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州”字地级和县级行政区共有121个,你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吗?
含“州”字的地级市分布图
截止2020年5月,中国(不含港澳台)333个地级行政区中,共有43个含“州”的地级行政区(不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的专名“自治州”),这43个地级行政区全是地级市。
另外,还有一个含“州”的省级行政区——贵州,78个含“州”的县级行政区(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自治县)。
这么多含“州”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从古代州制说起。
【州字演变】
“州”的字形演变
“州”为象形字。其甲骨文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字,表示河流;中间的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这“洲”本来应该是写作“州”的,“在河之州”就是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说文解字》:“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周南·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
【州制沿革】
“水中的陆地”是“州”的本义,后来“州”被用来指行政区划。当“州”有了第二个意义时,人们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就在“州”上加上三点水,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洲”,专指水中的陆地;“州”的意义也固定下来,只指行政区划的单位。
禹贡九州图
“州”在历史上最早并不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而是一个地域划分的方法。从春秋战国时候,人们就借助大禹治水的传说,把他们所知道的中华大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州。九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晋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西汉十三州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京师地区外,分境内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置刺史巡视境内。应当指出的是当时的州刺史仅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并无固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
东汉疆域图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于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朝,州一直成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时间延续了四百年左右。
但在西晋后,天下大乱,州制也陷于混乱。据《通典·州郡典》等记载,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南朝宋、齐时增至20多个州,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并且变幻无常,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达211个。
明代疆域图
隋朝行政区划有两次重大变化。隋文帝基本统一天下后,鉴于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混乱不堪,废除天下郡置,改为州县二级制,以州直接统县,从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24年。据《隋书·地理志序》记载,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隋炀帝继位后,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从607年至618年,隋朝实行郡县制11年。据《隋书·地理志》载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隋郡为190、县1255。可见,比隋初刚统一全国的时候减并了很多,南北朝滥置州、郡的情况在隋朝已不复存在。从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时期到道制时期的过渡阶段。
唐初,李渊统一中国后,一度改郡为州,恢复州领县制。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州为郡,实行了16年郡领县制。因此,唐朝与隋朝一样,州、郡两名曾经迭相改用。不过,唐朝后期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道”。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宋时期路下为府、为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八年(1085年)时,全国有府14、州240。金采宋制,路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泰和五年(1205年)时,金国境内有府、州179,县683。“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这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王朝进入了道、路制时期。该时期从7世纪初至13世纪后期,达六百多年。
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简称省),因此称为行省制时期。该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略同于宋,行省下辖路,路领府、州,府、州辖县。元代在一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下,置路185、府33、州559、军4、安抚司15、县1127。
隋朝统一图
朱元璋在洪武九年(1376年)改革元代行省制度,宣布最大的行政区划是布政使司,由布政使总一省的行政大权,其性质仍同行省,因此习惯上还称为省。布政使司(省)下辖府,府下领州,州下领县。州有两种:直隶布政使司的直隶州和隶于府的散州。据统计,明在15省下有“府百四十,州百九十三,县千一百三十八”;另有“羁縻(即藩属)之府十九,州四十七,县六”。
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自清德宗光绪年间置22省,有府、厅、州、县1700多。
随着州制的兴废消长,“州”作为行政区划或存或废,范围或大或小,但仍有部分沿用至今,形成今天特色的地名。
【含“州”的地级行政区】
河北:沧州市,
山西:朔州市、忻州市,
辽宁:锦州市,
江苏: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
浙江: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衢州市、台州市,
安徽:宿州市、滁州市、亳州市、池州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
江西:赣州市、抚州市,
山东:德州市、滨州市,
河南:郑州市,
湖北:荆州市、鄂州市、随州市,
湖南:郴州市、永州市,
广东:广州市、惠州市、梅州市、潮州市,
海南:儋州市,
广西:柳州市、梧州市、钦州市、贺州市,
四川:泸州市、达州市,
甘肃: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