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为什么带不动粤东西北?

客家搜

日前,城市战争公号刊文分析广东的珠三角都要比肩加利福利亚了,可为什么就带不动粤东西北的原因,基础设施与市场经济至为关键!值得大家关注。


公号作者孙不熟认为,珠三角的确没有带动粤东西北,但带动了郑州武汉长沙合肥,甚至还带动了东南亚的发展。


文章指出,真实的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以为“向阳花木易为春”,你以为“物理距离决定心理距离”,其实都是错的。


文章举北京和廊坊为例,指出它们也相隔很近,但北京的高端人才、前沿技术、创投基金与上广深杭的创业公司走得更近,北京的央企服务的是全中国,当然也包括廊坊,但廊坊所占的比例微不足道。


文章还举硅谷与拉斯维加斯个案,硅谷与拉斯维加斯很近,但拉斯维加没有因此成为一个小硅谷,至今只能靠博彩业过日子,真正享受到硅谷“带动效应”的是新竹、班加罗尔、深圳、东京、首尔这些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


文章说,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很近,但富士康去了郑州,让郑州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苹果城”;格力、美的、TCL则看中了合肥,让合肥成为与青岛、顺德齐名的家电之都;华为每年的就业岗位大部分给了来自武汉、长沙、西安的大学生……这些好处为什么就没有给到粤东西北呢?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真实世界的联系,靠的不是“地缘相近”,而是“各取所需”。


珠三角企业倒是想到粤东西北办厂,但你是否像郑州那样具备数百万级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强大给力的空港经济区作为配套?还有,我到合肥办厂,产品下线了很快在当地市场消化,去你粤东西北,卖给谁?企业永远跟着市场走,不是跟着地缘关系走。


孙不熟在文章中指出,问题的关键不是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而是带动粤东西北人民的发展。地区是不是均衡发展不重要,人的均衡发展才是应有之义。有些地区客观上不适合发展经济,也没必要发展经济,留着青山绿水多好。


地区发展向来都是非均衡的,美国那么成功的国家,人口与经济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沿海与内陆显得极为不均衡。加利福利亚如此广袤与富饶,也只有旧金山湾区和洛杉矶两个大城市,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与农业区,比粤东西北还差,但没人要求沙漠与洛杉矶均衡发展。


至于日本、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这些国家,全国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大城市了,更谈不上均衡发展了。相比而言,中国居然有10几个人口达到千万级的大城市,已经是个奇迹了。


文章还指出,均衡发展的主体是人,不是地区。粤东西北不发达,不等于那里的人不富裕,比如潮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潮汕商人在珠三角地区呼声唤雨,还有重视文教的客家人,迁徙到珠三角地区后也非常优秀。地区是固定的,人是流动的,不能老带着偏见看粤东西北。


文章虽然强调反对区域经济中“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传统观念。但是孙不熟认为,粤东西北地区生活着几千万人口的居民区,他们当然有发展经济的需求。最近几年来,广东省颇为重视粤东西北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既能服务粤东西北地区,另一方面也能帮珠三角扩大经济腹地。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的腹地还是太小,迫切需要新的腹地。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在基础设施越来越高级的今天,真实的世界格局不是靠地缘关系建构的,而是靠基础设施与市场经济建构的,“你和我近”没有“我需要你”重要。笔者认为,这观点值得粤东西北主政地方官好好重视。(文章整合于公号城市战争,作者:孙不熟)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