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史力行|用心打造!来看电视人创新红色文物讲述新形式

学部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3-03-31

本文共3600字,读完大约需要8分钟

越到后面越精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件件红色文物见证百年党史

青年学子讲述追忆峥嵘岁月

 

动人的故事讲述

丰富的视听呈现

用心的内容表达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

《党建》杂志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制作的

“红色文物青年说”百集视频微党课

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

全部上线央视网!

今天,学部君带你一起揭秘

“红色文物青年说”的制作历程


“红色文物青年说”

“红色文物青年说”是中国传媒大学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和《党建》杂志社的支持下,联合央视网制作并推出的百集视频微党课。活动以“红色文物,青春讲述”为主题,邀请全国百余所高校的大学生,讲述百余个有代表性的红色文物故事,以文物为载体、从青年人的视角生动展现党的百年历史,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 北京师范大学周心愉同学

分享《陈觉、赵云霄:两封诀别信》


“红色文物青年说”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的重要转变,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主体从专家和老师变成了学生本人,使“老师讲、学生听”转化为“青年讲、青年听”,更好地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并通过融媒体传播手段将大学生的党史讲述推向全国、惠及各地,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头脑。


▲ “青年讲 青年听”


两个月时间,联动百所高校、讲述百件红色文物故事、打造百集短视频,这是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前期事无巨细的筹备工作,才让“红色文物青年说”项目的录制现场和制作后期有条不紊地推进,最终圆满完成。


短视频讲述红色文物故事,讲述者是关键。“红色文物青年说”的讲述者,是从全国百所高校的青年代表中选拔而出,奔赴中传。


“前期筹备时间特别紧张,从组织报名到选拔再到熟悉稿件、现场录制,留给每位参与录制的同学和项目组工作人员的时间就短短几天。我们还提前为每位同学配备了指导老师,保障现场录制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的效果”,项目统筹冷爽老师谈到。


▲ 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青春学子


“我们从两百余位学生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进行指导,前期遴选的工作量非常大”,参与面试指导工作的程素琴老师说,老师们会在短时间内在线上对学生的形象气质、语言表达、服装搭配提出针对性建议,让每位学生能够以最佳气质“代言”红色文物。


前期筹备的另一个关键是分镜设计。负责现场导演工作的丰瑞老师提到,“录制团队在熟读研究稿件的基础上,针对每一集红色文物故事都细致地设计了分镜脚本,确定了每句话对应的景别和机位运动方式。”


▲ 细致的分镜脚本


“红色文物青年说”走进4K演播馆录制,技术条件和工作流程得到了全方位升级,机位设计、导播方案等演播室所有计划也多线并进,为录制做充分准备。


▲ 灯光、摄影已就位,准备开机~


正是老师们对每处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现场环节的无数预演,才能让4K演播馆中聚光灯准时亮起,让彰显新时代风貌的青年们,在舞台上将红色文物故事娓娓道来。


看似演播馆的舞台上只有一位青年学子讲述,但他的背后却是一群人的共同“战斗”。参与录制的师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用心用情铸造精品。


▲ 分工明确,密切协作


要想实现红色文物故事的完美演绎,学生必须透彻理解稿件,才能灵活掌握讲述中的断句、语气和节奏变化。因此,老师们会逐字逐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稿件、有感情地讲述。“指导学生理解稿件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熟悉红色文物故事的过程,也是自我的提升”,李艾珂老师说到。


▲ 整理妆容,熟读稿件,认真准备~

<<< 滑动查看更多 >>>


师生团队也会根据当前讲述者的现场状态对录制方案进行调整,这也考验着团队的应变能力和专业能力,虽然整个过程比较耗时费力,但为了呈现出理想的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讲述者所展示的形象,代表着新青年的风貌。“上台之前我们都会再三确认妆容服饰,虽然看着没有问题,但是一到镜头中细节问题就会放大”,吴敏苏老师说。贴在额头上的发丝、高低不齐的眉毛、搭配突兀的领带......这些微小的细节都会影响视频画面的最终呈现效果。


▲ 丝毫细节不放过~


其中,男生领带的选择是令老师们头疼的事情,并非所有领带都适合在舞台灯下展现,因此就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款式的领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 精心调整,最佳呈现

<<< 滑动查看更多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吴敏苏、付海钲、李艾珂、张龙、张琦、郑石等指导老师还想到了很多“土”办法,现场缝制裤子、贴双面胶固定衣服、真人提示“节拍器”等等成了录制中常有的事情。


▲ 艾珂老师化身真人提示“节拍器”


他们还用小课桌在现场支起临时办公区,方便日常工作与录制的无缝切换。


▲ 小课桌支起临时工作“大本营”

<<< 滑动查看更多 >>>


一天录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师生们每天会进行总结复盘,不断优化流程、调整节奏,以便接下来的录制工作能够更好更高效地完成。


▲ 这块屏幕见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


从现场导演到切换台导播、从场上讲述的青年学生到现场指导的各位老师,每个人都在共同为这个作品通宵达旦地努力付出,用心打磨。


“红色文物青年说”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录制工作和后期剪辑工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叶明睿、于然、桂笑冬、陈欣钢、丰瑞、赵希婧和李昉7位老师共同承担起百集短视频的后期任务,整个创作团队夜以继日地录制剪辑,最终保证了百集短视频的准时上线。


▲ 快剪完啦,干杯!


“红色文物青年说”的目的在于让红色文物故事生动起来,后期工作中要避免看图说话,画面在贴合讲述内容的同时也要提供信息。


视频编辑之前,要仔细研读视频和文稿,寻找所需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小到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大到一场奋勇杀敌的战争,如何运用编辑手法讲好这些重要的文物、人物故事,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负责视频编辑的赵希婧老师说。


▲ 每处资料都经过仔细挑选、核验

<<< 滑动查看更多 >>>


红色文物故事对于史料的准确性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所用资料的出处与准确程度都要一一核实。秦瑜明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在编校工作上进行了专业指导。小到一个画面、一处用词,秦老师都仔细查证,以保证成片准确无误。


而孙洪亮、白晓晴等老师,则是让文物“活”起来、让场馆“动”起来的幕后高手。一方面,他们将适合三维表现的文物,如瓷碗、米缸等,加入旋转等动态效果,以丰富视频的呈现元素,避免人物讲述的单调。


▲ 红色文物动起来啦~


另一方面,他们建立博物馆的3D模型,与前期拍摄时的镜头走位紧密配合,使用运动跟踪技术,仿佛让讲述者漫步于红色博物馆之中。这也是“红色文物青年说”系列短片的创新升级之处,让讲述者“穿越时空”,让历史重现眼前。


▲ 讲述者仿佛漫步于红色场馆中


整个后期团队铆足了劲,真正做到发挥专业优势,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文物青年说”联合百所高校青年学生讲述红色文物故事,并用短视频的形态呈现,这对于电视学院创作团队来说也是全新尝试。


▲ 参与录制的师生团队辛苦了~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这是课程思政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发挥电视学院在视听传播上的专业优势,实现了专业知识学习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同时,整个创作过程也是对教师队伍和学生们的锻炼。


项目负责人秦瑜明老师说道:“项目团队尝试将党史内容用更生动、更鲜活,更符合年轻人心理和习惯的方式去呈现,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接触、感知和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参与录制的青年讲述者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牛泓伟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讲述《地下党员麦璇琨绘制天津城防图时使用的绘图仪》

作为一名共和国预备警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将牢记殷殷嘱托,弘扬五四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从党史中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激发奋进壮志,锻造忠诚警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王一帆  大连理工大学

讲述《“毛泽东号”机车车牌》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祖国纵横南北的铁路上,其实每辆列车都是“毛泽东号”。我想,或许所谓铁路精神、中国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平凡到极致的坚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一定会像一辈辈平凡却伟大的中国人一样:向往光、追随光、靠近光、成为光。



王鹏  中央音乐学院

讲述《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要积极去了解这些革命文物的背景,去了解这些故事里的每一个英雄,他们值得世世代代被歌颂,他们也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 中央财经大学赵建铭同学讲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图表》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赵建铭同学也参与了“红色文物青年说”活动的录制,并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作为领诵员向党致献词,代表青年为党送上祝福。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每一次讲述都高声回应着先辈们当年的呐喊,汇聚在一起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激荡岁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精神气质,引领更多青年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 红色文物,青春讲述



过去的半年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先后推出“红色云展厅”项目、“红色文物青年说”视频微党课、“百年先锋”微视频系列作品、“我的入党故事”融媒体作品等,以传媒人的初心使命,用“四个一百”项目致敬建党百年。


红色文物

见证百年党史,承载初心使命

青年讲述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快和学部君一起打开“红色文物青年说”

学习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



猜你喜欢


供图/桂笑冬   吴敏苏   陈欣钢   冷   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赵博文   黄天航

美编/徐远在

主编/郑   石   刘日亮   李怡滢

监制/丰   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央视网“红色文物青年说”专题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