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周 | 读见“虚拟”:网络时空中的“我们”

张守信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读见,是唱见、乐见、舞见的姐妹与基友。

读见,是银杏叶飞舞小白杨吟唱的读书周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霸与校草的读书笔记。

读见,也是朗朗书声和光影广院的青春记忆里,因阅读、因看见、因为有你——亲爱的事业粉与路人粉的小哥哥、小姐姐——的点击的转发而幸运存在的网络文字。

读见时代,读见经典,读见我们自己的声音。 


—中国传媒大学2019读书周的“读见笔记”


法国哲学家、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将不同时期技术演进与文化传递的对应关系与线索称为“媒介域”,并认为“载体的替代就是权力的颠覆[1]”。从群落、教会到封建社会、民主政府,我们看到组织的流转更迭也伴随着技术装配和文化的更替,权力和载体存在一种实质性的映射关系。


德布雷无限怀念文字书写的时代,在《媒介学》一书中,带着这种恋恋不舍之情,老先生依循媒介技术的演进路径,探索了其如何促使文化和观念产生现实的物质能量:“由预言发展成的教堂,由研讨会形成的学校,由一个传单形成的政党,由一条打印出来的标语变成一项改革,由启蒙变成革命的演变过程[2]”。


从口语到文字、由书写到印刷、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德布雷将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栏目到伟大政策的神秘复杂过程比喻成“黑盒子”,进入盒子的是议论、小册子、文字,而出来的是教堂、军队、政府,思想观念到组织实体,这是不是让人瞠目结舌,文字域、印刷域、视听域……似乎都是如此,下一站是哪里?德布雷的理论依然有效,但从个人的经验角度,他已经无法给出答案。


赛博空间的“媒介学”答案


叮!传媒大学站到了!

倘若能够时空漫游,我愿回到2012年,

初次来到中传,新媒体专业,

让我第一次深入到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与生活。


如果把人类简史描述为一种时空旅行,那么时至今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度,似乎让人体会不到这种时空的切换,说的更为确切一些,这种时空切换发生在日常,并且存在于一种往复的切换状态,是一种“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双时空体验与经验,甚至在技术、虚拟时空的驱动下,人类作为主体,呈现了双重身份、乃至多重人格,你拥有无数个数字化分身和不同的虚拟人设。虽然是数字化的、虚拟的一种存在,但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他们与现实物质性的关联,甚至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荷兰哲学人类学家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一书,在数字化与政治、艺术、文化、世界观、乃至与人本身的关系等多个领域,表达了诸多崭新的见解,虽然许多观点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但依然能够为数字化生存、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拨开层层迷雾,也能够为赛博空间与现实物质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并为数字语境中的一些“媒介学”问题给出建设性的答案。


△推荐书目:《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


 从“超时空”到“智能人”:

虚拟本体论的现实力量


东配楼-电视学院一层,一进门,

类似尼葛洛庞帝说的“界面代理人”

会和你打招呼,

它叫“小传”,是一款智能机器人助手

虽然他还没有那么智能,但是,

畅通无阻地和你聊天、辨认学院的老师们,

那还是轻而易举。


在赛博世界里,“时空倒错感”被穆尔描述为“超时空”,的确如此,在没有“超”以外的语言和词汇可以恰切地描述这种主体性的时空感受,因为你会发现在网络游戏、VR交互等多种场景中,瞬间回到过去、或走向未来、或长久地停留于此刻时空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一种操作,虽然使用者心知肚明这是虚拟的幻象,但这种时空穿越感带给人们的现实体验却是切切实实的,穆尔将超时空中的这种感受表述为“后地理”“后历史”的体验。


沿着这种“技术-时空”线索,穆尔受到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启发,认为正是电脑把人带进了赛博空间,并且最终促使人类改变了自身,成为“后人类”,面对“后人类”如此抽象的概念,穆尔教授并没有吝啬自己的想象,进一步将后人类具象化为“数字此在”“智能人”等十分超前的表述,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在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作者是典型的“超人文主义”的支持者。


△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畅想


在2018年曾读到学者孙玮的一篇文章《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当时非常敬佩作者的构想和论述,而早在二十多年前,穆尔教授给出“智能人”“赛博人”这样的前沿论述,并将虚拟最终回归于一种本体论,这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媒介融合正在迈向技术与人的融合,这造就了新型主体"赛博人"


虚拟彩排:虚拟本体论对文化的重构


暑假前,中传新闻传播学部微信号推送了

电视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作品,

精彩之极,令人目瞪口呆。

各类数码黑科技应用其中,已经无法分辨

这是书籍、平面作品、还是一款互动游戏。

但可以肯定,这些是混合的数字式的文化。


那么文化呢?这是一个“媒介学”的根本问题。穆尔教授将赛博空间中技术驱动的文化演变成为“虚拟彩排”,既然是虚拟、既然是彩排,就意味着远还没有正式上演,而这种状态是持续的,在赛博世界,正式何从谈起呢?“我们可以把赛博空间比作万花筒,每一次转动都是对文化的总体关系的重新构型……[3]”,通过依次设置那些互相迥异的空间,复杂的连接关系变得清晰可见。这本书的翻译者麦永雄教授也认为穆尔所论述的“数码时代赛博空间不仅与传统物理空间相互缠绕,……引发点击经济的内爆、消弭虚拟与真实的界限,解构等级制度二元论思维模式,为我们反思历史、社会、文化与文学及理论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问题和可能性[4]”。


△赛博空间是一种用于知识交流的虚拟空间


在《赛博空间的奥德赛》一书的最后章节,非常有趣的是作者引入一个天文/宇宙学的概念“虫洞”,简单来说,如果将一张纸视为二维平面,那么将这张纸弯曲后得到的构型就是三维空间,从空间里的一个平面不经过平面表面的连线而直接到达另一个平面的路径就是“虫洞”,这种穿越两维空间的非连续性跳跃,叫做“超跃度”。回归到《2001:太空奥特赛》主人公鲍曼经历的类似情境,一切似乎豁然开朗。虽然这些理论和概念在物理、宇宙、天文学当中还是遥不可及的设想,但为理解赛博世界的空间关系和体验提供了绝佳的理论切入点,穆尔教授认为“在超空间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类体验空间的数量的膨胀,而且更是质量上使人类获得不同时空体验的某种转化[5]”,数字技术成为穿越不同赛博空间的时空机器。


△影片中弗洛伊德和女儿打可视电话,进入21世纪以来,

人类已实现视频通话这个预言


虚拟本体论下的现实转向


2019年5月,美国加州分子制造研究所

发布一项“人脑/云界面系统”研究,

将纳米机器植入人体,

可实现“人脑-云”的连接。

这顿时让我对中传“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中传“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官网


译者麦永雄教授在最后也援引鲍德里亚的“拟象”理论的内涵,认为在后现在文化中,符号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指向现实,借用虚拟现实开创者“雅隆·拉尼尔”的表述——即“后符号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带来了文学艺术的重大转型,并且电子文化传媒研究与后现代学术思潮的“空间”转向,蕴含着哲学思维范式的嬗变与文艺美学理论焦点的转移[6]。的确,虚拟的赛博空间,确实产生了现实的物质性影响。穆尔教授在全书中,也是围绕着“时空的挪移、多媒体性、互动性、虚拟性、链接性”对这种虚拟本体论展开着一种由想象到现实的讨论。


△美国游戏 Second Life 营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平行的虚拟社会


当虚拟成为一种本体论、一种规律,成为影响事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在二三十年前让人匪夷所思的观点,时至今日,随着科技装配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眼见为实,并且这种影响越发深刻,越发嵌入生活本体和人本身。我们看到,前沿的科技加速更迭,让机器不断地读懂人,而人越来越熟练操作机器,人工智能已经在围棋领域打败人类,甚至,人的神经和大脑与机器链接,形成一种可交互界面。就在这篇书评写作的时候,Facebook已经开始介入脑控制的可穿戴和植入式技术的研发。指数级的技术升级,带来指数级的数字化生活实践,那么虚拟本体论是否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和力量作用于生存时空和人的物理存在,未来,什么是存在、什么又是虚拟,是否应该再次重新定义,或者这种形式上的二分法已经彻底过时,应该根除——人就是机器,机器就是人?这种虚拟本体论的设想似乎有点意思


△机器人医生“沃森”了解人类语言,能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迅速给出诊断提示和治疗意见


在最后,既然探讨穆尔教授的《赛博空间的奥德赛》,就不得不说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凯文·凯利的《失控》,这几本书几乎成书于同一个年代,书的名字不同、作者不同,但却无形中构成了对于未来赛博世界探讨的一种可能的序列和连续的想象,虚拟本体论可靠吗?《2001:太空奥德赛》中超级智能机器人HAL轻而易举谋杀人类真的会成为现实吗?从虚拟本体到人类主体的人机伦理探讨,似乎更加值得瞩目和期待。


参考文献


[1] 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版,49页。

[2] 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学引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版,111页。

[3] 约翰·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14页。

[4] 约翰·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322页。

[5] 约翰·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268页。

[6] 约翰·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332页



延伸阅读


《媒介学引论

雷吉斯·德布雷





《数字起源》

(美)凯莱布·埃弗里特



作者介绍

张守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生



猜你喜欢

曾祥敏 | 虚假健康信息的扩散机制与治理研究
付晓光 | 群体传播视域下的传统媒体新闻误读田维钢 |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顾问吴炜华

编辑/欧阳赵岚                           

美编/唐懿茗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