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越“佛系”,你的父母越“油腻”

2017-12-25 经济学博士

来源:莫讲(wenzilvxing)

作者:莫讲



最近有一个词很火,这个词,叫“佛系”。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随缘的意思。也就是对待任何事情,都无欲无求、不温不火、不冷不热,这就叫“佛系”。


据说,目前第一批90后已经基本“佛系”了。怎么个“佛系”法呢?


例如“佛系上班”:平平安安上班,安安静静下班,加不加班都没所谓,工作得到了赞赏无所谓,工作受到批评也无所谓,反正就是觉得不悲不喜挺好,不必要为了工作搞得死去活来。


再如“佛系健身”:去健身室跑步机上走一圈就行,这就算来过健身房了,因为能不能坚持健身不重要,心情轻松就好。


如“佛系打车”:司机问走哪条路都让他选,即便他绕远路也无所谓,司机态度差也无所谓,毕竟生活里每件小事都得争个输赢的感觉,太紧张了。


再如“佛系养娃”:什么优质奶粉,婴儿推车其实都不太重要。兴趣班、学区房就更不用过分考虑了,因为将来有出息的孩子并不多,何必让自己孩子的童年那么苦?


......


这就是“佛系”,一种无欲无求、不争不抢、看破世间红尘的心态,一种仿佛已经悟透生命真谛了的超然。



1、你连红尘都没经历过,却说自己已经看破了红尘。


韩寒在《后会无期》中,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颇有同感。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其实仅限于我们周围而已。小学的时候,我们会认为父母就是整个世界;中学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分数就是整个世界;大学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恋人就是整个世界...


在我们三十都没出头的年纪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只是蜷缩在自己的一个角落而已,很多时候,我们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看世界了。


作家芈十四,大学时曾到一禅宗寺庙实习。晚上交流会的时候,有个同学问了寺庙里的师父一个很俗的问题:“请问您为什么要出家呢?是看破红尘了吗?”


师父笑了一下,淡淡的说:“我三十岁不到,都没入过红尘,谈什么看破红尘?几年前我来到这里,感觉到十分舒服和自在,想到家人生活还算富余,不需要我照顾,所以我就决定留下来了,就这么简单。


大千世界,参差多态;滚滚红尘,无所不包。禅师都不敢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试问俗人谁能如此轻易就能说自己已看破红尘呢?


很多时候,我们连红尘都没经历过,却说自己已经看破了红尘。很多时候,我们葡萄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不屑吃。


所以,请恕我直言,我们这都不是看破红尘,而是逃避,是懒,是找借口。




2、你“佛系”的背后,都是父母在为你负重前行。


“佛系”一词的大火,是源于新世相的《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一文。很多人看完这篇文章后,纷纷转发朋友圈表示支持,纷纷表示十分认可这种在工作、生活、养娃等事情上那种不争不抢、无欲无求的状态。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新世相例举出的那几个佛系90后,仅仅代表这几个人而已,他们能代表整个第一批90后吗?明显不能。


要知道,人家能“佛系”,并不代表你自己也能“佛系”。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佛系”的资本。


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很无欲无求很“佛系”吧,但是你知道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么?


所以,很多时候,别人“佛系”是因为别人有资本,而我们“佛系”的背后,却是我们的父母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三十还未出头的第一批90后,或许如今还没有多少生活压力,总觉得生活可以浪漫、有趣、任性、无欲无求,但是在我们如此“佛系”任性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感觉到我们的父母越来越“油腻”了呢?


我们时常嘲笑中年人“油腻”,但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的这层油,是为谁糊上去的。


在工作上,如果你真的“佛系”了,凡事都不争不抢,不思进取,不拼命挣钱,那老板给你发工资的时候他是不会“佛系”的,他只会往少了给你,甚至让你卷铺盖走人。


工作上我们“佛系”了,而我们的下场也跟着“佛系”,那此时这种“佛系”还可取吗?


佛系工作,换来被炒鱿鱼;佛系恋爱,换来三十岁还未成家;佛系养娃,换来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此时,你的这种“佛系”,换来的只会是父母的操心、焦虑与不安。


也许第一批90后真的都已经出家了,但这批90后的70、60后的父母,却还在风尘仆仆的取经路上。我们之前嘲笑的那批“油腻”的中年人,其实就是这批父母。


这批父母,他们越来越“油腻”,是因为他们有想要守护的人;这批父母,他们不在乎自己是否“油腻”,是因为他们有更在乎的人。正是这批父母“油腻”了,才换来了第一批90后的“佛系”生活。


然而面对这种“佛系”生活,我们能心安么?




3、大多数的“佛系”,是在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找借口罢了。


别人谈佛系,是一种调侃,但是一些人却顺理成章地把它当做自己平庸现状的借口:我没有成就,不是因为我没能力,而是我不屑和人争抢,我无欲无求,我心态超然。


很多时候,我们争都没争过,努力都没努力过,却说自己不屑争抢,无欲无求。此时这种无欲无求有意义么?我们连葡萄都没吃过,怎么就能认定这葡萄就一定是酸的自己不屑吃呢?


很多人说,我只是想做一个平凡的人而已,因此我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这有什么错吗?


平凡没有错,但是平凡不是平庸。很多人把“平凡”和“平庸”弄混了。


平凡与平庸,是生活的两种不同状态,平凡从来都不等于平庸。


平凡的人,就像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毫不起眼,但他却发挥着自己的用处,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平庸的人,则是一颗废弃的螺丝钉,身处机器运转之外,无心也无力参与机器的运作,甚至还会拖累机器运作。


平凡,是人尽其能,默默贡献;而平庸,则是有能力没发挥,才华尽掩。平凡,是不争不抢,创造价值;平庸,是舍弃发展,放弃机会。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说,偶尔“佛系”一下还可以,但千万不能把“佛系”当成自己平庸一生的借口。


当我们的父母慢慢老去,他们越来越油腻,而我们若还以佛系为荣,这样真的好么?我们不拼命,父母怎会清爽?


佛系生活,看上去很美。但当我们达到有房子要供,有孩子要养,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哄领导的年纪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佛系。




4、不要在最美好的年纪,活得像个垂暮老人。


有人说,所谓佛系,不过是我们用一种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应对这操蛋的生活。


这话我赞同。但是要知道,把佛系态度放在私人生活的范畴内还可以,若真到了社会化生存竞争时,太佛系未必对自己是件好事。


我们始终要长大,因此很多东西我们必须要去接受,即便它再不合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年轻的我们只能拼命奔跑,到老年时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抛弃,这就是社会现状。


中兴的程序员跳楼了,很令人惋惜,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面对绝境时能多出几条可选择的后路,而不是被单条路逼到绝境,那么他还会跳楼吗?


因此,在年轻的时候,在这最美好的年纪,多学几项技能,多交几个挚友,多提升几项认知,给自己多留几条后路,总是好的。千万不要在最美好的年纪选择“佛系”,因为那会苦了多年后的自己。


年轻时,你若慈悲为怀,但是别人用了霹雳手段,那你该如何应对?年轻时,你若随心所欲、无欲无求,但别人却全力以赴,锱铢必争,那年老后谁给你收拾烂摊子?父母吗?


逃避式的无欲无求,并不比为名利而蝇营狗苟高贵。


网络上曾有这样一段话:“20岁的无知,造就了30岁的无奈;30岁的无奈,导致了40岁的无为;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辈子的碌碌无为。”


所以说,一定要谨慎“佛系”生活。千万不要在二三十岁出头这个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否则当父母需要你时,除了泪水,你一无所有;当孩子需要你时,除了惭愧,你一无所有;当自己回首过去时,除了蹉跎,你还是一无所有。


空谈素净,只因未见繁华,不曾红尘里滚过,谈什么佛系人生?


不要再用“佛系”麻痹自己了,只有抛弃“佛系”,你的父母才能不“油腻”。


不要再沉浸于“佛系”状态中了,只有认真生活的人,才值得被生活认真对待。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

中国赚钱的方式已经彻底变了(深度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