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抗疫一线校友|中国日报孟哲:真实报道武汉
当前仍处于防疫攻坚的关键期,学部君提醒各位CUCer务必踏实待在住处,不四处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范,理智应对!按时作息,坚持每日学习~ 返校时间敬候学校通知安排!
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一批中传毕业的记者们,冲锋陷阵、深入疫区采访报道,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服务,为战胜疾病鼓与呼!学部君特推出:
“疫情一线中传校友记者系列专访”
直击现场,聚焦一线见闻;
独家专访,挖掘记者故事;
面向用户,分享突发事件报道经验。
在此,向一线的逆行校友们致敬!
孟哲
中传电视学院14级国新班硕士
中传电视学院10级电视摄影本科
(左一为孟哲)
初到武汉:五味杂陈
抗疫手记:守护我们的武汉
丰富的对外报道经验,让孟哲在报道中更具全局意识。带着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他设想在面对全球各类受众的情况下,哪些报道主题会更引人关注?经过一番讨论,他把关注点放在积极、正能量的个体上,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各行各业的人们为抗击肺炎、保卫武汉所付出的努力。
疫情上报第一人
张继先
“别谈家人好不好?”
当听到孟哲谈起疫情中“激素的使用和后遗症”等专业问题时,张继先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孟哲会了解这么多专业知识。原来,在中传电视学院读本科期间,孟哲就曾做过《非典型病人:SARS十年反思录》的深度调查,通过半年的跟拍,采访了很多非典后遗症患者。张继先听完惊讶道:“你那会才几岁啊,就采访了非典! ”这个话题瞬间拉进了俩人的距离,也使采访变得顺利了起来。
法国驻武汉
总领事贵永华
“我与武汉同在”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各国使馆纷纷撤侨、关闭驻汉领事馆,唯有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仍默默坚守,成为目前武汉唯一仍开放的领事馆。总领事贵永华(Olivier Guyonvarch)在微信朋友圈声援武汉:“我是武汉人,武汉我在你身边。”
战疫志愿者杨倩
有人向你求助,能不管吗?
杨倩是一名职业画家。自武汉封城后,她就加入了“战疫”志愿者的队伍:每天为社区医院运送防护物资,帮助患者联系医院做检查,只为武汉“战疫”尽一份力。
说到对杨倩的采访,孟哲欣然说道:“我的运气特别好。”原来,他是在一次采访途中,看到路边一个志愿者在送防护服,就去问能不能领一套。通过这样的机会,孟哲挖掘到了采访线索。采访中,杨倩对记者说:“没有办法停下来!有人向你求助,难道你不管吗?”“我没有办法把她送去医院治疗,但我可以把她送进医院检查。”
看到这些为武汉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孟哲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
说真话,就是最好的对外传播
疫情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媒体发布了大量不实甚至侮辱性的报道,煽动反华情绪,借机攻击中国政府。而对于中国政府为防疫所做出的努力,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所称赞的那样,通过封闭像武汉那样的城市来控制病毒的传播,是一个“英勇的行动”,而西方媒体对此却选择视而不见。对于孟哲来说,记者最大的职责使命就是:说真话。他认为,把真实看到的情况反映出来,就是最好的对外传播。
能做好国际新闻,
将来就能适应任何一个岗位
“能做好国际新闻,将来就能适应任何一个岗位。”孟哲这样谈国际新闻专业对自己的影响。“国际新闻,可以说是新闻里边最有难度、最有挑战,但又最有成就感的一个专业。因为在当今强大又充满偏见的西方话语场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其实是特别难的。”2016年,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孟哲获得了“范敬宜新闻学子奖”。
始终在一线
→
Δ好的报道就是要“到现场”
我们一线的日常
和电视台不同,新媒体记者的现场采访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来完成的,集联系、拍摄、采访、写稿、编辑于一体。“所谓的新媒体记者,大概就是要啥都能搞点”,孟哲开玩笑的说道。
业务上的问题对于孟哲来说不算什么,而在一线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穿脱防护服的过程。和平时的采访不同,一线的采访要花很多时间在防御和保护自己上。“穿防护服的时候身体很煎熬:没法喝水,没法上厕所,而且时常热得满头大汗,护目镜也全是湿得看不清东西;脱防护服更要小心翼翼,每做错一步,就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真的深刻体会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不容易。”孟哲说道。
繁忙的工作之余,孟哲也会和同事们互相之间加油鼓劲,也会畅想下疫情结束后的生活。当问到疫情过后大家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同事们异口同声道:还有什么比火锅更香的吗!孟哲则说:“我还是比较想吃顿烧烤。”
平安!战“疫”记者
今日互动
你有什么话
想对这些奔赴一线的记者们说?
“逆行者”的经历带给你哪些启发?
快来下方留言分享吧!
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一线记者
继续将他们的第一感受传递给你~
猜你喜欢
抗疫一线校友|央视朱慧容,24天,576小时,3个片段......
同呼吸共命运 | 盘一盘!疫情之下,这些“爆款”“刷屏”之作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部分资料与图片来源于孟哲、中国日报以及互联网
采编/余晓燕
美编/冯 璐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