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全册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学期课堂教学常规训练 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课学生教学常规训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课常规学习习惯。
2.建立各种课型上课规范,规范学生音乐课堂纪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做好音乐课课堂常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教学常规管理说明与练习
1.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前全班于指定位置安静有序的排队候课,并带齐学习用品,进教室后把书本和学习用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板上。
2.上下课礼仪:上下课都有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
3.出勤:不得迟到早退,若发现有学生缺席,立即汇报班主任,不得有学生滞留在班级教室内。有被其他教师留下的学生需要有教师签字的假条。
4.课前领歌:上课响铃之后,由表演的得好的同学领歌,全班同学一起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做到温故而知新。
5.听课姿势: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人坐直。
6.发言:先举手后发言,未经许可的发言视作违纪。
三、针对歌唱课的课堂教学常规
1.静听:听赏时绝不发出声音,不与同学讨论,及时将听赏时遇到的问题记下,留在听完后讨论。
2.背记:
(1)欣赏任何一首乐曲均要求背记音乐主题。
(2)歌唱课要求背唱歌曲。
3.针对节奏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
(1)节奏教学需要会听、会看和整齐划一的动作
(2)起拍时听指令。
(3)收拍时听指令。
(4)休止符用右手的拳头无声地靠在左手的掌心。
四、针对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教学常规
1.看视频时,不讨论,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课堂,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五、教师小结,布置预习作业寻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相关音乐背景材料。
六、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律动有序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一课《爱祖国》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卢沟谣》
2.演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
3.认识音乐家冼星海。
4.认识音乐记号——延长记号。
5.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
教学目标:
1.在聆听或演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五首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中,能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3.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5.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能随二拍子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进行表演,表现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6.结合歌曲的学唱和聆听,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初步了解中国作曲家洗星海,认识“延长记号”,并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3.热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豪感。
本课时教学重点:
1.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2.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可以用轻声带假声来演唱。
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学生能够从演唱形式、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创新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中国地图。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的风光吧!
2.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示祖国的风光图片(如: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
三、揭示、板书并歌唱课题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指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切)。
师: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唱。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四、聆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聆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我为你们再唱一遍,请四位孩子根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
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3.采取师问唱生答唱的形式学唱第三乐句。(如:画什么?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4.跟琴视唱歌谱。
5.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整歌唱一遍歌曲。
6.跟琴填唱歌词。
7.课件播放歌曲伴奏,全体学生合伴奏有感情地歌唱歌曲。
六、课堂延伸
师:谢谢热爱祖国的孩子们!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七、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吧!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八、下课,学生合着伴奏唱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3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卢沟谣》
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卢沟桥的历史,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能够为歌曲分段,了解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用历史与歌曲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难点:
1.了解卢沟桥历史,通过了解歌曲背景,把握歌唱情感。
2.通过音乐要素感受、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歌曲情绪
1.初听歌曲(视频1)
2.认识卢沟桥(现实中的卢沟桥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视频2)
3.复听歌曲
设问:你是否听出了卢沟桥的秘密呢?(歌曲录音)
二、分段聆听
1.配音乐朗读歌词(伴奏音乐)第一段
2.认识音乐符号——板书总结力度、速度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听听老师在音乐符号的地方怎么唱的,生轻声跟唱。
3.生试着哼唱第一段
师画旋律线“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4.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5.你们的歌声真美,卢沟桥的美被大家完全展现出来了。但,就是这么美的卢沟桥,在1937年的7月7日,彻底的变了。(视频2)
看了这段历史,你的心情怎样?所以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第二段?
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生跟着唱
6.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唱之前理顺音乐记号,力度、速度,并让生掌握反复记号(板书)
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7.讲解结束句并整理歌曲结构:
A——B——B——结束句
8.完整演唱
9.总结:现在的卢沟桥依然很美丽,但发生在它身上的那段历史是永远抹不去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作业分层设计: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自选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爱祖国”的歌曲,并进行小组分享讨论。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总:第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红旗颂》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宏伟气势和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能随音乐哼唱出《红旗颂》主题I。
3、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学会分析音乐调性,掌握乐曲内容,体会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与变化,能够利用音乐要素体会音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导入: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学生聆听。
1、提问:刚才播放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说出曲名及歌曲主题。(歌曲《红旗飘飘》、赞美红旗、歌颂祖国)
2、提问:说说红旗象征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
三、作者简介:
吕其明,1930年出生,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创作插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四、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欣赏管弦音乐作品《红旗颂》,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生:……(课件出示管弦乐器图)
五、初步欣赏乐曲《红旗颂》
1、谈话导入:
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生:……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严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生:……
2、初听全曲,思考问题
(1)听辨乐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2)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
六、分段欣赏乐曲《红旗颂》
1、师:乐曲一开始就用(生答:小号)奏出了《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播放引子片段)
2、师:经圆号反复,引出用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播放主题1——歌唱性红旗主题)
3、介绍创作背景
(1)再听一遍,老师随乐曲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2)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教师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
(3)再听行进主题。
提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6、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3)讨论乐曲有几部分?生答。
师:所以说作品是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
7、完整欣赏《红旗颂》
提示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线条、图形表示。
七、欣赏配乐朗诵《红旗颂》,感受朗诵、文字与音乐结合的魅力。
八、课堂小结,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听《红旗颂》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总:第5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只怕不抵抗》
2.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分段欣赏,利用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进行赏析,学会用图形谱进行辅助学习。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了解进行曲的音乐风格。
4.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其主要音乐作品。
5.通过演唱和聆听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感受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感受二拍子的节奏,能用自豪,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抗战时期儿童团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2.认识音乐家冼星海,了解几部其主要的音乐作品。
3.利用图形谱进行歌曲欣赏,感受不同音乐段落的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休止符等处的准确演唱。
2.认识并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同音连线处的时值。
3.能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进行歌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风”、“雨”的含义?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三、学唱《只怕不抵抗》
1.导入:抗日歌曲多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非常有力,就像我们的《国歌》,一听就可感受到满腔的激情,并鼓舞人们一直朝前进!同时,我们也要记住这首曲子的作曲家洗星海先生,他是抗战时期投身于革命歌曲创作的音乐家。
2.初步聆听,了解歌曲内容。
3.复听歌曲,找出歌曲的相似乐句。
4.过关斩将:
(1)第一关,准备枪支(发声练习)。
师;我们知道,上战场作战必不可少的就是枪支弹药,有机关枪、冲锋枪。请大家来模仿它们的枪声,看哪个小英雄既快又正确。
2/4XXXX|X0|XXXX|X0||
Da
Du
师:模仿得真不错,让我们加上旋律来唱唱看。
2/43345|30|3313|20||
Da
Du
师:准备好了枪支,看看下一关要干什么了?
(3)第二关,拿起武器(节奏练习)。
A.出示歌词:手拿小刀枪,冲锋到战场。
B.师:我们拿起的是小刀枪。请大家仔细听我拍打的节奏,按照我拍的节奏把它们念出来。
师拍——生念。(注意附点节奏及最后一音的时值)
2/4XX|X.X|X0X|X-|X.X|X-|X0||
C.师:完整念(争夺小红旗),谁能完整地给大家来念一念,念得正确就可以得到小红旗。
D.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出示节奏)
(4)第三关,口号练习(难点教学)。
A.师:为了增强气势,我们还要来学一学口号,我们的口号是: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同样的,听老师来拍这个口号的节奏,请你们来念口号,注意仔细听。
2/4XXXX|X0X|X-|XX|X-|
B.师:接下来我们的口号节奏发生了变化,请注意听。
2/4XXXX|X-|X.X|XX|X0|
C.师:念得很有气势,你们来看看,这两句口号有什么区别?(回答)
D.师:为了让口号更嘹亮,我们把它们唱出来。
2/41213|103|5-|36|1-|10|(同音连线的时值3拍)
2/41213|1-|3.5|36|1.6|123.2|1-|
师:观察一下第二句口号发生了什么变化?(重复了一部分)
5.检验成果,巩固难点,完整演唱歌谱。
6.跟琴填唱歌词,表现情感。
(1)放慢速度轻声唱。
(2)有感情地演唱。
五、综合表现歌曲
1.师:同学们,小英雄威武勇敢的形象已经在大家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认为可以为哪些歌词配上神气的动作,更好的表现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顽强的斗志呢?(讨论并表演)
2.小组讨论表演。
3.全班表演。
4.小组表演展示。
六、课堂小结,下课礼式。
作业分层设计: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2.自选作业:课后搜集有关“爱祖国”的乐曲,并进行小组分享讨论。
教学反思:
第二课《美妙童音》
教学内容:
1.聆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表演《摇船调》、《一只鸟仔》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作品和学唱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少年儿童的童真生活,建立珍爱幸福童年的情感。
2.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的方法。
3.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一只鸟仔》,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4.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5.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岁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6.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摇船调》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摇船调》,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
2.了解问答对歌的演唱特点。
3.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教学重点: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动作感受“摇船调”的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
1.了解台湾民歌,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反复跳越记号处。
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础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2.发声练习:
2/4 5 5 |5 5 | 5 4 3 2| 1 — ||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新课导入:
1.猜谜导入:
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打一物体)
2.学生猜谜。(船)
3.谁能来做做划船的动作?(请个别学生做,全体学生一起学一学)还有其他划船动作吗?
4.跟着老师随着音乐划船。(跟着歌曲伴奏,初步感受音乐情绪,感受摇船调的风格特点。)
四、新歌教授: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速度、情绪如何?这些小朋友一边划船一边在做什么?
2.复听歌曲:这是一首台湾民谣,同学们边听边看歌词,他们对歌的内容是什么?
3.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师生一问一答进行对歌。
例:师: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圆圆 在呀在半天哟?
石头圆圆 在呀在半天哟。
(注意切分节奏的准确掌握)
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找出乐句之间的相似之处,自主学习旋律,找规律。
(1)提示学生注意聆听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
(2)讲解反复跳越记号
5.填唱歌词。
(1)跟老师随钢琴逐句填唱。
(2)师生接龙唱。(相似乐句进行模仿接龙)
(3)生生对歌。
(4)完整练唱。
6.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的准确演唱。
7.歌曲处理:
(1)唱出民歌的特点:
(2)前后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要唱得抒情、圆润、连贯,第二乐段要把摇船的乐趣演唱出来,不喊叫。
8.跟录音完整演唱全曲。
四、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词内容编创音乐表演。
2. 以“什么弯弯”为题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例:什么弯弯在呀在脸上哟?眉毛弯弯在脸上。)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唱起对歌声情并茂非常生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对歌《摇船调》,这首歌曲出自台湾,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与我们厦门隔海相望,两岸人民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我们期盼着有一天也能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对歌。
六、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摇船调》,并编创新歌词进行表演唱。
2.回家收集谜语,把它写出来请大家猜一猜。
七、下课,学生随音乐有序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7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摇船调》
2.聆听《猜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演唱歌曲《摇船调》,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发挥想象力,增强合作意识。
2.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3.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动作感受“摇船调”的音乐律动。
2.了解“对歌”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
1.能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2.听辨京剧中的“板”和“眼”,并学习京剧长唱段中的动作。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表演《摇船调》
1. 复习演唱歌曲《摇船调》。
2.展示自己编创的新歌词并试着唱一唱。
三、聆听民歌《猜调》
1.初听歌曲
设问:你能感受民歌怎样的风格特点?(活泼欢快,风趣)
2.复听歌曲,出示歌词内容。
设问:(1)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感受歌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2)歌曲的演唱形式?(女声独唱)
(3)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渐快后又渐慢)
3.简介“对歌”,一问一答。
4.观看视频,宋祖英演唱的《猜调》
设问:为什么问的人演唱的速度越来越快?
生答。
师总结: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一气呵成的排句发问想要难倒对方,但对方回答时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四、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初听后可问学生:
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还记得二年级听过的一首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同学们一起复习或简介京剧《红灯记》剧情。
2.再听,了解唱词。设问: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在夸他的女儿铁梅,他都夸了些什么呢?
3.在京剧的音乐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个唱段前面是原板,一板一眼。后面是快板(有板无眼),因此,快板部分要全部打强拍。我们一起来边听音乐边、
4.随着录音唱一唱。
5.学习几个唱段中的动作。
4.启发与示范:
(1)看一看唱段的视频,谁能模仿一下李玉和的动作?找一找感觉。
(2)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做几个表演动作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一遍。请仔细看,然后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动作。
(3)念唱词学动作。
5.小结。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里面的一招一式都是演员们“台下十年功”练出来的。听了这首京剧选曲,同学们的童年和铁梅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呢?简单地说出你的感受。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摇船调》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8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一只鸟仔》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台湾民歌,让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我们大陆与台湾同胞要相亲相爱,友好相处。
2.通过演唱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引导学生爱护鸟类,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感受台湾民歌的方言和特色。
2.学会用较为标准地闽南方言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1.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2.通过打击乐、拍手等形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13 5│66 5│6ⅰ76│5—│135│665│4432│1—║
三、课前导入:
你了解台湾吗?岛上物产丰富,景色怡人。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大陆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向台湾赠送了我们最珍贵的团团圆圆两只熊猫作为和平使者。而宝岛台湾也派出了他们的和平使者,你们听。。。
四、新歌教学:
1. 初听歌曲
设问:这只鸟仔的叫声如何?它在做什么?
“叽叽,啁啁,噘噘”,找不到家的小鸟,孤独无伴。
2.复听歌曲,注意聆听闽南方言的发音,感受下滑音带来的独特的音乐风格。
(1)下滑音讲解
师演唱对比演唱有无下滑音的区别,让生对比,
例:岋一个岋”,加上这个下滑音唱出了这是只怎么样的鸟仔呢?活泼,可爱,似乎还有几分调皮。学生试着学唱。
(2)逐句按节奏跟读,学用闽南方言读歌词,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
①、放录音,分句跟读。②、师生交替分句跟读。
③、生生接龙朗读。④、请发音准确的学生范读。
3.跟钢琴学唱:
①、放录音,分句跟唱。②、师生分句接龙唱。
③、生生接龙唱。④、完整地跟唱。
4.再次聆听录音,轻声跟唱。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台湾的民谣还有很多呢,如《外婆的澎湖湾》、《天黑黑》等,我们可以在课外去网上寻找一些,学唱几首,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咱们大陆的民歌,把我们大陆的民歌带到台湾去,和台湾同胞一起享受我们祖国民歌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和台湾同胞更加相亲相爱,友好相处。
七、下课礼式,学生唱《一只鸟仔》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总:第9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表演歌曲《摇船调》《一只鸟仔》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歌曲,进行学习情况反馈,学生进行表演检测自身学习情况。
2.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3.能动情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音乐中切分音节奏和倚音的弹奏是表现小木偶机诫、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的,在听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小乐器伴奏和肢体语言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4.教师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地聆听《木偶的步态舞》,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
教学难点:
通过听、看、唱、演、奏等音乐活动,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想像与理解;并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大胆表达见解,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础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5671|2345|5———|5432|1765||
2.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表演歌曲《一只鸟仔》。
1.跟琴视唱歌谱,复习音乐记号(下滑音、四分休止符)
2.跟琴背唱歌词。
3.跟录音完整表演。
4.分组表演唱。
四、复习表演歌曲《摇船调》
1.跟琴视唱歌谱,注意一字多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处的准确演唱。
2.分组进行对歌表演。
五、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并简介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这首乐曲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他为爱女创作了一套共六首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中的一首,反映和刻画孩子的童心世界。
2.初听乐曲,教师用钢琴完整演奏《木偶的步态舞》。
学生欣赏聆听教师演奏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的变化,对小木偶的音乐形象进行联想。
3.分段聆听:
(1)聆听乐曲中的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前9小节,介绍引子,感受全曲的音乐特点(热情奔放)
(2)聆听乐曲第一部分A段。
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怎样?并联想到了什么情景?(快速的;情绪是活泼、欢快、滑稽、可笑的;)
(3)聆听乐曲第二部分B段:
通过对比聆听音乐听辨两部分前后速度的不同。
请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出旋律,同时带动身体律动感受旋律变化。通过聆听进行想象,请学生说说这时的小木偶变成什么形象了?
想象着小木偶累了、要休息、有些哀伤……
(4)聆听乐曲第三部分A’段:
设问:这与乐曲哪部分旋律相似相比,它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哪里有变化。
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快速、滑稽、活泼的,只是在最后结尾不同,好像小木偶的表演结束了。
5.完整聆听并随音乐表现木偶的形象。
六、.课堂小结:
童年各种有趣的回忆使我们生命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同学们的童年里留下的是快乐、美好与希望,伴随你们一生的成长。
七、下课礼式,唱《摇船调》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三课《我们的朋友》
教学内容:
1.聆听《空山鸟语》、《荫中鸟》
2.表演《顽皮的杜鹃》、《柳树姑娘》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空山鸟语》、《荫中鸟》,演唱歌曲《顽的杜鹊》、《柳树姑娘》,感受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
3.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感受民族乐器。
4.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鹊》,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5.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顽皮的杜鹃》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学唱《顽皮的杜鹃》,感受小杜鹃的音乐形象,渗透热爱大自然,关心动物的教育。
2.学习“顿音”的演唱方法,能用准确节奏、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背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准确掌握顿音记号的演唱,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1.分段细听等方式感受音乐内在形象及内容,引导学生关爱鸟类,树立环保意识。
2.学习顿音记号,并表现出《顽皮的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顽皮的杜鹃》
1.初听歌曲,设问:杜鹃的叫声是怎样的?它叫了几次?(咕咕,7次)
2.复听歌曲,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
3.讲解低音点和顿音记号
(1)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2)顿音记号:
4.视唱歌谱,感受顿音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5.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6.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7.以两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三、完成课后活页练习题
将乐谱《顽皮的杜鹃》中缺少的低音点及顿音记号补上。
四、教师小结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之时,不要忘记保护大自然与鸟类,让它们在地球上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下课礼式,唱《顽皮的杜鹃》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1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空山鸟语》、《荫中鸟》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
2.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聆听,感受乐器二胡的音色,了解音乐内容。
2.通过对比聆听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要素分析乐曲。
教学难点:分段细听等方式感受音乐内在形象及内容,引导学生关爱鸟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空山鸟语》
1.初听全曲。设问:
(1)这首曲子的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空山”与“鸟语”吗?
(2)这首曲子用什么乐器演奏?
2.师生讨论:引子主要表现空山、空谷回声。鸟语,则穿插于整首曲中。
3.复听全曲。
设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4.介绍刘天华的成就——把二胡提升为独奏乐器,纳入高等院校专业教学。
5.如有条件能让学生观察二胡乐器的实物,让学生来摸一摸、拉一拉,教学效果会更好。当然也可用挂图等教具。
三、聆听笛子独奏《荫中鸟》
1.揭题导人,初步聆听。
设问:(1)音乐中除了可以用二胡模仿鸟叫声外,还有其他的乐器也可以模拟,现在请你聆听下面的音乐,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百鸟争鸣景象乐曲给你什么感觉?情绪怎样?
2.介绍笛子。
3.再听乐曲,要求听完后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画面,听到了几种鸟叫的声音,并试着模仿一下不同的鸟鸣声。
4.讨论: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拓展性提问:你还听过哪些乐曲中有模拟鸟鸣的声音?(如:一年级《杜鹊圆舞曲》、《在钟表店里》,二年级《百鸟朝风》等。)
四、总结:
鸟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给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带来很多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两首乐曲都是作曲家深人大自然,仔细聆听各种鸟叫声,从而创作的乐曲。作曲家不仅表现了大自然中鸟儿欢乐的鸣叫,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喜欢鸟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五、下课礼式,学生岁音乐有序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1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柳树姑娘》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通过“意境”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练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2.较好地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注意二声部的音准统一和音色的和谐。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音乐赏柳
师:在问好声中又开始了我们的音乐课,首先让我们放松心情伴着优美的音乐到湖边赏柳。
2.学唱简单乐句赞柳树
3.引出课题,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节拍。
师:老师也带来一首赞美柳树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柳树姑娘》。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
4.再听范唱,随音乐用不同方式为歌曲伴奏
师:这首歌把柳树比作姑娘,把枝条比作长长的辫子,真的很形象。是几拍子的歌曲?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现?(学生边说边做,用不同方式表现三拍子,操练后用喜欢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实践,体会情感
1.按节奏读前四句歌词,渗透附点四分音符知识:
(1)学生有感情读词,找出四句歌词节奏的共同点
(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3)引导学生按节奏读词,教师指导
2.填词演唱
(1)听老师弹琴,感受音高
(2)随琴加入歌词
(3)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4)指导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5)完整唱前四句
3.随琴唱出“洗洗干净,多么漂亮;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师:在唱这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引导体会渐强记号)
4.演唱结束句,指导顿音记号的唱法
发挥想象,最后的“啊里啰”将柳树姑娘梳洗漂亮后的“亮相”形象,表演展示出来。
5.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学习二声部合唱
(1)听范唱,体会和自己的演唱有什么不同?(前四句加入了合唱)
(2)生唱师接合唱部分
(3)随琴练习“33 3”,教师范唱
师:为了音符唱得更好听,我给她戴上了一顶顿音帽子,戴上帽子的柳树既活泼又调皮。
(4)教师清唱,学生看只会加入合唱
(5)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
7、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体现综合
师:人们不仅用歌声赞美柳树的美,在古诗中也有柳树姑娘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带来其中一首,(课件出示《咏柳》,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赞美柳树姑娘的资料,和同伴们一起分享!
五、结束全课,德育渗透
这么美丽的柳树姑娘我们理应要好好呵护她,除了柳树还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花草树木都要好好来爱护它们,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音乐和歌声中离开教室。)
六、下课礼式,唱《柳树姑娘》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四课《春天的歌》
教学内容:
1.聆听《杨柳青》、《春》
2.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中,想象或联想音乐表现的“春”的意境,能用歌声表达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3.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4.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乐会》。能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3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聆听《春》
2.表演《嘀哩嘀哩》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春》,感受“春”的意境,并开展想象、联想,并进行即兴表演。
2.通过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重点:
1.从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中感受“春”的意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的表演《嘀哩嘀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聆听中学会用简单的音乐术语分析音乐的情绪、速度,感受春季明亮、朝气的季节特点。
2.掌握歌曲《嘀哩嘀哩》中的前十六节奏及一字多音的演唱。
3.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嘀哩哩”处要富有弹性。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春》
1.初听音乐主题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受到这是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你能听出里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吗?说说你的感受。
(很欢快,有节奏感,生机勃勃的感觉,春季)
2.揭题——维瓦尔第《四季》第一乐章《春》
请大家和老师合作,在乐曲中表现自然现象的地方请同学们用自己方式来表演,(教师在乐曲的主题音乐出现的时候用拍手、跺脚表示。)
生答:老师拍手的地方的音乐都是有节奏感的,音乐片段是相同的。
3.出示主题旋律和图形谱:
刚才老师拍手、跺脚的音乐就是描写春的脚步的主题音乐。
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音乐会给我们带来春的气息呢?
出示音乐记号:
▼顿音记号>重音记号●附点
(轻巧有弹性)(强调突出)(节奏明确)
请同学们用lu来演唱(体会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的作用)
4.完整聆听乐曲《春》,请大家一同表演春的主题和乐曲中的自然现象。
四、表演歌曲《嘀哩嘀哩》
1.节奏练习:看到那么美丽的春天,你想不想用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呢?可是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不知你们能否帮助老师来解决。
出示节奏:
XXXXX∣XXXO∣XXXXX∣X-‖
(1)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出八分休止符)
(2)学生拍击。
(3)教师示范,讲解十六分节奏。
(4)全班齐打。
(5)出示小黄鹂:模仿小黄鹂叫:嘀哩哩嘀哩|嘀哩哩0|嘀哩哩嘀哩哩|
3.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是几拍子的?你感受到春节哪些美景和气息?(了解歌词内容)
4.复听歌曲,在心中默唱。
5.跟琴逐句填唱歌词。
6.跟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词中的一字多音、前十六节奏准确演唱。
7.在熟练演唱歌曲的情况下,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休止符处的准确停顿。
8.歌曲处理:要求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嘀哩哩”处要富有弹性。
五、小结:
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
六、下课礼式,唱《嘀哩嘀哩》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1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嘀哩嘀哩》
2.聆听《杨柳青》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主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嘀哩嘀哩》伴奏。
3.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
4.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1.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并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学会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速度、情绪变化来赏析乐曲。
3.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3.感受《杨柳青》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432|1—||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歌曲《嘀哩嘀哩》
1.跟琴完整熟练地视唱歌谱。
2.跟钢琴填唱歌词。
3.跟录音完整背唱歌曲,注意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嘀哩嘀哩》表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2.打击乐伴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嘀哩哩嘀哩嘀哩哩……”部分伴奏
三角铁:2/4X-|X-|X-|X-|
串铃:2/4XX|X|XX|X|(X表示摇串铃)
(2)思考:除了三角铁、串铃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能渲染《春天》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五、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
1.教师可用民歌演唱导人本课的学习,并简单介绍江苏民歌《杨柳青》的特点。
如:民乐合奏《杨柳青》是根据江苏扬州民歌《杨柳青》的旋律改编而成,歌曲最早的歌词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以扬州方言为衬词特点的民歌。
2.因这首作品是根据民歌改编的,因此乐曲主题比较适于演唱,教师可先出示主题乐谱,指导学生唱一唱,熟悉主题。
3.初步聆听,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演奏形式。
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4.聆听第一段:说说在第一段中乐曲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笙和琵琶)
5.介绍民族乐器“笙”,可借助教科书的图片或实物认识民族乐器笙。
6.聆听第二乐段,让学生说说这段音乐情绪上的变化,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讨论后,让学生随音乐模仿演奏乐器动作体验音乐。(乐曲中间部分先由二胡演奏一段抒情的旋律,接着是笛子演奏)
7.聆听最后一段,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乐曲在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听辨演奏主题用了哪些?
六、下课,学生听《杨柳青》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15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仿和演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5|55|5301|5—||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唱得圆润连贯。注意休止符处的准确停顿。)
三、新歌教学: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们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春天的声音吗?(教师出示图片)
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春天举行音乐会》。
2.初听范唱
它们发出的声音和你模仿的一样吗?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师谁呢?(春笋)
3.节奏练习:
(1)分别表演:
春雨唱歌:滴答0滴|答0|
春风弹琴:沙沙0沙|沙0|
春雷打鼓: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哗啦啦啦|啦—|
(2)“音乐家”们合作表演:
滴答答答答|沙沙0沙|沙沙.|
轰隆隆隆隆|哗啦0啦|哗啦.|
(3)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吟读歌词,教师弹琴为学生伴奏,即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做铺垫。
4.复听歌曲,边听边看歌谱,注意歌曲中的附点四分节奏、低音点,休止符的停顿及顿音记号的演唱。
5.跟琴逐句视唱歌谱,注意歌曲中四度、七度、八度大跳的准确演唱。
6.填唱歌词,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7.分组接龙分角色表演唱(春雨,春风,春雷,春水,大合唱)
四、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想象如何表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编创表演能力。
2.打击乐伴奏:
(1)根据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特征,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拟声词处伴奏。
春雨(双响筒或弹舌):2/4滴答0滴|答0|
春风(沙锤):2/4沙沙0沙|沙0|
春雷(堂鼓):2/4轰隆隆隆|隆—|
春水(鼓掌):2/4哗啦啦啦|啦—|
(2)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3.分组综合表演:
(1)分为歌唱表演组,打击乐伴奏组,要求生生合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2)师评、自评、互评
标准:(1)歌唱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2)表演组:表演是否符合歌曲内容?动作是否协调好看?
(3)打击乐伴奏组:伴奏型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准确?打击乐弹奏姿势是正确规范?
五、小结:
同学们,参加完春天的音乐,你们的心情怎么样?(生答)那就让我们带着开心快乐的心情,踏着欢快的音乐走出教室,去感受春天的魅力吧!
六、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春天举行音乐会》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总:第1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自主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伴奏。
3.能熟练背唱歌词。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两首歌曲,并背唱歌词。
教学难点:
1.自主编创动作为歌曲表演。
2.能够自主选择打击乐器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
1.跟琴完整熟练地视唱歌谱。
2.跟钢琴填唱歌词。
3.跟录音完整背唱歌曲,注意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1.编创动作为歌曲《嘀哩嘀哩》表演,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2.打击乐伴奏:
(1)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中的“嘀哩哩嘀哩嘀哩哩……”部分伴奏
三角铁:2/4X-|X-|X-|X-|
串铃:2/4XX|X|XX|X|(X表示摇串铃)
(2)思考:除了三角铁、串铃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能渲染春天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意境?拓展学生的想像,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尝试自己编创的打击乐伴奏。
四、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全班跟着音乐背唱并表演歌曲。
2.学生分组进行综合性表演
(1)歌唱组
(2)表演组
(3)打击乐伴奏组
3.评价:
师评、自评、互评
标准:(1)歌唱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2)表演组:表演是否符合歌曲内容?动作是否协调好看?
(3)打击乐伴奏组:伴奏型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准确?打击乐弹奏姿势是否准确?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春天举行音乐会》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期中复习 总:第17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前四单元内容
本课时教学目标: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
1.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本学期学过的歌曲。
2.复习巩固前四单元学习的相关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
1.背唱歌曲,为歌曲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2.针对每首歌曲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学习。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电教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5 5|5 5| 5 4 3 2|1—||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要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歌曲
1.针对每首歌曲应当注意的重难点进行点拨。
2.全班进行表演唱。
四、歌表演难点梳理:
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2.《只怕不抵抗》——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
3.《摇船调》——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一只鸟仔》——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5.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鹊》,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6.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
7.《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相关乐理、欣赏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1.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
2.认识延长记号,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
3.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4.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5.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1.了解对歌的形式,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的方法。
2.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3.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岁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4.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第三单元:
1.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
2.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
1.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2.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3.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六、评价,根据复习情况提出重点复习曲目,准备期末测试。
七、下课,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五课《音乐会》
教学内容:
1.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船歌》
2.表演《我是小音乐家》、《嘹亮歌声》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2.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能为歌曲编创歌同,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当小音乐家的情趣。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
4.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的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短小旋律伴奏,并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18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我是小音乐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
2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学会歌曲。
3.在演唱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的后十六节奏。
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0 054|33 3 43|2 2 2 0|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跳音唱得轻巧有弹性,注意休止符及后十六节奏的准确演唱。)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情绪如何?(情绪快乐、活泼)
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吉它、提琴和圆号三种乐器)
2.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3.复听歌曲
设问: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4.学生用轻快地情绪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歌曲的后十六分节奏及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表达。
5.学生跟琴逐句视唱歌谱。
6.填唱歌词,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小音乐家自豪的一面。
7.难点处理: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对比演唱: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
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
教师指导演唱。
(2)一字多音:跳呦|唱 呦|
(3)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8.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五、编创与活动: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2.为歌曲编创新歌词
提示:根据不同地区的民族乐器进行编创,后面加上象声词即可。
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等。
六、教师小结,下课礼式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19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嘹亮歌声》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激发对唱歌的兴趣。
2.正确演唱歌曲,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
3.能为其它歌曲设计编创轮唱形式,提高编创能力。
4.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教学重点:
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2.能用平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歌曲,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
能为歌曲《草原上》编创轮唱形式,并为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边奏边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12 3 |34 5|56 54|32 1 ||
Lu…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要求连音唱得圆润连贯。)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较平时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2.学唱第一声部。
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
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3.学唱第二声部,重点练唱最后一句。
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整理、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5、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气息平稳、悠长;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编创与活动:
1.教师播放内蒙古民歌《草原上》,学生复习。
2.分组讨论:这首歌能轮唱吗?应该怎样唱?最后结束怎么结束?
3.成果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五、课堂小结:
当我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时,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六、下课礼式,唱《嘹亮歌声》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20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嘹亮歌声》
2.编创与活动
3.聆听《船歌》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2.通过聆听学生能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并能了解“船歌”的音乐体裁,掌握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及作品的诞生背景。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学生能感知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掌握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及作品的诞生背景。
2.注意二声部合唱的音准和音色的和谐统一。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谱感受和表达音乐的走向。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表演歌曲《嘹亮歌声》
1.分声部视唱歌谱。
2.分声部练唱歌词。
3.二声部合唱。
三、聆听《船歌》
(一)导入:
1.聆听音乐片段,感知音乐美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的样感受?
2.介绍作曲家及音乐主题的描绘——“水上的歌”。
师:没错,这段音乐就是由被人们称为最懂音乐美的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的,而且啊是一部表现“水上的歌”,为什么说它是描写水的音乐呢?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3.复听音乐片段。
4.感知固定型伴奏旋律及走向。
师:细心地同学已经发现在主旋律的下面啊总有一条像水波一样的旋律也在进行着,让我们来看一下。(教师示唱,并画旋律线)
5.感知6/8拍的节奏。
设问:除了旋律还有什么也让我们跟水联想到一起呢?(讲解6/8的节奏特征)
(二)揭题《船歌》及诞生背景
1.揭题《船歌》,感知“船”的大小。
师:这部作品它的名字就叫《船歌》,他所描绘的船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大船还是小船?不要急于给老师答案,让我们完整的聆听一遍《船歌》,再从他的演奏乐器,旋律的起伏来寻找答案。
2.介绍船只“贡多拉”及威尼斯的地理环境。
师:这部作品所描述的船只正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种叫做“贡多拉”船只。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神秘的威尼斯。
(三)、欣赏管弦乐《船歌》现在让我们坐上“贡多拉”一起从起点出发走进美丽的威尼斯。听!这段音乐想把我们带入到什么样的情境?
1.夜景——引子导入师:如果用一种颜色来代表这种音乐同学们会用什么颜色?没错,奥芬巴赫所作的这段音乐正是描写夜晚威尼斯的那种惬意、神秘、又不失魅力的那种景色。
2.“小波浪”——主题旋律1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一,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
3.“大波浪”——主题旋律2画一画教材上的主题二,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
4.感知大波浪后的平静及主题旋律1的再现。
5.高潮——既也是本曲的高潮,学生自己画旋律线,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6.远去——结束部分
7.波浪形进行认识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可以看出……
8.了解乐曲演奏乐器——木吉他,学生模仿木吉他演奏姿势。
《船歌》原本是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欣赏了木吉他曲《船歌》了解了船歌的基本特点:情绪有的轻快活泼,有的悲哀低沉,有的朝气蓬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以划桨的节奏写成的音乐,其节拍非常适合划船,其实船歌还不只这几首,其他国家也同样有不同风格的船歌,老师请你们回家后找一找其他的船歌或具有船歌风格的曲子,下节课带来我们再进行交流。
五、下课礼式,唱《嘹亮歌声》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总:第2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对比聆听《进行曲》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的音色。
2.了解这种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模仿其演奏动作。
教学重点:对旋律的感知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方法和表现。
教学难点:了解一些乐理知识如:上行、跳进、音程等。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对比聆听乐曲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男生贾里新传》与《进行曲》的第一句片段。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师:《男生贾里新传》——口琴师:
《进行曲》——手风琴
3.聆听《进行曲》
(1)将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学生来模仿手风琴的演奏姿势。
4.聆听《进行曲》
三、感受、认知乐曲
1.根据乐曲的三个主题,分别设计三个不同的律动方式:
(1)主题采用站立、轻轻随音乐做演奏手风琴的动作,根据乐句进行一开一合;
(2)主题让学生原地踏步拍手,拍手时根据旋律的上行和下行分别往上拍或往下拍;
(3)主题与C主题之间的间奏,让学生很快地手拉手围城圈,当C主题出现时,分别按每句的节拍,顺时针和逆时针行走,数到第八拍(每句的句尾)时抬脚一下。
2.听着音乐完整的律动,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和乐曲的结构。(乐曲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为:A—B—A—B—A—C—B—A—B
(1)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欣赏综合艺术的能力。
(2)这一练习可以是一个作品也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三、初步感知西方音乐文化底蕴欧洲文化中音乐、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进行曲》具有情绪明快热情音乐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
四、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感受了俄罗斯风格的乐曲《进行曲》感受了手风琴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音乐,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欣赏到其它国家优秀的音乐作品!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听《进行曲》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六课《牧童之歌》
教学内容:
1.聆听《小放牛》、《孤独的牧羊人》
2.表演《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并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在衬词“咿噢都”处按指定节奏拍手。
3.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4.能按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乐句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用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5.能用指定的音为节奏短句编配旋律。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1课时 总:第22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剪羊毛》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体会劳动的乐趣。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唱歌曲,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学习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剪羊毛时愉快的心情,体会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四分休止符、八度大跳的准确演唱,感受这些节奏在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2.能自主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变化练习:
4/4 1. 2 3 4|5 6 7 1|1. 7 6 5|4 3 21|1- - -||
(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新歌教学:
1.播放画面,听歌曲录音,跟着音乐做律动。
设问:歌曲情绪如何?他们在做什么?(活泼欢快,剪羊毛,心情愉悦)
心情如何?你从哪句歌词感受得到?
(只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劳动,幸福生活一定来到——引导学生“热爱劳动”)
2.播放课件图片,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及歌曲创作背景。
3.教师范唱,感受歌曲内容和情绪。
设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两个)
4.按节奏轻声朗读歌词第一段,巩固附点八分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演唱,重点解决第四句。
2/4 2.1 7 6|5 4 3 2|1 1.7|1 0 ||
这是我们在剪羊 毛 剪羊毛
5.学生自学第二段歌词节奏,教师纠误。
6.再听歌曲范唱,心中默唱,请学生试着划出旋律的走向,如阶梯状
7.跟琴视唱歌谱,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第1、3句相同,第4句和最后一句相同。
8.跟琴逐句填唱第一段歌词。
9.跟琴自学第二段歌词。
10.歌曲处理:
(1)师启发:歌曲中用了很多美丽的词语是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2)师问:歌曲表达了剪羊毛工人怎样的心情呢?
(教师把歌曲中的X.X节奏改为XX进行对比演唱,引导学生感受附点节奏和休止符在歌曲表现的轻快、开心的劳动心情。)
11.学生跟录音完整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编创“剪羊毛”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的第二乐段伴奏。
教师提供双响筒,三角铁,碰铃,串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学生讨论节奏型。
3.学生分组进行综合性表演
(1)歌唱组
(2)表演组
(3)打击乐伴奏组
4.评价:
师评、自评、互评
标准:(1)歌唱组: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2)表演组:表演是否符合歌曲内容?动作是否能较为准确地表现剪羊毛的劳动情景?
(3)打击乐伴奏组:伴奏型是否合适?节奏是否准确?打击乐弹奏姿势是否准确?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到澳大利亚的草原上与牧民们一起感受剪羊毛这项有趣的劳动,唯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有丰硕的果实和幸福生活。
六、下课礼式,唱《剪羊毛》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23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剪羊毛》
2.聆听唢呐与乐队《小放牛》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体会劳动的乐趣。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并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小放牛》中唢呐表现出的人物形象。
2.为歌曲《剪羊毛》编配新的伴奏和动作表演。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四分休止符、八度大跳的准确演唱,感受这些节奏在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2.能自主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认识唢呐并记住其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变化练习:
4/4 1. 2 3 4|5 6 7 1|1. 7 6 5|4 3 21|1- - -||
(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复习歌曲《剪羊毛》
1.复习歌谱。
2.背唱歌词。
3.编创新动作表演歌曲。
四、聆听《小放牛》
1、导入:同学们,你看见过放牛吗?
2、介绍歌曲《小放牛》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字叫做《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这首歌曲原为民间歌舞《小放牛》中的一段载歌载舞的男女对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旋律质朴流畅,轻松活泼。这首歌曲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
出示谱例,教师范唱歌曲
3、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一首《小放牛》,可是它是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听,与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小放牛》有些什么联系。
4、提问: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5、介绍唢呐
6、播放音乐,再次聆听,听到音乐有变化的时候请举手
分析两段音乐,旋律上速度上表现情景上
7、分析音乐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律动。
(1)了解唢呐的基本常识
(2)聆听音乐,有变化时举手
(3)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包括听到的、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引发同感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有歌曲的准备,学生能分辨歌曲《小放牛》与乐曲《小放牛》之间的联系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剪羊毛》律动出教室。
作业布置: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剪羊毛》。
2.自选作业:找找相关的唢呐曲目课后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24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叙述地、亲切地柔声演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体验到家是个让人感到安全、温暖、幸福的地方,增进对母子亲情的珍惜与对家的热爱。
2.认识全音符,在律动中体验全音符四排的时值与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延长音记号。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全音符。
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的延长记号,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四度、五度大跳。
2.能自主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并能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变化练习:
4/4 1. 2 3 4|5 6 7 1|1. 7 6 5|4 3 21|1- - -||
(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新歌教学:
1.歌名导入。
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
2.初听范唱,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
3.复听范唱,用XXX0X0X|这样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4.学唱曲调:
(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
(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
(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X---“共出现了几次?
(5)跟着钢琴轻声视唱歌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6)完整地唱全曲。
5.学唱歌曲与处理:
(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
(2)复习《剪羊毛》。
(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
(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
(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延长记号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想象最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小小羊儿要回家》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总:第25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围绕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活泼、欢快、诙谐的音乐情绪,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轻快、跳跃、幽默,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在审美体验,融合电影、音乐、演唱等多方面进行欣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2.变化练习:
4/4 1. 2 3 4|5 6 7 1|1. 7 6 5|4 3 21|1- - -||
(注意附点八分节奏的准确演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轻快活泼的音乐感受。)
三、复习并表演歌曲《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
1.全班跟着音乐用合适的情绪背唱并表演歌曲。
2.抽查个别学生演唱。
3.评价:音准节奏是否准确?是否投入情感演唱?
四、聆听《孤独的牧羊人》
1.导入:听音乐《哆来咪》,跟着歌曲做律动。
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的那首歌曲吗?知道它的歌名,以及它的出处吗?”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
3.视频展示上校军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
4.对比上校和玛利亚的教育方式
5.观看师评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
设问:(1)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歌词?(来伊噢都)
(2)木偶剧精彩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一起讲讲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
6.教师简单介绍美国乡村音乐:“约德尔调“——一种流行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名歌。
7.复听音乐,出示三段歌词,要求听到“来伊噢都”时,跟老师一起拍手。
设问:玛利亚和孩子们,为什么会表演这个节目给上校呢?
牧羊人孤独吗?(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唱歌,所以他觉得很孤单。后来他的歌声变得越来越欢快,因为有许多的人都在听他唱歌了。孤独的牧羊人用他那美妙的歌声带给了很多人欢乐,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快乐和朋友!)
8.拓展知识:介绍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
五、课堂小结,下课礼式。
教学反思:
第七课《牧童之歌》
教学内容:
1.聆听《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
2.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或演唱本课的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和对老师的怀念与祝福,用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2.能听辨别出《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不同的演唱形式,能比较出这两首歌曲在节奏、速度、旋律、情绪上的不同特点。
3.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能用合适的力度、速度演唱歌曲,并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表达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4.能用明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并能控制好气息,唱出歌中休止符以表达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爱。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音乐时间活动中听辨及运用。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 总:第26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深切感受在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唱,体会歌曲所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能够用自然、柔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难点:
1.能用饱满的气息轻声演唱歌曲的高音处,不喊叫。
2.准确演唱歌曲的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三、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能告诉我你对歌曲是怎样理解的,是怎样的感受吗?
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在每个学生谈完后都要给予评价或总结)
师:总结评价学生讨论,导出歌曲的创作背景。
2、简介歌曲背景
师:你能说说这首歌曲的背景吗?
生:学生回答(提前布置作业:查阅歌曲的创作背景)
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歌曲的背景: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由金哲作词董希哲作曲。大约创作于1976年四人帮刚打倒时读书无用在中国当时的中小学中还没有消灭,“文革”余毒还残害着中国千千万万幼小的心灵,针对一些学生不尊重老师,不努力学习的倾向,作曲者决定写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他四处求人写词,最后找到金哲,他一看到曲谱,便激动不已,心中的激情化作笔下音符,很快便写下了这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这首歌一经发表便产生了巨大效应,很快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对老师的不同诠释。
3、复听分析歌曲
师:请再欣赏一遍歌曲,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谈谈这首歌曲会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生生交流回答问题
师:这首歌曲采用2/4拍子,中速稍快的速度。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童声独唱,但是我们可以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曲。虽然大多认定这是儿歌,其实不然,从歌词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歌曲描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多年以后带着对老师的思念忆起当年的老师,老师的功勋是那么的大,似乎自己与老师所有的学生此生都难以回报老师的那份永恒不变的爱。(歌词:新长征路上老师立新功,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肩负祖国希望奔四方,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每当想起您,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4.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1)教师激情示范演唱歌曲,学生模仿学习歌曲。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视唱歌谱。强调强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难点:歌曲的高潮部分,高音应用饱满的气息,轻声高位置演唱。
(3)跟琴分别填唱三段歌词,注意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处、同音连线的时值、后十六节奏等处的准确演唱。
(4)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5)跟录音完整深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树立远大的理想你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六、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27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欣赏合唱曲《飞来的花瓣》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恩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合唱概念”,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听、诵、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 2 3 4 |5 6 7 1|1- - -|1 7 6 5 |4 3 2 1 |1- --||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三、复习表演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集体演唱
2.分段请学生独唱。
四、欣赏合唱曲《飞来的花瓣》
1.完整欣赏(出示歌名,范唱、原唱)
师:“看,飘飘洒洒间,花瓣飞进了我们的课堂,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深情地;对老师的思念,感谢,赞美,……)
2.欣赏作品A段
1)朗读小诗(歌词)
2)选择旋律线
3)品味休止符
A.像激动时的抽泣。
B.像花瓣一片、一片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教师以手势模仿提示。)
C.与后面连贯的旋律形成对比。(教师手画旋律线。)
4)完整欣赏A段
3.欣赏作品B段
1)完整欣赏B段——了解演唱形式(与上联接)
2)细节欣赏:感受和声效果,品味情感表达
4.完整欣赏作品(视频)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自选作业:预习歌曲《甜甜的秘密》
六、下课,师生再见,听《飞来的花瓣》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28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1.聆听《我爱米兰》
2.表演《甜甜的秘密》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在聆听《我爱米兰》,演唱《甜甜的秘密》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浓浓的“爱师”、“尊师”之情,引发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以“情”为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情、“说”情、“唱”情、“动”情来唤醒学生的尊师意识,并通过感受、朗诵、创造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及深情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以清晰地吐字、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中八分休止节奏及附点八分节奏。
2.能够通过力度上的变化表达歌曲前后两部分的不同心情。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4/4 33 01| 33 01|50303-|
(师)同学们 同学们你们好!
22 02|22 02|30201-|
(生)张老师 张老师您好!
二、发声练习:(提醒歌唱的正确坐姿、发声位置等)
1=C2/4
5050|5050|5432|1-||
lu。。。
(要求:用跳音轻声、微笑地演唱,注意声音的统一。)
三、聆听《我爱米兰》,创设情境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熟悉的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思考:
2.聆听歌曲并回答:
米兰是一种怎样的植物?
米兰象征着谁?
3.生回答
4.师总结:《我爱米兰》中的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这首歌曲正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老师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
四、新歌教学:
1.导言:
师:老师呕心沥血、精心培育同学们茁壮成长,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答:好好学习。。。
师:这里有一群孩子,他们是怎么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请听《甜甜的秘密》
2.初听歌曲
要求:请为歌曲分段,并回答:
歌曲中学生们给老师送了什么礼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突破难点:
(1)节奏练习:
(2)配上旋律,跟琴轻声演唱。
4.复听歌曲,一边聆听一边看谱
5.跟琴轻声学唱歌谱
6.有感情地、轻声高位置朗读歌词。
7.跟琴填唱歌词,完整演唱全曲。
8.歌曲处理:
师:感受歌曲前后两段情绪上有什么区别?哪一部分唱出悄悄?哪一部分唱出甜甜?
(1)“悄悄地”(轻巧活泼),带着“把橘子偷偷地藏”的心情演唱歌词。
(2)“急切地”(舒展深情),希望老师快点打开抽屉感受到“我们”甜甜的心意。要求学生通过力度上的变化唱出歌曲前后两部分不同的情绪。
1.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甜甜的秘密》。
六、下课,在《甜甜的秘密》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第八课《家乡赞歌》
教学内容:
1.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梭罗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一听赞美家乡的歌曲,唱一唱家乡的歌,画一画家乡的美景,说一说家乡的风俗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梭罗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三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了解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音色特点,知道这三种人声的分类。
3.能用朴实的感情、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用歌声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4.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同等方面,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风格,能够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表达维吾尔族少年的阳光和自信。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1课时 总:第29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曲调欢快流畅、歌词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歌风、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真切运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唱好《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以火热的激情、甜美的歌声,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家乡美。
2.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能与他人一起,随着音乐伴奏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通过细致深入的学唱歌曲和运用不同形式(齐唱、领唱等)的演唱,进一步体验并表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2.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饱满的气息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234|5671|1---|1765|4321|1---||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三、新歌教唱:
1.聆听全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山里的孩子是怎么唱他们的家乡的。他们是带着怎样的情绪去唱的?
2.复听歌曲:从孩子们的歌声中和图片中相信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家乡美不美?山里有些什么呢?
3.学唱第一乐段。(由于歌曲的节奏旋法较难,拟用听唱法。)
(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切忌一小节,或更小的一拍为单位进行教唱。)
(3)音乐知识:认识高音“23”
音符的书写在简谱中我们已学过哪几个音?
高音的音符“do”用“”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结合歌曲曲调《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认识高音“23”,顺带进行。
(4)先歌词后曲调。先跟唱后听唱。适时穿插认识“”。听唱法成功与否,取决教师能否有感情地范唱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分句的范唱也要充满激情。
(5)分句巩固,分组反馈,个别指导,及时纠正,才能教唱好抒情婉转的歌曲。
4.学唱第二乐段:
(1)听唱曲调,分句学唱。
(2)填入歌词。
5.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7.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五、下课礼式,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总:第30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梭罗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听一听赞美家乡的歌曲,唱一唱家乡的歌,画一画家乡的美景,说一说家乡的风俗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家乡之情,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梭罗河》《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三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了解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的音色特点,知道这三种人声的分类。
教学重点:
1.了解人声的分类。
2.从音乐的角度感受分析歌曲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的演唱形式和声音对表现歌曲的感情的作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课前提前候课于指定位置,在预备铃响之前列队安静候课。
2.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3.师生问好。
二、聆听《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1.欣赏前,教师可复习一下己学过的人声分类。设问:我们己经知道的人声分类有哪几类?(男声、女声、童声)
2.导入学习音乐新知识:我们可以把女声、男声再根据他们音域和音色的不同分为:女高女中音、男高音。现在老师播放几首歌曲,请你听一听他们分别属于哪种人声?
3.聆听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说说这首歌曲的演唱音色属于哪种人声?其音色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小结:这首歌曲属于女高音,其声音特点是音区高,声音明亮、清脆。
再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感情。
设问:
①你知道帕米尔在哪里吗?(帕米尔是地处新疆的一个高原,可简要描述那里的风土人情。)
②从哪里感受到“我”的家乡多么美?(可以从歌同、音乐两方面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适当多放几遍录音。有条件的班级,可以让会跳新疆舞蹈的同学随音乐舞蹈,或者学习几个简单动作跟着音乐律动。
三、聆听歌曲《梭罗河》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它的演唱音色属于哪种人声?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小结:这首歌曲属于女中音,音色深厚、甜美。
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感情。
①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尼西亚风光,以及梭罗河美景,简介这首歌曲的相关背景知识。
②看着画面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甜美和对梭罗河的热爱之情。
③随着录音轻轻哼唱歌曲。
四、聆听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谈话导人: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在诗中这样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情向往的地方。1984年,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带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首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2.初听录音后,让学生说说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讨论歌曲的思想感情:说说歌曲歌唱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驻守边疆的战士们虽然远离家乡,但心中依然向往着家乡,为了美丽的故乡,为了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意驻守在最艰苦的地方。)
4.从音乐的角度来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感情,设问:
(1)除了从歌词上我们理解和感受到边防战士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从音乐上我们可以从哪里感受到?比如: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方式?属于哪一种人声?这种声音有什么特点?(独唱;男高音;开朗、豪放、昂扬。)
这样的演唱形式和声音对表现歌曲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5.再听一遍歌曲,在听到最高音的地方举手表示。
四、课堂小结:
下课之后你可以去了解更多有关我们家乡的风景故事等等,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为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同学们,也让我们为了家乡变得更美丽而努力学习吧!
五、下课礼式
(1)用歌声向老师道别。
(2)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总:第31课时
本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的、准确的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准确的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风格,能够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表达维吾尔族少年的阳光和自信。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电教设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音阶练唱(柯尔文手势)
4/4 1234|5671|1---|1765|4321|1---||
(要求:注意演唱的口型和发声位置,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圆润连贯。)
三、学唱新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新疆原有13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新疆人能歌善舞,每个民族有自己有特色的音乐文化。新疆是个好地方,有那么多的美景那么多的美食那么多有特色的东西。今天刘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歌曲是《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有没有同学知道“小巴郎”是什么意思?
1.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拓展歌曲内涵,说说小巴郎是个怎样的孩子,说出他热爱学习,胸怀宇宙的气势)
师:歌曲当中还有个词语叫“亚克西”,你们猜什么意思?
师:亚克西是新疆语,意思是很棒。
师:让我们再来熟悉一遍歌曲,为了让同学们学的更简单,老师希望这次同学们边听边注意找找,歌曲当中有没有相似乐句。
2.在听歌曲,熟悉旋律,找找看,歌曲当中有没有相似乐句。
(强调相似乐句中不同的地方,等会唱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师:现在让我们试着把歌曲唱一唱,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停下来一起解决。
3.老师范唱,让学生提醒自己演唱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间接的为学生待会更好的演唱打下基础。学生可跟着轻声哼唱。(演唱顺序)
4.直接演唱歌词,遇到不准确的地方,纠正(用亚克西表扬)
难点A:一字多音,让学生关注两个音,想怎么唱准确,找学生当老师,示范解决。
难点B:重音记号的认识和运用
5.唱歌谱
刚才已经把歌词填唱的很好了,现在能试着唱唱歌谱吗?注意刚才说到的乐句之间的差别可一定要注意哦。速度慢一点演唱,唱的不准确,找学生当老师解决。
6.加入歌词,更准确的演唱歌曲。(最后加入“亚克西”竖大拇指,烘托气氛)
7.感情处理:轻快活泼的,声音有弹性,重音记号处要唱的力度强一点。
四、拓展
师:新疆的人除了能歌还特别会跳舞,有人说新疆的人会走路就会跳舞,我们班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新疆经典的舞蹈动作的?安静的来欣赏一段新疆舞,感受一下新疆人是怎么善舞的。
欣赏新疆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五、课堂小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宝藏,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只是触及到了宝藏最表层的东西,如果你希望更多的了解新疆,建议同学们回家去网上搜集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自选作业:课后了解更多有关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并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七、下课礼式,
教学反思:
期末复习(2课时)
教学目标: 33课时
1.能用正确的气息、合理的方法、准确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复习讲解每首歌曲的重、难点及演唱技巧的处理方法。
3.把每一单元的识谱知识及课后练习题复习好。
教学重点:能用准确的情绪演唱本学期学过的歌曲。
教学难点:
1.背唱歌曲,为歌曲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2.针对每首歌曲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突破学习。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光盘、多媒体电教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2/4 1 5 | 5 5 | 54 32 |1 - ||
(要求:用lu轻声高位置演唱,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连音要唱得圆润连贯。)
三、复习歌曲
1. 针对每首歌曲应当注意的重难点进行点拨。
2. 全班进行表演唱。
四、难点梳理:
1.《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
2.《只怕不抵抗》——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三个“只怕不抵抗”处节奏是不同的,注意引导学生区分演唱。演唱时应用活泼天真的声音,激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进行表演唱,注意二拍子的强拍,唱出抗日时期小英雄们抗敌的斗志。
3.《摇船调》——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一只鸟仔》——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5.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鹊》,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注意歌曲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唱。
6.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
7. 《春天举行音乐会》——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休止符处的停顿,十六分音符演唱时应轻巧有弹性。能编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8.《嘀哩嘀哩》——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三段歌词的背唱重点: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小朋友的眼睛里。
9.《我是小音乐家》——注意演唱时咬字吐字清晰,用轻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一字多音处的准确演唱。5 31 |
10.《剪羊毛》——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达劳动的快乐感受,注意每个乐句后一拍的休止符停顿(可作为换气处),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歌表演时符合剪羊毛的情境。高音2演唱时轻声高位置演唱,不可喊叫。
10.《小小羊儿要回家》——注意歌曲中的全音符4拍的时值应唱满,休止符的准确停顿。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和情境表演投入度。
11.《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背唱三段歌词有一定的难度,应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结合歌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背唱;歌曲的高音处应用头腔位置唱,不可喊叫,注意后十六节奏和一字多音处的准确演唱。
12.《甜甜的秘密》——表演时应有艺术感,注意情绪的抒发通过演唱的力度变化进行表达;注意歌曲的一字多音处,及声断气连的唱法。
13.《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能用亲切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编创动作进行表演,注意跟钢琴练唱一字多音处,演唱时注意气息饱满,声音圆润连贯。
14. 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族风格。
五、相关乐理、欣赏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1.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
2.认识延长记号,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
3.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4.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5.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
1.了解对歌的形式,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的方法。
2.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3.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岁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4.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第三单元:
1.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和不同。
2.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
1.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曲中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
2.能记住和哼唱小提琴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
3.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第五单元:
1.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的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短小旋律伴奏,并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2. 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
第六单元:
1.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并记住唢呐的音色。
2.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第七单元:
1.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听辨及运用。
2.了解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
第八单元:
1. 了解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音色特点
2. 结合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唱准其音高,能由低到高排出音列。
六、评价,根据复习情况提出重点复习曲目,准备期末测试。
布置作业:
1.全体同学背唱并表演考试歌曲。
2.自选作业:准备班级音乐会的表演节目。
七、下课,学生听音乐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期末考察
总:第34、35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评价项目
1、 学习态度(40%)
按照平时记录的课堂纪律,歌曲学唱情况,欣赏表现,创编能力,课堂乐器演奏能力,音乐知识学习运用能力等综合评定。
2、 基础知识(10%)
对本学期音乐知识的掌握,用问答的形式进行考核。
3、 基本技能(50%)
演唱、表演能力:
(1)演唱水平:歌曲范围为本册学唱歌曲。用正确的姿势、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2)以表演唱形式背唱学过歌曲,不喊唱,有表情的演唱。
(3)能够在唱歌时做即兴地律动或动作。
(4)在演唱是能有意识的去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欣赏水平:用录音播放本册课本中的欣赏曲目,说的出是什么曲子,及简单的分析。
三、注意事项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四、考试内容
(一)听音乐辨别乐器名称
1. 木鱼 2.双响筒 3.小镲 4.锣 5.小拨4.小鼓 5.铃鼓
(二)演唱歌曲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歌表演。
(三)视唱歌谱
《春天举行音乐会》和《只怕不抵抗》任选一首歌谱进行视唱。
教学反思:
班级音乐会 总:第36课时
一、布置任务:
1. 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表演节目单。
2. 选定一名小组负责人,组员向组长上报表演节目,节目内容可为器乐、歌唱、舞蹈、朗诵等形式。
3. 各小组长上报班级主持人汇总班级节目,合理安排节目内容。
4. 撰写节目单:
例: 三年X班 音乐会节目单
表演者: XXX 节目:钢琴独奏《小步舞曲》
5. 主持人写节目串词,排练音乐会主持。
二、节目审核
要求:节目能够完整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表演投入情感,融入音乐表演。
有伴奏的同学要求自备伴奏带,除了钢琴与古筝之外,乐器表演的同学自备乐器。
三、教师审核节目,进行整合删减。
四、举办班级音乐会。
五、评价:
1.自评:表演后为自己打分,5分为最高分。
2.互评:学生有条理地评价他人。
(1)是否完整表演?
(2)表演形式如何?
歌唱是否有加入歌表演或打击乐伴奏?
舞蹈音乐、服装准备如何?
器乐表演是否完整演奏?
(3)是否投入音乐表演?
(4)台风、礼仪如何?
3. 师评:
肯定学生表演并提出建议和期望。
六、奖励:
1. 选取班级之最——最佳演唱奖、最佳演奏奖、最佳表演奖,奖励铜星一枚。
2. 参与音乐会表演的学生期末考酌情加分。
3. 可另增设最佳台风奖、人气奖等。
4. 评选应在评价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准确评价,大众投票。
教学反思: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