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顶禅师: 怎么才能脱离不满意和陈旧的生活?
前引:
被尊称为“韩国梭罗”的法顶禅师,出生于1932年,经历过战争之后,开始思索生命本质的问题。
大学在读期间的某一天,他决定去寻找真理。1956年在松广寺晓峰大师门下出家,一边修行一边写作,并在山中独自居住近40年。
出版了《无所有》,《活着就是要幸福》,《山中花开》《活在时间之外》等散文集。
他说:“世界上,最为伟大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也不是犹太教,而是友善。”
“幸福的秘诀,不在于拥有多少必需品,而在于我们能从舍弃不必要的事物之中获得多少自由。”
在2017年只剩不到1个月的余额时,读读法顶禅师的悟道,在告别过去之时,埋下崭新的种子。
1
工作岗位有退休,人生没有退休
我们不妨试着问一问自己,当我们到了55岁或60岁的时候退休,离开工作岗位,这时候究竟还剩下什么?
工作岗位有退休,人生却不存在退休。只要怀着兴趣和责任感继续活动,就永远都是现役。
如果说人生有退休的话,就是停止探索和创造性努力的时候,这和死亡没什么两样。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被他人管理的生活方式,就会丧失主动改善和深化生活的能力。如果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兴趣和意义,那就无异于一天天被消磨的机器。
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庄园主,他散步的时候看到自己雇佣的年轻园艺师正满头大汗,勤勤恳恳地工作。他停下脚步仔细看了看,庭院的每个角落都打理得很美丽。
不仅如此,年轻的园艺师还聚精会神地在自己打理的每个木制花盆上雕刻花纹。
看到这个场景,庄园主觉得这名年轻的园艺师很能干,于是问他:
“你在每个花盆上都雕刻花纹,也不能多拿一分工钱,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心血呢?”
年轻园艺师用衣领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回答说:
“我非常热爱这个庭院,我吧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完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就在这些木制花盆上雕刻花纹,把庭院打扮得更加美丽。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快乐。”
听了这番话,庄园主很欣赏这名年轻园艺师,觉得他手艺不错,于是就让他学习雕刻。
几年之后,这位年轻人变得家喻户晓,这位年轻的园艺师,就是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刻家,建筑家,画家——米开朗琪罗。
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激情,而且能从中感觉到快乐,不管能不能得到报酬,都全力以赴地制造美丽。
不东张西望,专心致志做事探索的过程,生命的花朵就会从中盛开,芬芳会溢满整个人生。
2
随时检视自己,
脱离不满意和陈旧的生活
要想脱离不满意的日常生活,重新开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所有物和关系加以整理。
如果不能对所有物的关系时时进行反省和整理,我们就会被所有物和关系的枝节牵绊。
比如书是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是智慧的向导,但书也是僵硬的思想和语言的仓库。
比如现在爆炸的信息,向人传递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占据了原本的思维空间和生活空间。
我们不是单纯的动物,而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人,不单单需要外来信息的补充,也需要自身思考的时间。
我们真正本质的老师在哪里?本质的老师只有自己,这是人的责任和自我肯定的表现。
思考不需要刻意向别人学习,只要安静平和的闭上眼睛,侧耳倾听根源和本质就行了。
克里希拉穆提这样说道:
“要想了解自己,就请你静静地注视自己。仔细观察自己的脚步,吃东西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观察自己憎恶和嫉妒的情绪。如果你领悟了内心的一切,必然会成为冥想的一部分。
“不管你在公交车上,还是充满光与影的树林里漫步,不管你在侧耳倾听鸟儿清亮的鸣叫,还是注视妻子或子女的面孔,你都可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里。”
从而清晰的知道,生活中什么是最需要,最核心的部分,与陈旧的过去和思想作别。
3
人生永远无法完成
我们在无穷无尽的重复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但是严格来说,人生没有重复。
我们的人生每时每刻都是新的,去而不返。我们不能随意消磨无可替代的新生活。
生活无须理由,也无须解释。人生处处都需要我们去尝试,体验和享受,不能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而浪费宝贵而神秘的人生。
某个冬日,在被大雪掩盖的茅屋里,暖炉边,我品读着《道德经》。
老子这样说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然后,老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承认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机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一切,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人应该对自己的要求和行为把握好度,知足而止。
这不仅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艺术,即坚持是非原则不做无益害有益,分别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
4
学习成为一棵聆听沉默,观照自身的树
经常看到爬山的人,坐在山顶望着前面的山,忙着抱怨说“怎么这么安静?”,或者“太安静了,受不了,”像被追赶似的坐立不安。
现在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里,也都是都市型的观念型知识分子,无法接受不依赖于任何人事而单纯属于自己的时间,不依靠其他,自己就无法站立。
不妨思考一下:
我们今天为什么只依赖于“有”呢?
为什么只执着于看得见,听得见,摸得到的现象?
如果没有沉默,人类的语言怎么能够发出声音?
如果没有大海,怎么能有陆地?世界上没有不以“虚”为背景的“实”。
《金刚经》里有这样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山林在春天绽放新芽,释放出淡绿色的颜料,羞涩地舞动。夏日在烈日下撑起一片阴凉。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漫山遍野的树木互相招手,最后冬日,毫不吝啬地落地,头和手臂高举在空中,进入无言的默想,恢复了树木的真实面目,如此四季循环。
表面看来,树木似乎面无表情地静静站立,然而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创造。它们侧耳倾听大地的隐秘教诲,准备着春日的新芽。
活着就是不断创造自己的过程,为自己创造自己。当这种创造的努力停下来的时候,不管是树木,还是人,都将迎来衰老,疾病和死亡。
5
幸福的含义
几天前我收到一封信,信上问我最近过得是否幸福。看到这个问题,我重新思考了幸福的含义。
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幸福。我们过得好与不好,评判的标准也取决于是否幸福。
谈到幸福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和家人,因为这是幸福的基本单位。
每天都能感觉到生活之乐的人是幸福的。一位母亲为儿媳挑选漂亮的茶具,制作小菜,拥抱孙女,从中体会每天的幸福。疼爱儿媳的心滋生了幸福的感觉。
另一种幸福来自与同事、邻里的关系。一位母亲盼望孩子父亲退休之后回到故乡,腌制美味的豆酱,分给亲朋好友。她甚至已经取好了名字,“松风净水XX豆酱”。
听了这件事后,我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能让别人幸福的人,自己也会感到幸福。
幸福很主观。不能简单用一句话概括,然而幸福绝对不仅限于大和多。
《马太福音》里有这样的教诲: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这句教诲包含着深刻的含义。13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埃克哈特对“虚心的人”作了如下解释:
“虚心的人不期待任何东西,也不想了解更多或拥有更多,也就是摆脱欲望,摆脱知识,摆脱占有欲,从而获得自由。”
我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不在于我们拥有得少,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温暖的心灵。
英国有句俗语:认为自己幸福的人最幸福。
这话没错。反过来也可以说,认为自己不幸的人最为不幸。所以说,幸福和不幸并非外界赋予的,而是由自己创造的。
生活在相似的条件下,有人感激而满足,过着快乐的生活,有的人却牢骚满腹,过着阴暗而粗劣的生活。
我问自己,我幸福吗?我不幸吗?不用多说,我肯定希望自己站在幸福的队列里,而不想加入不幸的行列。
那么,我就要在自己的内心里创造幸福。
6
清醒的活着,才是一切的源头
今天到处都在谈论家庭危机。原因应该有很多方面,不过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断了。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要通过彼此创造性的生活进行。如果没有创造性的努力,也没有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然会被冷冷清清的日常生活所埋没。
于是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只剩冰冷的义务,从而被关进丰饶的监狱。
要想从毫无意义,沉闷无聊,不温不火的日常生活泥潭中解脱出来,就需要具有坚定的秩序。
要想确定自己的秩序,对安逸的日常性的抵抗和快刀斩乱麻的决断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当今这个喧嚣复杂,而且混乱不堪的社会,最急需的就是单纯的生活。我们要从内心审视自己,究竟要成为什么,究竟要做什么,这些必须自己去开创。
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冲动,变化,情绪,惰性和周围氛围的支配。若想摆脱这种支配,那就不能把视线转向外部,而要清楚地看待自己的新习惯。
需要在自我控制和自我秩序之下避免去看完全不必看的东西,避免去读完去不必读的东西,避免去听那些可听可不听的声音,避免去吃那些可吃可不吃的食物。
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只有清醒的人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
7
除了深化精神,不要赋予交友其他意义
人与人之间互相深化对方的精神,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深化精神互相鼓舞,成为对方的光芒,彼此可以得到无限的升华,从形式逻辑来看,一加一只能等于二。
但在深化精神的创造性友情中,一加一的结果却超过二。
精神要想得到深化,首先必须以礼节和信义为基础,并且倾注创造性的努力,否则只能停留在凡俗的交往和短暂的相识关系。
早期佛教著作《尼波多经》中有这样的话:
”如果你遇到智慧,诚实,礼让和贤明的伴侣,你就会克服所有困难,所以你要怀着喜悦之心与他同行。如果你没有遇到这样的伴侣,就要像王者放弃自己征服的国家,毅然决然地独自上路。”
8
用时间的本身来解决问题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草率行事。而是要稍作等待。一个难关过后,情况常常会发生变化,不管是好事,还是烦心事。
有时候,时间能解决人脑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说忍耐是美德。
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可以先好好睡上一夜,第二天再去想怎么解决。
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越是不能草率行事,而是应该退后一步,静观其变。这才是智慧的解决之道。
感到幸福的时候,
不要为此患得患失。
不幸的时候别逃避,
坦然迎向它吧。
记住时时回顾自身的生命历程。
用你澄清的心灵去观照。
在每个当下活出真正的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伍宝中华茶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