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全册教案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全册教学设计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第1课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
秦始皇陵兵马俑群
教学目标:
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
能力目标: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里、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兵马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检查多媒体设备和学生课前准备工作。
查找历史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及秦朝的社会风俗。
学生自己动手积累资料,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又可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和查找资料,同学们对秦始皇的生平了解比较清楚,这位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君王,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下令大兴土木。下面请一位同学说说秦始皇在位时修建的最著名的工程有哪些?
(演示秦始皇画像)
一、相互交流后回答:
阿房宫和骊山墓。
山墓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兵马俑就是陵墓的陪葬品。(演示兵马俑全景图)
二、同学们想一想:
1、兵马俑作为雕塑作品,它与普通的雕塑作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互相交流后回答:兵马俑不仅是美术作品,而且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对,兵马俑不仅是雕塑作品,而且还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才能看到它的真品,由此可见,兵马俑的珍贵在于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面我们就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来欣赏兵马俑。
2、假如你是一名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的讲解员,你将如何为参观者介绍这些了不起的杰作呢?
在不同小组间巡视,解答疑难。
三、小结:
刚才大家分组对不同身份的兵马俑进行研究、讨论,现在请小组代表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作介绍。(演示不同身份的兵马俑图片)角色扮演试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扮演讲解员,编写解说词,培养学生信息处以能力。教师应该应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从历史和艺术两个层面对兵马俑进行解释、说明每个学习小组经过短暂的商讨之后认领本组的学习任务,并开始研讨和编写讲解词。
一小组:概况介绍(位置、发掘过程)
二小组: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正面和秦始皇陵
三小组:将军俑、代管铠甲俑、戴冠袍俑半身像
四小组:戴铠甲武士俑、铠甲军吏俑、跪射用时俑
五小组:秦始皇陵铜质车马和铜俑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对图片概括介绍、艺术特点、自己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照片,然后请同学们说说看了这些照片之后,最让你赞叹的是什么?(演示兵马俑局部图片:发髻、面孔)
大家从这几组照片可以看出兵马俑在人物雕刻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细腻精美、栩栩如生。不同身份的兵马俑,不仅发髻样式不同,而且面孔表情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千人千面,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这且表明:兵马俑将中国古代写实主义艺术传统推向高峰。
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首先进行纵向比较:将秦俑与汉俑作对比,找出秦汉雕塑手法的区别;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将秦俑与古希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雕像作比较,进一步领悟兵马俑的艺术特色。(演示秦百戏俑和汉代的百戏俑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雕像)
兵马俑高超的雕塑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一部鲜活生动的古代兵阵,也显示了秦朝的赫赫军威。大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想一想:秦朝的军威在哪些方面得到体现,由此你会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通过比较欣赏,实现知识的迁移,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兵马俑艺术特点的认识,而且能够使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丰富的内涵及高超的表现技巧。美术欣赏不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必须进一步探究作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对社会文明的独特贡献。
欣赏小结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对学生解释不够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
设计制作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兵马俑,我们能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样式,设计制作一件以兵马俑为主题的小作品,然后我们将举办一个展览会,展示出同学们的作品。
学生答:用兵马俑的形象制作小型的仿制品,设计信封、邮票、明信片、台历、书籍封面等。
学生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根据自己的特长,开展构思,创作自己的作品。
欣赏是为了提升创作的水平,美术课程本身就具有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特点。
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做”中体验、探究、发现问题,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外拓展
组织学生作品展览会,还可以“如何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为题举行演讲比赛。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
学生组成评审小组,对所展作品进行评比。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即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教学反思:
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西不同风格形式美感的体验,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更加热爱祖国,了解自己民族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观点。
教学难点:
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艺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那么我国都有那些传统艺术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呢?这节课----
2、 新课
出示故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讨论,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及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1) 大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的艺术美感和实用性。
(2) 为什么采用木结构的建筑体系。
例:它的材料是以木结构为主的,木结构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风格上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自然之美的表达,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于一身。
(3) 与西方建筑相比较,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 它所反映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将同样是通过人物形象表现理想美的题材作品进行比较: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希腊雕塑的代表之作《米洛斯的阿弗萝蒂特》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的风格及其艺术美感。
(1) 你是怎样理解顾恺之的绘画精神----“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
(2) 作品分析,了解中国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例:《洛神赋图》是个长卷,取材于曹植的《洛神赋》。第一段为“惊艳”,描绘曹植一行来到洛水之滨,忽见洛神惊鸿似的出现。第二段“陈情”,描写曹植与洛神互诉爱慕之情。第三段就是结局了。他把结局改了一下,曹植和洛水之神一起乘舟而走。
希腊雕塑的代表《米洛斯的阿弗萝蒂特》作品分析
古希腊和我国魏晋时期,中西美术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在魏晋时期,中国绘画观念就已经深深奠定了“神”的表现重于“形”似紧密联系。
将中西风景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霍贝玛的《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进行比较,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各自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1)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各自所反映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例:在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画史中,畅神、追求气韵生动的境界始终是绘画美学的最高标准,从山水画的用笔来看,也能很清楚的发现它的重神重意的特点。对于山水画来说,最有代表特色的技法是皴法。皴法从五代成熟,经过历代画家的演绎和发展,形成了几十种皴法。
(3)《千里江山图》作品分析
例:《千里江山图》中景色连绵不断,根据山水布局开合,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段之间衔接巧妙,过渡自然。
(2) 霍贝玛《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作品分析
例:《米德尔哈尼斯的道路》被称为17世纪荷兰风景画的最后杰作,将风景回复它本来的面目,回复它在大自然中的模样,体味并表现其中质朴而活泼的诗意与自然之美是霍贝玛所重点表现的。
3、练习
将丢勒和曾鲸的人物画进行比较。
4、小结
西方绘画偏重于“形似”为根本,讲究科学的分析和表现,重视光的运用,重视色彩的配合,重视透视的处理,可以说是科学的绘画。中国绘画走的却是从表现外物神韵到表现内心神韵的路子,讲究是诗书、画、印的结合,讲究位置的经营和表达意境,重骨力、骨法、风骨的笔墨之美,可以形容为诗的绘画。这和民族精神诗相关的,即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形似”是科学的表现对象,是绘画中的理性精神;“神似”是感性的表现对象,是绘画中的人文精神。
教学反思:
环境雕塑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应知: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应会: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
2. 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特殊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即我们生活和工作所依靠的环境与环境艺术有关,体验到环境雕塑与城市、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和所在环境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
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抛出讨论题的导入方法。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学习和发展进行着各种活动,而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环境自然是少不了的,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你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满意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并给予评价。
(1)学生讨论(分组),各抒己见地发言,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看法:
①对家中的环境满意,对楼周围的环境一般。
②对以前周边环境满意,因为以前是小草和大树,可两面起了许多高楼,这样的确住的人多,可人却总是觉得心中憋得慌,没有从前敞亮了。
③满意,我每天上下学都经过一个广场,这个广场从前不太有名,可现在多了一些雕塑,人们非常愿意去这里,以前走到这里没有什么感觉,可现在就愿意多看两眼,我每天上学也经过这里,心情特别好,因为这儿的确和以前不大相同,我对生活环境很满意。
④我家住在青云林海小区,这里不仅有花园和绿地,还有一些小亭子,到家像到了花园。
⑤每次去人民广场看到许多的外地游客驻足观望、拍照留念,我心中真自豪,虽然人民广场离我生活的地方不是很近,可是它毕竟说明我们这个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很好。
(2)教师和学生一起举例并小结。
①说明人类在19世纪的进步和发展,即工业革命是以环境的毁灭做代价的,当20世纪的人们在恶劣的环境面前感到痛苦和无奈时,唤醒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第一、物质第一,要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源泉,无疑在环境营造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
(1)阅读课文内容欣赏图片。
(2)教师出示一件架上雕塑实物和一张环境雕塑图片摆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
(3)师生共同提取二者的不同特点作为重点内容,加以重申,同时将内容板书或课件打出。
环境雕塑与环境互动,主要特点是与特定场合地点的(如绿色、生态因素)环境之间建立起亲密相融的关系,同时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征。
(4)按照放置地点讲明环境雕塑的分类,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5)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放置地点、位置,而非雕塑作品的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从内容到形式与环境相互和谐以及与环境中的人相呼应的作品。
(6)以一种作品为例说明环境雕塑作品的整体形态,大的轮廓与远观气势,雕塑的空间尺度、材质、色彩都是构成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7)让学生分析,思维可以反向:试想某某环境中的这件雕塑作品其中任何一种元素的改变会让作品不仅失去了感染力而美中不足,甚至对环境还会产生破坏作用。例如:轮廓或空间尺寸或材质或色彩等任何一项元素的改变。
3.学生练习,做“思考与讨论”内容,同时开始策划如何为校园或社区提出雕塑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做“思考与讨论”题。
①有的小组以一张图片为题进行讨论。
②有的小组却是将图片汇总起来按照雕塑的放置地点来分类研讨。
(2)学习评价与小结。
①学生评价自己身边的环境雕塑作品。
②有的学生还把环境拓展到了公共艺术,如有的学生举例到杭州游览看到西湖边叫《柱》的作品与湖边柳树、桃树和湖光山色很呼应、谐和,并还出示图片给全班看。
③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要进行的学习活动给予评价。如文字方案,包括小区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同时还要为提出的方案作出评价,如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是主题性的创作还是装饰小品,材质是什么,色彩如何,其整体气势与周边环境是否相适应。
教学反思:
环境雕塑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应知: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应会: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
2. 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特殊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即我们生活和工作所依靠的环境与环境艺术有关,体验到环境雕塑与城市、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和所在环境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
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复习旧知识导入。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是雕塑?你见到的雕塑作品最多的是在哪里?学生回答:
①从前在展览馆见得最多,现在在街头巷尾都能见到。
②我们家就有雕塑作品在架子上摆的,不过可没有在大街上摆的雕塑有气魄,可能是家里的小,街上的大的原因。
③我在公园里见到的最多,我去过长春,那里有雕塑公园,里面全是雕塑作品。
教师小结学生回答的问题,说明在家里(室内)摆放的雕塑和在大街上(室外)放置的雕塑是不同的,一个是架上雕塑,一个是环境雕塑,两者的特点不同。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环境雕塑”,导入新课,播放课件或板书课题。
2. 讲授新课
教师:刚才那位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已经提出了这节课的知识点,即家中(室内)的雕塑和室外的雕塑不一样,就这问题请大家思考、讨论并回答。
(1)学生议论、思考。
(2)回答问题。
①家中的雕塑是几个人喜欢的,放在大街上的雕塑考虑到人人都得观赏,因此创作时就特别注意它的艺术性。所以我们会觉得室外的雕塑作品要比室内的好看。
②和创作中的想法没有关系,是因为街上的景致好看,所以雕塑作品就显得好看。
③和室外的景致没有关系,你可以把家中的雕塑作品拿到室外一个非常好看的风景点试试看,根本没有那么好看。
④你们说的不对,室内的雕塑作品根本不可能拿到大街上(室外)摆放,室外的雕塑更不可能放到室内,室外的雕塑叫环境雕塑,室内的雕塑叫室内雕塑。
教师参加讨论:把大家的讨论意见汇总到一起就是问题所在,即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有一定的区别:环境雕塑是指放置在特定环境中,其主体和形式都受环境制约和影响的雕塑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来自于与环境的相得益彰、相互衬托、相互和谐的关系。而架上雕塑艺术在设计时一般不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因此二者的特征是很明显的。
(3)师生一起阅读课文,欣赏环境雕塑作品。围绕着重点讲授,始终用比较的方进行分析,以使学生加深对环境雕塑的印象。(4)教师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环境雕塑作品并思考问题:环境雕塑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5)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6)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和室内环境相协调的雕塑作品是否也是环境雕塑?
教师回答:当然也是。但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以室外环境为背景的环境雕塑内容。因此,如果从大的环境考虑问题,放置在自然环境的雕塑作品,在设计时,不仅要想到它的一个季节,还要想到一年四季雕塑周围的环境的特征,只有考虑到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去确定雕塑的内容和形式。这才是环境雕塑最主要的特征。
3. 学生做练习
(1)谈谈自己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谈这个问题时要表述出当你第一次看到该作品时的感受和现在看到它的感受。(回答问题略)
(2)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组内同学熟悉的环境为前提,提出一个环境雕塑最初步的设想。(设计方案略)
4. 小结、评价学习结果
(1)组内先展示或说明方案,自己组给出意见。
(2)组与组相互展示或说明自己组的方案,请评价、给出意见或建议。
(3)教师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给大家留出新的作业:课后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带着组内的设计方案到为其设计的环境中去,看看该方案设计是否与周围的自然、人文、建筑等因素相互衬托、相互和谐。在实践中你认为自己组的设计还应该如何修改,并说明修改的原因。
教学反思: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环境雕塑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及绘制草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到环境雕塑的特点,以及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情感目标:掌握依据不同材料,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的技能。
教学重点: 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及学习如何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和绘制草图的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 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如何把握环境的特征,使自己的作业真正成为“为环境量身设计的雕塑作品”。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一、 导入
现在我给同学们放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导入课件)
同学们都看了上组的图片,你对这样的环境满意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并给予评价。感觉看上去是不是少点了什么?(学生回答)环境雕塑。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设计制作环境雕塑。
二、 新课
播放课件,欣赏环境雕塑作品。
思考:
1、什么是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因此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中的人及周围的生态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它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就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
2、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它们的关系是:没有环境就没有环境雕塑,脱离了环境的环境雕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雕塑与环境互动,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和谐,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景观。
环境与雕塑互动:
为下面的雕塑作品配置一个相应的环境,并说明理由。
(1)学生通过欣赏南北湖风景照或者其他学校的环境雕塑,分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你生活中最熟悉的环境提出一个小组方案和设计并绘制环境雕塑草图。
(2)参与设计:为你生活中最熟悉的环境设计雕塑作品方案需要几个环节?
1、分析:分析环境特征、把握环境特征,使自己的雕塑作品真正成为“为环境量身制作的艺术品”。
2、构思:在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构思设计。其中包括:主题的确定、材料、工具方法的选择和对风格的考虑等等。
3、设计与应用: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满意的设计草图。)
(3)展示、分析作品(播放怎样设计制作环境雕塑的录像剪辑供学生参考)
三、练习
为你生活中最熟悉的环境设计雕塑作品方案
教师巡视辅导并再一次提示:在整个设计方案和绘制草图过程中,始终不要忘记对环境情况的考虑,即“我是为哪个环境设计制作的”。——雕塑与环境相互和谐,这也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
四、小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展示设计环境雕塑的方案和绘制的草图,并谈谈小组的创新:雕塑的特点,环境的特点、材料、方法与工具等等,同时班级集体参与研讨、研讨创意、方案与绘制的效果是否一致,你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更好创意。
在展示、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重温学习该课程的重点、难点,巩固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反思:
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应知: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应会:掌握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能够运用传统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色彩搭配设计。
2. 通过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增加文化修养。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对传统艺术的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艺术实践,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象征性和装饰性。分析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
难点: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多种风格的传统色彩搭配的图片等。
学具:视条件可以利用电脑、绘画工具等,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设问:
(1)你最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2)你喜欢哪些画面的色彩搭配?
(3)你觉得传统的色彩搭配有哪些类型?
播放课件,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多种风格的传统艺术色彩搭配的画面、实物等。
组织学生欣赏、讨论、分析。
欣赏图片,自由讨论、分析后回答问题。
通过大量图片欣赏,引起学生对传统艺术色彩搭配的兴趣。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了解传统色彩搭配中常用的色彩搭配有哪些。
二、 (1)展示学生带来的资料;(2)欣赏和分析课本上的范例;(3)演示课件;(4)展示其他班级学生的作品等方式。
(1)学生展示和讲述带来的资料;(2)学生分析课本上的范例;(3)师生共同赏析课件中的作品;(4)欣赏同学作品。
分析并总结传统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谈谈自己对色彩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了解传统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以及它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
使学生了解中化民族是一个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强、乐观向上的民族。
三、演示课件,组织学生对比不同风格的色彩搭配。
鼓励学生要有不断深入思考的精神。
畅谈自己的想法,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完善观点。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分析传统艺术。
四、你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材料为“大成殿”重新搭配色彩吗?(为节约时间可以先将原图大量复印)
对比设计作品与原作的风格各自的特点。 使学生能够大胆表现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体会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色彩搭配会给人以不同的文化氛围。
五、你能用传统的色彩搭配法为春节贺卡设计一个封面吗?
练习中,根据学生需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设计上和技术上的困难,及时展示一些创意好的草图。
鼓励学生独创意识。
多材质、多形式地尝试、实施设计。
遇到问题互相探讨。
给学生技术上的支持,帮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能在色彩搭配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提高设计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传统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六、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同学互相谈对作品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谈感想,并提出一些问题。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建筑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艺术色彩搭配的特征、内容和形式。
能力目标 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建筑外形并设计色彩搭配。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作品的认识水平和欣赏能力
重点 创作思想、创作理念、创作形式。
难点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体验感受和创作建筑艺术的色彩
教学用具 课件、各种图片、范画、学生优秀作业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常规进行
让学生展示提前收集的资料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建筑艺术作品?
你注意过中山广场周围的建筑了吗?
谈一谈你对这些建筑的造型、色彩、历史等方面的了解和感受。
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和探讨关于建筑艺术色彩的搭配这一问题。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建筑艺术的色彩搭配
出示多张不同的无色建筑设计图
如果你为其中一张建筑图进行色彩装饰,你会考虑哪些内容和因素?
一、色彩对建筑的作用:
1、色彩设计可以使建筑更美丽
2、色彩设计可以展现建筑不同的个性。
3、色彩装饰可以使一座建筑发挥不同的功能。
4、不同功能的建筑需要有相应的色彩装饰烘托。
5、色彩可以起到调节建筑气氛的作用。
二、建筑色彩设计的要点:
1、根据建筑的用途设计色彩效果。(如寺庙、教堂、故宫、天坛等)
2、利用造型特征设计色彩的图形效果和明暗变化。(如图书馆、大剧院、别墅等。)
3、色彩的组织与搭配(运用已学的知识)
4、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别墅、教堂等)
三、色彩搭配的方法
利用课件或范图展示各种色彩搭配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已学过的色彩基础知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
教师归纳
四、学生练习
根据我们这节课学的知识对你手中的建筑图片进行上色
五、学习评价与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未来在召唤
教学内容与目标
合理地将数码相机或扫描仪与自己的绘画作品及相应的图像素材结合使用。合理地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注重对素材的合理修饰和变化,以便按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独特的画面效果。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理地运用电脑美术诸功能为自己的创作思路服务,要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
本课的难点是图像处理软件中“层”的合理使用及素材有机合理的处理。
设计一(比较适于此前已掌握一定电脑美术知识的班级)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构思作品内容,收集创作素材 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确定准备进行创作的素材,结合自己的想象寻找适当素材。 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较多构思创作内容和形式的时间,以及收集比较称心如意的创作素材。
完善创作素材元素 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将作品或素材输入电脑。(以下两个步骤也可以直接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在电脑中写生完成) 对已选素材进行汇总,特别需要合理地进行色彩、造型方面的调整。要特别注意与整体的协调,切忌无目的地使用各种功能。
相关技能技巧复习 师生间可结合素材的处理,复习电脑美术的各种基本表现方法,尽可能用量化的方式确定素材的处理结果。 主要围绕“图层”、“滤镜”、矢量图的修改变化以及立体造型软件的合理运用进行复习。
相关美术知识学习 介绍科幻绘画的一般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和表现。 此时才介绍相关的美术知识,目的是避免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的构思。
创作作品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动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创作时间,同时结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教学评价 小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
设计二(比较适合美术创作能力比较强的班级)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相关美术知识学习 结合欣赏和介绍科幻美术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法,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 通过感受和认识新的美术知识,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构思作品内容,收集创作素材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或创作自己认为需要的素材。 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寻找、欣赏和收集素材进一步启发新的想象。
完善创作素材元素 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将作品或素材输入电脑。(以上两个步骤也可以直接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在电脑中写生完成) 对已选素材进行汇总,特别需要合理地进行色彩、造型方面的调整。要特别注意与整体的协调,切忌无目的地使用各种功能。
相关技能技巧复习 师生间可结合素材的处理,复习电脑美术的各种基本表现方法,尽可能用量化的方式确定素材的处理结果。 主要围绕“图层”、“滤镜”、矢量图的修改变化以及立体造型软件的合理运用进行复习。
创作作品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创作时间,同时结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教学评价 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通过相互评价,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发更好的思路,保持兴趣。
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合理地运用电脑美术诸功能为自己的创作思路服务的关键是:自己要有明确的创意,并尽可能为自己的创意确定一个基调,如梦幻般的、神秘的、恐怖的、欣欣向荣的等。一切素材都应该尽全力围绕自己创意的基调进行处理,而不是以是否运用多种技巧为标准。由于电脑美术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不可能完全精通后再运用它们进行创作。在教学中应该在认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急用先学,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本课就应该主要将重点放在“图层”、“滤镜”、矢量图的修改变化以及立体造型软件的合理运用上。
教学反思:
关注身边的广告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广告。
能力目标: 选择一个主题,尝试完成一件包括图片、文字、标题、广告语等因素在内的广告设计。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重点: 对广告的兴趣
难点: 关注身边的广告
教学用具: 电脑平面设计或手绘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常规进行
你是否注意身边的广告?你知道哪些广告词、广告歌曲?请模仿表演某些广告的场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开始。”下面我们就共同来体验广告带给我们的全新视觉享受。
展示课件,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关注身边的广告设计
提出问题: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广告的重要性,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提示:如“酒旗”便是广告,还有成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中的卖主所说尽管是吹牛,但其形式也算是推销商品的一种现场广告。
1、广告在媒体上的分类: a.电视广告b.电台广告、 c.印刷广告、d.户外广告、e.网络广告。
2、平面广告:邮寄、报纸、招贴、杂志、卡片、宣传册等。
3、立体广告:橱窗、路牌、灯箱等。
4、CI设计及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广告设计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把一些特定的内容展示给观众,使人们从中获得某种信息,得出对某产品或某品牌,甚至某企业的印象。
广告整体活动的内容:
a. 市场调查、b.统计分析、c.策划、d.设计、e.制作、f.发布、g.效果测定。
四、学生练习
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禁烟——吸烟有害健康”活动,“爱心助学”活动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以小组为单位策划、设计
五、学习评价及小结
如今,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好的广告作品会给人以美好的教育和熏陶,使我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我们要用诗意的眼光欣赏我们身边的广告,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教学反思:
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遗存,分析他们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能力目标: 从自身做起,提高保护文化遗存的意识。
情感目标: 从“平凡”中感受到美术遗存的文化内涵,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 点: 作品的基本知识与艺术特色
难 点: 寻找身边的美术遗
教学用具:课件、书籍、图片、网络等
一、组织教学
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资料
三、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播放课件
提出问题:
1、 什么是美术遗存?它的特点是什么?
美术遗存就是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之所以称它们为“遗存”,是因为这些作品是“最后的”、“不能再生”的,较多的作品至今仍有被破坏的危险,这些散落在民间看似平常的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在人文历史与艺术审美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什么样的作品属于美遗存呢?
从时间上看,应该具有一定的历史,至少要百年以上;还有数量稀少的美术作品,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
3、 保护这些文物具有哪些意义?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
4、北京的民居有什么特点?什么叫四合院?根据学生所答加以总结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四、学生讨论
吉林有哪些美术遗存?
五、学习评价及小结
谈一谈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通过此课的学习,我们对美术遗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高可鉴赏能力与文物保护的意识,希望通过这节课能给同学们更多的思考。
通过网络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
学生谈自己的一些感受,谈一谈自己应该如何从自身出发来保护身边的美术遗存。
教学反思:
探究书籍的奥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书籍的各种知识的探讨与研究。书籍的形式、书籍的装潢、书籍的分类、书籍的印刷发行等问题。
教学难点:因知识面较宽,学生社会活动范围较大,教学时间安排和控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我们经常到图书馆、书店去买书、阅读书,就在你的书包里也有许多书,你对书的知识了解有多少? 学生思考、讨论。
可能提出各方面的问题,如书的品味、书的编辑、书的艺术、书的喜好、书的分类等。
激起学生对书籍知识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发散性思维,涉及书籍知识的各个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师有选择地提出本课研讨的题目。
拿出你书包中的书,仔细观察,从形式上能说出哪些知识?
学生观察研究,可几个人讨论,可能提出封面、插图、彩色印刷、开本、版权页等问题。
观察研究。这是探究的过程,学生要在书中发现研讨的问题,关心起早已熟悉但从没注意的书本。
三、引导讨论:
这些问题里有那些知识?
学生发表见解:
1、课本有16开、大16开,在书店有8开的、32开等多种形式。开本是怎样确定的?
2、色彩印刷与黑白印刷。封皮的纸是铜版纸,里边的纸薄,是胶版纸。
3、封面、插图的特点,所起的作用。
4、封底有版权页,说明了作者、印数、出版社、定价等。
深入思考的过程。联想过去的观察,用以知的知识,从美术的角度探讨书籍中各种形式和因素。
四、深入引导讨论。(可用实际出版物展示)
这些因素对书记的内容的升华和对发行的影响起到哪些作用?
学生讨论甚至争论:
1、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书籍的装潢?提出理由。
2、那些书籍显档次,愿购买与收藏。
3、哪些书籍定界太高,成本没那么高。
发表自己的见解,人是书籍形式与内容、品味与市场的各种关系。
五、放录像片或展示内容好、形式感强的书籍。
展示书店、图书馆的场景,展示经典的书籍。说明书籍知识的浩瀚,书籍的艺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生观察思考。
欣赏经典书籍,提高艺术文化品位。
六、引导、展示、分析
将自己最爱的藏书展示给大家。(课前应布置,也可教师准备经典的书籍。) 学生展示并发表评述:
1、自己共有多少藏书,收藏的兴趣点。
2、藏书的艺术特点,自己的感受。
3、畅想今后书籍的形式与特色。
结合自己的实际,展示自己的心爱收藏,阐述自己的观点。
七、评价。
本课不设操作作业,以研讨为主。
数的收藏价值、艺术特色、书籍知识的的评述与分析。 学生相互点评,对藏书进行共同分析。
相互交流,提高鉴赏水平,对书籍有进一步的认识。
八、课后组织学生阅览图书馆;走进书店,借(买)几本好书,调查研究书的市场。
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或日记,下堂课进行研讨与展示。
课堂教学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反思:
藏书票与书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藏书票与书签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藏书票与书签的基本设计方法与制作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藏书票与书签的知识,认识与书籍有关的文化与艺术,增强与书籍的情缘,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藏书票与书签的文化与情趣。
教学难点 制作。藏书票书签虽小,单制作的才料与程序并不少,在技法与时间上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爱书、藏书”的研讨。
你的藏书多吗?都是哪些内容的书籍?
你喜欢的书籍是哪些?对你有哪些帮助?
设计一个藏书票用于你的藏书有哪些意义?
谈书籍对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谈读书爱书、藏书的乐趣,谈藏书票艺术与读书、爱书、藏书的关系。
《探究书记的奥秘》单元课的深化和展开,更深刻认识书籍文化和书籍艺术,引起学生对藏书票这方寸艺术的关注,戏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实物、录像说明藏书票的样式、设计方法和使用。
本课重点围绕藏书票进行学习,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应以设计者的眼光分析藏书票是如何反思、如何制作的,以及作品的风格与情趣。
播放优秀藏书票设计的幻灯片和藏书票展览的录像。还可用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如不同的图案、不同的技法的藏书票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
三、用多媒体、实际演示等方法讲解设计步骤和制作技法,包括设计内容、制版和拓印等。
在听与看的过程中,初步形成构思,可提问、讨论、印制操作实验等。
四、艺术实践。可运用各种形象资料制版,多种色彩印制,大胆创意,大胆制作。
可用纸版画、吹塑版画这些简单易行的技法,如有计算机可用电脑设计方法直接打印出来。
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意。
五、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自己的创意;通讯作品相互交换,把收集的作品装订成册,把藏书票运用到自己的藏书上。
组织学生作品展示,讨论,互赠藏书票作品,并把学生的作品收集成册。
展示与收藏是本课最有特点的环节,学生作品直观样式多,相互交换激发了课堂的气氛。
教学反思:
书籍装帧艺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书籍装帧在书籍中的重要作用,各种题材书籍装帧的艺术特色,以及书籍装帧设计的要素和基本设计方法。
2.通过研讨、学习书籍装帧艺术,认识书籍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提高艺术鉴别能力与欣赏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书籍装帧艺术的欣赏与设计的尝试。
教学难点:书籍装帧的设计与制作。一是时间,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有难度;二是设计技法的运用。
学习材料
1. 绘画形式。插图与封面的设计与制作可以是黑白或彩色的,一般用钢笔、毛笔,颜色采用水粉色或水彩色。纸一般用水彩纸。
2. 纸贴形式。各种彩色纸和胶水。
3. 电脑绘画形式。计算机、各种软件、打印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通过调查研究对书籍进行了探讨,那么你注意到没有,书籍装帧艺术在书籍中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录像展示书籍装帧艺术,并提出思考题。同学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感受与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拿出自己喜欢的书籍和认为最好的书籍封面设计进行展示与分析。
充分运用上节课调查研究的资料,引导学生对书籍装帧艺术分析与欣赏,提高对书籍艺术的认识。
二、知识分析与研究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各种课本,分析理科与文科课本封面的特点,讲解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展示优秀的文学书籍的封面设计,分析它的艺术性与作用。对自己书包中的课本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书籍封面所起的作用,即保护书、显示书名、美化书籍。进一步分析好的文学书籍封面的艺术特色。
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课本封面与插图虽然相对来说艺术性不是很强,但每人都有,操作性强。再结合文学书籍的欣赏,可较全面地分析书籍装帧艺术的知识。
三、提出设计内容
选出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书籍,或学校的校刊进行封面设计,引导学生研讨设计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要设计的书籍进行讨论。设计的因素包括书名字体、图案的设计与选择、色调的运用等,并就设计风格、设计思路进行交流。
用大家喜欢和关注的书籍进行设计实践,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四、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提示设计方法,可使用绘画、纸贴、电脑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构思与制作。根据构思画一个构图,并选用好制作材料。
由于时间太少,在课堂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可与本单元课程综合考虑时间,如利用两课时,或利用课下时间完成。
五、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设计的封面或插图作业贴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机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评选最佳设计作品。大胆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能说出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对别人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谈自己的看法。
讨论分析与设计制作同等重要,也许设计的作品不够完美,但通过讨论,提高了对书籍装帧艺术的认识,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教学反思:
毕业纪念册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纪念册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毕业纪念册,并结合毕业活动使用纪念册。
情感目标:通过毕业纪念册的设计,提高对艺术设计的鉴赏能力。认识什么是设计、怎样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设计对人的心理感受的影响以及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毕业纪念册的设计创意。怎样才能设计出美观的、有纪念意义的毕业纪念册。
教学难点:纪念册的制作,关键是课时有限,制作时间不够用。
教学方法: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运用书籍的装帧知识,我们为毕业留念设计一个纪念册。业前期,学生对于相互赠言和留念一定有许多想法,可能有些同学已经买了一些纪念册,课题提出后,同学会很关注与思考。
可用实物展示毕业纪念册的设计,由此开展讨论,也可用多媒体展示三年的初中学校生活、同学的联谊会,唤起友谊的情感。
二、新课
1、讨论。纪念册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想留存的影像珍藏起来,将友谊珍藏起来,同学相互启发,纪念册的设计创意会在讨论中形成。
引导学生研讨纪念册的设计内容,包括样式、内容、装饰等。
通过讨论将纪念册设计的知识、设计的要素进行学习和归纳,增强设计意识。
2、同学设计制作。一般线设计样式与封面,面里内容的装饰可课下完成。
为节省时间,可让学生买好质量较好的硬皮本或卡片纸,再进行设计加工,使之成为有创意的毕业纪念册。
指导学生进行纪念册的设计,如材料的合理运用和制作的技法等。
3、展示学生的设计,评选有创意、有个性的设计。研讨如何使用纪念册,畅谈师生、同学间的友谊。
谈自己设计的想法,结合自己设计的纪念册,谈自己初中学习生活的感受,送给母校和老师、同学的留言。
学生展示与参与的舞台。设计不是最终的目的,提高修养、联系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深化。
扫码下载全册教案课件
下载地址
https://m.1ydt.com/v/box-24_38_44_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