈,梧桐影移,秋气爽朗,空天万里。10月23日,在霜降节气日,新府学初小部的孩子们,踏上了期盼已久的博物馆课程之旅。
这一学期的博物馆课程,将中国科学技术馆作为探秘基地。科技馆建筑极具特色,大体量的单体正方形,利用若干积木般的块体相互咬合,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像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与我们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
孩子们由校园集合,按照KG-G2、G3-G5、G6-G9三个学段,领取不同知识内容的“博物馆课程任务卡”后出发。老师们也已经做好准备,为孩子们讲授关于“科技生活中的数学”“音乐与数学”“神奇的中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文明”等跨学科知识,互动实践。
在“巨幕影院”看纪录片
到达中国科技馆后,第一站进入 “巨幕影院”,孩子们兴奋不已。
“看电影喽!”
“这影院太酷了!”
“这里我没来过!”“我来过!”
“这感觉可真棒!”
“巨幕影院”的银幕宽30米、高22米,放映设备采用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画格最大的70毫米、15齿孔的IMAX胶片放映系统,观影过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世界,感受高科技带来的科学与艺术享受。
孩子们观看的《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是BBC一档评分9.4的纪录片。纪录片中的穿山甲,对我们来说陌生又熟悉。它们以蚁为食,是森林里的天然害虫防治员,在地球上至少延续了 4000万年,是世界上唯一有鳞的哺乳动物,也是走私量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
Honey Bun,中文名蜜宝,是野生动物保护员玛利亚从商贩手里救下的一只南非穿山甲。它有一身坚硬的鳞片,看起来似乎不好惹,而实际上,它是一只温顺善良、害羞怕生的小可爱,而且毫无攻击力。这样善良无害的小生灵们,成了人类眼里行走的“提款机”。据统计,每一年,地球上至少1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捕猎。
保护穿山甲,需要更多人来共同努力。当孩子们看到玛利亚飞往遥远的越南,来到穿山甲保育员Thai的基地,与他们一起将被缴获的穿山甲放生回丛林,重回大自然的怀抱中,大家百感交集:我们能做的,就是将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分享给身边的更多人,大家为此一起努力,停止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尊重动物、尊重生命与自然。
从“华夏之光”,到“挑战未来”
中国科技馆的主展厅分为4层,其中一层为华夏之光展厅,二层为探索与发现展厅,三层为科技与生活展厅,四层为挑战与未来展厅。
在一层华夏之光展厅(Glory of China),KG-G2年级以“了不起的中华文字”、G3-G5以“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与探索”、G6-G9年级以“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为主题,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探究式学习。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贡献了举世闻名的伟大发明,形成以“天、算、农、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体系。在参观展览与互动体验中,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非凡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在二层探索与发现展厅(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G3-G5年级以“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知识”、G6-G9年级以“基础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发现”为主题,展开了以数学学科为主的基础科学探索。
数学是最基础的学科,为其它门类的科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和精确的工具,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金匙。围绕“探索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思维中的数学”三个分主题,数学组的老师们分别针对KG-G9年级讲授了“阿拉伯数字的来源”、“气象中的数学”、“人类的计数工具”等学科知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展示与知识讲解,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并非枯燥难懂、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身边,不但帮我们解决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帮助我们以严谨的、逻辑化的方法论去分析解决问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
围绕人类千百年来对于宇宙、地球的演化规律,生命、物质的本质特性以及声、光、电磁、运动等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发现过程,孩子们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到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体会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感受到科技的美妙和神奇。
在三层科技与生活展厅(Sci-Tech and Life),KG-G2年级以“气象与数学的关系”、G3-G5年级以“生活中孕育着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式探究,围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感受现代科技如何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在生活中孕育着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在四层挑战与未来展厅(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KG-G2以“未来生活的样子”、G6-G9年级以“未来人类的生活与挑战”为主题探究式学习,孩子们不仅参观了基因生命、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方面的科技成就,还在能源实验室体验了精彩的低温液氮实验及神奇的超导磁悬浮,在“海洋表演台”,与水的性质及特点有关的实验表演,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老师,我刚才玩了好多有意思的!”
“这个汉字我认识呢!”
“编钟竟然能演奏《欢乐颂》和《小星星》!”
“我找到了,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是光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在探秘中国科技馆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完成了博物馆课程的任务卡,在实践中收获了真知。
这也正与本次新府学博物馆课程的目标相吻合——以科学教育为目标,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的展览和展品,鼓励孩子们探索实践,参与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术能力。
相关阅读
XFA数学活动月 | 从数感培养到数学运用,在趣味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