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梅县人被誉为红军三巨头之一,连林彪、陈毅、罗荣桓、粟裕等人都是他下级...

客家搜 2018-09-27

中国革命博物馆的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序列表》: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0年8月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会合成立)

总司令:朱德; 总政委:毛泽东; 参谋长:朱云卿……

朱云卿(1907-1931)

朱毛朱,朱云卿成为跟朱德、毛泽东齐名的红军三大巨头之一,连林彪、陈毅、罗荣桓、粟裕等人都是他的下级。


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原因在于还有一位政治部主任,名叫杨岳彬,加起来原本是号称红军四巨头了,后来历史不提杨岳彬,只因为这个人后来叛变投敌,由于妻妾争宠,在蒋介石下令下,杨岳彬被执行枪决,年仅41岁。不过,他的人生太传奇了。这里稍微提一下他。


杨岳彬,湖南华容人,17岁就参加了共产党,秋收起义后跟着部队上了井冈山,历任红四军31团3营党代表、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宣传科科长、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堪称毛泽东的嫡系将领。古田会议时,杨岳彬就是毛泽东的重要支持者,成为前敌委员会候补委员。

 

在担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宣传科科长时,杨岳彬的身上还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

 

在红军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公案——“红旗到底能打多久”,长期以来,这个说法都被认为是林彪提出来的,但实际上,杨岳彬才是始作俑者。

 

据当时的红31团1营营长员一民回忆,有一次他去找杨岳彬给他们发一面红旗,杨岳彬随口说道:“要红旗干什么?还不知道能不能打下去呢!”

 

员一民一听,质问他说:“你怎么能说红旗打不下去了!”

 

杨岳彬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问题,就辩解说:“我没说打不下去,我是说到底还能打多久。”

 

其实,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在心里想过,杨岳彬这次公开说出来,也让毛泽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开始了加强政治思想的活动,也从此让红军更加纯粹,更加有战斗力。


言归正传,朱云卿,1907年生于广东梅县,请注意这个年份,在1907年出生的名将非常多,比如我军最负盛名的两大双子星——林彪、粟裕,就都是1907年出生的,还有第一上将萧克,国家领导人杨尚昆等等。


朱云卿在上学时,接触到了革命思想,成为县里小有名气的进步青年。但他的奶奶怕他出事,就让他的叔叔带着他去了印尼工作。


但朱云卿的心已经不是叔叔能束缚得了的了,年轻人的世界,即使暂时受到了约束,也必将挣脱开来。两年后,即1924年,在印尼的朱云卿听说了孙中山开办黄埔军校的消息,就瞒着叔叔,一个人回到了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学员,跟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等人成为同学。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将部队改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朱云卿担任团参谋长,这也是他第一次成为毛泽东的参谋长。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下辖两个师,师长分别由朱德和毛泽东担任,而秋收起义的部队,被改编成第31团,朱云卿继续担任团参谋长。后来,朱云卿又升任红四军参谋长。


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朱德担任军团长,毛泽东担任军团政委,参谋长则是朱云卿,陈毅是政治部主任,号称司令部四大巨头。


同年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朱云卿继续担任方面军参谋长,同时还兼任第一军团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一直都是毛泽东、朱老总嫡系部队的参谋长。


到这儿还没结束呢,1931年1月,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项英担任军委主席,毛泽东、朱德是副主席,而朱云卿则继续担任参谋长,也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央军委总参谋长。那年,朱云卿只有24岁。


请注意,后来的叶参座,是在朱云卿去世后才接替他成为总参谋长的。以朱云卿的资历,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绝对是元帅的人选。


图、黄洋界保卫战

朱云卿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例,当属黄洋界保卫战。


那是1928年8月底,毛泽东带着一个营下山,去跟朱德的部队会合,这时,国民党军可能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派了4个团向井冈山扑来。而当时井冈山的兵力只有一个营,怎么打?


当时,31团团长张子清受了伤,由参谋长朱云卿代理团长。朱云卿没有慌,召集全营将士,在井冈山的五个哨口都做了周密的安排。朱云卿当毛泽东的参谋长已快一年了,早已从毛泽东那里学到了非常多的战斗经验,人手不够,就把妇女儿童都召集了起来;武器不够,就充分利用地形,将井冈山变成了一座堡垒。


然而,敌军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器都比我们强太多,眼看就要抵挡不住,朱云卿当机立断,将一门坏掉的迫击炮运了过来。当时只有三发炮弹,第一发没有响,第二发也没有响,所有人都冒出了一身冷汗,但朱云卿仍然镇定自若,亲自操纵大炮,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最后一发炮弹准确地在敌军指挥所炸响。


同时,朱云卿立刻吹响冲锋号,埋伏在四周的民兵们一齐奔出来,让敌军误以为是红军的大部队回来了。


敌军遭此变故,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溃退。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完胜!

朱云卿 新华社资料图片


毛泽东回来后,听了作战报告,拍着朱云卿的肩膀连声叫好,还提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备注: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学生》杂志上,是谢觉哉在《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


1960年,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井冈山管理局在刚通车的黄洋界公路旁兴建了一座5米高的木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还在此碑前合影留念。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期间,朱云卿患病,住进江西吉安附近的红军后方总医院。5月21日,警卫员外出为他抓鱼补充营养,回来时发现朱云卿已经去世。

朱云卿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是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另一种认为他操劳过度,染上了重疾不治。

1937年朱德在延安,曾为朱云卿写传记,内中讲到他的死因:医院的院长陈紫丰是国民党AB团成员,刺杀了朱云卿。

后来的党史研究中最终敲定为:1931年春,朱云卿因劳累患重病住进江西省吉安县东固医院治疗,5月22日,在医院被国民党军杀害,年仅24岁。

朱云卿逝世时年仅24岁。毛泽东、朱德都写了文章,悼念这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

图、朱云卿故居

附记:朱德为朱云卿所做传略


朱云卿同志传略(1937) 



朱云卿,广东梅县人。他家中是南洋华侨,他是1910年在南洋生长。人很聪明,幼时感(到)帝国主义压迫,生活很受刺激,常感觉祖国不能独立,在外亦受人轻侮,即思回国革命。在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广东参加农民运动。旋即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军事、政治都学得很好。东江战役,即任排长,立了一些功勋。以后又调入广东高级军事班研究数月,学识更为优长。 


大革命事起,受党的使命,派往韶关办农运讲学所,约数百人,多系同志,全属革命种子,很有成绩。大革命失败后,即潜如湖南省城,居某旅长家中,得以掩护。再研究军事书籍,更有心得。当即与党发生关系,即派至井冈山工作,任红军31团参谋长,很尽职务。教育干部及军队,颇热烈(忱)。整持军纪,也是能手。31团团长张子清同志带伤后,即任云卿同志代理31团团张,作战很有计划,也很勇敢。红4军成立时,即调充红4军军部参谋长,很称职,也很负责,对教育特别注意,对作战计划经常呈出,对交通联络、警戒没有一点疏忽。1928(9)年从井冈山到江西、福建、广东,没有一个战役他没有参加。 


红1军团成立时,他任为1军团参谋长。红1方面军成立时他任方面军参谋长。在打破1930年12月30日一次“围剿”时,他的计划、布置都很好。活捉张辉瓒,他是有功的一个。1931年5月,二次“围剿”开始的第一天,(他)临时大病,我深感不安,又不得不送(他)入后方医院。那知道他深信的陈紫丰任医院院长,已投AB团。1931年6月,在医院被刺,死时年仅24岁。诚中国有用人材,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干部,毒辣的敌人阴谋竟将其断送了。 


特为传记 


1937年朱德记于延安 



1983年,朱云卿被中共中央军委列入193位对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朱云卿故居于1987年11月被梅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朱云卿故居被重新公布为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本文素材采自:新华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历史客栈等)



民生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