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毕业丨您的“毕业寄”包裹已发出,请注意查收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3-03-31


疫情相隔

我们经历了云会议、云答辩、云毕业

……


在毕业的最后节点

“云打包”“云整理”

是学校给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也是大家踏入社会的第一课


在查收暖心“毕业寄”的包裹之际

学部君邀请大家来看看

这次“云打包”的幕后故事





2020年的毕业季的确不同以往,继云答辩与云毕业典礼之后,如何在疫情防控阶段帮助毕业生收好在校行李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直面特殊形势下要完成的“特别任务”,电视学院在学校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周密组织,于七月伊始,开始了“云整理”的相关部署工作。


经过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批准以及充分的协调和准备,电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于7月4日、5日,7月9日、10日,分别完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行李打包。


在多次的讨论考察、细化方案后,学院制定了《云宿舍整理步骤》,用精准耐心细致的服务,将每位TVer的行李准备无误寄出。


▲ 《云宿舍整理步骤》概览


▲ “云整理”“云打包”ing


并且,为在整个过程中实现精确整理,妥善打包,保证物品各归其所,打包安全,学院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物料准备


从纸箱到胶带再到消毒液,还有为志愿者准备的饮料和食品……无论想得到还是想不到,老师都准备好了。


▲ 向上滑动,看看学院准备了哪些“云打包”物料


志愿服务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为此次“云整理”倾注了很多心血。


为做到“分箱科学化”,进入宿舍后,大家会通过视频先和同学们确认公共物品的归属,将其放置好后,再进行私人物品的整理。


在打包过程中,志愿服务团队会征得每位同学的同意和确认,力求按照他们的分类习惯整理。装箱时尽量装满,避免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磕碰或挤压变形。对于相机、电脑等贵重物品,学院和导师也为大家提供了暂存服务。


另外,宿舍楼道内还放置了图书馆书籍箱,并有图书馆的老师协助解决借阅图书逾期未还的问题。


▲ 汤璇老师正在与同学视频通话确认物品


老师们会在完成打包后对宿舍进行二次清点,确保同学们没有物品遗留,特别是证书、证件等重要物品。


学院在每栋宿舍楼安排了“楼长”老师,他们会作为主导,和同学们核对快递的总数量以及地址、电话等信息,联系快递公司让大家的“毕业寄”包裹正式“发货”。


▲ 完成二次核对,打包,“启航”!


除“云整理”过程透明外,“云打包”全过程信息也会即时同步、不断更新。


在每一位同学的行李打包完成后,“楼长”老师会在工作群同步发出消息,让整体进度更加明晰。


▲ 工作群内的一次次“信息同步”


据悉,完成一名同学的打包任务大约需要三个小时


7月4日是整个“毕业寄”的第一天,老师和志愿者同学有的盘点,有的记录,有的打包装箱,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半。汗水一点点沾湿了衣裳,却不见他们露出倦颜。


▲ 第一天“云整理”工作圆满完成~



得到同学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完成“云打包”“毕业寄”的基础,如何实现这一点?学院在前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落实,与同学们做到“云交流、云交心、云交底。”


在“毕业寄”前,学院向2020届毕业生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正视现实、服从安排、有所担当,支持和理解学校工作。倡议书由曾祥敏老师执笔,老师们反复沟通讨论,直到发出前一晚还在完善。“很想念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希望大家从倡议书里感受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多一分理解与悦纳。”曾老师说。


▲ 学院“毕业寄”《倡议书》


除了倡议书,还有委托书,这些是发给不能来校的毕业生的,获得他们的授权。此外,为了让毕业生放心,学院还拟定并让参与打包的同学签订了《“云整理”志愿服务团队承诺书》尊重和保护每一位同学的隐私,爱惜每一件物品,特殊物品进行防摔、防压、防潮处理,确保每一件行李安全。


▲ 程素琴老师正带着志愿者同学签“承诺书”


此次“云打包”中还有一个特别的“科技帮手”——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全景机位”,360°智能摄像头“小水滴”


新闻传播学部党政综合办主任,程素琴老师提到:“由于宿舍里需要区分归属的物品很多,特别是混合寝室,‘小水滴’可以帮助同学通过屏幕实时看到打包人员如何区分物品。”


出于这样的考虑,学院给每个毕业生宿舍都安置了“小水滴”,实现打包过程的“云同步”+“全程沟通”


▲ 作为学院“云打包”科技担当的“小水滴”~


通过这个360°广角的“全景机位”,每位TVer都可以以全新视角“重回”宿舍,查看宿舍“云整理”动态,并通过“云指挥”更好地协助志愿团队完成物品整理,做好行李打包。借此,同学们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同时实现对自己和志愿团队的信息同步,所以,开启“小水滴”,也是每个宿舍进行“云整理”的第一步。


此外,考虑到宿舍的网络问题,学院还特意在宿舍楼安置了移动wifi,帮助志愿团队更流畅地在“云端”即时与同学沟通交流。



此次“云整理”工作中,寄出的不仅仅是每位毕业生的行李,更寄托着老师们的心意和思念。


自6月下旬起,为确定完备的“云打包”活动方案,把流程环节、实施细节落实具体,学院召开了多次线上会议,并建立了专门的微信工作群。老师们在群里献计献策,为“毕业寄”想办法、出点子,通过凝聚集体智慧逐步完善方案。


▲ 大家在“云打包”工作群内献计献策


7月8日上午11点,“研究生宿舍‘云打包’信息核对与说明会”在“云上”开启。之所以选到11点,是考虑到许多毕业生已经开始工作,11点可以不那么占用大家的工作时间。


“这样的筹备会议开了不下10次,目的就是为了在疫情期间能够让毕业生的离校更加完美”,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老师如是说。


<<  滑动感受学院线上会议氛围  >>

对于“云整理”,毕业生的支持配合是方案制定执行的重要依据,“虽因疫情相隔,但绝不能让毕业生缺席”。为此,学院坚持开门制定方案,同每位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充分征求意见建议,解决同学们的顾虑。


“我们要打包得比学生本人好,比学生本人细致,这是此次‘云打包’工作的基本要求”,程素琴老师说。


前期策划、物料采买、打包执行、二次清点、信息同步……“毕业寄”的每个过程都蕴藏着老师们的真情实感。也有一些幸运的同学,在过程中收获了与老师在疫情期间“特别的合影”


我为老师点个赞

一起加油一起干

不曾忘记保护我

永远与学生同在



在“云整理”的主力军中,还有一批学生志愿者们——他们自发帮助室友和其他同学打包行李,与老师们一同将“毕业寄”工作臻于完美。


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具千辉,听师哥提起“云整理”工作后,便决定参与进来。“我主要想着家住北京,返校比较方便,而且能够为学院和毕业的师哥师姐做点事情,我也感到很荣幸。”


具千辉负责的是47号楼的整理,但由于宿舍中存在大量公共空间,需逐一确认物品所属,让他费了一番周折。好在结果是可观的,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具千辉和其他老师同学共收拾了近30箱物品,“这也算是为毕业的师哥师姐做了些微薄的贡献吧”,他说。


▲ 学生志愿者正在和同学连线确认物品


另一位志愿者,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的蒲俊辰,主要负责47号楼的物料管理、捐赠登记、打包搬运、食品发放、机动配合等工作。


“说实话,不累是不可能的,每个师哥师姐的行李信息都不一样,忙起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夏天天气也很热,大厅里没有空调,真的是汗如雨下。”


蒲俊辰决定参与“云打包”的契机是在了解工作后,收到了老师邀请参加的微信。“当时觉得有好几个认识的师哥师姐毕业,我也感到老师们非常辛苦,所以决定回校帮忙,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送给师哥师姐们一份毕业礼物。”


▲ 宿舍楼大厅中的“毕业快乐”


当问到如何协调好这个复杂的“大工程”,程老师说:“首先,学校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再加上学校、学院的各职能部门也在通力配合此次“云整理”工作。另外,这次“云整理”也展示了电视学院的团队文化,在‘云整理’的大背景下,不仅老师们主动参与,同学们也很有奉献精神。很多回来帮忙打包的同学除了整理个人行李,还要帮助同宿舍或是同班同学进行打包。这也是我们提倡的‘互助’,如果没有这些力量,打包工作不会这么顺利。”


曾老师也指出,此次“云整理”活动中,他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同学都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齐心协力完成这个从未遇到的任务。在工作中,大家没有抱怨,而是积极主动献计献策,所有老师亲力亲为,很多同学也提供不少帮助,展现出了电视学院相互扶助的精神


▲ “云打包”路上,师生同行



“感谢这次的‘云打包’,让我见识了导师白得‘过曝’的健硕的肱二头肌!”


2018级新闻与传播的毕业生卢晓娜一开始对于“毕业季”其实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好像再也回不去学校了,我和中传再也没有关系了……”


但随着“云打包”活动的顺利开展,看着导师崔林老师和同门师姐博士生朱玺一起帮自己打包行李,事无巨细、反复确认,她又突然“真香”了。“特别是师姐告诉我这个东西放哪儿哪儿了,让我记得看,然后崔老师在旁边说,重的东西别动,他来搬”的时候,感慨良多。


▲ 崔林老师和博士生朱玺的“云打包”合影


其他毕业生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开始大家会比较担心东西太琐碎繁多,“云打包”会落下或者装错一些物件。但老师们的细致让这些担忧和顾虑都统统消散。


“他们会仔细地拿起物品一件一件地询问我是否还需要。而且给我收拾行李的老师看起来很瘦,但却可以一只手拎起一个大行李箱,我在感到佩服的同时也真的很感激”,2016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的康博雅提到。


同为2018级新闻与传播的毕业生李聪也兴奋地说:“老师们真的太太太太太耐心温柔细致了,只有用五个‘太’字才能体现我内心的感谢!”


<<  滑动看看老师们辛苦付出的身影  >>

目前,已经有一些TVers收到了自己的“毕业寄”。




▲ 快来滑动看看TVers的朋友圈~


2016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的马粤特别提到了“TVS速度”。她回忆说:“当天早上8:30,老师就给我发微信,说他已经到了我的宿舍,之后不到24小时我就收到了自己的行李。我在北京的同学第二天也收到了自己的行李,真的是中传速度,TVS速度,特别感人!”


当晚,马粤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毕业进度:100%,24小时收拾+快递到家,为TVS速度点赞!!”


▲ 马粤在朋友圈点赞“TVS速度”


事先的充分准备,物品整理及打包工作过程的有条不紊,以及老师的细心耐心爱心,让电视学院的“毕业寄”赢得了毕业生的充分认可,并获得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 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学院的“云打包”


一字一句、一语一念,都在书写着电视学院“毕业季”的一点一滴,感谢有你,感谢相遇,我们不说再见。




“云整理”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所有TVers的理解与配合。


疫情之下,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云答辩、云毕业、云求职、云打包.....但也正如曾老师所说:“今日迈过重重困难的同学们,将会收获更多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能力。”


作为今年毕业生“最后一课”的“云打包”,它承载的“云整理”“云同步”“云思念”“云互助”和“云感谢”,相信会成为大家人生中值得珍藏和回忆的一段经历。


在此,学部君向所有在“云整理”中付出的老师和同学致敬,向所有理解并配合“云整理”活动的毕业生道谢,同时衷心祝愿各位毕业的TVers毕业快乐!


记得常回来看看哦~



你的包裹到家了吗?

还没有收到包裹的TVer请耐心等候一下

如果收到了这份“毕业寄”

就来留言区告诉学部君你的感受吧~


猜你喜欢

云毕业 | 班鉴作品,感恩遇见,不说再见(下)

云毕业 | 班鉴作品,感恩遇见,不说再见(中)

云毕业 | 班鉴作品,感恩遇见,不说再见(上)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图片及视频/丰   瑞   董思成   王中旭 龙泠宇

采编/周   祺   龙泠宇                          

美编/冯   璐   钟   睿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