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葡萄城总经理倪爱军:低代码,未来可期

威化化 数据猿 2021-09-08





【报告下载】后台回复关键词“数据智能”可免费下载数据猿最新发布的完整高清版《2021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发展报告》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低代码并不新鲜,它只是在时代的浪潮下,走向了舞台中央。”葡萄城总经理倪爱军曾下此论断。

为什么这么说?事实上,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各大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作为转型的窗口,软件开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各企业对软件、系统迫切需求的另一面,是IT专业人才缺口巨大、软件开发效率低下、开发周期长等现状,这使得供给端软件开发效率难以跟上需求端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低代码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比尔·盖茨(Bill Gates)说过:“用代码行数来衡量开发进度,无异于用重量来衡量制造飞机的进度。”

然而,即使比尔·盖茨(Bill Gates)认为代码行数与开发进度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减少代码行数,却一度被视为提升开发效率的因素。而低代码,作为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逐渐成为了2021年最火的概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潮流驱动下,入局低代码赛道。

针对低代码这一概念,高盛私人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 Christian Resch 表示:“我们认为低代码开发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市场潜力,大多数全球企业正在将其业务数字化,他们正在尽可能利用软件简化运营、建立新的分销渠道、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

而成立于1980年的葡萄城,作为全球领先的软件开发技术和低代码平台提供商,以赋能开发者(Empower Developers)为使命,耕耘软件行业40余年,先后研发出多款开发控件及商业智能报表系统。2016年,葡萄城推出面向专业软件开发者与平民开发者的低代码平台活字格,推动软件开发模式革命,驱动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

活字格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是葡萄城在专业控件领域 40 年积淀的产物。在大幅降低应用系统开发门槛的同时,显著提升开发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是一款简易、高效、安全的系统开发工具。

近日,数据猿对葡萄城总经理倪爱军进行了专访,听他畅谈低代码的过去与现在、其降本增效的运作模式,以及低代码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未来走向。

低代码的过去与现在:国内市场初潮涌起


低代码理念始于80年代美国所流行的“第四代编程语言”,其更多强调编程的目的性,而非底层技术原理。此后,经技术积累更迭,21世纪初,可视化编程语言出现。

到了2012年,Gartner提出“全民开发”概念,指出编程可能的平民化、普及化走向。而2014年,全球知名研究咨询机构Forrester正式提出了低代码的概念。但需要注意的是,低代码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概念,来诠释可视化、组件化、框架化的软件开发模式。

通常,该模式需借助低代码开发平台,开发者通过对设计器的应用拖拽生成页面或编写代码扩展功能,并通过上传服务器实现软件交付。

相比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低代码门槛相对较低的同时,开发效率更高。”倪爱军向数据猿介绍道,借助低代码,软件开发者仅需少量编码,即可实现企业应用常见功能的开发,并置入扩展功能。

目前,低代码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领域,在提升专业开发人员软件交付速度的同时,也能使非专业开发人员参与软件开发过程,提效降本,为企业提供了高生产力的开发范式。而这也使得低代码逐渐被资本市场所青睐。

2018年6月,低代码快速应用开发平台 OutSystems 获得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KKR 和高盛 3.6 亿美元融资,市场估值跃升至10亿美元;而同年8月,西门子以7亿美元收购了荷兰低代码平台Mendix。也正是这两笔重量级的注资,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低代码的风潮。

风潮刮进国内。近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中国低代码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融资分析》报告,据其数据,去年,国内低代码赛道亿元级融资达13起,但C轮以前融资占比高达78.6%,市场整体处于发展初期。

对此,倪爱军解释道:“这个初期阶段并不是简单定义的,而是基于国内发展现状使然。当前国内的低代码行业,无论是同国外相比,还是国内业界自身认同,都只能达到初期阶段标准。

针对这一点,倪爱军具体给出了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整体关注度:“国内媒体对于低代码概念的聚焦与关注基本都集中于这一两年间,而在此之前,行业讯息几乎空白。”

其次是各界对低代码概念的模糊认知:“现在公众、媒体、企业,甚至于行业内部,对于低代码概念本身、应用范围、未来趋势等的认识与看法还并未统一,且差异巨大。”倪爱军表示。

最后是当前国内低代码应用率低,覆盖面小:“低代码作为软件开发的新形式,在国内应用层面还并未普及,而关于其应用场景,更多还停留在由媒体探讨交流的层面,只有业界少数企业在具体分析与实践。”

“以葡萄城为例,13年开始立项研发,到16年发布了初代低代码开发平台活字格,再到今天,已经跨越了八个年头。但就算活字格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应用范围、合作厂商、用户数量在业界都较为领先,但整体占有率与理想应用场景下的占有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倪爱军感慨道。

尽管国内低代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业内初创企业多,增长速度快,低代码市场整体发展空间较大。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低代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5年,随着低代码技术的成熟及行业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将被挖掘,叠加云厂商的加入,行业整体仍将维持50%以上的复合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人民币。

同时,倪爱军对低代码行业前景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低代码作为一种新的软件生产方式,势必会大放异彩,未来可期。

那么,低代码具体如何落地?其商业模式又是怎样的?

提效降本:低代码商业模式探寻


新技术的诞生,新概念的提出,到最终落地,中间往往存在着漫长的一环。

今日美国(USAToday)的总裁兼首席分析师鲍勃·奥唐纳(Bob O'Donnel)曾说过:“你或许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软件,抑或是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体验服务,但若市场尚未成熟,则该产品或服务将无用武之地。”

确实,上文也提到,当前低代码在国内的应用率与理想模型间差异巨大,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很大程度上与应用场景有关。而怎样才能使低代码从概念走向应用,是当下媒体积极探讨、企业开展实践所希望求得的答案。

对此,艾瑞咨询在《2021年中国低代码行业研究报告》中称:当下根据场景类型和复杂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为4类应用,分别是通用型业务场景、企业综合型管理系统、企业个性化场景应用和中小企业细分应用场景。而中小企业细分应用场景在低代码应用热度中后劲很足,或将成为行业应用中的热门场景。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曾说:“中国各行各业客户的信息化程度差异巨大,头部行业客户如银行等,已经可以自行研发AI助理,但海量的长尾中小型客户还停留在用Office管理公司,甚至是用纸和笔管理公司的状态。”

倪爱军对此十分认同。他表示,中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非常不均衡,像富士康、海尔甚至拥有智能化工厂,成熟的机器人生产线。但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型中小企业,多数产值规模只有几千万,很难拿出上百万金额进行企业数字化改造,所以其数字化投入有限,而信息化发展至今,除财务系统外,很多企业没有任何信息化软件,而低代码对它们来说正是一种可行的低成本方案。

那么低代码是如何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生产管理痛点的呢?倪爱军举了一个实例:

在宁波地区,从事轴承生产的企业数量在2000家左右,其中大部分属于千万级产值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这些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方面的资金配额有限,导致软件公司很难在预算范围内为其开发符合要求的项目。

“比如宁波聚轩,它是一家当地的软件公司,同时也是我们的客户之一。他们业务线中有一项就是面向当地轴承企业来提供生产管理系统,而他们在早期也是通过开发人员编写代码的形式来开发软件,效率低、周期长。所以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客户可能会难以接受其软件服务报价,这也对他们产生了一些困扰。”倪爱军表示。

两年前,宁波聚轩与活字格合作,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进行项目开发,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还降低了开发成本。这两年间,宁波聚轩陆续用活字格交付了几十个项目,在预算范围之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今天,宁波聚轩更是将活字格作为集成开发环境在使用。

可以说,低代码开发平台促成了一批像宁波聚轩这样的新型软件企业:业务面向应用复杂度较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中小型企业。现以转变成以低代码开发为主,代码开发为辅,整个开发模式发生巨大改变。

而软件公司透过低代码改变开发模式的尝试,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低代码赛道可能的落地模式。倪爱军介绍,葡萄城的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打造出独立、开放的低代码平台,并将其定位为基础性的软件开发工具,就像微软为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开发环境,去满足软件公司对于生产效率提升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主要面向具有软件服务的企业与开发人员,以降低专业人才使用门槛,减少对高级别研发人员的依赖,从而提升效率与降低人员成本。

毫无疑问,低代码产业的商业模式探索为软件服务行业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效率提升,但在低代码概念被炒热、风头无两的当下,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是否存在泡沫,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忧。

诚然,目前低代码赛道已经跑出了一些商业模式,但仍处于初期阶段的低代码市场,似乎并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而基于软件技术终端的多样性,也并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打法,那么低代码产业的未来,能达到理想化模型中那样明晰吗?

两种声音下的低代码: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未来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在针对低代码的投融资热度高涨的同时,业内也有部分人对低代码未来的发展方向存疑。

关于低代码是否具有价值、能否提升效率,是否能真正降低技术人员门槛等相关话题很快在业界引发争议。甚至有媒体直接称其为“行业毒瘤”。

对此,倪爱军认为,低代码作为新概念,本身处于发展初期,公众对此知之甚少,而媒体与业界声音的混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疑虑。

“有媒体表示低代码会革了程序员的命,那如果这种声音成为主流,有几个程序员会喜欢它?”倪爱军笑道。

倪爱军表示,有的程序员没有去了解和尝试,所以就产生了一种“被动了奶酪”的紧迫感。而像刚才提到的宁波聚轩,他们公司基本都是程序员,以往他们一个项目需要3到5个人,而现在则是每人一个项目,每个人都是项目经理。这些程序员,他们对低代码的喜爱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工具。

诚然,一方面新模式的出现,会对旧模式下的人造成压力,但另一方面,能适应趋势的人,自然也会享受到新模式所带来的红利。

“以南京优倍电气为例,其打造的智能制造车间,光生产线单人产值即可达1000万元以上,这在传统制造业界是无法想象的,这就是新科技的力量,而低代码也一样。”倪爱军感慨。

因概念模糊所产生的疑虑似乎较为容易打消,但低代码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简道云联合创始人单兰杰曾表示,当前的低代码产业很难去满足大型企业核心业务场景需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针对该问题,倪爱军也谈到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说低代码不适合大型企业,而是说大型企业的产品开发其实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主要功能完备,且系统逻辑设计与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应用低代码进行二次开发的动力稍弱。”

由此看来,低代码具体的应用也并不是说能够轻易适配全场景。相较于企业的系统核心模块,低代码或许更易触达企业个性化需求场景,而这也促使其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一环。而透过数字化转型浪潮,我们也得以窥探低代码产业未来的趋势。

当前大部分企业,其系统主体框架部分往往由大型服务商为其提供,主系统作为通用性系统,共性化程度高,很难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低代码,通过集成大量场景应用模块与行业插件,从而助推企业进行个性化应用搭建,从而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虽说从整体来看,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但新冠疫情的爆发,还是为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按下了加速键。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寄希望于通过软件与系统来支撑其数字化转型路途,这也使得社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急增,从而为低代码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土壤。

低代码的未来将往何处去?可以预见的是,在软件产业供给远跟不上社会需求的今天,低代码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概念,而将会作为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长远发展趋势,对软件产业及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影响。而低代码终将带领数字化转型往何处去,我们拭目以待。

文:威化化 / 数据猿


●上一篇精彩好文:

数据猿专访Testin云测总裁徐琨:十年浓墨重彩,笃行数字化转型


❷ 创新服务企业榜 

❸ 创新服务产品榜

❹ 最具投资价值榜 

❺ 创新技术突破榜

条漫:《看过大佬们发的朋友圈之后,我相信:明天会更好!》


联系数据猿

北京区负责人:Summer

电话:18500447861(微信)

邮箱:summer@datayuan.cn

全国区总负责人:Yaphet

电话:18600591561(微信)

邮箱:yaphet@datayuan.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