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懂得留白,才有超越自己的机会

子衿 好好虚度时光 2018-11-09



越到年底,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越渴望生活中多些留白的时刻。


▲主播/思婕  配乐/Cannie-遥远的歌

 

文 | 子衿

 

 

一陷在年终各种总结计划饭局应酬里,我就开始向往,梭罗描述的瓦尔登湖边的生活。


没有物质的叨扰,没有世俗的牵绊,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信息的轰炸,只有湖水、山光、蛙鸣和鸟叫。

 

一个人,一间木屋,还有一颗沉静的心。

 

回归到最简单的生命状态,把时间锁在自然里,觉得像一幅画,像一首诗。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和我一样,明知不可能,还是偶尔会做做这样的白日梦。


 

前阵子看到有关台湾作家舒国治的生活,住公寓楼,家里没有冷气和电视机。衣服只有几套,人生却晃游阅历无数。

 

没有多余的东西打扰,甚至没有多余的心念,走路、吃饭、喝茶、流浪,想到什么就去做。别人只怕跟不上时代,他却要和时代保持关系冷淡。

 

才知道世上不只有梭罗,即便是现代化的台湾,也还是有人在过着极简而随性的生活。

 

越到年底,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越渴望生活中多些留白的时刻。


 

常在忙碌之余翻看中国古画,在那里,留白是一个重要元素。

 

没有波澜壮阔的浓密着墨,只是稀稀落落的几笔,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舟,即勾勒出意境深远的画面,引人无限想象。

 

▲ 马远《山水图》,大英博物馆收藏。


中国绘画中的留白,在宋代达到鼎盛。之前画院考试,考得都是写实功夫,谁画得像,谁就能考上。

 

宋徽宗时,考试评判标准发生改变,从画得像不像,到画得是否有深意,从“直观”到“想象”,从“技巧”到“意境”。

 

考试的题目也由实转虚, 一句“看花归去马蹄香”,不知难住了多少应试者。

 

我只觉此举真是高明,也真是了解画中真意,所谓功夫在诗外。

 

正如陆俨少先生在《山水画刍议》提到的:“学画人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

 

要我说,被物质和信息包围的现代人,还要留一分给生活中的留白,不写不画不读书,让心在虚空中休养、了悟。

 

留白是含蓄内省、宁静幽深的美学,常常营造一种在寂静中生长的禅意。



 

我想起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中孤舟一叶,之外都是留白。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江面那么浩渺,天空如此高远,孤舟、渔翁、独钓,这些清简的意象面前,内心只觉得静。

 

 

也是在那幅画面前,我第一次被留白打动,进而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忽然就明白了一味求快求满,是一种对生命能量的透支和损耗,而无法长出更重要的东西。类似一种“顿悟”的感受。

 

后来看《八大山人》,刘墨如此总结:“留白这种最简单,最赤裸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出禅宗的精神。”

 

禅宗的主要思维方式“顿悟”,追求灵魂与世界的统一,强调心灵的意会,注重人的直觉。

 

深以为然。

 

留白形成的美,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一种境界。




当我有了那一次对留白的主观体验,就发现处处能找到留白。

 

日本茶道里有个词叫“间”,就是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间隔,间的艺术其实是把握“心”的节奏。

 

从端茶到放于口前,有很多停顿,停顿之中流入情绪与直觉,为了体察内心。

 

后来再去日本旅行,看到日本茶庭与茶室的设计,也处处有留白。

 

茶室简单朴素,不加过多修饰,又称为“空之屋”。

 

 

进入清寂的茶室,放下一切,体悟内心流动的直觉,或许能在刹那间,捕捉到一丝禅的妙义。

 

茶的味道在其次,重要的是内心的余韵。

 

其实,无论是茶、是画、是诗、还是禅,无非不同的船,都是为了让人的心回到至纯至简的状态。

 

如此说来,最理想的生活,是否也是能让心更纯更简,更易获得领悟的生活?



 

近来常读曾国藩,他将“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作为至理名言,真是懂得留白的深意。

 

他明白“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人生之道,常将“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挂在嘴边。

 

55岁,卸去官职,激流勇退。


正所谓“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无为而无不为”,恰如禅宗里“花未全开月未满”的境界。


只因这境界里,容纳了人的期待。

 

曾国藩将书房取名“求阙斋”,“求阙”之义有两个:


一是不求事事完美,只求事事尽力。

二是以盈满为戒,但求常阙的处世哲理。


 

现代人欧阳应霁提出的“半饱”理念,我以为也是体悟到留白的重要,果断减去苦苦执迷的一半,才能真正享受已拥有的一半。

 

他说:“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

 

古琴家巫娜谈到古琴中的留白时说:


“留白,是古琴的重要部分,占到二分之一。当注意力放在留白上,心是不是有点慌?有点急?有点想马上扑到下一个音?

 

只有当感觉到、意识到、听到留白当中的音乐时,琴的韵就出现了。”


在人生的层面,留白就像每个当下都有的“慢”,只有意识到这个慢,一个人的生命气韵才会出来。



 

年终将至,尤其提醒自己,不要迷恋于庞杂的应酬交际中,不要淹没在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里,不要沉浸在无边无际的信息焦虑中。


心理学家弗洛姆建议:“每天安静地坐上十五分钟,倾听你的气息,感觉它,感觉你自己,并且试着什么都不想。”


常问自己,我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了多少留白的时刻。

 

如梁文道所说: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本期作者:子衿,85后女子一枚,法学博士,热爱生活,喜欢阅读,相信文字的治愈力,找寻内心的小确幸!


-END-


推荐阅读:

沈从文:我来城市四五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

我所见过最理想的生活

你说的话,藏着你的活法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伍宝中华茶道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