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有无数珍宝等着你挖掘
“要学会和自己的身体连接,
因为比起头脑,
身体往往有着更深的智慧”。
▲主播/夏忆 配乐/she and her - 村上春树先生
前阵子,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走进一座漆黑的破庙,庙正中坐着一个神婆,我跳进一个半人高的深坑之中,双脚泡在冰水中。
我问神婆,有没有多余的人头?我想要一个。神婆找遍了整座庙,告诉我只有一些泥塑的雕像头。我心中失望,然后就醒过来了。
醒来之后,有点困惑,于是把这个梦发到群里询问。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问了我几个问题:平时是不是容易手脚冰凉(泡在冰水中)?是不是特别依赖头脑(寻找人头),常常读写,却缺乏规律运动?
我回答“是。”
她对我说:“你要学会和自己的身体连接,因为比起头脑,身体往往有着更深的智慧”。
这句话,后来就一直模模糊糊停留在我的意识中,却没有仔细想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智慧不是大脑的活动吗?能和身体有什么关系?恰在这时,我去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创作者的整体印象,其实挺刻板的,我总觉得小说家啊艺术家什么的,肯定都生活的很恣意,毕竟嘛,文艺创作,需要的是激情,是灵感,是对生活的丰富性的体验。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是菲茨杰拉德浮华的夜生活,是海明威用猎枪崩了自己的脑壳,是梵高疯了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是三岛的当众剖腹与砍头……
艺术家们的私生活,似乎也都很不堪,男女感情混乱,欠债,酗酒,愤怒,叛逆,惹事生非,不屑过家常日子,似乎唯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个艺术家。
所以前段时间,当黑豹的鼓手被人拍到居然用保温杯泡枸杞的时候,全网一片哗然,你不是摇滚歌手吗,咋还养起生来了呢?
这种印象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艺青年”,这几乎成了骂人的词。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文艺”成了“不靠谱”的同义词了?
有一阵子,我也很迷茫,如果读书,绘画,写诗,这些事都不能让我们活的更明白,更平和,内心更坚定,反而带给我们更多的疯狂和伤害,那么,为什么还要读书和创作?
如果以创作为职业,与艺术朝夕相处的人,个个都活的这么痛苦,对生活这么无法自控,那么艺术真的是值得我们去寻求,去亲近的事吗?
而村上春树,用这本书回答了我的问题。它当然值得!
诚然,才华如同一份意外得来的财产,有些人恃才傲物,选择挥霍与燃烧,只愿意跟随直觉行动,今朝有酒今朝醉。
然而也有人珍视这份礼物。如同接受了一份上天托付的财产般,耐心的守护和善用它们。
比如村上春树,他从28岁决定成为一名小说家之后,就过上了非常自律的生活,每日必定写作4000字,从不间断。每天长跑10公里,风雨无阻。
他也曾经不规律的生活,开酒吧的时候,常常熬夜,折腾到凌晨才入睡。吸烟,一天要吸60支,手指熏成了黄色,从早到晚伏案写作,体重增加,体力下降。
在某一天,他忽然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小说家。著作等身,获奖无数。平均每年出书两本,还不包括译著,而且每一本都保持着高质量。
有很多天才,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耀眼的流星,只求一瞬光华,但村上很清楚,他想做的不是流星,他想做的,是一颗能够持续发出温暖光芒的恒星。
就这样,作为资深老烟枪的村上果断戒了烟,很多人反反复复都戒不了的烟,他说戒就戒。
从之前的一天三包,到现在一根不抽。同时他开始了长跑,每年夏季一次全程马拉松,秋季一次铁人三项。
身体有更深的智慧,这一点,他应该有深刻的领会。他曾说:“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关于每天一小时的长跑,他说,我就当做每天只有23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就是用来跑步的。
近四十年来,他都是如此生活的:清晨早起,用最清醒的几个小时来写作和处理重要的事情,随后的时间用来运动和处理杂事,打理那些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
到了日暮时分便不再工作,读书、听音乐,放松精神,早点睡觉。四十年一直如此,工作效率甚高。
他常年吃着简单干净的食物,与生活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关系,他相信自己体内沉睡着未经挖掘的矿脉,相信那其中一定蕴藏着无数珍宝等待被发掘,而让这些珍宝在阳光下呈现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持之以恒的,勤奋而坚定的劳作。
他的小说里,充满着自由流动的,幽微的直觉之美,而这一份浑然天成的动人,却不仅仅是灵感的结果,而是来自于他对自己刻意的控制。
这其中,有非常微妙的平衡,控制太过,就成为勉强,变的僵硬而不真诚。完全任性挥洒,就可能过早透支才华,让余生成为枯井,无法产出精彩的作品。
他努力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生活习惯,因为他懂得,这将是灵魂在迷失时至关重要的灯塔。
他说:
“当我们打算写小说,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浮现于表面。作家或多或少都须与这毒素正面交锋,分明知道危险,却仍得手法巧妙地处理。
倘若没有这毒素介于其中,就不能真正实践创造行为。这或许同河豚身上有毒的部位最为鲜美,甚是相似。但如欲处理不健康的东西,人们就必须尽量健康,就算是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一个健全的肉体。
人有一日总会败北。不管愿意与否,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肉体总会消亡。一旦肉体消亡,精神也将日暮途穷。”
人必须尽量健康,才能够更好的处理不健康的东西。
所以,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人性最深不见底的幽暗,但他却如同常年处理有毒河豚的,手艺精到的大师傅,能够深入地去描写这所有的孤独、寒冷和残酷,却又能把这一切隔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全然不被影响。
所以,在这些寒冷故事的尽头,总会感觉到如同温泉浴般深刻的暖意。
他22岁踏入婚姻,之后生活清白。和太太阳子平静度过半生岁月,对于一个“文艺青年”,一个名动天下的才子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09年,村上春树领取耶路撒冷文学奖,村上夫人一路陪同。
越是想要维持简单的生活,越是需要超出常人的坚忍和定力。
能过上令自己满意的生活,做着一份热爱的工作,拥有一个温暖的爱人,一个和平的家庭,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平和温柔,与世无争,实际上,也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狠绝,和对欲望贪念的毫不容情。
静能生明,温而能断。
养心有主,临事无疑。
启功先生的这几句话,在我看来,形容村上春树,也再合适不过。
如果下一次,再有人用嘲笑的口吻对你说,“搞文艺的”都不靠谱的时候,不用客气,直接甩他一脸的村上春树。
坚持跑步,对村上春树来说,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带来——空白。
对于写作者来说,思考当然是重要的,但毋宁说空白更为重要。
空白,是给思想留出流动的余地,留出呼吸和自然生长的空间,而不是被无法自控的思考裹挟,让脑子成为灰尘四起的跑马场。
想要停止思考,却停不下来。那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有人问村上,你跑步时都在想什么呢?
他说:“跑步时我不是人,只是一架纯粹的机器,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
在禅修中,很强调打坐,这是一种进入禅定的方法。打坐的目的,或者说最终想要进入的境界,其实就是空白。
仿佛进入无梦的睡眠之中,但其实又是清醒的,是被动的,让自己随波逐流,彻底去放松和感受,而不是分析与思考。
拥有这样的空白,是一种神秘而关键的体验,是语言无法诉诸形容的境界,但对人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村上的跑步,如他的禅定。
他跑过长达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从早上跑到夜晚,整整一天,那本该是一场汗流浃背,精疲力竭的奔跑,却被他写的充满静气,读来居然有安抚心灵的效果。
而村上的身体,虽然在奔跑中行过闹世,穿过湖畔,跑过草地,路过羊群,他的心却在这样的过程中,回到一片静谧的空白之中。
当然,与身体建立良好的连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训练身体,如同教育孩子,过于强硬,则可能逆反,过于放纵,就可能毁坏。
循序渐进,逐渐在运动中了解自己的身体,慢慢的施压,让身体逐渐适应锻炼的强度,这其中需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有某种类似信仰的东西来支撑。
“坚持,尽其所能去完成一件辛苦的事,完成自己开始预定好的计划。过程越痛苦,结局越开心,因为战胜自己,比战胜任何人都要快乐。
战胜自己的结果,是成全了自己。证明自己能克服所有的黑暗。知道自己体内仍然有那种力量,能主动地迎击风险,并且战胜它,这种安心感,也许比喜悦更为强烈。”
“跑着跑着,体内那仿佛牢固的结扣的东西,正在一点点解开,虽然我还不曾察觉,原来这样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体之内。”
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进入它,得到大脑想不到的智慧。
作者:亚比煞,自幼酷爱读书,愿以书为火,行过世间幽暗。豆瓣阅读专栏《写作的内观》作者。当过记者,做过编导,时常迁徙,在中国大多数的城市居住过。也曾去以色列,巴勒斯坦,印度,俄罗斯等地旅行,希望在40岁前可以环游世界,看遍荒漠,星空与雪原。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唐七餐桌美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