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荐读 | 从海外到本土,两本书释放你对传播学的想象力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如何奠基美国传播学?
唯物史观如何释放传播学的想象力?
学部君带你速览
《传播学概论》《传播的观念》
核心观点、章节逻辑与重要内容
快来接受知识“滋养”吧~
01
传播学概论
书 名:传播学概论
作 者:(美)威尔伯·施拉姆,(美)威廉·波特
译 者:何道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编号:9787300122144
出版时间:2010-10
01
书籍及作者基本情况
《传播学概论》的英文版是威尔伯·施拉姆1973年旧作Men, Messages, and Media: A Look at Human Communication的修订本。新版增加了一位作者:威廉·波特。本书中文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译者为何道宽。
威尔伯·施拉姆 (Wilbur Schramm)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的学生、传播学者坦卡德曾经对施拉姆有过这样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
02
出版及社会影响
03
章节逻辑
《传播学概论》全书共15章,分别论述传播的历史、功能、过程、符号、代码和路径;传播的媒介、渠道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经营和知识产业;传播者、受众和把关人;媒介的社会控制、显著影响和隐性影响,媒介在儿童和成人社会化中的作用;以及信息革命等内容。
04
书中重要内容
译者何道宽在前序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细致地提要梳理,列出了较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章“传播的过程”是较为重要的章节之一。重要的表述包括:1、借用柏拉图的“洞六暗喻”阐述传播的关系,认为传播关系中不存在客观事实或真相,两个人之间不存在直接交流的桥梁;2、认为传播是双向的,“真正全然单向的人类传播,是难以设想的”,哈姆雷特的独白也是在与自己交谈;3、传播者结成契约关系,符号是共享的,但对参与者而言,符号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4、以公式来概括,传播由三个部分组成:甲方、己方和双方共享的符号,但在传播过程的某一瞬间,符号是完全独立的;5、对传播的过程作了简要的概括:“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的若干模型(一)”和第十二章“传播效果的若干模型(二)”是全书的重中之重,介绍并批评七种传播效果模型,分别是:魔弹论模型、有限传播论模型、使用与满足论模型、采用—扩散论模型、说服论模型(含亚里士多德模型、卡特赖特模型和霍夫兰模型)、一致论模型和信息论模型。
05
精彩案例
龚文庠教授认为施拉姆的作品做到了用生动的文笔创造精品。龚文庠教授提到:施拉姆曾是讲授英文写作的教师,善写明晰而生动的文字,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述抽象的理论问题。他的著作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且富有贴近读者的人文精神,与常见的为各种功利目的而大量生产的“学术垃圾”形成鲜明对比。
《传播学概论》书中存在大量的精彩案例,例如在第十四章“大众媒介比较明显的效果”中,为说明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作者使用了一个有趣案例:流行歌手凯特·史密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劝购战争公债进行了“马拉松”广播,该节目长达24小时,是“马拉松”式的促销。史密斯小姐频繁地在电台上鼓动,但她不用24小时不间断广播,由于这个节目时间很长,所以就能够推动走在购买路上各个阶段的听众,最终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传播)效果。作者在对于这一广告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人物形象、人物影响力、节目风格等。
02
传播的观念
书 名:传播的观念
作 者:陈卫星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编号:9787010041421
出版时间:2004
01
书籍及作者基本情况
《传播的观念》是200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星。陈卫星教授的学术背景丰富,本科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时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后于1988年公派赴法国留学,获法国司汤达大学信息传播学博士学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曾任法国巴黎《欧中经贸》杂志主编,后回国教学。多年来,陈卫星教授深耕于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和文化研究等研究方向,代表性作品有学术自选集《以传播的名义》,译著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等。
02
核心观点
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背景,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陈卫星老师拥有了广博的视野与宏大的格局。在《传播的观念》一书中,陈卫星老师通过翔实的理论背景分析,系统评析了传播学的基础观念,深入剖析了传播媒介如何建构传播关系、传播技术的社会应用、大众文化与社会想像等问题,思辨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展现了当代传播学的知识谱系所蕴藏的学术探索的可能性。全书亮点在于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出发,对中国经济改革以来新的社会转型进行了传播学思考,进而系统阐述了世纪之交中国现代化的传播战略思路,颇具理论高度和现实意义。
03
章节逻辑
在《传播的观念》导论中,陈卫星老师开篇就明确提出,“这本书是探讨传播学的”,继而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传播学是什么?”全书正是基于这个问题,分上、中、下三篇展开论述的。
上篇为“知识的逻辑”,主要介绍作为知识的传播学。本篇系统地对经典传播学史的三大基础流派做了细致地梳理和介绍。第一章“社会机器化的想象”详细介绍了“三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并阐述了“三论”之间的内在逻辑;第二章“事实是经验的囚徒”按时间顺序整理了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的发展脉络与主要理论贡献;第三章“被结构的符号神话”则整理了传播学结构主义符号学脉络的研究,介绍了相关的重要理论。
中篇为“话语的界面”,主要介绍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传播学。在本篇中,第四章“媒介领域的地形图”由传播关系、媒介逻辑和修辞策略入手,详细剖析了新闻实务中的传播学,从新闻事件本身、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采编的流程和新闻信息的场面调度等多个微观细节发现深埋于新闻产制实务中传播学的身影;第五章“技术与社会的变奏”主要介绍了技术变革中的传播学,讲述了机器世界的新思维与数字化环境对传播学的形塑,并在本章最后给出了这些技术表征之下的社会解读;第六章“社会想像的催化剂”则更深入一层,探索浸润于社会环境、内化于社会变革的传播学,主要介绍了文化工业、现代性、传播的社会化等方面的内容,将对传播学的探讨上升到意识形态变迁乃至哲学的高度之上。
下篇为“社会的反思”,主要介绍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反思之契机的传播学。本篇跳脱出了控制论学派、经验-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三大基础流派的桎梏,转而将传播学视作社会现象进行研究,认为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技术等关系中的世界,探讨人们的观念、想象、欲望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而这不能脱离改造这些现实维度的形式和组织。本篇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将传播学与中国的在地性语境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思考,将传播学引入中国的过程视作“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和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这双重的现代性问题”,探讨了唯物史观角度下传播学的想象力,提出了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的传播思路。
《传播的观念》的上、中、下三篇看似割裂,但彼此之间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上篇所介绍的知识形态当中,涵括中篇所介绍的话语层次,就像话语形式就是知识方法的应用;而话语界面当中不能缺少社会反思,就像社会结构本身界定话语空间一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传播大系统,成为知识的对象和话语的主体,为人类的自我反思提供参照。
04
重要内容
《传播的观念》按照跨学科的全新格局和哲学的思想高度重新梳理传播学的知识脉络与理论谱系。在梳理中,陈卫星老师选择了观念作为整体论述的承载点,因为“观念是现实的,它可以改变现实,可以制造差异,因为现实本身是被建构、改造并置入世界的社会实践之中”。以观念为承载点,可以一改传统传播学史只关注知识而漠视社会实践与思想深度的缺憾,让传播学被建设成为真正饱满的、有价值的、能够实现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循环往复运动的学科。也正是以观念为承载点的做法,陈卫星老师由传播学的知识与实践出发,深入展望了唯物史观角度下传播学的想象力,认为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立场下,从传播活动所表明、所包含和所隐喻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来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05
精彩案例
在全书的最后,陈卫星老师提出,“传播学可以成为一种策划报告,一种解释程序,一种文论演绎,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传播学叙述当中所体现的理论和实践撞击之后的思路,因为这本身可以使传播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找到发展的动力。”这也正是传播学本身防止在多学科无序加盟中失去自身特色和魅力的关键所在。
建构中国特色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要将传播学与在地性语境结合思考
让我们跟随系列荐读书目
提高理论素养吧!
猜你喜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指导/吴炜华
供 稿/吴叶凡 黄珩
编 辑/苗琨鹏 雷明宇
主 编/韩 飞 杨丽萍
监 制/丰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