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动态 | “交流与对话:涉藏国际传播云论坛”顺利召开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3-03-31



9月4日

 “交流与对话:涉藏国际传播云论坛”召开

多国学者、作家齐聚云上 

共同交流涉藏国际传播的相关议题

全球专家云端如何相聚?

论坛上有哪些真知灼见?

如何做好涉藏国际传播?

快跟上学部君的脚步一探究竟!



2020年9月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交流与对话——涉藏国际传播云论坛”召开,主会场设置在电视学院东配楼317。来自国内外的藏学家及传播学专家、学者及媒体从业者,就涉藏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创新路径进行了线上交流与探讨。多家央媒对此次论坛进行了直播和报道。


开幕式现场

东配楼317





滑动查看来自东配楼317室的开幕式现场


今年8月底,中央召开了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要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流与对话:涉藏国际传播云论坛”,正是籍此次对话,促进涉藏国际传播的新发展,讲好西藏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发展着的新西藏。


△ 专家学者云端相聚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欢迎词,提出本次论坛是在新的国际形势和信息技术大变革背景下,从媒介与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在国际上传播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新西藏,从而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交融和相互理解。论坛由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张雅欣教授主持。


△ 段鹏副校长在论坛开幕式致辞


1

云中真知灼见:传播西藏文化,展现真实西藏


此次论坛中,多位专家学者对涉藏国际传播现状及创新路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张树庭认为,现阶段涉藏文化传播面临着几个挑战,包括媒介的二次传播导致的幻想化认知、多依靠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的粗放化传播、以及外界对西藏认知存在刻板印象和疏离感。


 快来和学部君一起做笔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提出,在“新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涉藏对外文化传播要跳出单方面文化想象的局限,建立一种超越对立的新路径。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从文化认同的视域探讨不同族群对西藏的认知存在的偏见和误解,强调应该通过媒体的力量,沟通消弭误读和误解


△ 史安斌教授提出的涉藏对外文化传播创新思路


"互联网+"的背景为涉藏对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专家学者针对此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描述了智能时代国际传播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涂凌波从媒体融合的视角,探讨“互联网+”对现代新西藏建设的促进作用;日本女子美术大学教授川口吾妻以5G技术对于传播领域与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互联网+电商”助力西藏特产走出高原

此外,多位学者和媒体从业者提到了视听作品创作与西藏文化传播的话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邵阳教授以西藏人文纪录片《极地》为例,来探讨其中“人的主题”。陆教授提到,《极地》在大时代下进行小叙事,它关注了个体生命,这样的主题很容易引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的共鸣。但同时,陆教授也指出,目前部分纪录片还存在着“带着猎奇心理来拍摄”的问题,而人类学的方法,例如田野调查或者带有实验性质的方法论在创作中应该有很好的借鉴。


△ 西藏人文纪录片《极地》


书云是曾在海外热播的纪录片《西藏一年》的导演,也是一位旅英作家。她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选题、拍片的经历,以及对西藏文化传播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孟建则以《西藏一年》为例,提出成功的国际文化传播离不开四个要点——“跨国界”“跨政体”“跨语言”“跨文化”










△ 记录片《西藏一年》


长年为《法兰克福周报》《时代报》撰稿的德国作家、摄影师史岱帆·舒曼(Stefan Schomann)以“我的西藏印象”为题,分享了他在西藏旅行拍摄的照片。他曾搭乘火车去拉萨,并以镜头记录了沿途所见的精妙宗教建筑、带着笑意的喇嘛与干农活的西藏民众。史岱帆特别提到,西藏的神秘性对受众来说更加具有吸引力,他也希望更深刻地认识西藏,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 德国作家、摄影师史岱帆·舒曼(Stefan Schomann)


另外,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从西藏女性这一群体出发,提到西藏妇女议题在国际传播中具有特殊价值,而西藏妇女发展的媒介呈现应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领域与新空间,也应该有新作为。


 格桑花开正艳


西藏的人权与社会发展问题也是传播学者常常关注的内容。来自尼泊尔的尤盖斯瓦·拉克哈米(Yogeshwar Romkhami)博士分析了西藏的人权与社会发展状况,强调西藏脱贫的成功使其已经成为世界的榜样项目。西南政法大学的吴喜教授,从数据对比和事实出发,展现出变化和发展中的新西藏社会面貌。


△ 千年古盐田边的芒康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广告牌


正如论坛特邀发言人西藏民族大学校长刘凯在论坛中所提到的:“雪域高原从来不是封闭的孤岛,自古便与周边文明相互交流。西藏正以开放、自信、包容的姿态拥抱着世界。消弥中西对西藏形象成像和认知的鸿沟,还世界一个真实的西藏,是西藏国际传播的应有之意和天然使命。”


2

克服技术难题:首创同屏共享、同声传译技术


本次云论坛是今年我校第一次举办国际网络会议论坛,会议主题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高度重视,为保障会议顺利召开,特别指派成立工作组负责各项工作。




△  论坛开幕前有多次技术测试


疫情相隔,云端相聚。保障各路会议信号安全畅通,是网络论坛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本次会议专家用到中文、日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发言中又涉及到视频播放,现场的技术协调十分困难。论坛主要负责人张雅欣老师、夏丽丽老师和电视学院在读博士魏天达在暑假期间,积极借鉴学习观摩国内线上会议经验,最终选定了国际通用的ZOOM会议平台。


△  翻译忙碌的同时监听两个通道


但在8月23日,由于国际形势变化,ZOOM停止了对中国用户的服务,导致其同声传译功能无法使用。此时距离论坛开始仅剩十几天,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保障论坛顺利进行,保证翻译质量,同时尽可能的节省资金,王闻俊老师也加盟了工作组,组建了电视学院技术小组进行攻坚。经过多次调试的失败,师生们终于在论坛开始前克服了技术难题,首创了ZOOM会议平台和腾讯会议同屏共享、同声传译的方法


△  会议现场保障zoom和腾讯会议系统及时切换


这样方法既保证了国内外嘉宾同时、同屏参会,也解决了同声传译的技术难题,同时也将成本降到了最低。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完全可以克服ZOOM平台对中国用户停止服务的限制,可以成功实现同声传译功能。


△  现场负责双系统通道技术保障的同学

 

会议最终能够圆满完成,是电视学院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程素琴、王闻俊、于然、汤璇、吴辉等老师参与了论坛联络协调、技术保障、会务服务等工作,研究生王晰、王雪儿、董方红参与了翻译与联络工作,姚美丞、高凌云同学参与了多次的调试工作。最终在现场同声传译老师和蒲俊辰、郎朗、沈宇博等5位同学的共同参与下,顺利完成了现场技术保障和摄影等工作。


 最终论坛成功实现了同屏共享、同声传译


会后,多家央媒对此次论坛给予了大篇幅报道。


 《中国新闻》对云论坛进行报道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西藏是一个现代化的新西藏

而向国际社会传播一个真实、立体、多元的西藏

将是新时代重要的传播议题

也是媒体人的职责和使命


关于涉藏对外传播 你有哪些看法呢?
快在评论区和学部君一起讨论一下吧!


猜你喜欢

创作|文化扶贫,来!跟我一起看草原喜报 | 《北京国际电影节蓝皮书》揭幕!喜报 | 《我们走在大路上》捧得“白玉兰奖”,共和国献礼片如何炼成?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供稿/魏天达 供图/魏天达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周   祺 美编/安晓航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