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案】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全册教案

请关注+→ 人工智能与教学 2022-10-12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教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结合区、校级艺术节活动,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分析每个班级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二、课堂教学:

(一)唱歌部分

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绪,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对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老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教唱曲谱,再学歌曲歌词。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或学生听钢琴视唱,培养学生的视谱能力。

3.每学一首歌曲,必进行复习、检查、巩固练习,让个别学生(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表演唱。

4.尝试合唱教学,使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二)欣赏部分

1.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各种表现要素,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等,能够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音高等感性的认识阶段,逐步进入和声、曲式、音乐体裁方面的理性认识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鉴赏水平

2.唤起并陶冶情感,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丰富和满足。

三、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  生命之杯

第一课时:我和你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和歌曲所采用的创作手法。

 二、教材分析

《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课《生命之杯》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

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奥运会及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奥运会及两位歌唱家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先

进的科学技术的平台。

四、媒体选择和设计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百度搜索中的详实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直观性、有效性作用,听、赏、动于一体,让学生感同身受。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赏若干体育盛事的主题音乐

1.师:你听过这首乐曲吗?什么时候听过?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我们现在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首乐曲。

2.简单介绍乐曲,引导学生了解乐曲拍号和情绪。

师:通过刚才的律动,你觉得这些首乐曲大多是几几拍的呢?(师哼唱划拍)

那这首乐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欢快活泼?优美抒情?还是雄壮有力?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员进行曲》的律动,引出这首乐曲的听赏,在师生交流互动中,让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进入运动会的比赛情境,从而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一)介绍歌曲《我和你》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中国》„„

师: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国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

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

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

(二)初听歌曲《我和你》

 1、播放歌曲《我和你》,听后,让学生回答:这首歌的名字仅仅指“我”和“你”两个人吗?他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1、把握歌曲风格,体会歌曲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了解歌曲。)

 生答后,师小结:这首歌我们听完后感觉很温馨,表达和传递着“和谐、和平”的奥运理念,体现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和谐相处,我们是一个地球村里心手相连的一家人,这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呼唤。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给全世界带来惊喜与感动的《我和你》吧!

2、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和演唱歌手:

  词曲作者:陈其钢(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

  演唱歌手:中国刘欢(中国流行歌坛的领军人物„„)英国莎拉.布莱曼(被称为月光女神,她的声音被誉为天籁之音)

(三)学唱歌曲《我和你》

3、展示歌曲谱例,学生浏览歌曲。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

5、师生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学生填词演唱。

7、再次欣赏由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

8、全体同学跟伴奏演唱歌曲,力争演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涵义。

9、不同组合演唱歌曲:三人组合、男女二人组合、女生版五人

组合、男生版五人组合等。

师:盛大、唯美、富有中国特色的开幕式在《我和你》的歌声中缓缓结束了,接下来,运动员该入场了。

(四)欣赏《我和你》并再次创作

演唱形式的再创与节拍改编。

(五)评价

学生分组自评、互评。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挚的演唱,投入的表演犹如一股暖流在老师的心底涌动,是呀,我和你,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我们同住一个地球,同享一片蓝天,因为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让我们在《我和你》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二课时:我们是冠军

教学目标:

1、用恰当的速度和情绪演唱歌曲《我们是冠军》,了解奥运会音乐的功能以及前奏、间奏和尾声等音乐知识。

2、通过讲解法、情境法、示范法等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运动音乐的风格特点,并乐于参与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我们是冠军》是一首备受世界球迷喜爱和传唱的歌曲。此曲虽然很早就出现在1990年第14届足球世界杯运动会上,但它并非世界杯足球赛官方指定的歌曲,而是来自民间创作的小曲。歌曲又bA大调,4/4拍,带前奏、尾声和重复的二部曲式构成。歌曲唱词部分具有结构规整、唱词简单、律动性强、曲调易于唱、便于参与的特点,而器乐部分具有煽情、即兴性,以及服务于体育庆典活动场所需要的功能性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情感和音乐主旨。

2.难点:能够区别前奏、间奏和尾声之间的不同。

媒体及方法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模仿法、体验法、情境法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

让学生了解《我们是冠军》的诞生背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整理问题的能力。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二、新授部分:

1、歌曲简介:瑞奇·马汀是世界级偶像歌手,并引领着拉丁音乐浪潮。该歌曲选自他1998年专辑《让爱继续》(Vuelve),并获得全球30个国家单曲排行的冠军,也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另一首主题曲。“生命之杯”在世界杯之后也传播甚广,成为很多足球节目用来烘托气氛的第一选用曲目。歌曲中的鼓乐节奏和号角奏鸣都颇为煽情。

2、学唱歌曲《我们是冠军》

(1)播放多媒体歌曲,完整欣赏歌曲《我们是冠军》。

      (2)演唱要注意唱准歌曲的前半拍空拍。

(3)随歌曲模唱两遍。

      (4)跟教师伴奏声情并茂的背唱歌曲。

三、拓展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1、每届奥运会都会有它的会歌,你知道有哪些会歌吗?

2、教师播放三首奥运会会歌,学生比较并说出他们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奥运的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我们的演唱也要追求更准确、更丰富、更完美,让我们一起来唱吧。

       3、有感情,用连贯的气息,用坚定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我们是冠军》。

       四、实践与创作

       课本第10页第一题,第二题。

     五、 课堂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事实证明,历届的奥运会主题歌都用美妙的音符诠释着奥运理念和情感,它已成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标志性语言。让我们在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三课时:奥林匹克号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

2、熟悉音乐中比较突出的演奏乐器,并能聆听乐器的音色。

3、能够分辨不同乐段中表现的不同情绪。

二、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中的演奏乐器

三、教学难点:

分辨音乐中不同的段落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奥林匹克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奥林匹克号角》音乐进教室

2.你知道2008年对我国来说有一项重要的赛事是什么?

3.提起奥林匹克你能说说哪些知识?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讲解

今天,我们走进奥林匹克,感受那震撼人心的音乐《奥林匹克号角》

(二)初听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2.复听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你的感受再次欣赏音乐。

4.乐曲在情绪上可以分为几部分?(四)

教师对乐曲综述:《奥林匹克号角》是为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第23届奥运会而创作的。作者是约翰。威廉姆斯,乐曲分为三段,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自1984年以后,几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或为运动员颁奖仪式上都能听到这首乐曲。

(三)分段细听

1.聆听第一乐段。

A听第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乐曲以雄壮、嘹亮的号角音调开始,催人奋进,仿佛宣告,奥林扑克运动会来开了大幕。

B你听出这一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小号

C完整欣赏第一乐段。

2.聆听第二乐段

A欣赏第二乐段,你感受到了什么情绪?

B再次聆听此乐段,你听出情绪跟第一乐段有什么区别?

C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弦乐)

小结:这段音乐主要是弦乐主奏,节奏舒展,深情婉转,音乐还能听见铜管乐器的号角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曲折历史。

3.聆听第三乐段

A听这一乐段,情绪上有什么变化了?

B再仔细聆听,你听到了什么乐器在演奏(低音鼓)

C这一主题出现了几次仿佛看到了什么(反复出现,好像期待这奥运英雄的诞生)

D完整欣赏第三乐段

4.欣赏第四乐段

A聆听这一乐段,你听到了什么主题?(第一和第二主题)

B这两段主题交替出现的时候,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比单一主题的时候增强)

C再听,你听到了什么乐器节奏鲜明地出现了?(小军鼓)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们对奥运英雄地盼望之情日益高涨。

D再听音乐,乐曲在哪个主题上结束?(第一主题)

(五)完整欣赏全曲

(六)拓展:

1.你知道上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多少金牌?你能说说几个奥运冠军吗?

2.从28届奥运会开始,中国家喻户晓的田径体育明星是谁?你能说说他的成绩吗?

3.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你想说点什么?

4.了解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吉祥物、口号等等。

5.出示图片,了解奥运会会徽、会歌、五环的标志。

6.最后在《奥运匹克号角》的音乐中结束本课。

教学小结: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到各方面资料,大家学习认真,讨论激烈。学习效果良好。唯一不足的是在分辨段落的时候学生的音乐层次不齐。

第四课时:生命之杯

一、教学目标

聆听《生命之杯》,体验其特有的音乐风格、音乐特点,探讨内涵于歌曲的情感和音乐文化。

二、活动内容:

1、能够跟着音乐1998年的足球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的律动用肢体表现音乐的节奏。

2、感受其他各组同学设计的动作,互相学习。

3、跟着音乐的律动自己编创。

三、活动目的:

1、音乐与活动课旨在训练学生通过听、动觉的联觉效应,通过音乐刺激感官,使全身对音乐的空间、时间和能量做出反应而获得音乐感受,在此体验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

2、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体验和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开启自身心灵的能力及想象、创造的能力。

四、活动重点:

1、教师的要求要清楚、具体、明确。

2、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孩子独特的肢体表达方式。

3、强调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和统一。

五、活动过程:

(一)、初听音乐:播放1998年的足球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

A、 听第一段,说说音乐的风格是怎样的?(热情的,充满激情的,有号召力的)

B、 这样的音乐适宜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交流感受)

(二)、提出要求:

A、要求清晰明确:每组根据音乐风格特点编创两个八拍的动作,一组动作做五个八拍。一共十个八拍。小组活动时间八分钟。

B、组长可以聘请自己组善舞的同学担当编导。

C、要求每组同学全员参与,比比哪一组同学合作的速度最快!心情最好!动作编排最棒!

(三)、按照活动区域分组进行排练活动:

A、此时需要再给学生一遍音乐,通过听觉寻找动作与音乐的结合点。此时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

B、在分组展示前,再次播放音乐,各小组一起跟着音乐练习一遍。教师强调动作开始进入的节拍,和前奏动作姿态的放松与酝酿。

(四)、分组展示、学会评价:

A、每一组都到台上展示,这个评价环节突出强调每一组学生的动作韵律节奏是不是适合这段激情、活力四射的音乐。

B、引领学生首先应看到其他组的优点。

C、根据教师采访首先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再依次评选出最佳表演组和最佳编导奖。

(五)、互相学习、再次重组:

请每一组的小编导把自己组的动作跟着音乐交给全班同学,这样四组同学的智慧集中到一起,就自己创作完成了一个精彩的律动。一起跟着音乐完整跳一遍。

(六)、自由编创,独具匠心

动作并不做具体要求,请学生随着音乐的韵律自由释放音乐中的能量即可。

活动效果:

A、交流:跳完律动大家的心情如何?(开心、爽)律动的感受如此美妙!不需要过多的修饰,不需要过多强调,它就藏在音乐中,藏在你的身体里,它就在最自然的状态中。

B、音乐本该如此!简单地给大家带来快乐。全体学生伴随着《生命之杯》或拉丁节奏的律动再次享受音乐的欢乐。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

第一课时:摇篮曲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合唱。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用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哪位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弹奏《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关于母爱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6、师生共同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同学们,你们在唱这首歌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创作与表演

1、师生共同讨论:音乐剧要怎样表演?

2、把《摇篮曲》编成音乐剧,请几位同学进行表演。

四、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一)声乐曲:

1、舒伯特《摇篮曲》

2、东北民歌《摇篮曲》

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二)器乐:

1、莫扎特《摇篮曲》

2、聆听两首《摇篮曲》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C、、总结得出:《摇篮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

四、小结

1、通过你们的表演和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第二课时:大调弦乐小夜曲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聆听为主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分为听赏、知识点、感受与体验活动三部分。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中了解室内乐、小夜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没有听说过室内乐也没有接触过,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室内乐的概念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和区分

三、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教学重点:

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搜集小夜曲和室内乐等文字及音响资料。

2、播放获得奥斯卡金奖的电影〈莫扎特〉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三、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

主部主题。

2、提问:

a、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b、这段音乐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

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

  1=G  4/4

1  05  1  05  | 15 13  5  0  | 4  02  4  02 | 42  72  5  0 |.......

  这部份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随后,呈现了一段柔婉清盈的旋律:

  1=G  4/4

  5  — 6 — |  4  4  3  3  |  2  2  17  67 |  10  20  30  0  |.........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

4、播放副部主题。

5、播放整个乐曲。

6、再次播放全曲。

7、讲解奏鸣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主连副  结

部接部  束

主部主  部

题    题

四、巩固升华。

1、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

2、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

4、《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

五、课外拓展

六、总结

五、核心教学策略

音乐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我的基本策略是,以“音乐”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积极乐观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

第三课时:鳟鱼

教学目标:

1、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②熟悉音乐的主题旋律。

2、感受音乐,能够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3、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难点:欣赏《鳟鱼五重奏》,通过欣赏乐曲,体会音乐的情绪;利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手段: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

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步入教室。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

二、讲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关于鳟鱼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深山老林中一条美丽的小溪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鳟鱼,他们在小溪里整日快乐的游玩、嬉戏,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搅浑了溪水,打乱了小鳟鱼们平静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舒伯特作品歌曲《鳟鱼》(播放视频OK《鳟鱼》)

教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1:小鱼太可怜了,同情那条小鱼的命运。

学生2:渔夫太可恨了,阴险、狡诈。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这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

作者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

三、《鳟鱼五重奏》

教师: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由于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鳟鱼》五重奏。下面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设想故事的结局。(播放带有鳟鱼在水里遨游画面的音乐,之后请同学回答)

1、师:乐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生:有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师:看书本上图片,大家看到的就是由这些乐器的不同组合演奏出的这首曲子。

这种搭配法,叫钢琴五重奏。(让学生不要误解,钢琴五重奏不是五架钢琴。)

2、教唱作品的主题旋律。

3、出示结构图,逐段聆听分析

A:轻快活泼,由以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弦乐器和谐的伴奏正是祥和的体现。

A1:主题移高八度进行。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

A2: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钢琴像回声一样地与之遥相呼应,小提琴奏出流动的音型,描绘了小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另一番情境。

A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和声音型,钢琴作急速变奏。音乐变得激烈,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

A4:主题由D大调转为同名小调d小调,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动。它一开始就由弦乐和钢琴一起奏出强力度,音色突然阴暗,以描写小鳟鱼遭到了不幸。

A5:由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旋律在大小调之间游动着,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

A6:为结束段,主题旋律再现,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上轮流演奏,钢琴声部也清晰地再现出歌曲《鳟鱼》的伴奏音型,与乐章开头相呼应,恢复了开始时的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畅的情绪。

4、课后练习题3:片段聆听,并把各段的情绪填入表中(如:明快轻柔、清澈透明、活泼愉快、令人震惊、压抑哀痛、悲伤凄凉、充满希望……)

四、创作变奏

1、师出示节奏:x x xx x| x xx x --|

2、师打一遍节奏、生跟打,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来个变奏节奏。

(师生互动),把不同的节奏展示,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

例:x xx xx x| x xx xx --|

x xxxx xx x|x xxxx xx --| ……

3、师出示旋律:

1=C 44 1 34 5 5 | 5 3 1 -- |

师唱,生哼

师唱:1 34 56 5 | 5 32 1 -- |

生变唱 ……

 4、生设计两小变奏:

(P26 ——四)

板书设计:

鳟鱼    歌曲欣赏

鳟鱼五重奏    作曲家简介

第四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梁祝》选材于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这首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国内外均引起了良好的反应。

教材将作品放在“音乐与戏剧这一单元里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与戏剧的关系。再用一个课时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以解决学生长时间聆听音乐的疲劳感和茫然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欣赏之中。

学生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过渡,情感、学习方面都得到提升,所以欣赏梁祝能够加深他们对情感的理解,也丰富了他们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能够产生对这一爱情悲剧结局的理解和同情。

2.过程与方法: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感受音乐委婉抒情,凄惨哀怨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

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学难点

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所表达的细腻情绪的深入理解。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播放动画片《梁祝》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 新课教学:

1.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 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知识点的讲解:

协奏曲:它是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演奏技巧和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

3.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部作品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

 设计目的:让学生初步对相关资料的了解,有助于下面的欣赏

    下面,欣赏《梁祝》的主要部分音乐。

     一.引   子:(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什么乐器模仿什么动物的叫

声?这段音乐的旋律呈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后回答 )

     二.呈示部

1.爱情主题音乐(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爱情主题音乐在这部分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2.副部主题(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 :这一部分的音乐节奏与前面的主题音乐情绪、节奏有什么区别?

(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3.展开部

(1).英台抗婚:

 教师设问:这部分音乐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欣赏后给你什么感觉?(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回答)

(2)哭灵、投坟: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乐曲的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自主解决问题

的能力。

3.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

三.实践活动:

1. 教师设问:这部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你喜欢哪一部分的音乐?试着哼唱。(学生讨论回答)

2. 学唱《化蝶》歌曲:(同时让学生根据《化蝶》歌曲即兴创编舞蹈)

 设计目的:给学生创设情境,自主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小 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悲愤。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伟大,更感受到优秀音乐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对心灵震撼的力量,也必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第一课时: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材分析:

1、《打只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 2/4 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D,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 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2、“兴国山歌”(后面有,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放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说明:在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学生去查找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资料。)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你们去查找了吗?

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

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

“兴国山歌”简介

“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兴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所以,“兴国山歌”闻名遐迩,素有“山歌之乡”的称誉。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兴国县的妇女在欢送亲人上前线时,送上自己新编的草鞋和新编的山歌。歌声化为斗争的力量,鼓舞人们奋勇杀敌。 兴国县出了五十多名将军。

“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卷。兴国山歌的内容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远至天文地理,三皇五帝,革命战争,改革开放,近到油盐柴米,男耕女织,男婚女嫁,无所不唱,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潋江河畔,人人是歌手,处处闻歌声。他们即情即景,临时编撰,出口成章。无论河网旷野,高山密林,“哎呀嘞”的歌声此唱彼和,不绝于耳。

“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

“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 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三.学唱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幻灯显示歌曲)               

1.学唱歌谱(钢琴带奏旋律,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 石(sa)、 禾(wo)、 鞋(hai) ]

3.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找出最能体现“

4.欣赏《打只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四.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幻灯显示)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取到了什么作用?(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和特征。)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哎呀鳓——哎)

有什么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

仿佛联想到了什么?(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该如何来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4.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1、2、6”三个音)

(二)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五.“兴国山歌”创编评价小舞台

(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

温情提示:幻灯显示

(一)、创编歌曲

提示:可用改变《打只山歌过横排》歌词或曲调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

(根据需要在创编过程的同时,老师唱或播放几首兴国山歌做引导,提供一些内容做参考)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

(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第二课时:《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2、知识目标: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3、能力目标:聆听男声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花儿与少年》,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

教材分析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改编的合唱曲。歌曲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

歌曲曲调采用陕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类。流行于陕西北部、宁夏东部和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信天游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这是信天游的显著特色。

曲式结构为兼具三部曲式的变奏曲式。歌曲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奏,主题和主题变奏Ⅰ(第一段、第二段歌词)。

第二部分:简短的间奏,变奏Ⅱ(分节歌反复)和间奏、变奏Ⅲ(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歌词)。

第三部分:主题旋律的间奏,再现变奏Ⅰ,结尾句(第六段歌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邻的广大地区,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广泛流传的民歌,也是回族代表性民歌。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属于山歌类。“花儿”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广泛。由于“花儿”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所以“花儿”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刚健、粗犷的音乐风格。当地人称“花儿”为“令”,如“黄河令”、“土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约有100余种。“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长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由于宽广,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演唱,“短调子”短小、平和,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多用真声演唱。“花儿”的结构多为上下句及其各种扩展形式。“上下句”是我国民歌及曲艺、戏曲唱腔的常见曲式,由上句和下句两句构成。“花儿”多为五声和四声徵调式,其次为羽、商调式,少数为角、宫调式。

教学重点:通过唱歌和欣赏、演奏活动,感受、表现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表现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的演唱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影像资料、电视机等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2、纠正坐姿、安定学生情绪。

二、常规练习

1.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2.小练习

三、新课学习

歌曲简介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

歌曲分析

通俗版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节奏欢快明朗,配乐简单大方,选取了原作的精华唱段。柏文于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新视听》栏目首唱该版本,而今年刘孟哲演唱这首歌曲,则是为录制一档献礼晚会而准备。刘孟哲说:“柏文姐是我的江苏老乡,也是我仰慕的偶像,我们关系非常好,她也经常指点我的演唱。说实话,演唱她已经演唱过的歌曲,我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最初版本是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山丹丹花开的动人情景,以及陕北人民对红军到来的喜悦欢乐之情。老艺术家郭兰英演唱该歌曲后,很快就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此番青年歌手对经典红歌的再创作、再表现,体现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工作者对祖国艺术成果的珍惜与传承之情。

复三部曲式。

引子(1-6小节):旋律悠长,宽广。

A乐段(7-27小节):旋律悠长,具有陕北特色,使人眼前呈现出一副陕北景色;

B乐段(28-98):突然转入热闹场面。其中有包含B1、B2、B3小乐段。从整体上说表现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之情。

A乐段再现(99-111小节):音乐回复到开始的绵长节奏中,表现的是人民在向中央红军挥手道别。

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词。

相关创作

古筝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钢琴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其中以古筝曲为欣赏对象并做出欣赏:

古筝曲

另有古筝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创作背景

古筝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焦金海于1971年开始创作、1972年春天完成创作。当时,焦金海正在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市“五七干校”学习,接到古筝独奏的演出任务后创作了这首乐曲。

乐曲内容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音乐从辽阔、悠扬的散板引子开始,逐渐转入富有高原牧歌式的优美旋律,犹如婉转、悠扬的牧笛,描绘出一幅迷人的风光。

第二段,音乐变为欢快的、热烈的,表达了人们对漫山红透的山丹丹开花的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乡土风物的一种恋情。

最后一部分,音乐又回到第一部分主体旋律的原型。乐曲在尾句中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第1—31小节,分三个部分)——

第一小部分:第1—2小节

第二小部分:第3—7小节

第三小部分:第8—31小节

第二部分(第32—104小节)

第三部分(第105—121小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西部放歌》声中走进教室)

1、请学生看一段录像内容为著名影片导演张艺谋的申奥宣传片片段。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一陕北老农高歌,北景为大西北)。

师生影片,大家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用一段影片创设情境,壮丽的景色和农郁的风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大西北的认识。

(二)引出课题“西北放歌”并展开探究性学习过程。

师:中国的西北部,是民歌的海洋。西北部的地域特色:高寒、贫瘠、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西北人民刚毅的性格,同时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下面请同学们把各小组收集到的材料展示出来,相互间进行交流。

1、学生分组展示(各小组不要孤立,也可持不同看法)

1)利用影视素材展示并分析(由各组组长分析西北民歌的特点)

2)利用互联网、音响、图片、文字展示并分析。

3)利用实物或即兴才艺表演来展示。

2、教师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介绍情况,内容及时,灵活地进行交流,切磋和补充。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适当的引导与交流。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特点。

属山歌类,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使人感到一种高呼远喊的效果。如陕北的“信天游”,青海的“花儿”等。

2)感受体验陕北“信天游”的特点。

属山歌类。流行于陕甘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歌词一般为七言两句体,上句用比兴,下句点出主题。信天游曲式多用上下句,上句经常分成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则一气呵成,下有常用重复上句的手法。形成对比再比如《蓝花花》《三十里铺》《脚夫调》等等。

3)感受体验青海“花儿”的特点。

流行在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属于山歌类。“花儿”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广泛,但大多是爱情主题。由于“花儿”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所以“花儿”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刚健、粗犷的音乐风格,再比如……

3、肯定表扬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与才艺表演,引入学唱歌曲《黄河水手歌》讲述背景。

——黄河两岸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此,打渔谋生,有一天黄河河面起了雾,一位船夫独自在船上感到很孤单,于是即兴高歌“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来……”没想到在这远处传来了高亢、嘹亮的对歌声,于是这首歌世世代代传唱了下来,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会这首歌吧。

(点评:探究性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旨在培养学生探索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学唱体验:

1、教师范唱(与一男老师对唱)

2、男女问答式

3、水手律动

(四)拓展表现并升华情感

1、各小组用不同方法创新改编这首歌,(不要孤立,各小组互助)

1)加上引子与尾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奏有唱。(教师伴奏)

2)创造二声部并加上特色乐器“口弦”伴奏。(教师伴奏)

3)创编一舞蹈或一造型(黄河、船与水波)律动。(教师伴奏)

2、将以上创编融合在一起作最充分精彩的展示。

1)第一遍老师用钢琴原速伴奏。

2)第二遍老师用吉它加快速度伴奏。

3)请学生说两种音乐与演唱效果有什么不同?

五)提出新问题,在传承民歌的基础上可以创新,该如何创新,下节课我们接着来讨论。

四、总结并下课,在《信天游》歌声中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亚洲弦歌第一课时:樱花

教学目标:

1、歌唱表演:结合情境学习演唱《樱花》,了解日本民间都节调,感受日本人民爱樱花,赏樱花的情节。

2、学习简单的日本舞蹈,了解日本舞蹈的基本特点:腰部稍稍下坠且动作优雅,柔中带刚,特征是舞者手持扇子,手绢,伞到呢个小道具或以和服的袖兜来进行各种动作和感情的表现。

3、人文:了解一些有关日本的小常识,例如: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传统民族服饰---和服,日本是我国的邻国等。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出现的3、4、7这几个音,以及曾四度特征音程的进行4---7

2、能用简单的带有日本特色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樱花。

教学难点:

1、感受都节调的日本民歌特色,能用日语简单地学唱歌曲。

2、自然大方地表现日本舞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风情介绍

同学们好,看一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哪里看一看?(日本)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日本是我们的邻国,他是东亚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之一。说到日本,有一处景点非常有名,那就是富士山:观看教材图片。富士山常年积雪覆盖,一年四季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参观。在日本旅游就不得不提那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且色彩鲜艳的寿司了。日本的电子产业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PSP等电子产品深受我们喜爱。日本也是个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呢!一直到现在,他们都保持着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每年的节庆日来临,或则参加婚礼,丧礼,人们都会穿上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服装-----和服。还有穿着木屐,聚在一起。

穿着木屐走路方便吗?1000年前是从我国唐朝引入的,以前是皇亲贵族才能穿到,走路步子比较小,姿势优雅,端庄。老师示范走法。在日本,有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樱花节。听说过吗?

樱花可是日本的国花哦,日本人对樱花有一份特别的喜爱之情呢,每年阳春三月,满山的樱花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开放了,粉的,红的,白的,一望无际,如云海,似朝霞,芬芳又美丽。他们在漫长的严冬之后,首先给人们带来兴奋喜悦的春天的消息,樱花开花都在7天左右凋谢,所以日本人认为樱花的美丽虽然短暂,但是他们给人们留下了美丽和芬芳,他们在樱花身上学到了珍惜每一天,积极生活的精神。樱花节就定在花期最旺的3月15日到4月15日这一个月,这时候,三五成群的日本人民开始互相邀请亲朋好友相聚在樱花树下,看樱花,赏樱花,在樱花树下品尝寿司,喝点清酒,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都会互相点头,有时候还会交换食物呢。多美的樱花,多热闹的樱花节啊,你们想去参加吗?让我们跟着好听的日本民歌,想象我们穿着和服,踩着木屐漫步在樱花树下吧。(跟着音乐做些简单的动作。)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国粹吗?(京剧)

你知道日本的国粹吗?(歌舞伎)

歌舞伎。这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哦,歌舞伎的基本特征就是舞者常手持扇子,伞,手绢等道具或用和服的袖口进行各种动作来表现情感,舞蹈的时候,腰部稍稍下坠,而且动作优雅,柔中带刚。

老师今天刚好准备了小扇子,我们来学一学吧?注意,动作要优雅,轻柔,好看。

和着音乐做一做。

二、学唱

1、简介,学谱

真巧,刚才我们一直听的这个乐曲的题目就叫樱花哦,想再仔细地听一听吗?

学唱曲谱:思考:边听边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音符?

老师跟着伴奏唱一遍谱子。简介都节调。

学生跟着伴奏唱一唱谱子:有难唱的地方吗?4和7这两个音都不大容易唱好,但是在都节调中偏偏又常把这两个一起出现。练习跟琴唱4—7、7—4,3遍。唱最后一句谱子。再唱全曲曲谱

2、感受歌曲的色彩。

讨论:唱会了谱子,你觉得这首歌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总是保持温和,礼貌,温顺的个性,他们善于接受别人的长处,这些个性也很好地体现在了他们的艺术文化中,歌曲的旋律平稳,没有很大的起伏波动,感情平和温顺。老师这有三首曲子,你能听出来哪一首是日本歌曲吗?

播放音乐片段:剪羊毛,红河谷,荒城之月(√)。

3、唱歌词

我们刚才唱了歌谱,还少什么呀?歌词跟琴唱:提示:声音要纯净,积极,柔一点。

跟伴奏唱

4、简易和声

听到你们这么美的声音,老师都忍不住想跟你们一起唱了,可以吗?师加入和声:长音处加入衬词:lala。

老师刚才加了什么?生生合作。交换角色,衬词处加拍手动作。

5、学唱日文。

听范唱,随录音用日文跟唱。

三、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深情

教学内容:欣赏印度音乐《深情》。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深情》可以了解印度音乐,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了解印度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应该也知道唐僧所信仰的是佛教。那你们知道佛教源于哪个国家吗?对,佛教源于印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印度。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印度音乐。

播放《深情》音频。

学生仔细聆听,并试着说出音乐的演奏乐器。

师:你们听出来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了吗?

生回答

师:这首音乐的演奏乐器是西塔尔和小提琴。

介绍西塔尔

拨奏弦鸣乐器。为木制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的乐器,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西塔尔琴的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有的上方还有一个葫芦,主要是用来装饰,但也用于将乐器放倒时使其不接近地面。西塔尔琴的琴颈非常长,指板有16~18个可移动的环形金属品,用来指示旋律弦按音的位置。它有4~7根金属弦和两根持续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发出一个单音),在它下面可以有11~13根金属共鸣弦,每根调成不同的音高,与旋律弦和持续弦产生振动,起增强共鸣的作用。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带在食指上的拨子来拨奏。西塔尔琴适于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二、介绍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是印度半岛特有的音乐,由于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印度文化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波斯、希腊、蒙古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与印度原有的文化融合,形成特有的印度文化。印度音乐理论上在一个八度音程中细分为22个微音程(斯鲁蒂),所以音高有非常细微的变化,而不采用固定音高,歌手会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即兴演唱。印度音乐从古代开始有两个程式,一是“拉格”,为旋律的程式,另一个是“塔拉”,为节奏的程式。

师:不知道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有没有关注过印度音乐呢?如果有,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印度音乐的了解。

师:印度音阶组成称为史瓦拉,其组成的音符称谓沙/利/加/马/帕达/你SA/RE/Ga/Ma/Pa/Dha/Ni这和西方的音符Do/Re/Me/Fa/So/Ra/Te很近似,但并不等同。西方的钢琴可细分到12个微分音程,因为印度的音阶则可分成22个微分音程,称之为书如替。印度古典音乐最重要的二种元素拉格(Raga)和搭拉(Tala)。

三、再次欣赏音乐

四、总结

第三课时:小河的呼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印度民族乐器及歌舞;

2、能力目标:总结出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对他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及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本土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印度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印度古典音乐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印度电影《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印度)

(展示亚洲地图)印度是我们亚洲南亚地区的音乐。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和斯里兰卡等周边国家的地区。(突出印度音乐的重要性)

2、对印度的社会文化做简要介绍

提问抢答的形式:首都、人口、旅游、语言等方面。

二、乐器

播放MTV,由孙燕姿所演唱的《神奇》,找出其中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并加以描述。

西塔尔

塔布拉

三、欣赏印度乐曲《晚上的拉格》

提问:该乐曲的速度大体发生了几次改变?每一次的变化你能让你想到什么?

乐曲分析

印度古典音乐的两种基本要素:

(1)拉格:指旋律框架

(2)塔拉:节奏、节拍的总称

实际演奏时,音乐旋律一边合着塔拉,一边错开,往往形成切分,使旋律与塔拉之间产生微妙的变化关系。

四、欣赏印度民歌《小河的呼唤》

1、初听 :思考该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

2、学唱。

3、加入特色节拍齐唱。

4、介绍萨朗吉。

五、知识回顾

印度的旋律—拉格

印度的节奏、节拍—塔拉

印度的乐器—西塔尔(琴)、塔布拉(鼓)

答对奖励、答错惩罚

六、总结印度音乐的基本特征

1、缠绕着几个骨干音上下迂回曲折进行的旋律。

2、各种滑音和装饰性音型的点缀。

3、富于变化的鼓点。

4、情韵浓郁、略带鼻音的歌唱。

5、富于变化的即兴演奏及演唱。

七、能力拓展

为什么印度音乐的特色如此鲜明?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京腔昆韵

第一课时:唱脸谱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

2.欣赏脸谱,了解中国京剧中十种常见颜色脸谱的意义,并能分辨出常用的三种脸谱类型;

3.学唱歌曲,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在音乐中的艺术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听唱歌曲,感受音乐情绪,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京剧中十种常见颜色脸谱的意义,并能分辨出常用的三种脸谱类型。

三、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课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情趣、主动参与  

用京剧中的四个行当的念腔向学生问好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聆听歌曲、感受体验  

1、激情导入: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有关京剧的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师:还听到歌曲中唱了很多的……

师:下面,老师请三名同学到前面将你听到的相应的脸谱贴到黑板相应的地方,谁想来挑战一下自己?师:那么,这些各种颜色的脸谱都代表了什么呢?

你们都知道有哪些颜色脸谱代表的人物性格?

2、介绍十种常见脸谱的意义

3、介绍三种常用脸谱的类型

4、引导学生归纳勾画脸谱的行当

5、师:听一听有哪些伴奏乐器?

6、引导学生分析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歌曲的第一部分,有没有你们不明白的词?

①四击头

②Beijing Opera

师:再听歌曲,有哪些变化的音?有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的第二部分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①播放花脸笑的视频

②播放花脸怒的视频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完整聆听、初步感受

谈谈感受:情绪是欢快的,速度是稍快的,节奏是紧凑的,力度是较强的等。

生:脸谱

生:听辨歌曲中唱到的各种颜色的脸谱。

生:代表人物性格

生:说说知道的脸谱颜色的意义

7、欣赏脸谱,了解中国京剧中十种常见颜色脸谱的意义。

8、欣赏脸谱,认识并分辨出三种常见脸谱的类型。

生:净、丑行需要勾画脸谱。

生:弦乐器、打击乐器。

生:给歌曲分段

9、分段欣赏、进步感受

欣赏第一部分

生:说说不明白的词。

生:说说下滑音和前倚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初听演唱特点

总结演唱特点

模仿花脸的笑

模仿花脸的怒

生:演唱歌曲第二部分。

初步了解中国京剧中十种常见颜色脸谱的意义,认识并分辨出三种常用脸谱的类型,运用课件展示出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促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国的京剧艺术。

(三)、表现脸谱、拓展延伸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演唱这首歌曲,好吗?女同学先来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男同学来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二遍的时候,我们来反串。4.1-15  分角色演唱歌曲并表演动作    通过分角色表演歌曲,使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在音乐中的艺术美。

(四)、小结所学、律动下课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唱脸谱》这首歌曲,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认识到了我们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听歌曲边唱歌曲边走出教室   利用简单概括的小结语,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推向高潮。最后,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同样一堂音乐课程,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老师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同时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的创新精神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音乐教学大纲,从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课程模式的变化,进而对音乐课程改革有了更深的体会。教学模式的科学化合理化,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如果能够贴近学生心理,学生自然就能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上完音乐课,并且融入音乐课。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抛弃过去偏重音乐知识的思想倾向性,更多的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模仿、创作,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与技能多种目标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以《唱脸谱》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程序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设计思路从介绍京剧引入教学,紧接着使学生充分欣赏、体验蕴涵着京剧韵味的歌曲《唱脸谱》,从谈论歌曲的体裁、讨论音乐段落的划分。体会京剧唱腔韵味体现在哪里?对比有无装饰音、下滑音的效果,教师范唱引导模仿。通过课件介绍京剧脸谱的谱式,使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兴趣,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及其各方面的艺术能力。在知识技能方面,一部分学生在学之前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对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由来、脸谱的谱式与颜色等等都有了浅显的了解,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实现教于学的主动结合。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学唱《唱脸谱》 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在课程当中,自主的认知、体验,效果自然好得多。整个课堂情绪 高涨、学生思维积极主动,一方面加深对音乐课程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中表现自我,创造自我。

做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师任重道远,关键在坚持不懈,关键在于结合新音乐教学标准,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形势的需要。 

第二课时:我不挂帅谁挂帅

课   题

我不挂帅谁挂帅

授课时间

2019年6月3日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知识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 

过程与方法: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板式及其音乐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知识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模唱

教学难点

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教具学具准    备

 多媒体   钢琴

教学方法

聆听,引导等方法

学法指导           情境诱导式,体验感受式,合作互学式,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以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引入,《穆桂英挂帅》表现的是宋朝的故事。佘太君不满宋王宠信奸佞,在杨家将父子大都为国捐躯的情况下,毅然辞朝返回故里。20年后,又遇战乱。佘太君忧国心重,差重孙儿杨文广及重孙女杨金花进京打探。二人到京,正赶上朝中比武选将。杨文广乘机上场比武,刀劈王伦。宋王深知他是杨家的后代,赦免其罪,赐印命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佘太君、穆桂英因对杨家受朝廷中奸佞陷害,全家忠良未获好下场而十分悲愤,对帅印到来心情十分复杂。穆桂英当时已年过半百,但念及国家危亡,还是振奋精神,挺身而出,换上铠甲,点将领兵,率军出征。  

二、教学新课

(一)京剧:

1、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唱腔种类繁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2、京剧的板式泛指起拍和节奏形式,其实质含义有两种,其一,指其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其二,指下板的形式,即节奏形式。板式的种类大致分为四类:(1)一板三眼类
(四拍子)。(2)一板一眼类(二拍子)。(3)有板无眼类(一拍子)。(4)散板类(自由拍子)。
3、京剧的服装:也称作“行头”。实际上,行头不是仅指衣服。按早期惯例可分为衣、盗、杂、把四类。后来发展为六项: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盔头箱、把子箱和旗包箱六类。
(二)聆听《我不挂帅谁挂帅》
(三)介绍《我不挂帅谁挂帅》:

选自京剧新编历史剧《穆桂英挂帅》中第五场中的一个片段。《穆桂英挂帅》表现的是宋朝的故事,佘太君不满宋王宠信奸佞,在杨家父子大都为国捐躯的情况下,毅然辞朝返回故里。20年后,又遇战乱,佘太君差重孙杨文广和重孙女杨金花进京打探。二人在京正巧赶上朝中比武选将,杨文广趁机上场比武,刀劈王伦。宋王深知他是杨家后代,赦免其罪,赐印命其母穆桂英挂帅出征。穆桂英当时年过半百,念及国家危亡,还是带兵出征。这部剧是梅兰芳根据同名豫剧改编的,也是梅兰芳一生中创作的最后一出戏。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公演。在这出戏中,穆桂英前半部是青衣、褶子的装束,最后穿大靠、扎靠旗,表现她挂帅领兵。剧中有若干精彩的唱词和唱腔。例如穆桂英的唱词中有:“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保国再度出征。十二年抛甲胄未临敌阵,难道我就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选”、“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选”。表现出穆桂英和杨家后人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精神。(四)梅兰芳简介:

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9岁就开始学习青衣、花旦戏。11岁出台。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精致享誉全国。中年以后形成了雍容华贵的“梅派”艺术,影响深远。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拒绝在敌伪统治下演出,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经常到厂矿、农村,并到抗美援朝战地演出,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断桥》和《穆桂英挂帅》等剧中,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他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另外三位分别是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三、课堂练习:

 学生跟着唱 京剧 我不挂帅谁挂帅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聆听欣赏,希望同学们喜欢我国的国粹京剧。能掌握京剧的基本知识。

五、布置作业:

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办好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搜集有关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的演出场所,京剧故事,艺术家的轶闻等。资料的呈现方式,可以有文字、图片、歌唱等多种形式。

六、板书设计:

《我不挂帅谁挂帅》

一.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二.欣赏作品

七、教学反思

复   备



工人智能与教学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