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98级电视系返校,睽违20年再聚首!
慕名学子五洲来
1998年,一群青年来到北京广播学院
匆匆春光流逝去
毕业一别,他们各自去闯荡天地
2021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
98级电视系研究生迎来毕业20周年
7月3日,五湖四海的同学们
回到母校,共叙情谊
重逢
“你一点也没变呀!”
“好久没见了!”“你一点也没变呀!”久别重逢,校友们回到当初启航的地方,看到久别的师友,脸上洋溢着喜悦,好像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
▲ 电视学院门口定格的欢声笑语~
学院门前,校友们拍照留念,快门定格下了这场意义非凡的重聚。
惦念
“来广院是人生转折”
▲ 见面会主持人也是98级校友~
下午3点,电视学院317会议室,久违的师生见面会开始了!见面会由98级研究生同学张晋锋主持,他如今是《中国电影报》的主编。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如同刚入学时那样,向老师和同学们重新介绍自己,你一言我一语中,满是恍如昨日的青春。
▲ “是母校给了我底气”
赵丽芳同学感慨,离开二十年再回来,激动感油然而生。赵丽芳是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她说:“我感到最自豪的事,是把学生培养成了自己的师弟师妹。”
▲ “想和你们一起慢慢变小~”
喻江同学在央视财经频道工作,她回忆起上次回学院时遇到高晓虹老师,老师还亲切地打趣儿:“你这个熊孩子,怎么一直不回来!”这让喻江同学感到自己在老师们心中一直是没长大的小孩,“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们一起慢慢变小”。
▲ “因为老师我才会这么勇敢”
杨坚同学被称为“冻龄女神”,她担任心理咨询师已有十一年。虽然没有从事电视行业,但她认为这和新闻记者一样是充满价值感的职业。“我在老师身上学到了包容,如何与学生建立联系,所以我才会这么勇敢。”
▲ “做电视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冯懿同学说,来到广院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她当时对电视行业充满了好奇心与兴趣,并一直坚持做了下来,毕业后进入央视。她说在工作中,和90后、00后还有许多共鸣,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 我为母校自豪”
钟明岚同学回忆起老师们不同的授课情形,慈祥的笑容、一身的粉笔灰,这些构成了她关于老师们的鲜活记忆。钟明岚就职于国家电影局,这次返校,她感慨万千:“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偃旗息鼓,回到母校听完老师们发言,感觉自己又可以重振旗鼓!”
▲ “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孟颖同学当年带着虔诚之心考入广院,在这所犹如圣殿般的学校求学,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转战职场,孟颖同学直言,广院的凝聚、专业、创新、包容、开放,成为了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的底色和底气。
▲ “最惦念的还是老师们”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刘徐州同学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学院副院长,谈到母校,他最惦念的还是老师们。感谢老师们给了学生专业的尺子、做事的尺子、做人的尺子;学院求真务实的思想,也在学生们的发展中体现。
▲ “东配楼是‘娘家’”
王宝民同学现如今在中传戏剧影视学院任教,平时在西配楼办公,他亲切地将东配楼称为自己的“娘家”。他对老师们的课程仍记忆犹新,见到老师们的高兴心情也是溢于言表。
▲ “非常感谢这里!”
朱长江同学现就职于央视四套,他回忆起当年来广院面试时的经历:“很紧张,以至于被面试老师说不像学过电视”。回来看到学院门口的大石头依然如新,一直守护着电视学院,十分感动。
▲ “希望自己能‘干点硕士该干的事’”
王卫东同学也在央视工作,回到母校,他感到很亲切。再次细细体会老师们的教导,他说:“希望自己能‘干点硕士该干的事’,争取在五十岁的年龄,体会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 “还在不断地学习进步”
邱红杰同学回忆起,当时一进电视系的大门,就是电视系的漫画。谈到毕业后在新华社的工作,他从文字转到了音视频,不断有新的心得体会,还在不断地学习进步,这些年乐在其中。
▲ “在电视系的三年改变了我的命运”
雷建军同学与许多师友始终保持着联系,笑言自己是连着电视学院的“脐带”长大的“巨婴”。他如今任职于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感慨道:“在电视系的三年改变了我的命运,谢谢各位老师!”
▲ “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聚会”
曹志雄同学回忆了他在读研期间的丰富生活。作为毕根辉老师的开山弟子,他得到了毕老师的悉心指导,学习了硬派技术门类,并有幸加入柯达的全球学生计划,拍摄了很多胶片,打下了很好的专业基础。毕业后,他先就职于凤凰卫视,后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 “感谢98研校友们对学院活动的支持”
曹晚红同学毕业后在电视学院任教,从学生到教授,今年已经是她在广院的第23个年头。这23年间,她见证了电视学院的变化,并感谢98研校友们对学院活动的支持。“感谢电视学院,我爱电视学院!”
传承
“大家的根在电视学院”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在校友们毕业的这二十年中,电视学院师生也在续写着新的精彩篇章。正如同学们对学校和师长的惦念一般,老师们也有诸多感慨想要向同学们说一说。
▲ “学院培养的人才都是有能力的”
任金州老师了解到,许多学生离开广院后,如今都颇有建树,感到非常欣慰:“从98级电视系研究生担任的职务、对社会的贡献来看,学院培养的人才都是有能力的,体现了学院对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 “大家的源在传媒大学,
根在电视学院,这是走到哪都无法改变的”
“老汉今年八十五”,高鑫老师的嗓音依旧洪亮。他热烈地欢迎98级硕士研究生班回母校探亲,用“江河千里总有缘,大树万载总有根”来形容同学们和母校的关系。高鑫老师介绍了自己从北大中文系求学再到中传电视学院任教,从电视剧研究、电视美学研究再到技术美学研究,这些经历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 “电视学院继续保持原有优势,
同时不断创新”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老师介绍了电视学院的发展创新和毕业生情况。近年来,电视学院继续保持原有优势,同时不断创新,不仅新开设了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方向;还对外积极开展合作,今年与光明日报合作推出了二十四节气融视频。在建党百年期间,学院推出“四个一百”:“红色文物青年说”“百年先锋”“信仰·我的入党故事”和“红色云展厅”。当高晓虹老师对在场同学们的研究生导师一一道来,赢得了全场同学们的振奋欢呼。
▲ “希望大家能够多传承”
毕根辉老师见证了广播电视学的发展和电视系的建设,从75年起就没有走出过广院,正是源自对教学的执着。他感慨,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自己也在成长,回到母校跟老师见个面,是一种情谊。“希望大家多与学弟学妹交流,相互促进,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精神!”
▲ “鼓励大家再干一档子事”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钟大年老师自我评价为“非典型专业人”,他跟大家聊了聊自己的经历。钟老师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着手做的事几乎是九年一转换:上学九年后教书;九年后到了凤凰;再过九年,成立了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做网络视频。钟老师认为,此后的毕业生从对专业的执着转变为对事业的多元追求,这是时代所造就的。他鼓励大家,在达到事业的高峰时,再干一档子事,或者将现有的成就发扬光大。
▲ “希望大家回到学校后汲取新的力量”
赵淑萍老师回忆起对98级研究生们的印象,提到同学们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趣话了同学们的“传奇”故事。如今,电视学院毕业生在不同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总体上以视听实践为优势。在大学的“教书育人”任务下,老师们以新闻传播为基础,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性,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希望大家回到学校后汲取新的力量,做出一番新的成绩!
展望
“期待下一个十年”
电视学院为98级校友们准备了编版专业同学设计的文件夹,精美的图案彰显着悠久的中华文化,更展现了编版同学们出彩的专业能力。
▲精美的文件夹款式多样,想拥有!
在濛濛细雨中,老师和同学们在电视学院门前集体合影。二十年岁月匆匆,期待十年后再聚!
▲再次相聚不会远~
本期彩蛋
见面会花絮大放送!
▲滑动解锁更多精彩瞬间!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98级校友们返校欢聚
是对老故事的追忆
也是为新航程壮行
电视学院将与莘莘学子共同奋进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在自己的岗位上
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指导老师/ 程素琴 曹晚红 马 铨
供稿/杨丽萍 董华茜
供图/王嘉树 黄小龙
编辑/董华茜
美编/徐远在
主编/郑 石 刘日亮 李怡滢
监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